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4-01-20 20:55宋启东毛春合
关键词:青海城镇化生态

宋启东,毛春合

(青海民族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0 问题提出

城镇化是持续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自此,新型城镇化作为拉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内需动力,在全国范围内拓展开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努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持续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不仅仅是扩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更是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群,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以往的城镇化进程,是以共享性[2]、人民性[3]、可持续性[4]为核心目标.我国城镇化进程呈现出民俗化的特点[5],它与产业结构的调整[6]、户籍政策的变迁[7],公共服务水平能力的提升[8]密不可分.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基层治理体制向现代转型,即中国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制度建设和社会建设问题,涉及打破城乡分治结构、建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公民权利平等的制度保障[9],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分配公平与分配正义.新型城镇化实际推进应当因地制宜,以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行政等手段[10],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地区性城镇化体系,阻止城市无序蔓延、维护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和协调发展城镇格局的区域绿化系统[11],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由“无序”到“有序”转变.

如何根据地区自身情况,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将区域内的优质资源转化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持久动力,已成为学术界和地区性政府迫切关注的焦点.文章以青海为例,以SWOT理论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青海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内部优势与外部挑战.同时,总结和归纳青海省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成效和有益经验,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规避劣势、抓住机遇、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从而缩小青海省与其他省份新型城镇化的差距,共同致力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1 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1 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青海全省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超过3 000 m.该省辖2个地级市、6个民族自治州,4个县级市、34个县、366个乡(镇)和4 166个行政村.青海牧区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的东部和北部.尽管地域广阔,但这些地区大多位于高寒地带,地理位置偏远且闭塞.因此,青海省的经济发展以牧业为主,工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城镇分布较为分散,其中大部分地区处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所设定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之内,占全省面积的89.82%(数据来源:青海省统计局).如何解决好人地之间、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矛盾,是青海政府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响应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等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扶持政策,青海应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以推进县域城镇化或就地城镇化的主要举措,打通农牧区城镇化盲点,加快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下持续缩小农牧区与中心城镇之间的差距,共同构建产业集约循环、资源永续利用、环境有效治理、生产生态互利共赢的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城镇化新格局.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镇建设虽已初步发展,但受自然生态环境及地理位置的限制,城镇基础设施仍处于起步阶段,公共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整体城镇化水平较低且城镇功能单一.改革开放后,青藏高原的城镇化建设翻开了新篇章.青海省政府加大了对城市环境的整治力度,优化了城镇布局,并不断完善城市供水、供热、道路、管道、绿地面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时代,青海抓住西部大开发、援青服务、“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等机遇,进一步推动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基层社会服务,并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多元协同社会资本进行投资融资,打造了省内绿色产业链,并向外输出如枸杞、青稞等高品质的绿色产品,从而加快了区域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使城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然而,与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青海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仍较低.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金投入等方面,青海仍不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因此,青海的城镇化建设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2 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新型城镇化是推进城乡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总抓手.以上分析可得,首先,青海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城镇化全过程,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目标,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以习近平绿色生态文明观为指导,立足于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创新城镇化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创新城镇管理方式,城镇化率逐年递增,取得一定成效.其次,青海新型城镇化坚持以城乡融合提质增效为目标引领,深化城乡发展模式改革,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激发城乡居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强大合力,推动高原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再次,青海厚植生态资源禀赋,据此建立一整套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与小城镇融合的特色文旅体系,依托特色小城镇为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载体,深度推进高海拔农牧地区城镇化,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通过利用独特的生物资源建立特色生化绿色产业链,培育绿色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区域内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城镇化向绿色、集约和低碳方向发展.最后,青海兼顾发展与保护的城镇化开发理念,牢固树立生态保护底线思维,将生态资源保护放在首位,在合规、合情、合理范围内酌情开发城镇化用地资源,并团结区域内多民族共同发力,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 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SWOT分析

青海是三江源的发源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青海的高寒地理气候使其缺乏特色产业支撑,加上人口稀少、环境恶劣、生态脆弱,自然环境与自然条件制约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笔者就青海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多种路径及可能性,提出针对青海地理、宗教、人口、资源、文化以及生态特色,构建新型城镇化之思路,进而在高原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中促进青海省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发展.

