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党工委人才办
沣西新城创新港管理服务部
沣西新城组织和人力资源部
校招是利用高校人才、教育、科研资源优势,面向海内外引才聚才,形成重点人才“蓄水池”。共用就是面向各领域市场主体、用才主体开放,将池内的各种人才通过“三池”对接机制的纽带与桥梁连接,按市场规则进行“人才与项目”的投放匹配。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以人才池、项目池、资金池的聚集效应汇聚各类创新资源,提升了秦创原总窗口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四链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而创新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作用。构建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资金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发展体系,这是谋深虑远的战略设计、攸关全局的战略安排,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西咸新区和西部科技创新港(以下简称“创新港”)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承担着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现校地校企合作、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推进政产研深度融合等重大使命。创新港是省部共建、校地联建国家重点项目和重大国家战略平台、总平台的示范区,更是全国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典范。如何将创新港打造成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汇聚、创新资源集聚的创新驱动引擎,如何服务高端人才落户总窗口,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是双方需共同回答的重要课题。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建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由西咸新区和创新港两个秦创原总窗口,以及西咸新区推出的最新改革举措,以人才池、项目池、资金池的聚集效应,汇聚各类创新资源,提升秦创原总窗口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先试先行建设
校招是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人才、教育、科研资源优势,面向海内外引才聚才,形成重点人才“蓄水池”。共用就是面向各领域市场主体、用才主体开放,将池内的各种人才通过“三池”(“人才池”“资金池”“项目池”)对接机制的纽带与桥梁连接,按市场规则进行“人才与项目”的投放匹配。校招匯聚的重点人才包括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秦创原创新人才等。
校地双方按照“高校聘、企业用、政府助”的思路,建设人才池、资金池、项目池及“三池”对接机制。人才池依托西安交大人才招引优势,由西安交大与企业设计校企联合招聘人才计划,明确人才“招、用、留、转”路径。依托校内29个研究院、222个研究所及研究中心、8个共享产业平台、34个校企研发中心、147个科研基地,涉及工、理、医、文各个方向的强大科研力量,为企业在攻克技术方面“卡脖子”问题上提供强大助力。资金池采用“校企协商,政府助力”的原则,聚集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资源,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三池一机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落地。项目池围绕陕西省六大支柱十四个重点产业领域,依托24条产业链,以产业链找项目,将项目纳入项目池,在挖掘转化本地资源的同时,积极吸引拓展外部资源,将项目引进落地,依靠项目汇聚人才。“三池”对接机制是为人才池、资金池、项目池建立的互联互通、匹配对接机制,推动“校招共用”人才落地,为人才找项目、以项目招人才。同时,定期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清单,推动用人单位与西安交大积极对接,建立“校招共用”合作关系。
阶段性建设已初见成效
(一)人才池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汇聚交大
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自运作以来,西安交大、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共同签订了《“三池一机制”先行先试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创新驱动发展专班办公室,安排专人常态化开展融合办公。出台《关于打造秦创原人才聚集高地进一步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为人才池建设提供助力,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351名,其中海外人才占比近四成。实施创新人才攀登行动,完善人才梯次培养机制,新认定近500名中青年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青年科技新星和100余个创新团队。将技术转移转化人才纳入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单独设置评审条件,302名人才凭借成果转化贡献取得职称,通过一系列举措后人才池内储备已初具规模。
案例1:西安交大已与中国移动、海尔集团、陕汽、创世纪、源杰半导体等5家领军企业启动“校招共用”人才计划,与中国移动签订三年引进300名海外高端人才协议;与海尔集团采用“校招共用”机制招聘高端人才,建设联合研究院和海创汇大型孵化器,目前海内外人才应聘数量达到750人。
(二)项目池科创成果就地转化效果明显
“项目池”里的一些重点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成果转化,“项目池”内西安交大能动学院教授延卫的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数学学院教授李慧斌的3D人脸识别技术,物理学院教授张垠的智能家居新材料等105个成果转化项目在创新港注册落地;化学学院教授张彦峰的纳米智能吸能材料,材料学院教授宋江选的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电信学院教授李飞的高性能压电陶瓷等52个项目,在西咸春种基金跟踪调研后共获得投资3900万元;沣西新城联合西安交大科研院、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沣西新城中心等机构已转化和对接服务项目195个,让“躺在”实验室里的科研种子生根发芽,走向市场。
案例2:创世纪装备集团与西安交大共建高端数控机床研究院落户总窗口,是在“三池一机制”模式下受益的首家民营企业。创世纪装备集团将在西咸新区设立秦创原·广东创世纪高端机床研究院暨西部总部,一方面计划与西安交大展开合作,搭建高端制造共性技术平台,开展50余个横向课题,三年内招引不少于50名博士以上高端人才,进行技术创新、项目研发以及人才培养等;另一方面,专项开发航空航天行业装备及功能部件以及系统应用与自动化项目,进一步完善企业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重点聚焦数控机床高端领域主业,瞄准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加大高端产品研发力度,稳步扩大研发经费投入。
