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韧性的研究演变及多维度展望*

2024-01-18 05:45丁元慧刘峰贵马伟东周源涛
灾害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韧性灾害系统

丁元慧,周 强,2,刘峰贵,陈 琼,2,马伟东,周源涛

(1.青海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2.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 西宁 810008;3.青海师范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筹建办公室,青海 西宁 810008;4.北京师范大学 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2022年联合国发布的《全球减少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称,全球灾害风险呈现上升趋势[1]。极端型和广布型风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且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系统性。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有70%以上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灾害高风险区,2/3以上的面积存在地质灾害风险[2]。2022年,中国的自然灾害共致1.12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 386.5亿元[3]。可见,减轻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的任务是艰巨而迫切的。在不确定的风险格局下,如何提升全球各体系的灾害响应、防御与适应能力是当前灾害风险防范领域的重要议题。

为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各国减轻自然灾害影响的能力,198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1990-2000年定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十年(IDNDR)”,提出了减少发展中国家因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经济破坏和社会混乱的目标。此后,世界各国积极行动,围绕减轻自然灾害的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4],灾害韧性的理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1994年日本横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减灾大会中,首次提出关注社区韧性的建设。2005年,第二次减灾大会通过的《兵库行动框架》中也不断提到韧性城市的概念[5]。2015年,第三次世界减灾大会则将“提高韧性”作为未来1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四个优先领域之一[6]。国内方面,中国地震局在2017年将“韧性城乡”列入《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四大计划之一[7],“十四五”规划中也将韧性思想与风险防控相结合,提出加强韧性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灾害防治水平[8]。韧性已逐渐成为防灾减灾领域的前沿理念。

作为当前灾害学相关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就灾害韧性的定义、特征及其测度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的研究[9-12],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但国内研究对 “Resilience”一词的翻译多样[13],对于灾害韧性的动态特征及区域差异研究也不足[14]。本文对“Resilience”一词在灾害学领域译法的合理性进行探讨,梳理了灾害韧性的概念并提炼出其内涵,总结了灾害韧性的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并对未来灾害韧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灾害韧性的概念的产生、发展,以及对灾害韧性研究使用的相关方法论情况,做系统性的诠释和更全面的认识。

1 灾害韧性研究内涵的演变

1.1 Resilience在灾害学领域译法合理性的探讨

“Resilience”一词的英文释义为人或物在经历不愉快的事情(如震惊、受伤等)后迅速恢复的能力。该词起源于拉丁语“resiliō”,意为弹回、跳回。目前,国内灾害学研究领域对于“Resilience”一词有多种翻译,如“韧性”[15-16]“弹性”[17-18]“抗逆力”[19]等。虽然这些概念意义相近,但还是有细微的区别。

“弹性”最初应用于物理学,是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除去作用力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20];“抗逆力”是心理学名词,指个人在遇到困难、失败、挫折等逆境时所展现出来的协调与适应能力[21];“韧性”在词典中有两层含义[22],①韧性在物理学中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破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以及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破裂的性质。②韧性还表示顽强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词义内涵来看,“弹性”一词的重点在于恢复,关注物体状态的变化;“抗逆力”强调的是抵抗与恢复的能力;而“韧性”强调吸收能量的能力和柔软坚实的性质。

综合来看,“弹性” “抗逆力” “恢复力”等表述,重点都关注在恢复能力,缺乏了更深层的自我发展能力。而“韧性”一词更能代表“Resilience”的含义,它不仅表示了某事物或系统的抗打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还包含了其自身从逆境中学习发展的不屈精神。因此在灾害学领域下,“Resilience”翻译为韧性是最恰当的。

1.2 灾害韧性的概念

韧性在许多学科领域均有涉及(图1)。20世纪70年代后,韧性概念逐渐被引入生态学,其含义是生态系统应对外界扰动时保持原有状态的能力[23],强调了系统的稳定性。韧性在社会学中亦有所运用,指社会系统利用各种机会,从负面干扰中抵抗并恢复的能力[24]。

图1 韧性概念的发展与研究重点的演变

随着灾害场景的演化和防灾减灾体制的升级,韧性思维在灾害学领域也有所体现。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将不同主体研究对灾害韧性的定义提取,形成表1。

