李小云,曹颖慧,李 聪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人居署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理念,我国也早在2010年起草了《中国“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创建目标与策略措施》,鼓励地方政府制定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公共政策。近年来我国对儿童友好城市及社区的研究在不断升温[1-6],基于国外经验[7-9],提出对国内儿童友好社区规划的经验借鉴[10],重点关注儿童友好型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11-13],近年来,逐渐关注儿童参与[14]、健康[15]等领域。研究的同时,儿童友好城市及社区的实践也在不同城市开展,如2021年住建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后续发布的《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等文件,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及社区建设,为城市儿童行为活动空间提供规划设计和改造标准。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把健康城市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而社区层面的健康保障是健康中国战略、健康城市建设的前提。因此,健康及儿童友好视角下的社区建设,需要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为目标,创建满足儿童身心行为健康的友好社区,以期为健康城市、儿童友好社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研究选取江西省南昌市省府大院第二社区、中山西路社区为实地勘查和问卷调查区域。省府院内第二社区(以下简称院二社区)常住人口约5 094人[人口数据截止时间为2021年底],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5份,有效问卷124份。中山西路社区常住人口3 831人,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1份,有效问卷121份。
问卷数据显示,院二社区居民主要对家庭与儿童的亲子关系、学校及线上教育环境等方面满意,对社区及周边教育资源较为满意;不满意则集中在社区出行安全方面,认为社区车辆过多,交通情况复杂;对社区卫生环境、休闲设施等情况也不太满意。中山西路社区居民主要对儿童的学校教育环境和网络健康方面满意,对社区的卫生环境和教育资源也比较满意;不满意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儿童缺乏为社区提供建议的途径、无法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没有提供学习知识的服务和社区无障碍设施缺乏等方面。
研究观测记录了工作日、周末不同时间段的儿童时空行为分布及轨迹,采用ArcGIS软件对社区儿童行为活动分布的核密度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儿童主要的行为活动为跑跳、简单游戏,攀爬行为则体现在对健身器材的使用和灌木丛树木的玩耍,其他活动还包括亲子互动、婴幼儿的蹒跚学步、儿童小群体间共享玩具的游戏等。儿童活动分布较为集中的有5处区域,分别是院二社区健身广场、垃圾主题乐园、社区中心前广场,中山西路社区维多利亚华庭小区活动空间及蓝湾半岛小区活动空间。同时,对不同活动空间包含的因素进行汇总,进而提取社区空间的儿童友好度因子,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
儿童行为活动与儿童需求存在关联互动机制,健康行为作为儿童身心健康的直接表现,反映了儿童的实际健康需求。儿童友好社区需优先考虑儿童在空间环境、文化建设及健康适应领域的需求,其规划和建设活动应以满足儿童基本行为健康需求为原则。通过文献梳理,儿童在独立尺度、功能复合、亲近自然、可接纳文化、自主选择、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需求,为社区儿童行为健康支持体系提供了指标要素参考。
根据社区居民问卷与访谈及儿童行为健康需求分析,同时基于相关参考文献、标准规范的解读,提取安全、文化、交通、空间、建筑、绿化、教育、参与等8项一级指标,户外安全感觉、慢行通学路径等二级指标60项,通过专家评价初步筛选43项二级指标。
研究建立需求满意度数据库,并采用SPSSAU软件对数据库进行信效度及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通过对问卷量题项即变量与一级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对比计算因子荷载系数和共同度(公因子方差),测量样本回答结果是否可靠,以计算指标信效度,从而进一步筛选二级指标影响因子。初步筛选的43个指标经过51次反复对比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剔除23项荷载系数值过低及公因子方差值过低的变量选项,最后筛选出20项变量指标。
对上述筛选的20项指标因子进行权重分析,识别二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以反映城市社区的儿童行为健康友好需求侧重点,为儿童行为健康支持体系和规划应对提供数据支撑。研究采取优序图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问卷的录入采用满意度由高到低的定义赋值法,分值越高代表越重要,或者越认可,SPSSAU默认对分析项进行平均值计算,并且利用平均值信息,由系统评价计算得到相对重要值大小,构建出分析法需要的判断矩阵,从而计算得到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构建以步行和儿童代步工具为主的慢行交通系统,慢行交通宜布局在社区网格区块之内,其规划设计应注重对儿童无序、漫游的步行特征进行引导,如通过安全警示、景观小品位置、活动空间节点、线路、机动车限速等标识,强化道路交通边界划分及线路引导。其次对道路旁、宅间零碎分散的微空间进行开发再利用,以100 m~200 m的服务范围进行布局,提升儿童可达性。
