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资源开发活动融入专业课教育的探索
--以济宁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2024-01-19 00:45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汉语言专业课

李 艳

(济宁学院 人文与传播学院,山东 曲阜 27315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等,在“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和措施中,要求高校“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1]。开发地方院校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资源,并使之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是济宁学院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开展的教学改革课题。该课题是对当前高校专创融合政策的响应,也是基于当前新文科建设以及师范认证聚焦大学生能力培养大环境下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性实践。

一、活动融入专业课教育的教学背景

选定高校中小学生研学资源开发项目,并使之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教育,有其特定的实施背景和需求,具体表现在专业课程的核心特征以及专业人才需求等方面。

(一)专业课的核心特征符合专创融合要求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教育的本质仍是专业课教育。采用什么样的创新创业教育、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专创融合,必须依据专业课的课程目标和要求来设定。因此,专业课程的核心特征和需求对于专创融合的具体实施有着决定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突出,具体表现在学分占比、课时分配和上课学期安排等方面。就学分、课时分配而言,《中国古代文学》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最大,其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共16学分,占学生需修满160学分总量的10%,占包括实践课程在内的35门专业必修课131学分总量的12%。从上课时间安排来看,《中国古代文学》体现出基础核心地位,分布在大学一、二年级四个学期,不仅时间跨度长,能持续有效地进行课程教学,且这个时段相对大学三、四年级是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最为充沛、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最为旺盛、且最易被教师、课程影响的时期。因此,无论从课程时长、还是学生状态来说,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既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本身深化和转化,也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相对长期、持续的教育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与当前中小学育人要求高度契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是以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这与当前中小学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以及语文学科教学现状要求高度契合。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符合当前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古诗文比重大幅增加的现状。这既表现在课程内容本身包含了中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古诗文篇目,也表现在培养提高以中小学语文为主要教学科目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古诗文功底。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未来优秀教师,能够在未来工作岗位更好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哺教学和德育教育等工作。实际上,包含古诗文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在当前中小学的研学旅行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这为课程融入研学旅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专业人才需求对专创融合提出要求

专创融合必须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要求。高校中小学研学旅行资源开发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教学,体现了社会对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

一方面,高校所在地济宁地区要求师范生在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到学校实习时就承担相关的教学和管理任务。作为山东省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济宁学院,其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均为山东省内生源。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肩负着为地方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学人才重任,这既包括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实习期间为济宁地区中小学提供教学实习人才,也包括大四毕业时为山东各地输送中小学教学及教学管理人才。基于为地方输送优秀中小学教学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以及地方中小学教学实际,要求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必须在大学三年级实习期间就必须具备承担教学及其管理任务的相关能力和素养。因此,专创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需要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开始实施,这也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授课时段相符。

另一方面,中小学校急需有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研学旅行导师。尽管2014年8月,国务院就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然而,直至目前,不仅各地区中小学研学旅行资源不足,中小学校也严重缺乏有着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研学导师。强化师资,建设专业优质的研学旅行导师队伍,同时优化课程,提高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效,既是当前中小学研学课程努力的目标,也是弥补短板的重要途径。据数据统计,中小学校研学旅行导师多为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大体情况为:“学校主要负责研学旅行活动的教师是班主任(49.20%),其次是专职教师(25.70%);负责教师的所教学科主要是语文(32.00%),其次是小学科学(7.10%);在现场指导教师方面,班主任(32.90%)最多。”[3]15现实中,班主任往往又是由中小学语文教师担任,因为语文课更能够让教师通过课文内容结合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培养的主要就是中小学语文教师,这就对师范毕业生具有研学旅行背景和经验提出了需求。

二、活动融入专业课教育的教学设计

高校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资源开发活动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教育的教学设计,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需要找准活动与课程知识的融入点;二是要找准合适的教学方式。

(一)紧扣课程教学大纲,确定活动与课程知识的融入点

课程教学大纲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教学纲要,是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要把创新创业活动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必须紧扣课程教学大纲,寻找活动与课程的融入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资源开发活动是基于高校资源、针对中小学生进行的研学旅行资源开发活动,契合当前中小学研学热而研学资源、研学导师相对匮乏的需求。《中国古代文学》则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古代文学基础、适应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语文教师。二者在服务基础教育、培育优秀中小学教师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这为在课程内容中寻找两者的融入点提供了可能。