表1 灾害韧性概念梳理

从以上灾害韧性的概念来看,研究者大都是从灾前、灾中和灾后三个阶段或其中一个阶段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定义的。灾前阶段,系统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自我能力提升来预防不确定的灾害风险;灾中阶段,系统迅速组织各个部门抵御风险,有效应对灾害;灾后阶段,系统通过学习与自我调节,恢复其基本结构与功能并实现正常运行;亦或从灾害中吸取经验教训,实现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经以上总结,灾害韧性可定义为系统在灾前具有充分的准备来预防与应对灾害,暴露于灾害的时候能够吸收灾害负面干扰,抵御灾害冲击并在灾后快速恢复,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完备的防灾减灾体系的能力。

1.3 灾害韧性的内涵

灾害韧性的内涵由其定义延伸而来,在灾害发生的全过程中应有所体现,且需涵盖防灾减灾等相关内容,是韧性思维与灾害研究的有机结合。本文从能力取向、过程取向、结果取向、整合取向四个方面对灾害韧性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图2)。

图2 灾害韧性的内涵

1.3.1 能力取向

具备韧性的主体应有较高的预防灾害与抵御灾害的能力。首先,在灾害来临前,做好预防与规划,是减小灾害影响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评估城市灾害韧性时,往往把应急物资储备能力纳入计算指标当中[32];其次,当面对灾害时,韧性则体现在主体对灾害的抵御、分散能力。抵御力是韧性系统的核心能力之一[28],是建设灾害韧性必不可少的能力;分散则是指系统在危机中能够合理调配资源,快速分散风险,有效减缓冲击的能力[33]。从历史灾害或亲历灾害过程中学习经验的能力同样重要。FOLKE[37]认为系统高效学习的能力是应对灾害不确定性的重要保证,BERKES[38]则强调不同种类知识的汇聚能够提高系统面对不同灾种韧性水平。

自组织能力是系统具备灾害韧性的又一核心能力。自组织最初是物理学中的概念,与“他组织”相对,是指系统在没有收到外部指令的情况下,其各个部分按照一定规则,自发地、默契地、各尽职责地形成协调且有序的结构[39]。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很多系统都具有自组织属性。陈旭等[40]认为若某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便可以认为该体系是自组织的。可以说,自组织属于系统的内在发展机制。近年来,自组织的概念被引入灾害学领域,梁珺濡等[41]认为提升城市社区灾害转型韧性的关键在于促进灾害系统的自组织过程;SONG等[42]探索了灾害治理中自组织运行机制和自组织过程,认为提高自组织能力对于韧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自组织能力的建设,是系统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其对周围环境适应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1.3.2 过程取向

韧性定义了系统在遭遇灾害等逆境时恢复的能力。在恢复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快速且稳定的应对,才能够保证系统受损的程度降到最低。灾害发生后,系统要在第一时间面对和处理灾害,这要求其要有高效流动的应急体系。陈旭等[40]在评估社区韧性时,将社区距最近医院、消防队、派出所的距离纳入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主张建立与防灾应急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机制,做到信息互通、高效合作、迅速反应。

灾害韧性的另一过程是动态平衡,即主体在遭受灾害冲击、实现由原稳态向新的稳态过渡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吸纳灾害带来的扰动,最终提升自身的抵抗能力并实现新稳态。张磊[16]认为一个高脆弱性的社会生态系统要向适灾韧性系统转变,必须做到动态平衡。刘严萍等[43]提出韧性城市应具备吸收外部干扰且达到一个效率和质量不低于原状态的动态平衡,适应并更好地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

1.3.3 结果取向

恢复是灾害韧性的首要结果取向,也是韧性定义最初且最基本的内涵之一,即使系统回到受灾之前的状态。美国国土安全部(DHS)[44]在阐述韧性的概念时提到:“……韧性是……从潜在毁灭性事件中迅速恢复的能力”。从更深远的意义来说,恢复不仅包括明智且有效的缓解措施与有力的拯救行动,它更是一种目标与愿景。一个具备较高韧性的系统必须明确对抗已知风险的真正能力,还要正确衡量内部的资源,制定出自身的恢复目标。MCCREIGHT[45]辨析了恢复(Recovery)与韧性(Resilience)的区别,认为“Recovery”是为了继续生存,而“Resilience”强调了一种心态,是政府、组织和个人的价值观,是一种根植于主体自身的对其恢复的意识,即坚定地认为韧性是真实的和可实现的。

