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忙,请记得仰望星空

2024-01-23 15:18赵茜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3年12期
关键词:雨果画师科幻

赵茜

2023年10月21日晚,四川成都,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揭晓最新一届的雨果奖获得者。

中国作家海漄最终凭借《时空画师》获雨果奖最佳短中篇,成为继刘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获得雨果奖的中国科幻作家。

海漄,1990年生于湖南湘潭,现居深圳,白天是一名金融工作者,夜晚则是科幻世界的探险者。

获奖后,海漄发表感言称:

我昨天晚上从深圳赶到了成都,从收到组委会邮件开始,我就在畅想现在这一刻,但直到现在,我还有强烈的不真实感。

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故乡的书店就在我脑海中搭建了一个只属于我个人曲径通幽的自然花园,这个花园里,科幻是最美的风景。现在我离开了故乡,在大城市做了一个非常平凡但很繁忙的工作,我们要忠于理想,也要面对现实。

我每天计算着我的时间,计算着我的收入,但我在下班途中,在每天晚上加班回家的路上,我也会去仰望一下星空,这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关、互不干涉的平行世界,但现在在成都,这两个世界融合了,理想照进了我的现实。

第81届雨果奖公布的入围名单中,中国作家除了海漄《时空画师》入围“最佳短中篇小说”,还有江波的《命悬一线》、鲁般的《白色悬崖》、任青的《还魂》(英文版),王侃瑜的《火星上的祝融》入围“最佳短篇”,以及八光分文化创始人杨枫入围“最佳短篇作品编辑”。

海漄其人

现实生活中的海漄,是一位金融工作者,因为喜欢科幻,才走上了创作的道路,“海漄”这个笔名,则源自很久之前他爬一座海边小山时有感而发。

“我成为科幻迷的时间,远早于成为一个打工人的时间。”海漄说,小时候父母陪他的时间不多,所以他最常去的就是新华书店,后来还因为同学看起了《科幻世界》,阅读过很多科幻作品,比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古峡迷雾》,还有《吞食者》《朝闻道》《替天行道》《伊俄卡斯达》等幻迷耳熟能详的小说。

看得多了,便想要尝试去写一写,于是2012年前后,海漄开始利用空闲时间写科幻小说,但他将这次尝试定义为“玩票”,因为工作太忙,那部作品并没有写下去。直到2016年前后,他才重新开始写作,并于2019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血灾》。

“我只有下班或者节假日才有时间写作,时间并不宽裕。没有特别耗费时间的其他爱好,空闲的时候大多宅在家里,这才能挤出一些创作的时间。”海漄说,每天他在写作上花费的时间多不好计算,“但既然它是件令我愉悦的事情,也就不必设定具体的目标了。”

谈到这些年的创作,海漄说,最初他只是想给读者讲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只是慢慢地,他在嘗试一些故事之外的,能传达技术崇拜和人文关怀的东西。

或许《时空画师》可能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海漄看来,这个小说基本表达出了所有他想完整展现的东西,“但它不会是我最满意的小说,也没有哪篇小说会是我最满意的。”

《时空画师》首刊于新星出版社和八光分共同出品的《银河边缘009:时空画师》(2022年4月出版)一书。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故宫博物院闭馆日惊现“鬼影”,刑警主人公介入调查后发现:事情可能与一幅宋朝古画有关。《时空画师》采用了推理小说的写法,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的前因后果为主要内容,将历史、科幻与推理相结合,古今两条线索交织并行,书写了一段令人唏嘘的绘画往事。

与海漄对话

潮新闻:怎么想到将历史性的科幻作为您的创作方向?

海漄:选择历史作为自己作品中一个重要元素,主要是因为我本身还是个历史和纪录片爱好者,历史的厚重和空灵的想象结合,也许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很难说如何找准自己擅长的方向,但我想至少有一个前提是需要确定的,那就是你喜欢。

潮新闻:您的创作灵感多来源于现实生活还是描绘未知的文学或影像?哪些科幻作品影响了您风格的形成?

海漄:都有,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难具体说出受哪些作品影响,如果非要举个例子,燕垒生的《天雷无妄》对我写作影响是比较直接的。

潮新闻:为什么在作品中加入了故宫文物修复师这个设定?您向往故宫文物修复师简单沉静的时光吗?

海漄:一方面是剧情需要,另一方面这篇小说的灵感来源于《我在故宫修文物》,修复师是其中最重要的角色。

不过,对于文物修复师这种职业,我了解的仍然很浅薄,我在小说中描写的那种简单沉静的状态是完全真实的么?恐怕未必。更何况,在外人看来他们逃离了内卷,但又有谁看到了他们背后的付出,面对物质世界诱惑时的挣扎呢?