《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时段为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共16学分,其中包括16个实践课时,教学内容包含先秦到近代的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等。课程所用教材为袁世硕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4],共9编47章。结合济宁学院现有的自然与人文研学旅行资源,可以找到和课程的相对应融入点,如表1所示。

表1 济宁学院研学旅行资源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融入点

由表1可以看出:

第一,除儒家文化这一融入点对应的课程篇章、授课时间明确外,其它融入点对应的课程篇章和授课时间都相对宽泛。

第二,融入点对应的课程内容以及篇章最明确、研学旅行资源最多的是儒家文化,这一点符合济宁学院所处孔孟之乡的地域特点,也应是课程专创融合时着重挖掘的内容。

第三,初等教育学院是曲阜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孔府家学研修基地和红二师支部旧址所在地,对应的融入点包含了儒家文化和爱国精神两个方面,属于特色型的研学资源。

第四,融入点“古籍”所对应的研学资源图书馆古籍制作体验和活字印刷体验项目,项目已经比较成熟。

(二)根据课程教学实际,采用多师型混合式和理论实践互促循环式等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方式必须依据课程、学生以及教师等这些课程教学实际进行选择。就课程本身来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具有授课时间长、以理论知识和课堂讲授为主的特征,这既符合高校研学旅行资源开发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长时间开展并跟进的特点,又确定了这部分注重实践的专创融合教育更多地集中在课后而非课堂。就学生来说,刚接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为大一新生,尽管中小学时部分接触或参与过研学旅行课程,实际上仍局限于活动体验,对于课程开发和开展项目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部分几乎没有任何基础,但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定位却要求具有一定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以及研学导师的能力,这就要求这部分专创融合课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进。就教师而言,除了要求教师具有《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背景外,还需具有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和实施相关的背景。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主要采用多师型混合式教学和理论实践互促循环式教学等方式。

1.多师型混合式教学

多师型指的任课教师具有多样的专业背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身兼双重或多重专业背景的教师;二是多个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

就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传统讲授来说,长期以来,该课程由古代文学教研组教师接力讲授,这些教师都具有扎实的古代文学专业背景。其中,该课程传统任课教师中,有教师被研学机构聘为研学文化导师,且有多年参与机构课程研发并带领中小学生进行各种研学旅行活动的经验,这也是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因素。

要想让研学旅行项目真正有效地融入专业课教学,单靠古代文学背景为主的专业教师难以完成,还必须有研学旅行相关背景的专业导师参与。一方面,课题组邀请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作为课题参与人,在课后侧重从理论角度对学生进行线上研学旅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协助主讲教师对学生研学旅行资源开发活动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聘请研学旅行机构的专业研学导师作为课程兼职导师,侧重从实践角度对大学生研学旅行资源开发活动进行指导,指导大学生把握市场动态,并审核活动的策划方案,以及后续的实施措施。

这样,形成了由古代文学专业教师线下主讲、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线上理论培训和专业研学导师线上线下指导的多师型混合式教学,在保证《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前提下,输入专业的研学旅行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促成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资源开发活动得以在专业课程中真正而有效地实施。

2.理论实践互促循环式教学

由于活动融入专业课教育,因此理论和实践的内容相较传统专业课程要广泛。就理论来说,包括传统课程的专业理论和与活动相关的专业理论。就实践来说,既包括以研学旅行资源开发课程形式展现的专业课程实践,也包括为了提升研学旅行资源开发和实施能力而进行的与研学旅行相关的实践。

活动与专业课程内容大体有着5个方面的融入点,与这些融入点相关的理论及其对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安排在四个学期,如表2所示。

表2 对应专业课程内容的实践活动时间安排表

根据以上活动融入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形成理论实践互促循环式教学模式,表现在每个融入点内部和融入点之间。在每个融入点内部,相关课程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理论)、相关研学旅行知识课下学习(理论)与大学生自身的活动体验(实践)、资源开发活动(实践)互相促进,同时,大学生自身的活动体验(实践)和资源开发活动(实践)又有互促作用。在每个融入点之间,前一融入点的理论和实践对后一融入点有促进作用,后一融入点的理论和实践又能对前面融入点提供启发和完善,同样有着促进作用。另外,大学生寒暑假期在研学机构的实习活动(实践)和在校时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同样起着互促作用。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安排,进行以下课程设计,如表3所示。