(三)资金池5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引导
校地双方采用“校企协商,政府助力”的原则,聚集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资源,设立专项资金促进服务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落地。西咸新区管委会和沣西新城管委会按照35∶65比例,出资1000万元作为专项扶持引导资金,主要对在秦创原总窗口落地生根的项目招引人才进行扶持。池内资金由专项扶持引导资金、企业“揭榜挂帅”资金、省市支持资金及西安交大筹措资金等多方构成,规模已达5000万元。西咸新区管委会、沣西新城管委会负责统筹资本赋能产业发展,对项目池优先进行调研追踪,选择合适项目,发挥资本引导效应,利用市场化运作原则,加快促进成果项目转化落地,推动“三池一机制”项目在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
案例3:电信学院教授吴朝新的OLED薄膜封装材料,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友龙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电信学院教授刘明的高端软磁材料等项目已与“三池一机制”项目达成合作,为企业引入高层次人才,助力企业发展。沣西新城引导基金对上述项目进行调研追踪共投资3600万元,3家公司目前市场估值超过10亿元。
(四)人才项目市场化匹配对接高效运转
校地双方建立西安交大、西咸新区管委会、沣西新城管委会与省国资委、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方会商机制,定期梳理人才清单、技术清单、项目清单。根据会商机制确定扶持项目清单,重点包括“校招共用”人才且在秦创原总窗口注册落地的校企联合研发中心项目、成果转化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科学家+工程师”项目和人才池中的“人才+团队”自带项目,同时,定期发布项目清单,推动用人单位与西安交大积极对接,建立“校招共用”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已成功匹配212个创新型校企研发联合体。
案例4:4月23日,由西安交大联合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研发的我国首辆镁合金轻量化挂车在创新港交付,西安交大材料学院与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依托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创新联合体,让镁合金轻量化挂车实现从科学认知到工程实践的完美跨越,让创新研发模式与制造技术方案及效果得到了验证。作为与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匹配的高层次人才,王文毅博士在入职西安交大后便前往陕汽集团驻企工作,目前作为主要负责人领导一个由交大师生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13人技术团队,主要负责陕汽集团新能源车热管理具体研发工作,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点,提升产品竞争力。这是践行“三池一机制”中“人才+项目”的合作典范。
探索与建议
校企共用必然面临人才的双主体使用,聘用主体是西安交大,用人主体是企业,为保证科研人员能深度参与具体项目,这就要求科研人员每年在企业的工作时间必须充足,不少于半年,否则在短时间内完全胜任比较困难。其次,受到法律法规、管理机制、产学研目标与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校企之间在成果共享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效的机制。再次,校企双主体的利益需求不完全一致,人员和成果的有效评价体系机制还有待健全。我们建议可以在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索。
(一)原有体制机制要有所突破
建立合理的人才与科研成果专利共享机制。西安交大已率先提出“1121”模式,聚焦地方经济产业需求,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新典范,建设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打造学校科研成果转孵化平台、围绕企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围绕学校技术成果孵化高技术企业,建立学校招、企业供、政府助、多方赢的人才共享机制。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机构,专负责抓好科技产业培育、知识产权管理及科技成果评价。下一步,校企双方将对产生的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设立共享机制,双方共享研究成果的所有權,按照合同约定根据所贡献的资源来共享,按照一定约定比例分配双方的收益。
(二)合作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
确定研究成果的转化模式,确定产权归属、明确责任分工,有效激发科研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用合理完善的控制体系来规范双方行为,将企业投资风险降至最低;完善激励制度,高校和企业应根据国家政策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研究评价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优化成果转化政策体系,积极实施新的分配制度,为企业、学校、科研人员提供发展和赋权的平台,激发各主体转化科学研究成果的主动性。
(三)政府要主动发挥职能作用
校企双方科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政府政策支持密不可分,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校企双方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落地。首先,政府可以成为高校与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型方面密切合作的催化剂,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为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坚实稳定的合作基础。其次,在合作平台上充分激发高校学科、人才、成果等资源聚集优势,挖掘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新、市场前景好、与产业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项目,提供全流程服务和资金支持,促进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最后,及时总结推广校企合作中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大力营造校企深度合作的环境和氛围。主管部门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对校企合作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