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基层党组织构建“五位一体”育人机制的实践
——以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为例

2024-01-21 18:52,冯
关键词:党总支三全育人党组织

李 柳 ,冯 喜

(1.辽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锦州开元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党委办公室,辽宁 锦州 121001)

近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利用基层党建资源优势提升党建育人效果方面形成了一些有效经验,而“三全育人”的提出也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拓展育人工作的新路径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三全育人”内容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重大命题[1]。“全员育人”即高校的教职工,无论是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后勤人员都肩负着育人任务,要挖掘自己工作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实践路径。思政课教师要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做到讲授理论知识与实现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专业课教师要通过实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辅导员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自律教育,发挥管理育人实效性;行政后勤人员要提高自身服务工作的态度、效率和质量,共同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和励志成才的责任。“全程育人”即高校要从学生成长规律和需要出发,从课上时间到课后时间,从在校学习时间到寒暑假时间,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大学阶段是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储备期,也是理想信念和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学生在校每一年的学习状态、生涯规划、思想认识、心理状况都会随着年龄成长、思想成熟、自身需求和环境改变而不断变化。全程育人要求我们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需求探索有效的育人工作新形式和新模式。“全方位育人”即高校要形成多种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共同完成多领域、多角度、多方面的育人目标。通过传统课堂、课外活动、实习实训、网络资源、文化氛围、校园环境等方面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育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在校育人资源有效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积累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素质,在社会熔炉中锻造品格,在网络学习中拓宽眼界,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落实“三全育人”的可行性和困境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落实“三全育人”的可行性

一是在高校基层党组织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的主体方面,基层党组织中的教职工党员能够发挥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中的教职工党员分布在众多岗位中,教师教书育人,辅导员管理育人,行政后勤人员服务育人,各类教职工发挥思政合力将形成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高校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工作引导教职工党员认识到自身的育人使命,激励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探索有效方式给学生以智慧启迪和精神力量。二是在高校基层党组织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的内容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三全育人”工作的一条主线。而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学生管理和服务在时间上具有并行性,基层党组织既要做好师生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帮助教师党员利用资源整合建立起与现行教学、学生管理和服务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彼此促进的长效机制,实现党建与教学、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有效对接、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和目标共赢。三是在高校基层党组织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的目标方面,“三全育人”是党在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决策,它的提出是党和国家对育人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在实践层面落实育人理念的新路径,目标是打造贯通学科专业、教学、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思想政治育人格局。因此,基层党组织落实“三全育人”工作是发挥党建育人功能的实践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党建与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学生管理工作之间彼此孤立的困境。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实施“三全育人”的困境

一是基层党组织全员育人的引导与预期目标还有差距。一些高校总体的“三全育人”顶层设计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尚需完善,使得基层党组织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缺少具体遵循和激励措施。从基层党组织来看,“三全育人”工作的整体参与度不高,党建与教学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的有效联合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改进,以此促进教师党员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能够有效地将党建资源作为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方面还要加强。从师生党员看,教职工党员更多将注意力和精力投入本职工作当中,对于自身参与“三全育人”工作的认识深度不够,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从学生党员看,大学期间入党的学生大多品学兼优,很多学生忙于考研、考级、考证以及参加各种活动,在基层党组织有效引导和组织不够的情况下其参与“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性不足。二是基层党组织全程育人的各环节有效衔接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全程育人虽然强调的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全过程,但是针对学生在校不同阶段也要形成不同的目标。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来说也是如此,在落实全程育人时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征,进而开展循序渐进的育人工作。从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展的党建工作大多还停留于传统的方式,不仅内容生动性不足,形式较单一,而且每一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彼此独立,衔接不多。即使教师挖掘党建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入教学体系和学生活动中,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容易,在调动学生参与党建思想塑造的积极性方面还要多想办法。三是基层党组织全方位育人的联动不足。全方位育人涉及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以及家庭、社会、学校多个领域,也要体现在教学、管理、活动、生活、文化等各个方面,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思想认知的形成与学生所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全方位育人的联动性非常重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按照独立院系或职能相近部门组合而成,这就使得基层党组织在全方位育人工作方面存在联动不足的问题。例如院系教师党支部党员教师的关注点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思政”,而在如何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方面思考不足;辅导员的关注点在如何做好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如何辅助教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行政、后勤人员的关注点在如何完成本职工作,而在为教学和学生管理服务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构建“五位一体”运行机制的路径