表1 社区儿童行为健康友好指标权重
社区公共空间内部要素可进行适儿化改造,将慢行系统、公共空间、微小空间进行多层次串联,形成“家-学校”“家-活动空间”“活动空间-学校”三个层面慢行路径[16](如图2所示)。公共空间同步为儿童看护者及社区其他人群提供休闲娱乐服务,利用小微空间节点的点缀与社区慢行交通的结合,形成清晰的空间联系。从而通过趣味慢行联结形成的连贯性社区步行环境的构建,有效满足儿童“探索”天性。
社区的功能区划应根据儿童行为特性,对空间内部各种边界进行“强化”和“虚化”处理,以提升儿童社区空间行为的自由性。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活动能力的分析,在社区活动空间基础规模上,应为0岁—3岁的社区学龄前儿童单独划分不低于整体活动场地空间20%的无动力场地,3岁—6岁的学龄期及6岁—15岁的儿童则适宜划分40%左右的微动力区域和运动场地(如图3所示)。
社区活动空间的功能区划分并非完全隔离,儿童无意识行为会突破各种功能分区,甚至对边界刻意强化反而会引起儿童突破边界的兴趣,如通过立体围栏、绿化、构筑物等进行空间强化分割,也可通过平面图画、铺装色彩、地砖样式等区分进行边界弱化引导[17]。社区儿童步行空间可通过开放边界,实现如游戏区、运动区的功能复合,也可通过仿生围栏,将绿化、滨水与其他功能区动静分离,步行空间的转换递进应强化人车空间边界划分,如采用色彩鲜明且极富趣味的地面彩绘方式,形成特殊慢行边界。社区内部功能区边界符号设计同样可以有效划分儿童分龄区域,营造符合儿童行为特性的连续、复合的功能分区。
社区公共空间节点的适儿设计可将场所意识通过标识设计予以表达[18],如通过雕塑、花池、座椅、指示标识、艺术铺地、特色宣传亭、垃圾桶、亭廊等景观小品设施,提升儿童在户外空间的记忆性。节点标识的功能需考虑儿童心理行为建设,结合社区或当地文化特色,丰富社区儿童情绪与精神体验,培养儿童体验、感受和欣赏的能力。同时,在儿童医疗、卫生、文体设施增加儿童玩耍区、阅读区或艺术介入等空间,增加室内空间环境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适儿社区场所精神营建需要重点关注儿童心理适应与认同,通过将场所精神符号化设计来推动儿童身处空间的记忆印象,利用儿童喜爱的造型设计,在儿童记忆中构成联系的记忆节点,形成儿童群体对空间的共同意识印象。弘扬适儿社区的场所精神,需从社区文化挖掘入手,确定社区主题文化,树立起儿童可接受、乐于接受并以之为荣的精神符号。通过灵活多变的活动参与形式,将场所精神融合于儿童日常交往行为之中。从社区到家庭言传身教,营建不仅仅满足儿童需求的场所精神,更为整个社区居民搭建和谐、尊重的沟通交流平台。
适儿设施的尺度设计应根据相关规范,分龄进行优化,以满足绝大多数儿童身体尺度的使用需求为优化指引,增加设施要素的多层次、多尺寸的设计标准,丰富儿童的使用选择。同时,可将自然环境的细节设计和对人工设施的自然材质模拟相融合,结合多层次形态功能塑造,从儿童对要素的认知、接触、体验、参与等方面,因地制宜,持续对适儿尺度进行优化,借助儿童实际参与体验感的反馈,确定儿童最适合的空间要素尺度,逐步完善社区空间适儿化建设。
社区适儿设施应采用安全、无毒无害材质,设置儿童防撞、防刺、防摔保护,足够的安全性保障是引导儿童及其看护者进入的前提。社区空间不宜对弱势儿童设置过多、过高台阶,可结合地形起伏、步道、植物、设施小品、游乐器材等空间因素,采用对儿童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动漫、色彩、故事人物造型的多样性材质、外观设计,达到吸引儿童的设计目的[19]。户外空间自然要素尽量选用蓬松、柔软、无明显凸起的泥土、沙坑、植被草皮等弹性材料,也可采用“木材料”等原始材料造型,增加儿童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社区应形成“家庭-儿童”“社区-儿童”的健康相处模式,培养儿童专业技能与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协调父母长辈与儿童相处方式,将儿童友好理念推广至社区家庭,推行“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儿童友好理念,促进全龄友好交往相处。鼓励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儿童的学风、家风、道德与传统文化培养,以亲子、农事体验、科普教育、课外实践、国防安全、传统文化、法制宣传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及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儿童友好文化知识培养机制。定期开展儿童家庭的儿童友好度感知和实际需求调查,建立促进社区儿童身心健康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服务儿童群体。
社区应鼓励和引导儿童参与议事,建立从规划启动到方案设计、规划审批、规划实施的全过程参与的社区儿童议事机制,了解儿童真实需求,保障儿童的实际参与,培养儿童表达建议和自主决策能力。其次针对儿童心理、生理特征导致的认知能力不足,意见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构建各个环节透明化的信息公示平台,针对不同行为健康程度、不同认知水平儿童建立灵活的议事会。同时,社区应建立“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和“自下而上”的儿童意见反馈机制,给予不同健康特征儿童展示自身对于社区实际想法的机会,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儿童公众参与的能力。
社区儿童行为健康支持目标在于使儿童与社区居住生活环境能够和谐相处、友好共存,为满足社区儿童多元化服务,提升社区环境儿童友好度,社区需为儿童群体提供户外安全感受、慢行通学路径、轻松氛围感受、绿化卫生管理、游戏设施数量、社区主题文化等物质与社会环境支持。为此,社区可通过倡导趣味慢行联结与引导交通、实现符合儿童行为特性的功能分区、丰富公共空间节点形式、营造社区适儿场所精神、完善适儿设施尺度设计标准、选用多样自然的设施造型、建立儿童健康促进培养模式、鼓励社区儿童规划公众参与等策略,营建满足儿童行为需求的健康友好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