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仁恺碑看唐代荥阳郑氏北祖地望

2024-01-23 11:09郑清桓
寻根 2023年6期
关键词:府君荥阳郑氏

□邢 凯 郑清桓

◇大唐故赠安州都督郑府君碑

郑仁恺墓及《大唐故赠安州都督郑府君碑》(以下简称《郑仁恺碑》),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广武山南广阔的平原上,荥阳故城西北2500米岭军峪村村南,现属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辖区。此碑立于大唐景云二年(711年),碑主为荥阳郑氏北祖后裔郑仁恺。

《郑仁恺碑》通高287厘米,宽108厘米,厚25厘米。青石质,螭首。螭首浮雕下是圭形碑额,篆书“大唐故赠安州都督郑府君碑”12字,碑文为楷书,共33行,每行66字,共计2068字。

碑文为唐朝著名文人崔融所撰,记录了郑氏的起源、郑仁恺生平及其夫人、子女的情况。碑南发现石羊一座,碑北侧发现有墓道,长约40米。墓道北侧有墓冢,20世纪80年代平整土地时地面部分被平掉。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北祖郑氏》中记载“仁恺,密州刺史”,为郑氏北祖七世孙,属小白(郑茂)房一支,其世系如下:

《新唐书》所载世系与碑文所述一致。郑仁恺祖父郑子裕,周毕王友,大丞相府仓曹、武泉郡太守;父亲郑宏谅,隋安定郡法曹。郑仁恺历任唐宗卫录事参军,詹事府主簿,幽州三水同蒲城二县令,莱州长史,密、亳二州刺史等。病逝于东都惠训里第,享年76岁,被朝廷追赠为安州都督。其夫人是清河郡房氏,大唐名相房玄龄的女儿,即郑仁恺是房玄龄的女婿。有子10人,除一子智度出家外,余皆在朝为官。

郑氏北祖世系在荥阳故城繁衍生息,世代在朝为官,是当地的著姓望族,仕宦世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收录北祖郑氏936人。郑仁恺之后,北祖郑氏成员入朝为官者不知凡几,有3人更是登上了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就是被称为“郑家一门三宰相”的郑瑜父子。

郑氏北祖世系简表

荥泽,汉代至两晋时期的荥阳,即今荥阳故城遗址所在地(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到隋仁寿元年(601年)改为荥泽县,属郑州。荥泽县之名一直沿用到1931年。后人著新旧唐书以及后世的地方志等书籍,就称郑瑜父子为荥泽人,也称为荥泽宰相。

◇古荥村北郑氏墓冢

北祖郑氏成员去世后多葬在广武原。广武原源自广武山。广武山在荥阳故城北部,又称三皇山、敖山、岳山。广武原就在广武山南的广阔平原上,围绕荥阳故城西部、北部,东至郑庄遗址,西至汜水河,北至枯河。《郑仁恺碑》正在其范围内。

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在《郑仁恺碑》周围,发现有多座唐代荥阳郑氏墓葬。现存的大型墓葬有两座,一座位于《郑仁恺碑》东南约1400米,荥阳故城古荥村北。墓冢高约6米,周长约30米,封土上可见夯层。一座位于《郑仁恺碑》西约3700米,荥阳故城董庄村北。墓冢高约6米,周长约60米。据当地老人回忆,与此冢呈东西方向一线曾经共有13座墓冢,可惜现地面部分都无存了。这些墓冢与郑仁恺碑和墓共同证实了荥阳故城地区就是荥阳郑氏北祖家族墓地所在。

同时,发现的郑氏北祖世系成员多方墓志中都有葬于广武原的记载。其中最重要的为《郑文公碑》。郑文公名郑羲,字幼麟,是北祖郑晔的儿子,即郑氏北祖第二代子弟。《郑文公碑》中记载郑羲去世后,“以太和十七年四月廿四日,归葬于荥阳石门东十三里三皇山之阳”。“归葬”一词说明是去世后运回故乡,埋葬于先茔。以郑羲为北祖郑晔儿子的身份应依父亲而葬,所葬地就是北祖郑氏家族墓地所在。乾隆《荥泽县志》记载:“石门渠,在荥泽县西二十里荥渎受河处,即《禹贡》导河之道,亦曰荥口。”郑羲的归葬地“三皇山之阳”应为荥阳故城西北的广武原。