2.1 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优势

2.1.1 地理区位与资源禀赋优势(S1)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独特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青海热”现象已成为推动省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得青海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环青海湖和祁连、门源、互助、坎布拉等以旅游为标志的公路相继打造完毕.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公路,多条通往甘肃、四川、西藏等地的省际通道相继打造完成,“青甘大环线”“西北大环线”等线路的进一步完善也为青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作为河湟文化的发祥地,青海域内拥有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多元生态文旅产业开放潜能巨大,依托现代化交通网络、信息技术宣传,有效激发区域生态文旅产业的巨大活力,推进民族性、多元性、生态型的新型城镇化产业集群体系的构建.独特的地理区位及绿色生态旅游蓬勃发展,为青海持续推进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1.2 生态产业开发潜力巨大(S2)

2021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海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12]等要求,为青海加快转变产业结构,建设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提供了良好基础.青海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之一,区域内优质的自然资源禀赋也成为青海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内生动力和发展依托.首先,青海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生态文化资源积淀丰厚,蕴藏着丰富的农作物品种和野生植物种群.绿色农作物品种、林业树种、生物种群等丰富的高山高原资源,为青海绿色生物医药、高原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纵深发展提供了可靠基础.其次,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十分重视环境区域点位的开发,依托湟水河网互联贯通水系资源,为现代绿色生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青海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基准,将域内富余的产能资源有效转为可持续开发的绿色生态产业,如盐湖产业、光伏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建设,并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不断提升盐湖钾、钠、镁、锂等产业融合开发水平,推动生化环材产业有效衔接、紧密协同,逐步打造国内规模齐聚、绿色环保、创新能力较强的生态产业新格局[13].

2.1.3 多元特色文化底蕴深厚(S3)

青海是河湟文化的发源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作为多民族聚居代表地区,青藏高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人民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心枢纽,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被传承下来,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土族、哈萨克族等近四十个少数民族聚集于此,不同民族间表现出的民族习俗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也正是这些不同民族文化的异同,使青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其中,西宁市区西部的塔尔寺、城东区东关清真大寺、海东市平安区“袁家村”民俗文化小镇、互助小庄土族民俗村、藏传佛教文化、藏医药技术、唐卡艺术、土族堆绣刺绣等均呈现出各自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这些特色既具有文化融合的新优势,又极具民族文化产业传承与发展价值,为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文化条件,同时也为民族团结共同发展提出了必然要求.

2.2 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劣势

2.2.1 产业规模集聚效应不甚明显(W1)

尽管青海生态产业发展整体态势较好,但是生态产业的规模集聚效应不够明显.首先,青海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需要进一步更新,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对区域经济具有较强带动支撑作用的支柱型产业体系.其次,青海境内第二产业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但因工业基础薄弱,加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服务业发展滞后,无法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优良的配套服务,且产业缺乏整体协调性,产业间互融共生共促的系统化发展能力有限,产业的规模集聚效应仍需提高.同时,由于科技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资源进口量逐年增多,国内资源价格逐步向国际市场靠拢,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国外资源的规模日益扩大,在原材料和能源等初级产品需求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更大的选择灵活性,这样就降低了对于资源丰富的青海地区的依赖程度,从而对该区域的能源依赖型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此外,受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科技研发力度不足等方面的影响,青海地区高层次人才短缺,产学研协同发展能力相对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海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进程.

2.2.2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较为有限(W2)

我国城镇化推广一般分为由中心城市带动的“扩散型”与地区先行的“试点型”两种城镇化推进策略,而西宁作为青海省的中心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青海省经济的增长核心,中心城市西宁在“扩散性”弥合作用方面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其辐射带动能力也尚未得到充分体现.首先,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远离中国市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受到高海拔的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使其在吸引外商投资、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以及人才招揽等方面吸引力相对不足.其次,青海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缺乏现代化的工业和服务业支撑,致使中心城市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同时,作为青海中心城市,西宁的城市增长极效应并未达到最优,中心城市活力的不足制约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整体进程.此外,受制于高海拔和多民族的地区特点,农牧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就地城镇化成效不明显,新型城镇化推进缓慢.

2.2.3 对外开放程度有待持续增强(W3)

青海省地处西北边疆地带,外商投资企业少,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有限,外向型经济发展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处于弱势,落后于全国的发展水平.地理位置方面,受制于地理位置影响,跨省跨国产品的出口和流通存在极大不便利的情况.被迫中转贸易大幅度增加了对外贸易成本,极大地降低了省内绿色产品出口成交量;进出口业务率方面,即使注册在籍的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较多,但实际开展进出口业务的却比较少,其中近三成企业进出口贸易额较低;进出口结构方面,青海出口额大于进口额,进出口结构出现不平衡;宏观政策方面,由于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两高一资”(指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产品出口较多,而2008年以来,因国家限制此类产品出口,宏观调控政策对西宁地区对外贸易产生了较大影响.另外,青海地处我国边疆地区,近年频繁受境外、域外敌对势力影响,分散了省内群众的注意力,省内对外开放的意愿并不强烈,“偏安一隅”的保守主义思想却占据上风.