(一)以“人师”标准打造思政课教师队伍,构建教书育人机制

“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一是激励全体思政课教师真学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自身必须笃信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党总支可通过日常政治学习和讨论、周末理论大讲堂宣讲、学院资深教师专题宣讲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可开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讲学系列活动,建立学习马克思主义常态化学习机制,落实好“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一政治任务。二是建立“以党建辅教学,以教学促党建”的工作格局。党总支可将党日活动与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相融合,将“四史”、辽宁红色文化谱系等内容作为党日活动主题,通过交流、说课、授课、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提升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利用思政课堂把红色故事讲得有意义,把有意义的故事讲得有深度,把有深度的故事讲得有温度,提升思政课育人的感染力和理论说服力。

(二)结合学生成长需求,构建管理育人机制

党总支和思政课教师落实全程育人工作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党总支可建立“联系班”制度落实全程育人工作,即党总支组织教师党员对所授课班级开展联系班的“包干”工作,深入到学生中间,参与到学生在校生活管理与服务中。党总支要引导教师深刻理解育人不仅是课堂上的思想引领,更是课堂外的言传身教。思政课教师既要在课堂内讲述“大道理”,也要在课堂外帮助学生解决“小问题”。党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与学生进行课下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或困惑;可以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思政活动和竞赛,帮助学生提升政治素养、综合能力和自信心;可以深入学生的文体活动中,作为出谋划策、加油鼓劲的最佳观众;也可以在课后深入学生寝室,加强学生自律教育。党员教师要将全程的“思政课”变成学生的信仰引领课、生涯规划课、心理辅导课、自律管理课,成为学生有问题时想得到、有困惑时找得到、有困难时靠得到的心灵导师。

(三)充分利用锦州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实践育人机制

社会实践是行走的思政课堂。锦州具有先天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拥有多处历史展馆、遗址遗迹,还流传下来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文艺作品,这为党总支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扩展了资源、内容、载体。一是构建锦州红色文化校内实践机制。党总支要组织师生充分挖掘锦州红色文化精神、英雄人物故事、党史文化等内容,组织“锦州红色文化”大学生党员宣讲团,打造红色知识竞赛党日活动,搭建校内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平台。二是打造锦州红色文化校外研学路线。按照串联遗址、陵园和故居的思路,开发锦州红色研学路线,将红色文化场馆和旧址串联起来,利用鲜活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生动的现实素材延展“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党总支要发挥纽带的重要作用,积极与红色教育基地建立合作联系,使锦州及周边的红色教育基地成为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课堂,成为思政课教师提升教研能力的课堂,提升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四)打造“八项文化”育人项目,构建文化育人机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三全育人”工作发挥作用的支撑力量。党总支可打造“八项文化”,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建文化、红色文化、英雄文化、校园文化、工匠文化、廉洁文化。一是鼓励和引导思政课教师开展“八项文化”与“三全育人”工作相融合的与“三全育人”工作相融合的教研项目,探索其融入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以便与各门思政课教学相融合,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的历史沿革、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二是加强党总支党建文化建设。可按照“两室一中心”的思路设计党员活动室、党建工作室、思想政治教育中心三个领域的文化育人场所,选择“八项文化”的相关内容或标语融入其中,并开展“八项文化”内容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活动,发挥文化育人的潜移默化功能。三是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时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主题文化教学活动。例如在校庆日期间,结合“砺器悟道”的校训精神,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文化、工匠文化主题活动等等,逐步形成具有“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的文化育人特色。

(五)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构建网络育人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3]。要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拓展全方位育人领域。时长在5 分钟以内的、内容整合度高的、便于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观看的短视频内容在抖音等平台上播放,这是继微信、微博后影响和改变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也能为党总支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助力。可选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并在相关部门审核后开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相关账号,组织思政课教师拍摄优质且通过有关部门审核的思政微课、微党课等上传至平台,利用短视频短而精的特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加强育人供给,建立现实和网络双空间全域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党总支三全育人党组织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清华党组织公开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党总支能否接收新党员?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