◇《郑文公碑》局部

2002年,在《郑仁恺碑》东南约900米,荥阳故城北约1600米处的一处砖瓦厂旧址上,发现了一通碑刻和墓葬痕迹,可惜墓葬已被损毁。碑刻为《魏故假节督南青州逐军事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郑使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墓志主人是郑平城妻李晖仪。郑平城是郑小白的第二子,是郑仁恺五代祖郑胤伯的弟弟,也是荥阳郑氏北祖第三代子弟。李晖仪墓志中记载李晖仪去世后,“以其年夏五月戊子朔九日丙申启途,十五日壬寅祖引,越廿二日己酉窆于荥阳之敖山之阳”。即李晖仪与郑平城夫妻合葬于荥阳故城广武原。

1963年文物普查时,在郑州市北郊发现的《唐故荥阳郑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了墓主郑逢“以乾符四年十月廿四日迁附大茔”,“大茔”即为祖坟。郑逢是郑氏北祖十二世孙,其世系如下:

◇《李晖仪碑》局部

郑晔(北祖)—小白—胤伯—幼儒—敬德—正则—德本—行表—炯—庭珍—浑—存政—逢

另有其他8通郑氏碑刻也印证了这一事实。

1.《舒州刺史郑公墓志铭》,志主为郑甫,“曾祖仁恺,密、亳二州刺史。祖慈明,银青光禄大夫、濠州刺史。考令,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归窆于祖茔郑州荥泽县广武原庚寅下……”郑甫为郑氏北祖十一世孙,其世系如下:

2.《唐故荥阳郑氏女墓志铭并序》,志主为郑朗第五女郑子容,早逝,“以十四年四月廿五日,并归葬于河南府河阴县板城乡苏楼村广武原,于大茔”。

3.《唐故大理评事郑君墓志铭并序》,志主郑保玄,“归于河阴县扳城乡广武原,权窆于先茔之侧”。

4.《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婺州诸军事守婺州刺史上柱国荥阳县开国男郑府君墓志铭并序》,志主郑杳,“以开元廿六年四月年三日薨于本郡荥泽县之里第,享年七十有五。葬于先茔之北城原”。

5.《大唐中散大夫行淄州司马郑府君神道碑》,志主郑德昌,“冬十月一日,归葬于荥阳之旧原”。

6.《大唐故襄阳郡襄阳县令荥阳郑府君墓志铭并序》,志主郑逞,“以天宝十三载正月廿五日,合于广武山之旧原”。

7.《唐故朝散大夫尚书库部郎中郑君墓志铭》,志主郑群,“以其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从葬于郑州广武原先人之墓次”。

8.《大唐故赠博州刺史郑府君(进思)墓志并序》,志主郑进思,“以开元十年廿八日,归葬于广武原”。

荥阳故城北依广武原,地处中原腹地,依山傍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古以来就有人类活动,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付寨沟遗址、韩垌村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五千多年的西山古城,是我国现存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仰韶时期古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是中国城市文明的重要源头。商代十一王仲丁建都于,这里成为当时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郑庄遗址面积60000余平方米,有大量的人类生活活动遗存。晋文公于践土筑王宫会盟天下诸侯,而成荥阳城雏形。韩国在此筑城建国,荥阳故城城墙历两千年风霜依然矗立。秦汉之际,刘邦、项羽在此争霸,终以鸿沟中分天下,汉霸二王城遗址在广武山隔涧相望。刘邦占荥阳地利,以敖仓城为后盾,灭楚建汉,成就大汉400年基业。

荥阳故城除了悠久的历史,还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它东扼平原,西控崇山,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依城东南而过。荥阳故城以“南北之绾毂,东西之孔道”的交通优势,通衢八方,促进了国内各地文化交流。历朝历代,名臣名士、文人骚客接踵而至,诗文名篇传诵至今。

荥阳故城丰厚的历史积淀和优秀的文化传承为古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也为荥阳郑氏北祖的繁衍发展厚植土壤,培育了众多人才,并在有唐一代达到辉煌。

通过对分布在荥阳故城北部的广武原上以郑仁恺碑为中心的文物遗址和以两唐书等古代文献记载的郑氏北祖的研究,我们对隋唐时期郑氏北祖地望当是荥阳故城进行了初步探索和认证,也借以此抛砖引玉,望方家指教。

猜你喜欢
府君荥阳郑氏
Efficacy observation of acupuncture for dry eye syndrome of lung-yin deficiency pattern
荥阳京城花园唐墓M35 出土器物
荥阳京城花园唐墓M5 和M8 出土器物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f ‘warming-unblocking needling technique’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due to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荥阳唐墓中出土的骨骰
郑氏富贵黄金屋
渠县汉沈府君阙
恐龙科普秀——郑氏晓廷龙
黄道周
长治府君庙和崔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