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青年观的精髓要义、时代价值及实践路径

2024-01-20 00:38王星星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李大钊中华青春

王星星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59)

一部“落后就要挨打”的中国近代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近代中国青年激发“政治理性潜能”的人生革命史。作为近代中国“转型时期”的主要思想人物之一,李大钊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全面、辩证地考察青年,率先提出了以“青春中华”为口号的青年观,构建并形成了包含青年时代使命、三观建设、政治创造及实践活动四个方面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李大钊青年观所展现出来的思想性、革命性,以及以青春为根基、以青年为本的理论品格,对新时代科学开展青年教育、践行青年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新时代党的青年观与李大钊的青年观一脉相承,要回答好新时代呼唤何种青春奋斗,新时代需要何种青年人才,作为培育新时代青年主阵地的高校理应积极作为。高校可以活用李大钊青年观,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回答好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努力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让青春之花绽放,让青春力量彰显,让青春在时代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一、李大钊青年观的精髓要义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20 世纪初期的中国,人们普遍将救亡图存的希望寄托于青年,针对青年问题提出了众多想法。严复立足优胜劣汰的竞争角度,宣扬“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思想;梁启超将“少年”与“中国”联系起来,发出撼动国人的“少年中国说”。李大钊同样对青年予以厚望,他以“青春中华”为主线,对青年进行人格培养、民彝指导和实践教育,认为要发挥青年特有之活泼创新精神,以“小我”成就“大我”之真理追求,在劳工的世界为消除白首中华之弊病,挽救民族之“青春”而自觉努力,最终实现民主自由的“理想中国”。

(一) 以“青春中华”培植根基

在那风雨如磐的岁月,李大钊直面社会弊端,毅然决然放弃举手可采的学位,归国积极进行斗争。这一时期李大钊察视到了青年的迷茫,但他仍对青年充满信心,表示要激励青年,惊醒沉睡的“雄狮”。李大钊激愤指出:“吾国民于今日救国之责,宜有以仔肩自任者矣。”[2]特别在五四运动时期,“青年”逐渐成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李大钊把目光聚焦到青年身上,强调“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2],认为中国青年就此觉醒,便可以在“无尽青春”中发挥主动精神“索我理想之中华,青春之中华”[2]。1916年,李大钊在《〈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一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青春中华”之使命,正式向青年发起自觉奋发的呼唤,激发着中国青年的朝气蓬勃和革命奋斗的主动精神。文章开篇便洋洋洒洒地激励“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2],热情洋溢地号召“以破坏与创造,征服与奋斗为青年专擅之场,厚青年之修养,畅青年之精神,壮青年之意志,砺青年之气节,鼓舞青春中华之运动,培植青春中华之根基”[2]。李大钊抓住时机,积极投身于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华”的革命斗争中。

呼唤青年的“自觉”之义,他主张青年自觉方有青春之心。在《青春》一文中,李大钊提出了青年的觉醒意味着白首中华将死,青春中华将生的观点。一是“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2],鼓励青年要从旧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时刻保持活泼自由的青春活力,不要扼杀了自己的活跃思想;二是“脱绝浮世虚伪之机械生活,以特立独行之我,立于行健不息之大机轴”[2],告诫青年要远离浮华骄奢生活,努力培养独立、坚毅的品格。除了呼唤青年的人格自觉,李大钊还激发青年的爱国觉悟,在《厌世心与自觉心》一文中用“自觉之义,即在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不宜因其国家之不足爱,遂致断念于国家而不爱”[2]鼓励青年直面国家的种种弊端,以一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力量去改造国家。

结合历史对青年进行爱国教育,在革命活动中发挥青年的能动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李大钊在《国情》一文中教导青年不能忘却国耻,要把耻辱当作“未来之胆薪”。同时,他倡导青年要慎思明辨,清楚明白中华文明有自身生命力所在,正确认识国家现状和情势,把握世界的发展脉络和前进走向,避免“爱国适以误国”。在此基础上“人为”地改变境遇,以青年之精神唤起众人之沉迷,自觉肩负起重建一个可爱国家的使命。“特别指出,李大钊所说的‘青年’,不是生理学意义或者年龄层面上的‘青年’,而是指具备‘青年’活跃奋进的精神元气之群体。”[3]李大钊将“青年”和“老年”相联系,认为“老辈”虽然年老但是志气未老,“气魄”青年不应该嘲笑“老辈”,拥有“青年意气”的“老辈”也应该协助青年积极筹备爱国活动。

(二) 以“小我”成就“大我”

