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光明区第二中学 于淼
当前劳动教育的发展存在学校、家庭、社会在传统观念掣肘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依然处于理念与目标不尽一致、质量与效益徘徊在低质化的状态的问题。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我们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此,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迫在眉睫。笔者以深圳市一所城市初级中学作为个案进行现状调研和实践探索,归纳总结城市初中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为了加强城市初中劳动教育,使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倡导培养体力、脑力全面发展的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视为社会主义学校的本质特征。因此,立足于学校教育,完善好劳动教育课程至关重要。
与学校的德育课程相融合开展主题劳动教育。以班会课为主阵地,设计系列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课。比如班会活动《美食云分享》学生们变身小厨神,通过炒、蒸、炸、烤、卤等烹饪方法,炮制各色美食,既激发了生活热情,又培养了爱劳动的好习惯。比如团课《致敬向上的力量》学习科学家、名人、楷模的先进事迹,创作榜样形象海报,使学生深知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与学科教育相融合进行跨学科劳动教育。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导下,寻找学科融合的实践途径,探究劳动教育的本质。比如学校建立科创室,开发AI 人工智能课程,以新技术体验与应用为抓手,通过体验和模拟的过程,了解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逐步培养劳动效率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和现代劳动中的创新精神。
与社团拓展课相融合落实劳动实践教育。在社团课中,让学生亲手栽种、亲手制作、亲手收获,真正体会到“劳作就是实实在在地实践对生命的热爱”。比如在“指尖乐园”中,学生根据不同材料和编织手法,创造出不同的物品,这些物品既可作为艺术品来欣赏,也可以作为日常物件陪伴着我们的生活。再比如绿色课程“好奇宝宝实验室”,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如观察微小生物和细胞、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制作食物和探索生物的多样性等。
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倡导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学创合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优秀品质。
第一,学校开展的劳动节、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科创节都是劳动教育的宝贵资源。如在文化节中让学生制作“鞋盒里的博物馆”,博物馆是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立体直观。城市中有很多汉字、美术、服饰、文物、民俗等不同主题的博物馆。让学生结合广东本土文化制作一个博物馆,这样的劳动体验可以培养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充盈精神世界。
第二,通过团、少先队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比如组织学生志愿服务团开展清理杂草落叶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们携手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共建绿色校园,在校园里拉起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第三,寒暑假组织学生以“劳动创造美好”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完成创造性、趣味性的劳动假期实践任务。比如“摄影大赛—向身边的劳动者学习”,捕捉生活中最感染你的劳动场景。再比如“职业调查报告”,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亲身体验(去当一天的**)或实践调查(访谈、询问、网上查找资料)的方式去了解职业,强化学生的职业愿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
2023 年1 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要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共育合力。劳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落实各方责任、汇聚多方力量,形成持续推进的长效机制。
首先,家庭是开展生活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资源。一方面,建立家校合作机制,提升家长、学生劳动意识。学校建立家委三级管理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引进专家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课程,推荐相关家庭教育指导丛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明确家长的劳动教育责任。另一方面,学校提供劳动教育指导意见,增加多维度评价体系。学校制定初中三个学段的《城市初中家庭劳动教育指南》,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编写《学生劳动成长手册》,监督指导学生和家长的实践落实。此外,建设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劳动实践过程性表现以及劳动成果,从不同维度进行评价。同时,也对家长的劳动教育效果进行一定评价,激发家长的积极性,引导家长更科学地开展家庭劳动教育。
其次,充分挖掘其他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学校开发课程负责人与周边社区、科研机构和社会企业建立联系,充分挖掘城市中的劳动资源,拓展劳动教育空间。例如,带学生走进被称为“中国钟表之都”的深圳光明钟表基地,体验深圳钟表制造的跃升之路。此外,学校要积极与劳动基地、研学基地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锻炼中学会技能、收获感悟。比如组织学生到深圳中草药传承发展研究基地,在学习和体验种植中草药的过程中,感悟中医传统文化的底蕴,激发学生传承创新的精神;组织学生去深圳市光明区科学研究所,体验光明区科学、生态、城市之美,感受科学城的创新活力和城市魅力。
最后,引进社会人士、家长进校园,参与学校劳动资源的共建工作,建设校家社协同的劳动教育联合体,共同建立劳动教育资源平台。
总之,立足新时代,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调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初中劳动教育任务仍比较艰巨,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建立协同机制,拓展劳动教育资源,从思想观念、行为养成、精神品格塑造等方面开展系列劳动实践,提升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