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碧峰|文
四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但却是《中国有色金属》杂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破茧成蝶、华丽嬗变的四十年。四十年初心坚守,四十载笔墨飘香。庆幸的是,这四十年中有我对她形影不离阅读学习的十三年,而这十三年恰是我从36岁到48岁人生极其宝贵的年华。
我是2011 年变换“赛道”进入有色系统的。当时陕西有色集团正在大力宣贯“聚”文化,同年5月陕西有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立后急需宣传文化人才,我是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出过小册子,自学校文学社起就一直舞文弄墨,因此便以专长人才引进的方式成为一名有色新兵。
因为负责单位宣传和企业文化工作,对报纸杂志有着天然的亲切亲近,第一次看到《中国有色金属》,精美的装帧设计、丰富的图文内容和鲜明的办刊风格,让我眼前一亮,被她深深吸引,并萌生了能在上面发稿的愿望。
光电科技公司是陕西有色投资兴办的一家太阳能光伏企业,当时正处于紧张繁忙的项目建设期,所以几年来我对她只有关注,只有学习,只有膜拜,却没有投过一篇稿件。
生活中总有许多突如其来的喜悦。2013 年8 月1 日出版的第15 期《中国有色金属》刊发了题为《加强文化建设 增强企业软实力》的6 个版面长篇文章,署名中有我的名字。那是一篇介绍陕西有色“聚”文化建设成就的综合稿件,因光电科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效比较突出,便把我的一篇文章编了进去。这是我第一次在全国有色行业权威期刊上“亮相”。意外的惊喜着实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这篇文章还在几年后我申报高级政工师时发挥了作用,成为我少有的几篇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论文之一。
我当时主编企业报《光电科技》,公司领导特别重视宣传和企业文化,要求编辑人员要经常向党报党刊和行业权威报刊学习对标。于是,《中国有色金属》便成了我进入新行业从头学起的“良师益友”。我办企业报和内刊时,许多栏目的命名、文章的写法、图片的选用、评论的立意,甚至文风格调都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她既给了我工作启迪和创作灵感,又成了我学习的榜样和重要参考。但她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以权威的行业资讯、前沿的市场观察、丰富的独家报道内容独领风骚,一直是我这个基层“报人”学习的标杆。我在光电科技公司工作7年间,先后被评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专长人才”,陕西有色集团“优秀通讯员”“先进通讯员”和陕西省国资委“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领导经常夸我报纸办得好,兄弟单位同行也经常咨询我办报的经验。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哪有什么经验?只不过是讨了一个“巧劲”,这其中的秘密就是我一直默默地向《中国有色金属》“偷学”。可以说,我既是她虔诚的忠实读者,又是她的直接受益者。
2016年中国国际硅业大会暨光伏产业博览会期间,我接到公司领导电话,说《中国有色金属》杂志采编部副主任张小红联系宣传报道工作,因为我当时还在酒店会场,便及时给她打去电话。电话中,她介绍了杂志情况,表示将积极为企业宣传服务,并鼓励我大胆投稿。我很受感动,没想到中央级媒体能够放下架子主动为基层企业做宣传,一股暖流顿时注入心田,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向《中国有色金属》投稿。
