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笑蓉 编辑/白琳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示范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培育支持了一大批民营高科技、高成长企业,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也是我国科创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为支持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提升中关村示范区营商环境和外汇便利化水平,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总局”)在中关村示范区先后实施外债便利化试点、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多项外汇便利化政策,对促进辖内民营科创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截至2023年9月末,中关村示范区共有141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办理了外汇便利化试点业务,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七成。
中关村外汇便利化政策主要包括中关村示范区外债便利化试点和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域)外汇管理改革试点(见附表)。2015年3月5日,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正式在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实施。2016年,基于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等地区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的良好效果,人民银行、外汇局将试点政策在全国范围推广。2017年,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基础上,中关村示范区实施外债便利化政策,2018年和2020年又历经两次政策升级,精准支持企业境外融资需求,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外汇政策保障。
一是给予试点企业一定的外债便利化额度。对于具有知识产权、技术或工艺先进、市场前景良好、净资产规模较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根据企业境内经营发展需求给予1000万美元外债便利化额度。同时,对于发展前景较好、属于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和领域的试点企业,如果所需资金超过上述便利化额度的,可按照个案业务集体审议制度决定企业的跨境融资额度。
中关村示范区外汇便利化政策
二是外债资金使用范围扩大,允许试点企业将外债资金用于境内股权投资。非投资性试点企业将外债资金结汇后用于股权投资的,被投资主体需开立资本项目专用账户接收相应资金。外债资金使用范围的扩大,拓展了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有利于企业优化境内业务布局和管理架构,集约调配和管理资金。
三是允许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园区试点企业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对于注册在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取消外债逐笔登记的管理要求。企业在办理一次性外债登记后,可在登记金额内自行借、用、还外债资金,在负面清单内自主决定资金用途,业务办理流程得到大幅简化。
四是实施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域)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政策。海淀区域是中关村示范区的核心区,区内科创企业涉外业务多。为支持海淀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6月在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域)实施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政策,内容包括简化外债、股权激励、内保外贷等业务审核材料,推动实施货物贸易便利化政策、优化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审核,降低跨国公司资金集中运营管理门槛等。
为切实落实金融为民服务理念,助力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中关村分局”)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北京市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依托“政策辅导进园区”“助企纾困解难题”“局处长走流程”三项服务下沉机制,多次联合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海淀区金融办和商务局以及各类企业协会等地方政府部门和组织,深入园区企业,召开外汇便利化政策宣讲会,通俗易懂讲解试点内容,打通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确保试点政策直达企业。同时,精准对接企业诉求,做好具体业务服务对接,确保试点政策红利充分释放,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政策获得感。
截至2023年9月末,共有141家中关村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外汇便利化试点政策红利,涉及金额合计超过200亿美元,覆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九大行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七成,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三大行业企业数量合计占比约八成,显示出外汇便利化政策在助力中关村示范区民营和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在外汇局中关村分局2022年开展的外债便利化政策效果评价调查中,超六成企业对试点政策和业务服务给出满分评价,表明此项政策获得企业的高度认可。
一是受益主体主要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型初创期企业。调查显示,参与中关村外债便利化政策的试点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占比为82.4%,同时,中小企业和初创期企业占调查企业的比重分别为77%和73%。由此可见,中关村外债便利化政策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特别是民营中小型企业和初创期企业受益最多。
二是服务行业主要是高精尖科技类。调查显示,参与中关村外债便利化政策的试点企业中,28.4%属于专业、科学和技术企业,27%属于信息与通信行业。由此可见,中关村外债便利化政策在支持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和资本密集的高附加值行业方面起到显著作用。
三是融资对象主要是关联企业。向母、子公司或联属企业贷款是中关村外债便利化试点企业融资主渠道,该类贷款相较于金融机构贷款具有手续方便快捷、利率相对较低、借款期限较长、展期续约方便等特点,债务企业风险较小、成本低。中关村示范区内某民营新型科技公司反馈,通过中关村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从境外关联公司融资,单笔外债为企业节省利息、费用合计100余万元,在企业最困难的初创阶段,不仅及时补充研发资金,而且大幅降低融资成本,真正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四是融入资金主要用于企业发展。调查显示,中关村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下企业融入资金主要用于日常经营、研发投入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由此可见,中关村外债便利化政策对企业长远发展和技术创新起到助推作用。中关村示范区某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表示,中关村外债便利化政策有效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技术研发爬坡攻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在便利化外债资金支持下,企业目前已进入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注册阶段。
一是中关村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下的外债资金用于境内股权投资,便利企业并购升级,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试点政策给予企业更多的外债资金使用空间,为中关村示范区科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升级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3年9月末,共有37家高新技术企业办理涉及股权投资的中关村外债便利化业务,签约金额合计超过40亿美元。中关村示范区内某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表示,得益于外债资金用于股权投资试点政策的支持,近三年企业创收29亿元,从外债便利化政策中受益良多。
二是中关村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下的外债一次性登记简化企业外债登记程序,提升企业跨境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为充分释放外债便利化的政策红利,外汇局中关村分局在外汇局北京市分局具体指导下,精简业务办理材料,优化业务办理流程,资金入境时间平均缩短三成。截至2023年9月末,共有20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办理外债一次性登记业务,申请额度合计超过1000亿元。中关村示范区内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表示,外债一次性登记试点政策出台后,业务办理流程便捷高效,资金入境和使用时间大幅缩短,资金使用效率相应提升。
三是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域)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政策简化审批手续,提升服务效能。外债、股权激励、内保外贷等业务审核材料简化后,企业可大幅提高办理外汇业务效率,节约人力投入。中关村示范区某跨国公司表示,企业外籍员工较多,以往办理股权激励计划登记业务,需用大量时间准备外籍人员护照等出入境证明材料。试点政策允许以企业承诺函代替护照等证明材料,可以提高企业业务办理效率约50%。
下一步,外汇局中关村分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总局和外汇局北京市分局工作部署,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中关村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总要求,积极申请在中关村示范区落地一批先行先试新举措。同时,紧跟北京“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规划部署,进一步探索“提额”“扩围”“减负”的可行性举措,支持中关村民营科创企业长足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