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

2024-01-20 10:33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治法治法律

肖 璐

(广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大学生群体是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积极回应大学生参与法治建设的成长目标需求,结合教育教学规律以及这一群体的特点,讲好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丰富内涵,讲活社会主义法治道理,是当下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任务。“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思政课的首课、入校新生的第一课,承担着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塑造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基础性任务。围绕大学生对法治知识学深、法治能力学透、法治思维学活、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对大学生法治精神“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精神塑造”的进阶式培育目标,需要重视教学原则、目标、路径的探讨。本文重点从教学原则、目标、路径等方面探究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本课程的教学范式,以回应时代需求,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一、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一文中全面、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出“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使法必行之法就是法治精神”,“从客观上说,法治也并不体现于普通民众对法律条文有多么深透的了解,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之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这包括培养人们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权利与义务对称的精神、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等等”[1]。这些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们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权利与义务对称的精神、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的重要论述,指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具体表征[2]。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集中、重要体现[3]。无论是从精神内涵还是从文化外延讲授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思政教师首先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本质。讲清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本质,是讲深、讲透、讲活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重要原则,具体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1.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法治精神。在2018年的宪法修改中,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宪法,从根本法意义上对法治中国的本质特征予以了明确。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法治也从根本法的高度得到了明确和规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的理论成果。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思政教师在授课中务必要阐述清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就是对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核心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法治精神,这是不容动摇的政治站位。

2.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依法保障人民的权益、体现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愿望、增进人民的福祉。以人民为中心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的必然要求。思政教师在授课中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保障人民利益,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3.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全体中国人认同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认同法治精神的传统。如汉字中的“法”字偏旁从“水”,象征法的公平,所谓“法平如水”;《商君书·更法》言“据法而治”;《管子·明法》中有“以法治国”;民间俗语“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这些无一不透露出古代中国人对法治精神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历经无数曲折和艰难险阻后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治精神,是得到全体中国人民共同认同的精神力量。它要求国家权力在法治框架内良性运作,将“权力关在笼子里”;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自觉履行法律职责;广大人民群众信法守法,以合乎法律精神的方式保护权益、主张权利。如此,中国社会才能服膺于法的权威、受惠于法的福泽[5]。思政教师在授课中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立足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得到全体中国人民认同的、最坚实的精神力量。

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之今日教学目标,已不仅是培养广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更是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具有“法治素养”“法治意识”“法治能力”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6]。从教材体系的逻辑内容来看,“法治精神培养”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教材第六章,而2023年版教材第六章的内容较之于2021年版,在对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上,补充完善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表述和要求。从教材的知识体系上看,均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具体教学要求。第一节从理论层面上,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本质特征及其运行的客观规律,从科学性、规律性上引导学生理性认知、理性思考。第二节从思想层面上,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理解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第三节从制度层面上,帮助大学生深刻领悟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崇高地位与基本原则。第四节从实践层面上,引导大学生投身法律实践、夯实法治思维、形成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2023年版教材首先从理论角度入手,将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宏观要求和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对于法治精神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认知,进而引导认识我国宪法实施与监督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引导以实际行动尊重和维护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权威,最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权利与义务对称的精神,培养学生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从教材体系来看,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行动,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出了全方位的教学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丰富内涵,结合当代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要求,探索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在教学目标上应重点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诚实守法精神以及尊重法律权威精神。

1.引导理性思维,培育理性精神。当代大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一方面有利于其通过互联网学习法律知识,普及法律教育,但另一方面也导致青年群体易受互联网舆论不良影响,在接触和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容易非理性。关注大学生理性精神的培育,应注重引导大学生在理性认知与理性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理性思维习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以事实为依据培养理性认知。以事实为依据就是需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事实”。其次,要明白什么是“被证据证实的事实”,从而使自身形成对客观事实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认知,避免轻易受到互联网负面舆论的认知影响。第三,引导他们学会以法律为准绳的理性评价,即能够在对客观事实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运用法治理念对法律关系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客观事实分别在法律上是如何评价的,法律关系如何定性,进而由法律关系的定性逐步分析权利义务的对等性,通过不断的涓滴效应,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价值认同。第四,引导强化大学生形成从认知、评价到认同的理性思维习惯,实现培育理性精神。例如,通过电影《罗生门》引导学生对何为事实真相的探讨,同时介绍“后真相”时代下网络舆论对真相的故意或非故意扭曲。在案例教学中,以“福州赵宇案”为例,让学生尝试从赵宇的行为手段、行为目的、行为过程、行为强度等具体情节来观察事实,教师辅以讲解正当防卫的法律规范,引导学生理性评价,依法判断事实。