“我很盼望我们新青年打起精神,于政治、社会、文学、思想种种方面开辟一条新径路,创造一种新生活。”[4]青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是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李大钊不仅关注青年的理论学习,而且注重青年的人格养成,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倡导青年树立追求真理和以“小我”成“大我”的世界观。在《“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一文中,李大钊主张青年“拿世界的生活作家庭的生活”[5],“承认爱人的运动比爱国的运动更重”[5]。他主张青年的任务就是要担当起“青春中华之创造”的使命,要认清个人与国家乃至世界的关系,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积极投身于改造旧中国、建立新世界的革命运动中去,在实现国家未来的征途中绽放青春光彩,凸显个人价值。

鼓励青年树立乐天向上的人生观。近代中国时局混乱、专制横行,不少青年深陷国破家亡的绝望,出现了厌世心理,甚至选择自杀。“苟犹在儿童或青年之期,前途自足乐观,游优乐土,来日方长,人生趣味益以浓厚,神志益以飞舞。”[6]“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6]李大钊告诫青年来日方长,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把握当下的青春,矢志奋斗,将自己唯知跃进的自由奋发精神融入改造中华的青春使命中,绽放无尽的可能。

引领青年树立辩证看待生死、乐于奉献牺牲的价值观。革命的过程中会流血牺牲,要直面死亡,需要莫大的勇气。李大钊被张作霖严刑拷打,甚至被剥去双甲仍旧不屈不挠,他以革命大局为重的献身精神鼓舞了一大批爱国青年。他说:“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4]李大钊教导青年要正确地看待生死,青年为了民族独立和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牺牲是践行社会理想的升华,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尊重的。

(三) 用“民彝”创造民主自由

19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肆意扩张,中国社会面临着政治秩序瓦解的深重危机。李大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7],对政治正当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与实践,形塑了他对民主共和思想的独特认知,最终演变成内涵更为丰富的“民彝”政治观,对近代中国青年的政治理念产生深远影响。

李大钊的“民彝”思想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民主法制思想,对国家政治秩序的正当性进行了深入探索。早期,李大钊受儒家“心性思想”的影响,提出了“民德”的概念,他认为中国社会衰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德”的丧失,如他在《暗杀与群德》一文中明确把宋教仁的死归因于民德的衰落。1916 年,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正式提出“民彝”思想,并借助这一概念更加深刻地阐释了他心目中现代政治的正当性。他认为,“民彝”是一个糅合“宗彝”“伦常”“民宪基础”三位一体的观念[8]。“是则民彝者,可以创造历史,而历史者,不可以束制民彝。”[6]在李大钊笔下,“民彝”又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而“民彝”的实现离不开自由,在李大钊的观念中,自由对人民幸福而言是不可替代的,同时自由对民彝的发育与彰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李大钊在国会制定宪法时,特别强调立宪的重要依据在于确保国民的自由价值,他在《宪法与思想自由》一文中明确指出“不自由,毋宁死”。针对青年群体,特别是先进青年,李大钊告诫他们自由是无以替代的,不要陷于专制,不要再对旧军阀和政党势力会改造现有政治抱有期待,应当自觉地去追求自由自主,为群体、民族尽责。此外,民主政治制度的健康运行也离不开新的“势力中心”。“群众苟自觉悟,则其势力顿倾”[6],“足见人物之势力,非其固有之物,与夺之权,实操于群众之手也”[6]。李大钊向广大青年说明了群众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形成群众的共同意志,才能塑成强劲的革命观念和公众舆论,继而改造社会政治,真正构建民主自由的共和政体。

(四) 回到“工农”中间去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中间大两头小,工农群众占绝大多数的社会,而中国共产党与广大工农群众又有天然联系。这一革命现实促使李大钊在思想和行动上开始重视工农群众,积极深入工农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唤起工农群众的阶级觉悟,推动革命的发展[9]。在一系列革命斗争中,李大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实践观,找到了实现“青春中华”的具体路向——“注重实际、结合工农”,指明了青年运动的方向与前景。

在《青年与农村》一文中,李大钊提出:“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边,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10]社会财富很大程度上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李大钊组织青年到长辛店、天津等地的铁路及厂矿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努力同工人阶级相结合,开展一系列维护工人自身权益的斗争。青年学子对广大劳工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得劳工实现由思想的启发到政治的觉悟,为开办实业、改造社会积累实际力量,真正达到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世界的一切。

