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白 静
2023 年12 月14-16 日,在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等单位指导下,由杭州高新区管委会、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CBIITA 联合体)共同主办,火石数链、贝达药业、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转化中心、药咖荟联合承办的2023 首届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大会暨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国际峰会在杭州举办。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教育部科教与信息司原司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雷朝滋,中国科学院院士、CBIITA 联合体理事长陈凯先,浙江省工商联党组副书记、浙江省省商会副会长蔡晓春,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理生等出席大会并致辞。
大会以“数智时代 医药产业链重构与创新”为主题,涵盖2 个联盟会前会、1 场开幕式主论坛、9 大主题分论坛,吸引了20 多家参展商和包括多位科学院院士、全国各地药械行业学会协会、科研院校及临床领衔专家、知名药械企业等在内的1000 余行业人员参加会议和交流互动。
大会开幕前,12 月14 日举行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常务理事扩大会。王建华、雷朝滋、陈凯先,以及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中国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杜冠华,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资深会长潘广成等联合体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及业界人士、专家学者80 余人参会。
陈凯先深刻分析了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趋势。他强调指出,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是推动生物医药创新的关键,而CBIITA 联合体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共享。他特别肯定了CBIITA 联合体加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战略决策,将为联合体带来更广泛的资源支持,推动创新在产业链中的更深层次融合。
王建华指出,CBIITA 联合体成立以后要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医金服用一体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开放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积极贡献。CBIITA 联合体加入促进会,将有利于联合体与国内产学研力量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来自产业、学界、临床、金融等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专家各抒己见,表达了对CBIITA 联合体未来工作的期待,希望联合体发挥智库作用,前瞻思考、全局谋划,整合科技与产业资源,形成技术赋能、临床赋能、金融赋能、生态赋能的服务模式,以协同解决产业链“卡脖子”环节为目标,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发展与成果转化,引导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力量不断壮大。会上达成的一系列重要合作和战略决策将在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生物医药正在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但如何把模仿创新进一步发展到原始创新,仍面临新的任务、新的目标。
在全球竞争态势加剧背景下,需要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创新之路。陈凯先表示,我国基础研究成果频出,但新靶标确证和原创新药研发能力还落后于国外。近年来,这种状况已逐步有所改变,我国一些创新企业和研发机构已在药物研发的新策略、新靶点、新技术方面加强布局、努力攻关,孕育着原始创新的突破,亟需予以鼓励和支持,推动我国实现从模仿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转变。
数字科学如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YBDIA)名誉理事长谭蔚泓以分子医学为例进行答疑。他表示,现代医学已经进入分子医学时代。人和自然全面开启第四次科技革命。在这次革命里,怎样用AI 来助力分子医学,从数据中找到人类思维认知不到的规律,是重要方向。
大会现场举行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揭牌仪式。由陈凯先院士领衔为联合体揭牌,雷朝滋等共同见证。
雷朝滋指出,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要借助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特别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四链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企业要发挥好出题人、阅卷人作用,高校科研院所要与企业同题共答,推进产业不断迭代升级,真正建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
王建华致辞
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创新和发展的新动能。蔡晓春在致辞中提出,长三角要争做协同创新的驱动者、数字变革的开拓者、产业链协作的践行者,向数而融、向高而攀、向新而进,加快推进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步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王建华表示,以上海、江苏、浙江三个核心省市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以其卓越的创新实力和协同发展的态势,日益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高地,承担着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重任。产业数字化已成为长三角区域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强劲推手。他呼吁,抓住科技革命的机会,迎难而上、主动出击,推动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掌握世界医药前沿核心技术,朝着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目标阔步前行。
王理生表示,杭州高新区(滨江)被誉为浙江创造力第一区、资本第一区。大健康产业是高新区两大主导产业之一。聚焦BT+IT 领域,高新区对生物大数据、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等创新项目进行大力支持。
在火石创造董事长、YBDIA 常务副理事长金霞主持下,美国心脏学院/胸科学院院士魏启明,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BIITA 联合体副理事长陆涛,恒瑞医药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中科院计算所图灵·达尔文实验室副主任、CBIITA 联合体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委赵宇,贝达药业副总裁李盈等嘉宾围绕“数字化经济浪潮下BT+IT 如何赋能新药研发全产业链转型升级”进行了讨论,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联合火石创造发布2023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并揭晓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城市、高新区和经开区、园区、企业及投资机构。作为行业首个评价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数,通过对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进行量化、实时监测和综合、动态、全方位评价,构建对产业发展动态追踪的长效机制,形成引导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线”。
火石创造CEO、YBDIA 常务理事杨红飞介绍说,长三角已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集群。首次发布的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显示,2023 年长三角指数为101.9,产业实力、创新能力、资源要素、国际影响各项指标排名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贡献了近29%的医药工业营收总额、46%的国内已上市创新药和海外上市产品,近五年融资总额占全国比重50%,全球许可交易总额占全国比重超过70%,充分体现出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全国竞争优势。