2.2.4 城镇多元协同共建机制不够完善(W4)

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各主体的资源优势未能有效激发与整合,多元主体协同共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实行党集中领导下的分级行政辖区管理体制,各级地方政府是管理其行政区域以及利益相关问题的主体,因此在城市经济发展上往往以“行政区经济”的形式运行,城际合作往往受制于行政级别不对等、地方发展意愿不统一、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导致各自为政的情况仍然存在,未形成市场化的利益共享、大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资源自由流动等方面的区域有机协作机制,行政壁垒并未完全打破,跨区域问题往往要通过省级政府进行协调,这样就导致地区政府政策执行碎片化,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通常在具有共同经济利益问题上相对容易协调,而涉及生态治理、高科技信息产业、制造业空间布局等相关方面各条块难以达成共识,各地政府往往选择有利于自身的实施办法来落实,城镇化推进出现“跨区域治理失灵”的现象.社会组织、市场力量、民众在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自觉协同参与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各主体协同共治的合力有待增强.

2.3 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外部机遇

2.3.1 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O1)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建设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深入贯彻实施,为青海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青海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是长江经济带连接欧亚大陆的主要桥梁,在“向西开发”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随着“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契机,“兰西城市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西宁作为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和载体,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从区域深度合作来看,党中央统筹协调,以共同富裕为现代化目标,相继出台对口援青、东才西引等政策性机遇,将有效推动青海新型城镇化与其他省份在基础设施、人才、科技、资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资源禀赋与转化媒介有机结合,带动新型城镇化提质增效.因此,青海应抓住中央提供的政策机遇,厚植区域内人文自然资源,厚积薄发,转换区位优势资源为发展优势,创新城镇化发展策略,吸引域外投资,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共建青海新型城镇化新面貌,从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3.2 数字技术与信息共享平台赋能(O2)

新时代以来,青海密切关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水平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智慧交通等高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形成软件业、电子信息服务业的集聚,建立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系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来源.一方面,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打造的公众号平台、“一站式矛盾调解处”[14]、“1平台+1中心+N个应用”区块数据平台(《青海西宁市领军智慧城市打造智慧生活》,央广网,2018年11月)等便民电子化服务,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保障公众权益得到合情、合规、合理化表达.另一方面,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实时监测区域动向,在生态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技术性支持,界定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合理的建设区间.此外,信息资源共享为青海城镇化开发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在人口流动、环境监测、公共安全、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样便于规划和管理城市资源,确保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3.3 绿色清洁能源的高质量开发与运用(O3)

青海境内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绿色可再生资源持续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框架和发展机制,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达到全国前列,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实现跨越式增长,特高压外送通道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起了相对完整、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2020年以来,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呈逐步增长态势,同时,省内光伏项目的开发,极大程度上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种植等产业提供了大量的扶持资金(《2020年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847亿千瓦,同比增长8.7%》,中国新闻网,2021年2月).绿色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符合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省内“煤改气”“煤改电”等工程的开发为其他省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目前青海省着眼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厂迁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清洁能源的大力开发和利用成为西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为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4 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外部挑战

2.4.1 生态保护政策执行能力提升(T1)

十八大以来,青海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以制度“篱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制度化形式规划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因此,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方面要求坚决贯彻执行生态保护政策,另一方面,对科学贯彻执行生态保护政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严格按照域内功能区分,科学合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重点区域,坚决以环境保护为主,依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绿色产业的规模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限制开发区域,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绿色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生态功能的提升;禁止开发区域,严禁各类开发活动,切实保障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青海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标准,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城镇化奋斗为目标,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客观来讲,特殊的战略定位与政策性导向一定程度上限制城镇化建设空间,缓慢增幅的绿色城镇化规划体系短期内并不能提供新型城镇化在物质方面的支持,城镇化建设效能不明显.

2.4.2 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T2)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更是新型城镇化开发的重要引擎.然而受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青海省以及整个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外流问题.目前,西北地区的产业体系主要以能源化工和生物制药为主,导致该地区无法为从事计算机、互联网产业、新媒体等专业的在籍大学生提供适当职位,降低了对这些领域人才的吸引力.域内发展人才供给结构上,一般性人才较多,外部引进高端人才占比较大,本地户籍人才比例相对不高,特别是能够突破重大关键技术、攻克重大技术难题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偏少,领军型人才和团队则更加缺乏,加之中心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15],城乡之间人才资源需求日趋增大.此外,高层次人才紧缺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向优质、稳定、高效、持续推进的严重制约因素,特别是相对中东部地区在经济水平、用人机制、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中缺乏优势,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凸显,滞后了域内城乡区域的协调、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4.3 政府间资源整合与有效合作(T3)