灾害韧性期望达到的另一结果是系统的重组转型与自我可持续发展。韧性概念的演化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实现主体自身的转型与发展。SANDIFER[46]强调韧性是系统应对灾害带来的压力与打破自身限制条件的一种“激励式”变化;HOLLING[23]认为韧性较强的系统在遭受冲击时能够打破自身的元素组织,并在其间建立新的联系方式,从而获得更强的抗压能力。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的重要议题,许多研究者将其作为韧性的目标之一。AHERN等[47]明确了可持续发展与灾害韧性的关系,认为提升韧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路。胡智超等[48]人提出城市韧性体现了城市作为复杂巨系统在灾害与变化中不断调整适应,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演化能力。面对灾害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系统仅仅恢复至受灾前的状态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今灾害韧性内涵,系统要素的打破、优化和重组,在未来实现转型升级,达到一个更加强大的新状态则是灾害韧性所期望达到的真正目标。

1.3.4 整合取向

系统灾害韧性的建立,是该系统内各个部分共同合作的结果。提高系统的完整性、协作性与流通性,韧性水平也能相应得到提高。因此,在当前的防灾减灾治理中,风险沟通尤为重要。风险沟通可以影响公众面对灾害事件的态度与行为,能够有效预防、减弱灾害风险[49]。但现阶段,我国风险沟通相关研究仍不足,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多中心理论在灾害韧性的整合取向中也有所体现,陈旭等[40]强调灾害韧性建设过程中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每一个主体都是相对独立的,但同时也是密不可分的。近些年,科技的进步与网络的兴起更是为信息的快速流通提供了平台,灾害来临时,政府与相关部门能够更好了解民众的需求与状况,而民众也可以便捷地获取灾害的实时信息,实现多方协作与权责共担。

2 基于不同主体的灾害韧性研究

国内外关于灾害韧性的研究主体具有多样化特征,经总结归纳,可将研究主体大致分为个人(心理)、基础设施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三个方面。

2.1 个人(心理)灾害韧性

个人(心理)灾害韧性研究了灾害事件对人心理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在灾后的恢复程度。研究者选取的研究主体多为特定群体,如儿童、青少年、女性、少数民族、灾害亲历者或遇难者家属等。个人灾害韧性研究结合了灾害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①个人灾害韧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与两者间的关系。JENNIFE等[50]考察了受灾人群个体韧性对心理健康结果的作用,发现灾害的累积影响与抑郁症状有关,而个体韧性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保护性、反向性关系。范为桥等[51]研究发现个体韧性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随灾难应激水平的减弱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个体灾害韧性能够保护和促进其心理健康。②个人灾害韧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是否具有灾害经历[52]、家庭环境[53-54]、社会环境[55]及个人生理因素与自我效能感[56]等方面。③不同人群灾害韧性的对比。研究对象涵盖了灾害幸存者和受害者家庭[57]、灾区与非灾区人群[51]、城市与乡村人群[58]、单亲与非单亲家庭人群[59]以及不同性别人群[60]等。研究重点多为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此寻找提升个人灾害韧性的途径。个人灾害韧性的研究一直朝着更加多元化与整合化的方向发展。对个体灾害韧性的定量评估与提升韧性水平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2.2 基础设施灾害韧性

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灾害韧性的概念接近韧性最初的含义,指基础设施抵御灾害冲击并快速恢复的能力,其研究结合了灾害学、物理学、工程动力学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①基础设施灾害韧性的评估与测度。SEN等[61]通过动态贝叶斯网络(BN)模型评估了住房基础设施抵御洪水灾害的恢复力;许慧等[62]采用蒙特卡罗(MC)方法对其韧性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模型或指标框架对韧性进行计算是一种方便且通用的工具,能够帮助理解、分析和提高韧性水平。②韧性提升策略研究。基础设施灾害韧性的提升主要侧重点在基础设施系统的工程结构优化[63]与材料升级[64]两方面。

近几年,基于时空变化[64]、灾害的不同阶段与次生灾害影响[65]的动态视角对基础设施灾害韧性的研究日益增加。另外,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渐渐被研究者所关注,MAGOUA[66]认为人类行为者维持关键基础设施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的能力对于提高系统的灾害韧性至关重要。

