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华
唐璆(1873—1928),湖南省武冈县高沙镇(今属洞口县)人,蔡锷好友。早年在家乡组织反清武装起义,事败流亡日本,入梁启超门下,其间受梁委派到新加坡任《南洋总汇新报》主笔,与孙中山、汪精卫、胡汉民等革命派展开文字论战。回国后任云南招商委员、宝华锑矿公司总理,后参与腾越起义,任腾越厅厅长、云南都督府参议。返湘后,短暂担任衡永郴桂观察使、湖南省图书馆馆长。唐璆长期研究和参与云南的建设、规划,尤其在矿业、铁路、边疆治理方面贡献较大,但是并不广为人知。近年来,邓江祁、曾业英两学者就蔡锷佚文发生学术争鸣而涉及唐璆,我才第一次知道这位乡贤。进而查询发现,二十年前,唐璆的两个儿子在耄耋之年艰难搜罗史料,出版了《唐璆文集》。文化传承心、赤子孝心可嘉,不过暮年力弱而大海捞针,难免有遗珠之憾。数年前,《唐璆文集》又被纳入《邵阳文库》出版,但并未增加新的内容。其实,在《湘綺楼日记》、《袁世凯全集》、《湖南政报》、湖南《大公报》等文献中尚有未被发现的相关史料,现略述如下。
一、任衡永郴桂观察使始末
衡永郴桂道辖二十四县,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衡阳、永州、郴州,其行政长官初称观察使,后改称道尹。这是唐璆的一个重要职务,但《唐璆年谱》记载甚简略:1913年9月,“受袁世凯任命返湘为衡永郴桂道尹(观察使),因与湘南镇守使赵春廷不协,在任六月即去”。具体在任时间、去职原因、任期大事等,均不可知。关于任职日期,《袁世凯全集》第二十三卷收录了来自《政府公报》的一则公文《任命黄本璞唐璆职务令》:“命黄本璞为湖南辰沅永靖观察使,唐璆为湖南衡永郴桂观察使。此令。中华民国二年九月六日 大总统印 国务总理熊希龄 内务总长”
由此明确,1913年9月6日唐璆任衡永郴桂观察使,当然此前有署理的可能,据《湘绮楼日记》记载,前胡姓观察使年初病逝。关于卸任日期,可见1914年7月24日《湖南政报》收录的《靖武将军兼巡按使咨陈内务部文》:
为咨陈事。案查六月十六日奉大总统策令:湖南衡阳道道尹唐璆着开缺,另候任用。此令。任命俞寿璋为湖南衡阳道道尹。此令。等因。奉此当经恭录,饬知各该道尹遵照,并以衡阳道地位,湘南匪乱甫靖,电请政事堂呈。奉大总统令:免准暂觐见,饬即先行赴任,以重职守。等因。复经饬知俞寿璋迅速赴任,去后,兹据该道尹详报,于六月二十七日到任视事,前道尹唐璆即于是日交卸。等情。并具履历详情转报前来,除由芗铭督饬该道尹,将职务内应办事务随时切实办理,并呈报大总统外,相应将原赉履历咨送大部,请烦查照。为此,咨陈内务总长。中华民国三年七月二十日
1914年6月16日,唐璆被袁世凯免职,6月27日正式交接,算来任此职前后九月有余。“着开缺,另候任用”是一句官方套话,其实可能是汤芗铭、赵春廷等向袁世凯进言告密的结果。《袁世凯全集》第二十八卷收录了来自《政府公报》的一则公文《批靖武将军督理湖南军务汤芗铭 呈遵查已撤衡永郴桂观察使唐璆尚无通匪袒乱实据可否免予置议请核示由》,可见端倪:“据称:该观察使唐璆查无通匪袒乱实据。既经撤任在先,应准免其置议。交内务、陆军两部查照。此批。中华民国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大总统印 国务卿徐世昌”