他还表示“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10]。李大钊希望向青年传递两个重要讯息:民族解放的根本在于农村的启蒙,中国未来的关键在于农村的发展。于是李大钊鲜明地提出青年应该到农村去,既可以告别城市生活的混沌,也可以帮助农民摆脱农村生活的愚昧。他比较重视以教育去提高乡村的文化,比如鼓励青年同志以联合乡村中的蒙学老师、开办农民补习班等方式向农村普及常识、宣传革命。此外,李大钊在这个时期有关农民问题的文章已由“意识化”的层面延伸到军事武装层面,他敦促青年知识分子教导改造农民,赶快地加入红枪会的群众里去,让他们很明了地知道农民阶级在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地位和责任[11]。

二、李大钊青年观的时代价值

千百年的征途上,青年的力量和青年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敢前行、自强不息的磅礴力量。回望青年教育的历史,李大钊以“青春中华”为主线,涵养青年正确三观,引导青年追求民主自由,在联系劳工的社会实践中实现青春中华之创造。李大钊青年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意义深远。新时代新征程,重新探索李大钊青年观的核心要义,汲取李大钊青年观的优秀养分,对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一) “两个结合”教书育人的早期实践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12]李大钊的青年观与“两个结合”息息相关,开辟了基于青年的教书育人早期实践。其一,李大钊的青年观与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一脉相承。如“马克思认为,青年要树立为人类幸福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并在追求这一崇高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全面发展”[13];恩格斯则在《最近发生的莱比锡大屠杀——德国工人运动》一文中提到青年是德国社会变革最可靠的力量。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为赋予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塑造青年正确价值理念立起了标杆。李大钊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优秀养分,围绕中国青年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李大钊这一具有中国文化的青年观保留着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文化基因,凸显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为当代青年教育提供了科学理论遵循。其二,李大钊的青年观回应了青年教育的时代要求。李大钊主张教育要避免功利主义,他提出“学校造人才,为改造社会;读书为做事,不是为做官”的校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奋发的、做实事的、为社会服务的人才。在新征程上,这一教育理念恰好回答了青年教育工作“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时代之问。李大钊教书育人的实践工作影响着青年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状态,而青年的精神价值追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走向。

(二) 观今鉴古成“理想中华”之自信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绽放青春,这份荣光铭刻在厚重的史册中。李大钊以“青春中华”为主线,厚植青年爱国情怀,涵养青年进取精神,引领青年以奋斗的姿态进行革命斗争,开拓党的伟大事业。“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品历史、述往事,方可晓今朝、见未来”[14]。历史充分证明,李大钊是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的学习典范,他在革命实践中有关青年的教育活动是一本鲜活的、具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例如李大钊通过著书立作、讲坛授课、组建研究会等形式激发青年的蓬勃生气和斗争精神,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情社情、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少年中国”点燃了共产主义的火种。又如李大钊走向绞刑架时依然大义凛然,相信世界终将是赤旗的世界。透过李大钊,我们可以感知他赤诚而坚定的信念,无畏而从容的精神,从而树立“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2]的理想信念,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最终积淀成就“理想中国”的自信自强。

(三) “五育”协同回归社会的革命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青年的重要讲话,十分重视青年的实干性,曾多次强调,要构建“德育为先,五育融合”的人才培育体系,推动青年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新时代青年是“网生一代”,他们习惯电子资料、网络社交,关注二次元,而忽视现实社会,缺乏实践经验,这对引导青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造成挑战。回顾李大钊的教育活动,可以发现李大钊不仅积极引导青年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青年人的知识,而且在教学方式上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实践。在与《申报》记者的谈话中,他明确指出:“教育只是偏重知识,而忽视使用知识之人格,知识也不过是作恶的材料。”[15]他希望有志之士不仅关注知识学习,更主张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开展社会调查,找到改造社会的路子。李大钊不仅亲自到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河南郑州的农村等地进行访问调查,了解劳工真实的生活状况,还积极启发和勉励罗章龙、邓中夏等进步青年到各大城市中联合学生运动,走上街头向群众做演讲,投身到各个工厂宣传爱国进步思想,并发动和组织工人进行革命活动。除了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行的教学模式,李大钊对青年的培养还涉及人格塑造、爱国主义教育等多个方面。李大钊以“教学做合一”“回归社会”的教育风范为新时代促进青年五育并举、增长实干本领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三、李大钊青年观再造“新时代好青年”的实践路径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培育是关乎社会发展和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高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和重要职能,理应在青年工作中做表率。李大钊青年观蕴藏着鲜活的育人化人的时代价值,契合新时代好青年的成长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运用好李大钊青年观,激发青年志,再造青年行,培养时代之青年。

