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维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
“东北易帜”以后,国民党政府对内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国内政治形势趋于稳定,倚靠华北要冲的地理便利,这一时期天津的经济得到了短暂而迅速的发展,在新闻事业上则具体体现在各类报纸的创刊、繁荣与发展。据统计,本时期先后创办于天津的各种中外文报刊有近百种,为各报打开销售渠道的发行公司有近20 家。①马艺等:《天津新闻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187 页。可以说,这一阶段是近代以来天津报界发展的极盛时期。具体到天津最有影响力的大报,据1931 年9 月出版的《天津志略》记载,此时每日销售数目为三万五千份以上的报纸,当属《大公报》与《益世报》,两报分居“天津市大报一览”表之第一、二位。②宋蕴璞:《天津志略(第18 部)》,石家庄:蕴兴商行,1931 年版,第279 页。1931 年,震惊世人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此后中国民众获知日军动态与政府应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政治上的动荡进一步刺激了报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涉日信息与对日舆论就占据了天津各大报刊新闻、政论的主要版块。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报纸的新闻、政论的有益补充,激荡的时代思潮也融汇贯穿在报纸文学类副刊版面的编辑之中。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类特殊传播载体,报纸的巨大销量使得平时不关注文艺创作的读者大众有了更多与文学接触的机会,也提供给文艺界知识分子思想文化输出的另一发声渠道,各类文艺作品中蕴含的时代思潮配合报纸政论亦发挥了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但是,此时《大公报》由于与蒋政权的密切关系而展现出稍显暧昧的对日态度,而《益世报》则旗帜鲜明地抨击日军侵华行为与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同时该报的文艺副刊《益智棕》也顺应时代需求改版为《语林》,先后通过发表战斗檄文、储备文化力量等配合,展现出进步的抗日爱国思潮,这构成了《益世报》文艺副刊在局部抗战时期的鲜明办刊特色。
1915 年10 月1 日《益世报》于天津创刊,创刊时即设立《益智粽》副刊一栏,1932 年10 月15 日《益智粽》改版为《语林》,到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前,《语林》一直持续出版共计一千八百期。从《益智粽》到《语林》,这一版块是《益世报》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文艺副刊。九一八事变后,结合日本侵华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语林》一众同仁以文学为武器,以或是犀利讽刺、或是迂回调侃的笔锋,向报纸读者宣传抗日救亡的爱国思想,构成了该报文艺副刊一个鲜明的特色,在近代媒介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益世报》的文艺副刊《益智棕》是伴随着报纸的创刊而创立的,包括谐文、笔记、文苑、小说等多种体裁的文学内容。虽为报纸副刊,但它并不仅仅以“嬉笑怒骂”的文章供读者以消遣娱乐,报纸总编辑唐梦幻在《益智棕征文小序》中清晰阐明了副刊的宗旨,即“以不背道德,能引起社会之观感心为唯一主义”①梦幻:《益智棕征文小序》,《益世报》(天津版)1915 年10 月1 日。,力求以有益的文章影响世道人心,重视以副刊补充、延伸报纸的社会责任。因此创刊之初的《益智棕》虽多刊谐文,但随着时局变化,文章内容又多与新闻时政关联,日渐显现出向杂文过渡的特点。例如九一八事变之后《益智棕》的专栏“弦外之音”,这一栏目的作者“炮余生”,就是时任《益智粽》主编的董郁青,其在任内每天写三四百字的专栏文章,内容多是呼应前版新闻消息,指陈时弊。1932 年10 月,《益世报》文艺副刊《益智棕》改版为《语林》,《语林》改版之际,正是九一八事变爆发一年后,时任《益世报》总编刘豁轩敏锐地觉察到言论对于报纸发展的重要性,不仅高薪聘请罗隆基担任报纸社论主笔,亦力邀刚从复旦大学毕业的马彦祥担纲副刊《语林》的主编,以求革旧纳新,打开报纸销路。改版后的《语林》沿袭了《益智棕》的宗旨,内容上侧重结合社会背景抒发文学言论,进一步发展了副刊文章的战斗性。根据马彦祥的自述,“当时正是东北沦亡一周年,蒋介石反动政府一方面对日本采取‘不抵抗主义’,一方面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针对这一形势,我决定使我的副刊尽量地和现实结合起来,专登一些短小精悍、嬉笑怒骂的讽刺小品文”②马彦祥:《马彦祥自述人生感怀》,马思猛:《攒起历史的碎片》,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年版,第6 页。。马彦祥的办刊理念使得改版后的《语林》专倡杂文,“在天津报纸的副刊当中,创立了纯杂文的风格”③吴云心:《抗战前天津文艺界杂忆》,杨大辛主编:《吴云心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第571 页。。