被免职三个月之后,唐璆被宣告“尚无通匪袒乱实据”,但也经历了一番调查,可能关涉内务部、陆军部。“二次革命”之后,湘省各地反袁武装运动不断,尤其以湘南地区为烈。衡山县知事向洪范以官署为掩护,与郑兆康、柳东初等组织炸弹队,密谋武装起义,郴县、桂阳县也有兵民暴动。湘南镇守使赵春廷残酷镇压起义、杀害向洪范有功,受到袁世凯嘉奖,被授予二等文虎章。唐璆虽然主张君主立宪,但素来反对专制独裁,并不放弃武力,对袁世凯的背信弃义强烈反感,非常同情、支持辖区内的武装反袁运动,此主张与汤芗铭、赵春廷等拥袁派在政治上异途,因而被排挤孤立,地位不稳,被撤任早有征兆。《湘绮楼日记》记载:“谢、谭来,言唐璆将去,国民党宜公留。”即是一例。唐璆的同乡好友、佛学大师唐大圆称唐氏“与湘南镇守使赵春廷不协,遂诬以通乱党”,着意维护唐璆,其实“通乱党”是实情。唐璆被免职后,即赴京活动,可能经过蔡锷、梁启超、杨度等人干预才未被进一步追究。
二、与王闿运、谭延闿等的交往
衡永郴桂观察使驻节衡阳县,其时王闿运长衡阳东洲船山书院。唐璆在日本由杨度引见,加入梁启超创设的政闻社,与梁启超书信来往频繁,师事之。梁启超师康有为,康有为师廖平,廖平师王闿运,如此算来唐璆与王闿运也有师承关系,唐璆故以“梁启超门人”身份拜访。王闿运在《湘绮楼日记》多处提到唐璆,交往时间近一年(为与全文一致,以下所有日期均已转换为公历)。
1913年11月26日:“午出访唐璆,一无所遇,仍去船还送珰女到湘。”
1913年11月30日:“谢、谭来,言唐璆将去,国民党宜公留。”
1913年12月13日:“观察使唐璆来,梁启超门人也,久坐听余纵谈,未多答。”
1913年12月16日:“太阳生日。阴。北风颇壮。因携功儿坐船入城,答访唐观察,林次山先在,唐更请科员出陪,未识其意。纵谈而还,渡湘陆行,已暮矣。”
1914年1月3日:“观察使来送。陈、程孙俱来,两女先在真家相待,亦来船送。”
1914年3月12日:“完夫、樊、唐来,请书与唐璆,言甄别事。”
1914年9月23日:“唐璆来,周生云非好人。”
1914年9月24日:“晴。治具约健之、伯元一饭,兼请黎寿承、曾咏舟,适刘艾唐来,便留之,更约硕甫同集。瑶琴迟来,唐璆不至,客散后,余待李、唐,至亥乃散。”
唐璆以“梁启超门人”和地方官双重身份拜访王闿运,对祖师爷执礼甚恭,“久坐听余纵谈,未多答”“请科员出陪”,王闿运未识其意,其实都是表示尊重的礼节。王闿运以女婿陈完夫之事相托,也是基于信任。王闿运于1914年4月赴北京就任国史馆馆长,唐璆卸任衡永郴桂观察使后去北京,特意到国史馆拜访。尽管王氏弟子说唐璆的坏话,但王闿运依然待之以礼,可见对唐璆的人品十分认可。
谭延闿初次督湘,争取中央同意设立观察使,以解决诸多官员无法安置的难题。观察使例由中央任命,或由都督提请中央任命,唐璆获任,应该至少得到梁启超、蔡锷、杨度、谭延闿之中一人之助力。因谭延闿宣布湘省反袁独立,1913年下半年的《湖南政报》大部分缺失,所以未见谭、唐交往的记载。谭延闿第二次督湘之初,唐璆即前往拜访,此事见1916年8月26日谭延闿日记:“午饭后,见客甚多,有程礼载医士及赵润文、唐璆来,颇肯说直话,亦可感。”
