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业明 何鑫
【摘要】拜物教具有三种历史形态,即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当今社会,拜物教的现象并没有离我们远去,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三种形态有了新的表现。本文旨在通过观察当代社会中出现的新的拜物现象及其表现,运用《资本论》中马克思拜物教批判思想,探究当代社会中的拜物现象,对于破解我国现存在的拜物教现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资本论∣马克思∣拜物教∣当代价值
《资本论》是马克思生前从各个方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本,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现实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包含着丰富且深刻的拜物教批判思想。重温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拜物教批判思想对于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本论》中马克思拜物教批判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三种形态
1.商品拜物教。商品生产为商品拜物教的产生创造出所必需的条件,商品拜物教的神秘感是从商品形式本身衍生出来的。就商品形式本身来说,离不开对商品二因素的讨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即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商品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作为决定价值量基础的劳动数量即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交换是商品生产的目的,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方式的根本特征,正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使劳动产品具有了商品的形式。人们的私人劳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不能直接表现,必须通过商品与商品的社会关系所表现。
2.货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是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态。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人们盲目追求商品,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被商品之间物与物的关系所代替。那么同商品拜物教的本质一样,货币出现后人们致力于盲目追逐货币,以货币这种物质外壳掩盖人与人的劳动关系,体现了货币对人的支配和统治的现象,这便是货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如何产生?当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时,货币拜物教便出现了。要分析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就需要从价值形式说起。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价值形式从简单的价值形式发展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最终演变成为货币形式。因此,马克思总结到,一种商品具有一般等价物形式并成为货币。
3.资本拜物教。资本拜物教便是把资本增值看作一种神秘的力量。资本是一个极为抽象的形式,它表现为庞大的货币堆积,要了解资本必须知道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首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向资本转化的前提。手持大量货币的人为了将货币转化为资本,他们会寻找能够为其创造源源不断价值的物品——劳动力商品。然而这种劳动力商品仅仅是对于双重自由的工人而言:第一,工人必须是自由人,不依赖于他人,能够出卖自身的劳动力;第二,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1]。因此,在货币持有者找到能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工人时,资本才产生[1]。其次,劳动力作为商品,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工人在生产活动中对生产资料进行加工使其变成可以流通的商品。同时,要使劳动力商品自身拥有价值,那么工人必须创造出比他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资本家正是通过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赚取剩余价值,这便是资本的源泉。
(二)实质:以拜物教的批判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直接现实出发,从人们最常见、最平凡的商品开始分析,探究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揭露人被“物”奴役,人的关系被物的关系所掩盖。从商品生产中看,资本家通过工资购买工人的劳动进行社会生产为其创造资本这种形式,从表面看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价值比他本身的价值大得多,就是说,工人为资本家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资本家为工人支付的工资。并且,资本家越是通过延长绝对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方式对工人进行压榨与剥削,获得的价值便越多。就如马克思所批判的,由于资本无限度且盲目地追逐剩余劳动,通过不停压榨工人贪求剩余劳动,不但将劳动时间的道德线搁置一边,更是将劳动者的身体弃之不顾[1]。在这种不公正的社会秩序下,资本主义成了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世界”。
(三)消解路径
马克思在批判拜物教的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消解拜物教的路径: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进行“自由人联合体”社会的设想[1],即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的社会形态。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一切按需分配,那么商品、资本等就会消失,人们将不会再受“物”的支配,人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拜物教现象也会随之消失。对于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作为革命家和旧制度的批判者的马克思认为,只能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最终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
二、《资本论》中马克思拜物教批判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
首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进行,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鼓励创新创业,使全社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其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改的是阻碍生产力进步的生产关系,是为了释放生产力。因此要推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生产布局;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再次,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才能为我国及世界的经济带来繁荣。
(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从制度上说,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有效遏制拜物教现象具有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资本主义社会的拜物教现象根源于其私有制,一方面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固有矛盾,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劳动者便只能被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货币、资本等支配。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由全体人民共同占有,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和实现社会公平,使全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防止社会贫富两极分化,迈向共同富裕。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便是遏制拜物教现象的制度保证。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马克思对拜物教的批判中可以看出,不论哪种形态的拜物教形态,都表现为人所创造的东西却反过来支配人的命运,使人对“物”疯狂迷恋,没有任何自主性可言。为了有效遏制这种现象,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人民主体地位,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时刻关心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样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为遏制拜物教现象、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监督市场发展,完善法律法规
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拜物教的消极影响。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中存在拜物教现象虽然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是也与市场经济中法律监管不完善、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有关,尤其是现在数字经济作为一个新事物,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还不够完善。因此,在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的同时,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对市场中的拜物教现象进行规范和惩戒,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法的监督下运行。
(五)重视并引导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2]。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加快推进数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向“互联网+制造业”转型,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支持企业在大数据、物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与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将数字资本的权利放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之下,为资本的发展设置“红绿灯”,加强对数字经济领域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引导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只要商品交换仍然存在,那么拜物教现象就不会消失。且拜物教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了一种新形式。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也存在拜物教的现象,尤其是进入新时代,数字经济在加速发展的同时数字拜物教也会不断增生。因此,需要重新回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中,以马克思拜物教批判思想为指导,审视当代拜物教新现象,破除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21-10-20(001).
(作者简介:桑业明,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何鑫,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硕士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