马彦祥时期《语林》的作者队伍,大体可以概括为“一个人”与“几支笔”。马接任主编后,一开始撰稿人不多,每期刊头都有自己署名为“尼一”的“漫谈”见报,同时也兼用本名“彦祥”以及“黄宋”“斯人”等笔名写杂文、随笔等。1933 年11 月,《益世报》语林丛书出版部将马彦祥的九十篇“漫谈”文章收入《彦祥漫谈·甲集》出版,这些文章大多为时政类的社评,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以及不抵抗政策进行犀利批判,号召抗日救亡则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主题,其文锋犀利,畅快淋漓,颇有鲁迅之风。例如1933 年3 月6 日见刊的《我们不要支票》一文,针对热河省驻防军上将总司令汤玉麟先前称“余守土有责,决当洒我热血,尽全力以与日寇周旋到底”,却在日军进犯热河之前闻风而逃一事,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由此我们可以觉悟,说漂亮话,发通电和宣言,已不足使我们信任,我们所望于当局者是真干,是真的拿热血出来!譬如支票,我们要的是能立刻兑现,一切通电,宣言和谈话都不过是空头支票而已”。④尼一:《我们不要支票》,《益世报》(天津版)1933 年3 月6 日。此外还有《以此精神抗日如何?》《论武装接收》《男女同赴国难》等多篇,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社会责任感跃然纸上。此外,在团结抗日的大背景下,马彦祥还联系了众多爱国作家向《语林》供稿,可以说几乎北方的知名作家,如老舍、洪深、施蛰存、王余祀、朱端钧、夏征农等都给《益世报》写过稿;同时也鼓励读者投稿,天津的一批出色作家如杨戊生、宋匡我,以及北平的李同愈、线之明等,都给《语林》投稿而渐渐显露头角。这样的“几支笔”渐渐构成了庞大的作者队伍,形成了一致的文学趣味,使得马彦祥时期的《语林》在保证刊物高质量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了配合报纸政论时评与国民党卖国独裁政策相抗衡的一股进步力量。而此时的日本正觊觎华北不断制造祸端,国民党当局日益收紧在文化领域的控制,在那个白色恐怖泛滥的时代,以《语林》为中心的一批进步文人学者以杂文为武器,担负起了监督政府,鼓舞北方乃至全国民众抗日救国情绪的时代使命。
1933 年秋,《益世报》社论主笔罗隆基由于“出言不逊”的社论触怒了国民党当局险遭暗杀,同时报馆又先后被勒令封馆、禁邮发行,险恶的环境逼迫报社总编刘豁轩暂时辞退了罗隆基,马彦祥也离开了报社前往山东任教,《语林》此时由吴云心接编。国民党的白色文化恐怖政策也迫使《语林》收敛了犀利的文风倾向,登载文章主题趋于多元开放。吴云心曾把当时《语林》的变化生动地比作“用中国黄松木作柱子盖的房子改成洋楼”①云心:《变态的宣言》,《益世报》(天津版)1934 年11 月26 日。,正如同协和医院也是“用洋灰铁筋筑楼而以琉璃瓦盖了屋顶”,虽然不太妥当,但毕竟“起挑飞辉的崇楼绮户是不合时代了”,《语林》也需要部分地妥协于现代潮流的大趋势而做出一定改变。因此,这一时期敏感的时政类的杂文不再作为《语林》的拳头作品,但是其仍以迂回暗讽的幽默风格继续发挥着进步舆论的社会抗争作用。这种不变的坚持在《语林》的征稿细则中可以窥得一二,“一、要笑出泪来稿子。……三、不要板起面孔说正经话,也不要吟风弄月说鬼话……”②《征稿简则》,《益世报》(天津版)1934 年5 月5 日。至于到底何谓“笑出泪来”,《语林》的编者认为稿件并不应仅为空泛的说笑而作,而是意在进行一种讽示、批评与建议,以指出社会现状下的缺陷罪恶为目的,例如这样的文字:“朋友,我们的救国时轮金刚法会正在杭州举行着,有班禅喇嘛,念经,戴善人执法,那怕他日本人在对岸的台湾开什么秘密会议,让我们都笑出泪来吧!国事有为了!”③有以:《笑出泪来》,《益世报》(天津版)1934 年5 月5 日。至于又为何“不要板起面孔说正经话”呢?编者则认为如果板起面孔的正经劝告或责备惹来的是兴师问罪,倒还不如不板起面孔,而改为带着笑去侧面讽刺为好。④《论不说正经话》,《益世报》(天津版)1934 年5 月25 日。由此可见,《语林》以文章讽刺时弊的基本立场并没有转变,只是改换了说“正经话”的方法,变以前的“板起面孔”到现在的“要笑出泪来”,正如编者所说的那样,《语林》这个原来“棒打跳跃的唱戏武生”,虽然由于舞台的限制而束缚了手脚,但其并没有改变“武生”的根本性质,想必会看戏的人是能看得出来的。⑤《编者、作者与读者》,《益世报》(天津版)1935 年4 月29 日。可见,《语林》形式上的“变”与“不变”都是统一在有独立理性思考的文人为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与呐喊的本质中的。