表3 课程教学设计安排表

这样,经过专业课程中融入点知识的学习,又进行研学旅行相关知识学习以及关于融入点的体验实践,最终进行研学旅行资源开发和实践,形成理论实践互促循环式教学。以第一学期为例,学生通过老师课堂“古籍与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讲解”“作品的古籍呈现形态”的理论学习,对于古籍和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认识,又通过对教育部关于研学旅行的相关文件政策的学习,初步了解研学旅行的知识。基于这样的理论知识,由教师带领进行集体参观图书馆特藏文献阅览室,并进行图书馆古籍制作、活字印刷活动的亲身体验,在实践中加深对古籍、研学旅行课程等的理论认识,并带着已有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课后的资源开发实践活动,设计资源开发方案,制定研学课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改进,在实践中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古籍与传统文化”融入点的理论学习和体验实践,为后续“儒家文化”融入点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同时在“儒家文化”融入点课程的学习中,又能因知识的逐渐积累、能力的逐渐提高而对前一融入点内容进行完善。这样,在关于某一个融入点课程内容、融入点课程之间形成了理论实践互促循环式的教学形式。

三、活动融入专业课教育的教学考核及其成效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提出:“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5]《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则指出:“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科学确定课堂问答、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作业测评、阶段性测试等过程考核比重。”[6]活动融入专业课教育的教学考核符合国家的以上相关政策,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截至目前,活动融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教学改革经历了三年时间,于2020年构思并在2020级(35名学生)初步倡导,2021年在2021级(35名学生)初步实施,2022年在2022级(91名学生)正式实施,并于2022年12月被评为省级教改重点项目。

总体来说,活动融入专业课教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说,3个年级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期末成绩合格率均在96%以上,80-89分段值的占比率较高,且90-100分段值的占比率逐年递增。从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来看,3个年级学生已成功申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校级项目8项,获得省级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校级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发表的活动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其中一篇待刊)、文学作品18篇。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看,班级整体风貌呈现出思维活跃、积极努力且敢于进取的状态,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对他们都有着较高的评价。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价值度来看,学生更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愿意主动承担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如积极组织并参与济宁学院线上公益辅导活动等。

以202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班级为例。作为本教学改革活动正式实施的班级,目前已完成两个学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课程考核总评成绩主要依据各教学环节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在原来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基础上,增加了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资源开发活动为主的课程活动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调整为占总成绩的50%,形成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考核形式。

课程活动成绩又依据活动相关的各环节考核成绩(理论学习成绩、活动方案成绩、参与活动表现成绩、成果成绩)综合评定,各部分的比重如表4所示。

表4 课程活动成绩评价表

在各课程活动成绩项中,成果成绩参照人文与传播学院综合测评赋分方法进行评价,其它项成绩评分标准如表5所示。

表5 课程活动成绩评价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理论学习和活动方案成绩按学期内的要求次数平均计算成绩占比,如该学期内共有4次理论学习,则每次理论学习成绩占比为25%。

从活动方案和参与活动表现两项成绩看,除了个别同学因自身各种原因未参加活动没有成绩外,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并取得相应的成绩。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根据学生人数、意愿、活动难度以及项目量等情况,活动采用分组开展的方式,每位学生最多参与两个小组。课程在每一学期开始就给学生介绍相关活动并布置任务,并由课代表课后组织。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活动成绩得分高的同学,其期末考试成绩往往得分也高。这些同学普遍认为,为了更好地挖掘研学资源并解决遇到的问题,他们不仅需要仔细学习课程中与对应研学资源相关知识,还需要找资料补充相关内容,这样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问题意识也影响到课程其它内容甚至其它课程的学习。

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窗口”,也是“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7]。在课程中融入高校中小学研学旅行资源开发活动的教学改革课题,既适合社会人才需求实际,也符合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是济宁学院勇担教书育人使命、践行服务地方职能的创新性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摸索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课题组将继续推动项目,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并从资源开发推进到中小学生入校研学旅行的实践当中去。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汉语言专业课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