2.传承法律文化,培育诚信守法精神。诚信守法精神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基础。当下,互联网的虚拟性、隐匿性在一些领域带来了诚信危机,有必要对大学生群体强化诚信教育、培养诚信守法精神,具体路径可从文化传承上做深入探讨。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以诚为本、以信为先的诚信文化传统,古人讲“重然诺”,反映到法律文化上就是“契约精神”。于民法中,诚信原则素有“帝王条款”之美誉。中国《民法典》第7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可见,我国古代的诚信文化以及现代法律确认的诚信原则,在价值理念上是从古自今一脉相承的。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教学,可从中国现代法治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今传承视角上选取案例,同时引导学生自发搜索中国历史上关于诚信的法律故事,比如“商鞅徙木立信”“刘邦约法三章”“苏章劝友自首”等,让学生自发探究诚信精神在法律文化上的传承。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认知中国自古就有遵礼守法的文化传统,如果说礼是内化于心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话,法则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体系。前者更多是自律,是道德层面上的要求;后者则是他律,是法律层面上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7]。道德与法律的协同发力是培育大学生诚信守法精神的重要抓手。在教学手段上,可开发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法课程资源库,涵盖学习视频、经典文献、理论文章、案例分析等模块。如,选取最高人民法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作为分析素材。教师通过对审判故事的生动诠释,剖析中华民族诚信友善、崇德守法的文化精神,让大学生认识到法律保护什么、制裁什么,引导大学生把行为限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用权利义务对称的法理解释自由的边界,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弘扬诚信守法的优良传统。又如,选取敦煌文书中保存的法律文献作为经典文献资料。通过历史上一桩桩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引导学生比较古今法治异同,同时领略中华文明悠久细致的法律文化,认知中国古代的司法智慧。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深入挖掘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文化真谛,以及中华传统美德在法治中的文化基因,不断引导、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文化自信。

3.坚定法治信仰,尊重法律权威。“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授课对象大部分为非法学专业大学生,他们优先选择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意识不强。如前文所述,现今互联网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出现的以非理性方式表达不满情绪,究其原因是在心理上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有畏难情绪,认为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太专业、法律程序很繁琐,对法治思维运用的能力信心不足。大学生群体对法律学习的畏难心理、淡漠心理都不利于形成法治信仰。而主体对法治信仰的生成有赖于心理与行为的有机统一,法治信仰心理是内在动力,尊重法律权威的行为是外在表现。鉴于此,尊重法律权威精神的培育,首先应激发学生学法的动力,树立用法的信心,形成法治的信仰。在教学手段上可充分挖掘多种教学资源,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补充,拓展广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途径;通过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广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组织案例讨论、模拟法庭、旁听庭审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在法律实践中不断认同法治价值,发自内心地真诚信仰法律,尊重并维护法律权威。与此同时,从课程的高阶性要求而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讲授法治专题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普法教育,还需要在思想引领上给予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识辨西方某些法治理论虚伪性的方法启迪。比如,引导学生运用法学理论和法治思维,对西方一些迷惑人心的理论如西式“人权”、西式“民主”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辨析,通过中西方对比分析,揭露西方这些理论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仰。

三、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路径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可从案例讨论、法理分析,中西法治实践对比等方面入手。《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六章第四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章节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领大学生投身法律实践中的具体呈现。笔者拟以该专题教学为例,探索上述教学路径的具体实践。