(一) 坚持显性与隐性育人并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之道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16]。首先,学校抓好课程设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历史永远是最鲜活的教科书,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留下的浓墨一笔,永远是青年学子的先锋和楷模。高校需要重视李大钊这一先进典范,并深度挖掘其观念中蕴含的青年教育资源,有效结合本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将李大钊的“青春中华”观贯穿于知识教授和能力培养,构建青年培育的党史教材和课程内容,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其次,充分发挥教师“战斗员”的关键作用。理论教学的本质就是讲好道理,教师作为高校好青年培养工作的主体,想要把道理讲好,就要有真学问,做真实事。教师要深入研读李大钊经典著作,系统掌握其青年观的深刻内涵,做到以透彻的理论来说服学生,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用李大钊青年观指导实践,深切体会中国青年为什么好,中国青年为什么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李大钊青年观的价值,让学生心有所信、心有所向。最后,高校教育既要坚持旗帜鲜明的立场,也要注重润物无声的效果。学校应该全方位营造育人环境,积极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大力建设“大钊”校园文化。如在自习室、校园书吧等场所摆放李大钊的论著和文集,也可以通过展览展示、文艺剧目等形式打造“大钊”品牌项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李大钊青年教育主题的表达与呈现,增强青年培育中理论学习的感召力。

(二) 依托数字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教育数字化”作出战略部署,数字化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高校作为教学育人的重要场所,必须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深入推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改革,利用数字技术为青年培育工作提供强大动力。第一,充分利用“云上”平台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利用融媒体技术选择或制作一批承载李大钊青春哲学思想的线上精品课,并有效使用MOOC、智慧树、学习通等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尽管数字化课程资源和传统的纸质媒介课程资源所承载的知识本质是相同的,但新形态的课程资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17]第二,借助智能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学习模式。积极利用5G、VR、人工智能、虚拟漫游等新兴技术拓展服务场景,营造一个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李大钊对青年的谆谆教诲从尘封档案里破土而出,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教育资源,变得更加立体可感。学生通过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也能够亲身参与李大钊的教学实践,感受李大钊的人格魅力,进而真正把李大钊青年观的理论要义学懂、弄通、做实。第三,基于大数据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成效。大数据技术不仅提供了洞察学生的“望远镜”,还供给了分析学生的“显微镜”[18]。大数据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学习动态,获得行为数据,如采集学生对李大钊主题学习环节的抬头率及课堂互动情况的数据,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精准量化的分析,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参与度。

(三) 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主动性

大学生是“新时代好青年”培养的关键对象,涵养大学生群体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对社会青年整体进行正确三观的培育,并促进其自觉的行为养成,形成较好的“涟漪”效果[19]。因此,要回归学生本位,激发当代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其自觉感悟李大钊青年观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实现“学生协同教师,学生引导学生”的良好教育实效。首先,高校实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学习通等线下线上资源广泛研读李大钊相关史料;课堂上,教师设计驱动性任务,并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情境等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李大钊青年观。这样有利于改变当代大学生被动学的状态,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促进他们自觉体会李大钊青年观的先进品格,并对标新要求,积极提升自我,努力向好青年发展。其次,注重发挥青马社、宣讲团、党建工作小组等先进团体的模范作用。先进团体可以引导学生自发有序地开展李大钊主题活动,渲染研习氛围,推进李大钊青年观学习走深走实。最后,以学生带动学生。同辈群体之间兴趣爱好、思想动态等有较强的相似性,学生给学生上课,学生引导学生,更容易在教学中找到共同兴趣点,从而走进学生的心里,激发头脑风暴,形成良性的青年教育辐射力。

(四) 活用“行走的青春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强调“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20],“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20]。广大青年只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才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理论是先导,想要达到李大钊青年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首先要厘清李大钊青年观与高校青年人才工作的契合性,提取二者的融合点,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并利用其中涉及社会实践的科学观点来指导当代实践工作,真正将社会实践作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重要路径,不断提高社会实践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其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较为丰富,学校或教育工作者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譬如,举办有关李大钊青年观的征文比赛、主题演讲、宣讲活动等,还可以利用“云上展馆”、VR 展馆带领学生“云游”李大钊故居、李大钊革命活动档案史料展,帮助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身临其境地感受李大钊为再造“青春中华”注入的青春力量,促使青年学子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中国梦。最后,用好基层实践这一“助推剂”,淬炼青春底色。鼓舞学生积极参加西部计划、三下乡等志愿服务活动,这既有助于实现劳动育人效果,更是贯彻李大钊提倡的“回到工农去”,让学生在基层磨炼中站稳人民立场。

猜你喜欢
李大钊中华青春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青春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