人常说干自己喜欢的事是幸福的。2017年6月,我借调到集团党委工作部,后来部门更名为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在时任部长陈桂琼的鼓励下,我开始向《中国有色金属》投稿,从写“豆腐块”的简讯到撰写两三个版面的长文,我的名字陆续出现在杂志上。2019年元月,集团总部对部分借调人员办理调入手续,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分工负责对外宣传、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企业展厅和“陕西有色大讲堂”等方面工作。同年,我被推荐为《中国有色金属》特约通讯员,享受赠阅杂志的待遇,这是肯定、是鼓励,更是鞭策,我深知及时投稿是特约通讯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在宣传部长王新权的支持下,我信心满怀地给《中国有色金属》投稿,杂志先后编发了陕西有色多篇稿件,如《砥砺奋进二十年 文化强企再发力》《文化强企担使命 亮点纷呈展作为》《企业文化助力陕西有色金属集团高质量发展》《学史力行践使命 砥砺奋进开新局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等,均产生了广泛影响,许多兄弟企业同仁还打电话咨询我们“聚”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每次投稿,张小红副主任都及时回复,审核后认真提出修改意见。有时候,为文章中的一句话、一个简略表达她都和我反复沟通,不厌其烦地把不准确和难理解的地方改得准确又清楚,使我深感杂志社对每一名通讯员的重视,对每一篇稿件的珍惜。我的名字也多次出现在杂志上,心中的自豪感、荣誉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爱上一座城,是因为那里有自己爱的人;恋上读《中国有色金属》杂志,是因为里面尽是我的营养“富矿”。我认真阅读每期《中国有色金属》,仔细揣摩稿件写法、编辑的选题风格,力求准确把握杂志的用稿要求,为的是稿子能更多地被采用,能通过这一全国性行业权威媒体更好更广泛地宣传陕西有色的最新动态和企业形象。几年投稿,我与她结下了深厚感情,助我在企业宣传工作道路上不断成长。作为一个痴心作者,多年来我从持续阅读中对张博、张小红、毛建华、薛璇、朱逸慧等老师已十分熟悉,但一直无缘谋面,他们成了我“熟悉的陌生人”。
每一段镌刻时代印记的岁月都注定不凡。2023 年9 月21 日至22 日,正值新疆瓜果飘香的美好时节,《中国有色金属》《世界有色金属》《中国金属通报》三刊特约通讯员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有色系统同行云集的宣传工作盛会,心情格外激动。20 日下午,我赶到酒店报到时见到了张博主任,她的热情友好、精干果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会议间隙,与何水金社长兼总编交谈,他竟清楚记得我曾发表过的文章,并说起我们陕西有色系统内多名“笔杆子”,超强的记忆力让我惊叹,“暖男”的亲和力让人温暖,我真切感受到杂志社真是全国有色宣传工作者的“家”。如今,回忆起会议的每个环节、每堂授课、每项安排,都倍感温馨,感谢杂志社给全国有色同仁搭建了交流沟通、互学互鉴的平台。“一期一会,明年再会”,明年盛会,更加期待!
正如杂志社副社长兼副总编屠雯在乌鲁木齐会议报告中所说,《中国有色金属》杂志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把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我负责外宣工作后,写的季度、半年、年度业绩报道、成就报道这些时效性强的稿件,杂志社都第一时间在“有色新闻”微信号发布。2023年起,陕西省国资委要求省属企业每月25日报送《企业外宣上稿刊发情况统计表》,统计中央和省级媒体发稿情况,《中国有色金属》和“有色新闻”上的稿件均属中央级媒体发稿。从每月统计情况看中央级媒体发稿数量远远大于省级媒体,其原因是各权属企业在《中国有色金属》和“有色新闻”上的发稿数量占了绝大部分,从而对集团外宣发稿量形成强力支撑,统计报表的“靓丽”也使集团在省国资委党委不定期的排名通报中位居前列。作为外宣工作具体负责人,我对《中国有色金属》和“有色新闻”深表感谢!
四十年深耕细耘,四十年春华秋实,四十年誉满神州。今天,将这四十年墨香四溢的杂志一一展开,便是一幅记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的恢宏长卷。集新闻性、知识性、前瞻性、权威性和科普性于一身的《中国有色金属》杂志,坚持用敬业乐业精业精神出版权威精品,服务行业、社会、企业、读者和作者,将有色好声音传播到全行业和海内外,为中国有色金属事业长足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
创刊40年、出版750余期不仅是数字,还是路标,是更远方的起点。四十年,正青春,新征程,再出发!
回望一路繁花,前瞻满目锦绣。《中国有色金属》赓续奋斗,凯歌而行,迎来了创刊四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作为她的忠实“粉丝”,我为此高兴和祝贺;作为她的虔诚“学生”,我将继续追随她勇毅前行,一起见证她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