吴云心主编《语林》时期,杂文的犀利风格有所柔化,但是《语林》在综合性文艺副刊的基础上又创设了两个刊中刊,包括1935 年3 月24 日创刊的《益世小品》以及1936 年10 月1 日创刊的《生活文化》。这两个刊中刊打造的文艺阵地,吸引了全国各地一大批知名进步作家和爱国文艺青年,为这一时期进步文化力量的集结和培植提供了组织上的帮助。
1935 年3 月《语林》开设刊中刊《益世小品》,这份刊物的主编徐中玉本是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由于感兴趣于《语林》活泼精悍的文章并兼及需要维持自己的学习费用而向《语林》投稿,获得了吴云心的热情鼓励与支持。自1935 年春起,《语林》每两周辟出一个单独版面委任徐中玉在青岛遥编《益世小品》。山大是徐中玉接受进步思想的来源地,虽然他在求学期间“着重的还是读书与写作”,“不参加其他活动”,但“一二·九”运动后徐中玉“反对‘不抵抗’,主张抗日”,对华北地区日益加深的侵略危机感到“忧虑又气愤”⑥徐中玉:《两次在山大的回忆》,樊丽明,刘培平主编:《我心目中的山东大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53 页。。老舍、洪深、赵少侯、吴伯萧、臧克家等都为这个专刊写过稿,徐中玉还得到当时正在山大任教的老舍的支持鼓励,帮助拟定了“益世小品”这一刊名,并经常给予创作上的指导。这样就保证了该刊所载文章内容涉猎广泛、文笔精练雅趣,或抒情、或说理,每篇都具有较高的文学品味,从而提升了《益世报》在北方的影响力。但是,为何当时的《语林》能够荟萃如此多的山东名家轮流进行编撰?究其原因,徐中玉解放后对于该刊的一段回忆应该可以解释这一问题,“与其说因为我是他们学生的关系,毋宁说《益世报》那时主张抗日和抨击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态度颇得民心,因而他们愿意支持更为合适”⑦徐中玉:《铭心刻骨的友谊》,杨大辛主编:《吴云心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第3 页。。同时也有学者认为,虽然《益世小品》刊稿要求“不含政治意味”⑧《〈语林〉的号外》,《益世报》(天津版)1935 年3 月18 日。,但《益世小品》之于《语林》,起到了视觉稀释其左翼倾向的作用,使得《语林》在国民党的“白色围剿”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⑨李莹:《从“益世小品”到“新地”——徐中玉国立山大期间文学活动转型研究》,《现代中文学刊》,2019 年第2 期。
《生活文化》是1936 年秋《语林》开辟的另一个刊中刊,主编魏东明(本名杨戊生)是天津人,九一八事变后思想趋向进步,1935 年、1936 年曾先后参加“一二·九”运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及清华左翼作家联盟,并于1937 年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①任觉:《深切悼念魏东明同志》,《人民教育》,1982 年第3 期。在血雨腥风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在时代荡涤中播撒革命的朝气,自九一八事变后魏东明开始向《语林》投稿,受到马彦祥、吴云心的赏识,到清华读书后每次回津都给报社带来很多北平的政事情况,例如红军长征、东北义勇军抗战等以及北平进步青年的活跃思想倾向,《生活文化》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起来。魏东明在其撰写的《发刊辞》中清晰的阐明了该刊的文化旨趣。文中认为,抗日救亡运动不仅需要物质的准备,也需要精神的武装和文化的国防。因此文化工作也需要配合这个非常时期的现实需要,而目前文化工作的动向就是要朝着拯救民族国家的生活这个一致的目标而去的。②魏东明:《〈生活文化〉发刊辞》,《益世报》(天津版)1936 年10 月1 日。基于这样的办刊目标,《文化生活》的整体风格是将文艺创作与时事政治紧密联系,以传播革命与抗日救亡思想。北平很多青年作家如李辉英、李长之、白晓光、张露薇等都向该刊投稿,反映当时北平文艺青年的革命倾向。其中,自20 世纪30 年代兴起的报告文学在《文化生活》中结合小品文体发展成为报告性文学小品,如实反映了绥远战争、百灵庙战役的情况以及军民抗日情绪的高涨,配合政论性杂文,以不同文体从多角度激发民众奋起抗日的决心。③杨爱芹:《〈益世报〉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年版,第140-142 页。吴云心解放后曾评价《生活文化》是“北平的革命文艺青年作品在天津的橱窗”④吴云心:《抗战前天津文艺界杂忆》,杨大辛主编:《吴云心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第572 页。,认为它对天津青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对吸引京津两地的文艺青年起到了一定的组织作用。
