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眼科 闫慧 李冰
“医生,我左眼突然什么也看不见了,怎么回事啊?”一位年轻男性急匆匆来门诊看病。医生询问了全身情况,得知他患有糖尿病10 年了,血糖控制并不好,赶紧给他拍了一张眼底照。果然,左眼发生了糖尿病性玻璃体出血,右眼底也有大量出血。
医生告诉患者:“这是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左眼已经发生了玻璃体出血,属于增殖期病变,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来清除积血。另一只眼需要做眼底造影检查,明确严重程度,看看是否需要激光治疗。”右眼底造影结果显示:右眼视网膜存在大量新生血管,也属于增殖期,大出血的可能性非常高。
最终患者左眼接受了手术,同时右眼积极进行激光治疗。术后患者左眼视力明显提高了;右眼激光治疗也很顺利,降低了玻璃体出血的风险。患者很满意,同时也心有余悸:“我都不知道糖尿病还会让眼睛出血失明!”
糖尿病是各年龄段人群都很常见的全身疾病,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人群多达数亿,且仍在增加。大众对糖尿病已有基本的了解,但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尚未得到足够的认识。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视力下降了才来检查,发现问题还挺严重,比如白内障、眼底出血。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视力下降来眼科检查,才发现已患糖尿病。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由此导致的视力丧失也越来越多。然而,因对疾病的不了解、不重视而导致治疗延误、治疗中断比比皆是,最终导致大量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视力丧失严重,从而影响了个人的视觉、生活质量,加重了家庭、社会的负担。
糖尿病会导致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干眼症、视力波动等各种眼部并发症。
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也是工作年龄人群中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2.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约占糖尿病人群的1/4~1/3,而重度非增殖性、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数量皆有数百万之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如何发生的呢?长期的血糖升高和血糖波动,会损伤眼底的血管,使血液成分、脂质漏出至血管外组织间隙,导致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毛细血管闭塞、黄斑水肿,引起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有遮挡感,这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过程。晚期可出现反复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甚至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终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丧失,给个人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糖尿病不仅会引起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视网膜脱离,还会导致黄斑水肿。黄斑水肿可出现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任何时期,对视力的影响,甚至比出血、渗出更严重!黄斑水肿会让视网膜的细胞“浸泡在水里”,长此以往,这些细胞功能将减弱甚至丧失。
其次,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影响视力的又一并发症。正常成年人60 岁左右会开始出现白内障,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会影响晶状体的物质代谢,从而加速白内障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发生可能更早。
此外,糖尿病患者角膜知觉会降低,眼表泪膜不稳定,更容易发生角膜、结膜的炎症以及干眼症,表现为眼睛容易红、流泪、干涩、异物感等。
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自查症状: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有遮挡感、眼前有黑点或黑影飘动,要警惕可能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如果眼睛经常红、刺痛、干涩、有异物感,要当心可能是干眼症。
视力、眼压检查:这是判断视力有无下降、有无青光眼的最基本、最初步的检查。
裂隙灯检查:判断有无白内障、结膜炎等。
广角眼底照相:明确视网膜有无明显的出血、渗出、脱离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明确有无黄斑水肿。
眼底血管造影:这是确定糖尿病眼底病变疾病分期的金标准,以此来确定是否需要行激光治疗。
眼表分析:确定眼红分级、干眼症程度。
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需要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治疗,促使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度非增殖期、增殖期):需行全视网膜激光治疗,封闭血管闭塞的区域,降低新生血管发生的概率。
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及时清除积血,复位脱离的视网膜,尽可能挽救视力。
白内障:如果视力下降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可行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干眼症:可行干眼雾化治疗。
许多糖尿病患者没有定期眼科检查的概念,对眼部并发症的诊疗、随访的依从性欠佳,这直接影响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从而导致预后不良。因此,树立糖尿病眼部病变长期诊疗、规范管理的意识尤其重要。
只要确诊糖尿病,就应该到眼科进行第一次全面检查,根据每次检查的结果,确定下次复诊的时间。病变不严重的朋友们,可以半年到一年定期复查。病变比较严重的,医生会根据病情增加复查的频率。
因此,得了糖尿病,不仅要关注血糖好不好,一定记得检查一下眼睛,给心灵的窗户做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才可以最大程度保护视力,减少眼部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