长三角之所以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占据全国引领地位,离不开城市、高新区及经开区、产业园区、企业、投资机构等产业主体的支撑,并以城市为纽带,串联其他产业主体,形成特色差异又协作发展的整体格局。其中上海作为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领头羊,创新生态最完备;苏州作为创新发展最快的代表,在生物药领域形成高原和高峰;杭州作为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枢纽城市之一,正加速构建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在上市企业数量、二三类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全球许可交易总额等指标排名靠前。
大会同期举行了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高峰论坛、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国际峰会、医药BD 及出海、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以及抗体药物、细胞基因、小分子、创新医疗器械、产学研创新成果转化等多个细分领域专业分论坛活动。
2023 年12 月15 日下午,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高峰论坛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YBDIA)名誉理事长谭蔚泓任大会主席,德同生物总裁、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YBDIA)副理事长华绍炳担任主持。本次论坛以“数据驱动&产业互联”为主题,邀请来自中科院计算所图灵·达尔文实验室、复星医药、君实生物、东富龙、火石数智、百济神州等多家企业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分享数字技术在药物发现、设计、研发、生产等场景的创新应用和成功经验。圆桌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围绕生物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挑战与最佳路径展开激烈讨论。
12 月15 日下午,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国际峰会暨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风云榜颁奖典礼举行。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董事长王昕博士,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傅大煦、泰格医药高级学术顾问刘佳分别作主旨报告,共同对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市场和发展进行深入的剖析。“2023 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风云榜”分别颁发了“全球新-年度原研生物药”“全球新-年度原研化学药”“年度最具研发实力创新型企业”“年度最具研发实力Biotech 企业”等10 项风云榜奖项。
商务拓展是医药企业战略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中国药企的国际化已经走到“十字路口”,不同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境遇”。除了正常基于供应链优势的国际贸易外,探讨创新项目的国际BD 合作(In 和 out)已经是部分国际先行者的“实践之路”。
12 月15 日下午,在医药BD 及出海专场论坛上,英诺湖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美中- 药协(SAPA)董事(原总会会长)夏明德主持论坛。多位企业嘉宾通过案例分享、政策解析分享了各自的欧洲临床试验注册流程、中美临床试验申报经验、细胞药物出海欧盟策略,以及全球化视野下制剂创新药与高壁垒仿制药的研发策略。圆桌讨论环节,专家们就中国药械出海的核心关注点进行深入探讨,为现场医药企业开拓全球市场带来新方法、打开新思路,加速中国创新药“出海”。
12 月15 日下午,创新药物临床试验PI 专场特别邀请到药物临床试验前沿的专家、资深学者、学协会领袖、知名企业家等十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带来5 场主旨报告与1 场圆桌论坛。话题涵盖以研究者为核心驱动创新药物中国设计、疫苗临床研究进展与展望,斑马鱼PDX+类器官技术助力肿瘤精准医疗、放射性配体疗法、药物临床研究为药物创新研究和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双向发力、创新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策略制定与考量。PI 在临床试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推动科学研究的前沿,更是确保试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本次论坛探讨PI 在临床试验中的挑战和机遇,分享成功经验,促使参会企业更好地理解并适应当今不断演变的医学研究环境。
随着抗体技术不断发展,抗体药物领域已经成为创新药的“兵家必争之地”。单克隆抗体衍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抗体药物,例如ADC、双抗、抗体片段及纳米抗体等。在12月16 日举行的抗体药物专场论坛上,多位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就新型ADC、双抗等药物在全球的研发进展和发展趋势、工艺、质量、CMC开发中的策略和案例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探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们围绕“新型抗体药物开发技术瓶颈与差异化开发策略”“抗体药物的商业化生产:成本估算、选择、实例和思考”两个话题,从研发生产到商业化,进行深入探讨,为现场医药企业带来全新的专家观点。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细胞治疗已经成为可治愈某些罕见病和癌症等顽固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作为“首届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大会”分论坛之一,细胞基因治疗专场论坛特别邀请了基因细胞治疗研究前沿的院士专家、资深学者、学协会领袖、知名企业家、biotech 创始人等,共同带来10 场主旨报告与2场圆桌论坛,话题涵盖基因细胞治疗研发进展、前沿技术与机遇挑战等,激荡真知灼见,为全球基因细胞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与会嘉宾认为,基因细胞治疗是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方向,需要不断促进基因细胞治疗的普及和应用。
新兴技术正在推动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迈向更高水平,在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拓展海外业务,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是各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12 月16 日举行的医疗器械创新专场论坛,共有10 位嘉宾进行了涵盖医疗器械开发、国内国际注册申报、质量管控等多方面的主旨报告分享。浙江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何涛为本次专场论坛主席。圆桌环节,嘉宾们就医疗器械的开发、国产化与国际化市场开拓内容进行讨论和分享,为进一步推动创新和前沿技术交流、提升行业对法规理解和政策解读、助力企业出海创新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近年来,小分子药物相对于生物药物的诸多优势受到生物医药领域青睐。定制化治疗、精准医学及靶向特定疾病机制的新兴趋势,推动小分子药物不断创新。药物组合疗法、个体化治疗及对慢性病和罕见病的研究也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负担提供了新机会。小分子靶向药物专场特邀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柳红等行业专家,分享他们在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的独到见解和经验。这不仅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还为各企业激发新的灵感方向和加强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为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枢纽,承载着高校科技成果转移、医学人工智能创新等多重任务。12 月16 日下午,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成果转化专场暨药咖创投会第18 期成功举行。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担任此次专场活动主席。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在产学研领域的前沿实践和未来规划。此外,圆桌论坛嘉宾围绕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协同创新话题进行了探讨。项目路演阶段展示了包括UCAR-T、肝脏特异性表达基因治疗、新药创制等多个创新项目。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各地药械企业搭建了一个协同交流互动的平台,助力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走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