1.通过案例分析塑造基本的权利义务意识。笔者选取“集赞引发的纠纷”作为“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专题教学的讨论案例。该案例源起于商家发布悬赏广告又言而无信的行为,讲述的是某商家在某高校发布广告,承诺只要学生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商家的广告并集满80个赞就能兑换一个价值168元的自助餐,但当学生集满赞去兑换的时候,商家却出尔反尔,不予兑换,双方继而引发纠纷。我国《民法典》第499条规定: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完成该行为的人可以请求其支付。该条规定了关于悬赏广告引发争议的法律责任,教师通过对悬赏人(商家)失信违约行为的法律责任分析,让学生理解《民法典》对诚信行为的提倡、对失信行为的反对。具体教学步骤为,教师通过布置线上课前案例讨论作业,引导学生讨论问题:“面对商家不讲诚信,你怎么办?”教师在互动中发现同学们在解决类似纠纷时,倾向于发朋友圈、发微博、制造网络热搜话题等感性方式倾诉不满情绪,表达权利意识。在进一步追问学生为什么不倾向于选择依法解决纠纷时,发现学生的困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我可以向商家主张什么法律权利?”“行使这个法律权利有哪些相应的法律义务?”“向商家依法维权的法律途径会不会很繁琐?”这三个问题折射出来的是,很多当代大学生对于法律权利义务理论知识的困惑、对法律程序价值认同的困惑、对法治思维能力运用的困惑。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直面这些困惑,以学生权利困惑的问题辨析作为探究原点,将权利义务法律关系的学理、法理、文化解读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以及滥用权利、违反义务应承担之法律责任,使其学会在法治轨道上正确处理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纠纷。

2.以法理分析培养法治思维能力。在前述“集赞”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地思考纠纷双方分别有哪些行为事实?教师通过讲授法律权利义务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清行为事实是分析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在这个案例中,让学生清晰认识到商家的行为事实是发布传单,公开承诺附条件的利益回报,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法律义务;学生的行为是按照商家的要求,完成特定的条件行为,从而获得主张特定利益的法律权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集赞”案例各方当事人的行为事实在法律上是如何评价的,比如“商家的承诺”与“学生的集赞”构成了民事上的合同法律关系。进一步以生活中的范例让学生思考区分“道义上的权利”和“法律确认的权利”之间的法理关系,如讨论朋友间互相邀约请吃饭的口头承诺是否构成合同关系,让学生理解权利的应然状态和法定状态的学理探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多次观察事实、理性认知事实、理性评价事实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理性的思维习惯。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法庭辩论的创新形式,以“舆论维权利大于弊vs舆论维权弊大于利”作为辩题,引导学生互动展开观点碰撞。在辩论中,教师发挥引领作用,通过系统性的总结点评,引导学生思考感性维权的弊端,讲授依法维权的法律途径和法律程序,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价值认同。

3.以中西法治实践对比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在讲授依法维权的法律途径、法律程序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进行法律条文的细致解读,另一方面应拓展正当程序的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后学以致用,分析对比中西方的法治实践。比如,选取《光明日报》2022年6月13日刊登的国际新闻“正当法律程序的切割与美国对移民权利的戕害”作为拓展材料,让学生分析美国政府以维护国家安全或社会秩序为名将数百万移民驱逐出境的现象背后暗藏怎样的权利戕害,引导学生运用“程序正当”理论辨析美国政府在执法过程中剥夺了移民哪些程序性权利,在法治实践对比探究的过程中识辨该国双重标准人权理论的虚伪性。导入批判性思维训练,贯彻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8]。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全面性、真实性,切实培养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全面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9]讲好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丰富内涵,需要思政教师从思想、理论、文化、意识等多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讲授中,需要广大思政教师将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路径三方面作出有机构思,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力量和中国法治传统古今对照,将法治教学理论与指引日常生活案例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最终实现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文明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融汇贯通,有机融入、密切融合到“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与法治法治法律
攀枝花三线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路径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试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研究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