天津海风诗歌社就是20 世纪30 年代逐渐靠近《语林》的一个进步文艺组织。海风社的主持人邵冠祥本是江苏人,来津后结识了中共地下党组织负责人黄白莹和其他革命青年,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以诗歌作武器,为挽救国家民族呐喊,创办了《海风诗歌小品》月刊,在天津沦陷前一直为建立文艺界的抗日统一战线奔走呼号。⑤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宜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宜兴人物志》,《宜兴文史资料》(第24 辑),《江苏文史资料》(第101 辑),南京:《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7 年版,第280 页。吴云心与海风诗歌社的邵冠祥等成员都“有比较紧密的联系,经常参加
他们在新华银行分行楼上的读书会,在《语林》为他们办的刊物做了介绍”⑥吴云心:《八十自述》,杨大辛主编:《吴云心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第676 页。。《语林》也经常刊登海风社成员的进步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天津的唯一左翼长篇小说《海河汩汩流》就是由《语林》收刊问世的。这部小说的作者、天津左翼作家王余杞也是海风社的成员,“这小说是我给《语林》主编吴云心刊登的,我是在激愤难忍,不得不写,又认为只有《益世报》上适宜发表。那时候,《庸报》已转卖变质,《大公报》打不进去,所以给吴云心”⑦王余杞:《在天津的七年》,王平明、王若曼整理:《王余杞文集》(下),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16 年版,第574 页。。小说连载始于1937 年2 月5 日,由于日伪对报馆的封锁于7 月24 日中断,1939 年王余杞又加写一章后至1944 年由重庆建中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作者在自序中详细阐述了小说的写作背景及与《语林》的渊源,“(1936 年)‘双十二’事变平复后,举国如狂的爆竹声,震撼了隐匿在天津日本租界的敌阀和浪人们。……汉奸论调散步到各角落,迫使我口头上沉默了——然而在别一方面,我却并不甘于沉默的。这就又提起了笔,开始写出这本《海河汩汩流》。因为文章系应天津《益世报》的副刊《语林》而写,笔下便刻画着天津怪有趣的风土人情,并且掇拾当前的时事,组织入文。这岂但为了增加阅读的兴趣,实在也做了全书主题的外衣”⑧王余杞:《序言》,《海河汩汩流》,重庆:建中出版社,1944 年版,第1-2 页。。这样,小说通过写一个世俗的商人,多角度活化了天津人民在日军侵华这一大背景下的生活状况,引起了当时新文学家的关注。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长之先生曾撰文,“中国在近代,好讽刺小说固不易见,能写一个地方色彩、运用那一个地方的地道口语的小说,尤为少有。但我们现在却见之《海河汩汩流》”⑨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173 页。。纵观这部优秀左翼小说的发刊、创作与传播历程,吴云心与他领导的《语林》是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的。笔者认为,这也可视为后期《语林》“不板起面孔说正经话”原则指导下的一个生动的创作实践。
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副刊有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又与报纸存在着统一性。①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年版,第11 页。九一八事变以来《语林》整体呈现出的抗日爱国思潮正是《益世报》“有益于世道人心”这一办报理念在文艺副刊版块的生动诠释。国难当头,报刊的使命是发挥公众舆论的社会监督作用,清除时政积弊、挽救民族危亡,而对于报刊文学来说,“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联合、反抗、悲壮、愤怒的作品”②羊谷:《〈诗歌小品〉读后》,《益世报》(天津版)1936 年10 月16 日。。加之中国文人自古就有“清议”的传统,以及《益世报》相对自由的宗教背景,虽然立足于中国近代报刊形成的自由舆论空间具有先天的不足,缺乏基本的制度保障,甚至还要面对国民党政府的言论钳制与文化封锁,但以《益世报》文艺副刊《语林》为中心的爱国文人们,仍然决然地扛起抗日救亡的大旗,作为民族的良心向旧制度频频投枪,以振奋中国民众的反抗精神。谁又能说,此后推动全面抗战的民族呼声中,没有以《语林》为代表的报纸副刊发挥的进步舆论动员作用呢?笔者认为,这也是报纸副刊能够从最初的“杂俎”“余兴”等不被读者重视的“报屁股”内容发展成为能与报纸新闻、社论等并驾齐驱的版块的一个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