潮新闻:《时空画师》以鬼影为引,古今穿插,感觉结构非常巧妙,您在构思上花了多长时间?

海漄:具体构思时间有多久很难界定。我的习惯是随时都可能有新的点子,新的设定。这个时候我会把自觉比较有趣的记下来,放一段时间,要是记不得了,就说明它并不那么好,也就自然淘汰了。如果还记得的话,就去找找相关资料。

找资料的时候会形成个大致思路,然后再继续搁置,直到有一天,因为某种契机,比如我找到了与之相关的新资料,或者看了本书,看了部电影,脑子里又冒出了新的想法,可以把之前的设定补完,情绪也到位了,才会动笔写,这个时间跨度很长,一年两年甚至更长都有可能。

但因为有很多点子,所以轮流接力,差不多一年也能出产两三篇作品,对于一个类型文学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很不合格的强度。但我一旦下笔,就一定会写完,也不会推翻我的核心构思了。这篇小说改了两次还是三次,但都是比较细节的地方,谈不上大改。

潮新闻:小说的结尾,为什么周宁不愿与鬼影作伴,选择离开警局,您想通过这个结局传达什么?

海漄:鬼影的行为,某种意义上以生命为代价是奋力一搏后的避世,追求的是个体的自由。主人公警察比他幸运的是,生在了一个好得多的时代。而真的勇士无非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它,所以他热爱着凡尘俗世。

至于他為何离开警局,在文末,我暗示他获得了一定预知未来的能力,作为一个系列故事中主人公,他还会出现在更能发挥他才能的场合。

潮新闻:之后您还想尝试什么类型的科幻作品?这种尝试会集中在历史科幻领域吗?

海漄:不会去刻意尝试某种类型,但肯定不会局限于历史科幻。最大的困难,可能还是紧张的时间和知识储备量上的瓶颈吧。

链接丨

海漄,触动了怎样的城市DNA

还有谁不知道,2023雨果奖新晋得主海漄,是来自我们深圳的一名“90后”金融人!有趣的是,海漄的获奖感言及接受媒体采访时折射出的“深圳”标签,也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

“我每天计算着我的时间,计算着我的收入,但我在下班途中,在每天晚上加班回家的路上,我也会去仰望一下星空”“我本来就是普通上班族啊!”“别人刷抖音的时间,我都用来写作了”……这些话,大致勾勒出一个“很深圳”的印象。比如,有网友说,“计算着我的时间,计算着我的收入——这太深圳了”,也有网友说,“周末领奖、周一返工,果真是深圳打工人打工魂”。

当然,对于海漄的话语,深圳人应当最有感觉,也最有共鸣。它不单单是“很深圳”的一种印象,更是共同在这座城市从“生活化”体验出发的深层次情感链接。从这份感觉与共鸣里,我们能够对深圳有着更加丰富、细腻而充盈的认知。

第一个认知是“务实”。不管是“我本来就是普通上班族啊”的话语,还是“周末领奖、周一返工”的操作,都透露出大写的“务实”两个字。很多深圳金融圈工作者感叹:原来“大神”就在身边!勤勤恳恳不张扬、不浮躁,务实是刻在深圳人骨子里的基因。那些令人惊艳的“大神”往往就是平日里我们身边看似“默默无闻”的同事。

第二个认知是“快与慢的切换”。深圳人很忙,城市节奏很快,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当实地感受城市的另一面,你会发现深圳人遵循快的节奏,其实也愈发珍视慢的价值。如果说争分夺秒,是为了“去抓住”;那慢下来,则更强调“去感受”。比如,每逢周末许多深圳人会去家附近的公园、绿道走一走,感受盎然“野趣”的疗愈;海漄则是通过“写作”,来让自己慢下来,获得“自由的心态”。

第三个认知是“愿意为之付出的力量”。白天做金融,晚上写小说,海漄的“时间管理”令众多网友敬佩,这背后实质是基于热爱的坚持付出的力量。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它“梦想之都”的魅力来自每一份具体、鲜活而生动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所以愿意为之付出。正如海漄说的,“可能每天分给我写作的时间很少很少,但这是我的爱好,我愿意为之付出。爱,总是会看到希望和曙光的。”

深圳记者请海漄写一句话寄语读者,他写下八个大字——“脚踏实地,面向未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上述种种认知的一种浓缩映照。每个深圳人对于深圳这座城市,或许都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和感受,但观念深处有着共同的底层逻辑,那就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且一定源自认认真真地走好脚下的路。

猜你喜欢
雨果画师科幻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雨果剃发
雨果剃发
雨果的“谎言”
小小画师本领大
敦煌画师,I服了YOU
萌娃遇上插画师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