英国物理学家Geoffrey West研究认为,城市人口每增一倍,各种经济活动的人均指标,包括人均收入、人均存款以及犯罪率,都会随之增长15%.此外,如果同一个人搬到了一个比现在大两倍的城市,那么按照任何可以衡量的指标计算,他的所有产出也会增加15%(《都市圈竞争的时代》,澎湃网,2021年3月).因此,政府之间为了自身的地区性利益,在不同程度采取了“人才、资金”吸引政策.相较于其他地区,青海综合竞争实力方面稍显不足.尽管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周边的兰州、西安、成渝等地区的吸引政策相比,青海省面临着困境.受制于自身发展特点,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青海在条块中的竞争力.此外,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城市产业发展缺乏协调性和互补性,城市管理缺乏精细化和智能化等,内生性问题也影响着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制约着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

3 基于SWOT分析的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3.1 S-O质效型发展战略

青海新型城镇化应立足区位生态和资源优势,以生态资源保护为前提,着力推动绿色能源、农牧特色优势产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产业聚集发展,打造一批具有“优质高效”字号绿色产品和品牌,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首先,依托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西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盐化工、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将传统产业改造和循环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其次,以政策性倾斜为发展契机,立足生态文明、地缘区位、产业发展、民族文化、投资贸易等优势,推动构建对内对外开放窗口,不断增强开放型发展的内生能力,发挥中心城市集散功能,围绕农业生产区和工业集中区,培育生产与物流的良性互通,从而提高层次,壮大规模.再次,加快地区商贸物流业发展,深化与沿海港口的合作,打造无水港等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基地、青藏高原东部国际物流商贸中心.推动青海积极参与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不断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为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平台.最后,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开拓发展商务会展,完善商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扶持培育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成果转化、信用评估、工程和管理咨询等科技服务和中介服务;提高民族特色餐饮业和住宿业经营水平,鼓励发展居民服务业.

3.2 S-T合作型发展策略

由省委、省政府牵头,强化与各级地方政府、社会性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等达成互惠型政策合作协议.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目标,通过优化政策资源配置、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等方式,招商引资,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跨境流通,持续助力青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省委、省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此外,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和拓展市场,以党组织为核心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青海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等方式,不断改善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从而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让城市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资金和投资企业.还要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促进城乡间的人口流动和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差距,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同时,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3.3 W-O扭转型发展策略

在国家大力推进“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支撑媒介作用越来越凸显.首先,通过搭建协同治理信息平台来提高都市圈内部各城市和乡镇之间信息的通达度,加强各类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高效整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都市圈协同治理当中,构建相互贯通的信息共享数据平台,为协同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从而提高中心城市与周边各城镇在决策制定上的精准性和前瞻性.其次,围绕省会城市功能,加强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提供大量的服务业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强经济中心的职能.加快推动产业互补错位发展,从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共性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多层面、多角度构建互相协作及资源整合的合作模式,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园区产业发展新布局,逐步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避免产业同构、同质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造成的资源浪费.再次,结合青海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条件,以国家级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行特色农牧产品产业化经营,建设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最后,明确合作城市功能定位,在打破行政区划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配置与市场的更加融合,以及各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城市间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获得共同利益.通过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从而实现城市功能互补,增强区域竞争力.加快海东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大专项资金、省级专项债资金倾斜力度.

3.4 W-T内生型发展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首先,持续推进未来风电、光伏等行业进一步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以智能电网为核心、可再生能源为基础、互联网为纽带的能源互联网.通过能源与信息高度融合,打造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等组成众多的微型能源网络,催生更多的就业服务机会与平台.其次,在技术研发、专业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充分发挥优势,通过开发和利用低碳排放的清洁能源创造的商机,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吸引更多技术领域的高质量人才.最后,要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载体,着力强化数字技术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在赋能城乡区域发展中不断优化升级,重点在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应用上下功夫,实时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动态调整数字技术运用方式,最大程度地与都市圈建设实际相结合,迸发强大的发展合力.

4 结语

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统筹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终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需要.本文基于SWOT理论的分析框架,探寻青海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发现,青海城镇化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与难得的外部机遇,有着纵深发展的广阔空间,但仍然存在政策执行能力相对较低、体制机制创新滞后、高层次人才紧缺等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认为,基于新的战略发展时期,全面推进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应从S-O(质效型发展策略)、S-T(合作型发展策略)、W-O(扭转型发展策略)、W-T(内生型发展策略)着手,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在挖掘自身生态资源禀赋优势,破除体制机制壁垒,积极引进各型各类高层次人才,凝聚多民族群众奋斗合力,以环境保护型为优先战略,以数字技术信息和服务平台为支撑,秉承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发挥内部资源优势,适时优化资源要素配给,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各族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进一步推动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青海城镇化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大美青海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青海“闯关”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生态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