蔡锷逝世后数日,湖南《大公报》名记者李抱一发表《蔡松坡先生小史》:“郭时掌握军职,与先生交甚厚,先生亦推诚相与,拟借势擅兵权,因图广西为发难地也。郭亦赞其策,旋遣武冈唐君□赴湘谋响应,唐与谭君人凤不及待,突发难马栏山(宝庆、新化、武冈交界地),事败俱走。”事件发生在1905年下半年或1906年初,蔡锷时任广西新练军总参谋长兼随营学校及陆军测绘学校总办,为了保护被清军追捕的唐、谭,将二人藏匿在随营学校,后又将唐推荐给龙州道庄蕴宽做文案。邓江祁参考《唐璆文集》确定“唐君□”应为“唐君璆”,实为的论。李抱一是宝庆人,深入调查走访写成《蔡松坡先生小史》,可信度较高,估计因“璆”比较生僻,手民找不到相应的字模,所以空缺。“马栏山”即“麻塘山”,在隆回县麻塘山乡境内。朱德裳的诗集里也有记载可以印证:“宝庆回龙岗事发,词连松坡,知府详臬司狱,词为使述司张筱浦所见,火之,松坡得无事。”雷飚在回忆录说,蔡锷对来桂革命党人均委以学校秘书、教员名义,其中有“唐练心(后为湘衡道尹)”,唐练心即唐璆。由此可见,唐璆早年即参与蔡锷谋划的武装起义,并与郭人漳、谭人凤、庄蕴宽等均有交往。
三、重视教育,整顿学务
按照当时的行政体制,观察使对所属州县管理松散,都督、将军、巡按公使、厅局长官等直接指挥州县,疑难繁杂事务才要求观察使督促落实。因职权有限,唐璆难有大作为,他的主要政绩在教育方面。
登门拜访、迎送王闿运,都是尊师重教的礼节。“完夫、樊、唐来,请书与唐璆,言甄别事”,可见唐璆考核师生之严格。唐璆到任之初,辖区办学秩序混乱,尤其是政法学校林立,良莠不齐,大多办学不善。唐璆進行剀切开导之后,效果不佳,于是果断勒令一律停办,合并为一,与学界、商界协商另选原船山书院为校址,定名湘南私立政法专门学校。对教员实行考察,留优去劣,委任办学素有成效的周镇澄为校长。对各校原有千余名学员,唐璆亲自考试,正式录取一百六十名、预科一百二十名,不合格者一律淘汰。经过此次整顿,教育秩序、教育质量为之一新,社会反响良好。
《湖南政报》记载了唐璆的五次呈文,全是有关教育事务的,如《湖南巡按公使署批衡阳道尹唐详转据南路中等农业学校为遵令改定校名请刊换校印由》《湖南巡按公使署批衡阳道尹唐璆详将道署原有船捐项下之亲兵费拨充学款请核示由》等。1914年7月11日的《湖南巡按公使署批衡阳道尹唐璆详将道署原有船捐项下之亲兵费拨充学款请核示由》尤其值得注意:
详悉。该道尹请将署内原有船捐项下提充之亲兵费拨归模范小学校经费,事属可行,应予照准。惟该校校名应定为衡阳道署公立某等小学校,并将模范二字取消,俟办有成效时,再行查照指定,模范小学校办法详报核夺。此批。副详发。
附原详
详为道署亲兵费提充模范小学经费事。案查胡前道任内就道署内韩公祠创办模范小学,其经费系临时筹拨,初无常款,以故办理数年难臻完备。道尹以教育为当今急务,小学为教育基础,而模范小学尤为各属观感所系,未可敷衍从事。拟推广校舍,添招学生,总期办理完善,以资模范。以经费无出,颇形焦灼。因将道署原有船捐项下提充之亲兵费,每年约得钱一千二百四十八串文,全数让出,拨归道署模范小学校,以为常年经费。除委正副教员认真教授,并委妥员筹办推广事宜外,理合详请钧署立案。仍候批示祗遵。谨详。
“教育为当今急务,小学为教育基础,而模范小学尤为各属观感所系,未可敷衍从事。”可见,唐璆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眼界超出一般官僚甚多,又能尽职权和能力支持,确实难得。道署亲兵费从船捐内拨付,来源稳定,为道尹直接支配,移走经费则意味不用亲兵,削减个人福利。由此体现了唐璆的三重美德:亲民简政,力戒繁文缛节,不讲排场;不谋私利,不贪钱财,廉洁奉公;重视教育,着眼长远,勤政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