2.3 社会-生态系统灾害韧性

社会-生态系统灾害韧性研究的是人类所处的社会系统(如社区、村落、城市等)对灾害的抵抗力与恢复力。研究涵盖了灾害学、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等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有:①灾害韧性理论研究。此类研究主要对具有灾害韧性的社会-生态系统的构成与体系框架进行梳理[9],或韧性与脆弱性等相关概念的关系辨析[10]。②社会-生态系统灾害韧性的评估与测度。这是当今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者通过韧性模型[62]、韧性指数[48]等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灾害条件下的社会-生态系统灾害韧性进行计算评估。③韧性提升策略研究。研究的主要侧重点是系统地规划与管理。ETINAY等[67]根据减灾战略的具体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减灾和灾后恢复和重建的三阶段备灾进程进行相关性研究;李南枢等[68]提出未来应提升社会组织嵌入韧性乡村建设制度化、专业化、内生化水平从而调动最广泛社会资源参与韧性乡村建设。李玉婷[69]总结和发展中国传统的雨洪管理生态实践智慧,构建了面向雨洪韧性的乡村规划策略体系。

3 灾害韧性研究方法

3.1 个人(心理)灾害韧性研究方法

定性方法在研究个人(心理)灾害韧性中应用较为广泛。比较典型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和质性研究。

1)文献研究法。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灾害韧性定义及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炼关键要素;研究个人灾害韧性的产生路径与模式[70]。

2)质性研究。通过个案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对灾区居民或受灾者进行研究。LEE等[57]通过分析灾害案例通俗文学中使用的语言,厘清幸存者与受害者家庭在应对灾难时的情绪、行为、态度、角色认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而研究其韧性水平。DINTWA等[71]通过目的性抽样法,对社区人口进行了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并采用定性资料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探索本地知识系统(IKS )在减少灾害风险和提升灾害韧性的重要性。

对个人灾害韧性的定量研究往往采用问卷调查法或量表测量的方法进行。CHERRY等[72]为考察宗教和社会支持对个人灾害韧性的影响,对不同年龄段的3组洪水暴露人群进行了比较,并采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进行韧性评定。陈静[73]等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地震巨灾幸存者灾后心理韧性的影响因子,以期为巨灾心理恢复提供研究范式。

质性研究注重对少量样本或案例进行多层次的深度分析,研究者能够深入具体所需的情景中,从而较为清晰地揭示出个人灾害韧性的内涵、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但由于质性研究样本数量的局限性,得出的结果无法精确描述群体现象,其信度和效度都需要进一步检验。定量研究能够对个人灾害韧性进行较为精确的测度,对其心理韧性水平做出评价,以此为参考可以更好地为个体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或恢复措施,促进个人心理健康发展。

3.2 基础设施系统灾害韧性研究方法

基础设施系统灾害韧性的研究方法主要基于不同模型的韧性计算和指标体系构建。

1)韧性模型创建。是基于基础设施系统灾害韧性的定义,通过建立模型对灾害韧性进行计算。BRUNEAU[30]提出用系统机能曲线描述基础设施面对灾害时的状态变化,并根据地震工程综合研究中心(MCEER)对韧性的定义,提出了针对单一灾害的基础设施韧性计算公式:

(1)

Q(t)=[1 -L(1,TRE)][H(t-tOE)-H(t-(tOE+TRE))]×fRec(t,tOE,TRE)。

(2)

式中:R表示基础设施灾害韧性;Q(t)为系统机能曲线;tOE表示灾害E发生的时间;tLC表示系统控制的时间;TRE为系统从灾害E中恢复的时间;L(1,TRE)和fRec(t,tOE,TRE)分别表示系统所失去和恢复的机能。

OUYANG[74]在系统机能曲线模型的基础上,从灾害发生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对基础设施的韧性进行测度。该方法能够体现单灾种下基础设施韧性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针对不同的阶段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FRANCIS等[75]进一步探究了韧性的含义,构建出包括目标设定、要素识别、决策者认知、脆弱性分析和综合能力五方面的韧性评估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韧性的计算方法。

系统机能曲线模型适用于单一基础设施的灾害韧性计算。考虑到各种基础设施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REED等[76]引入了投入-产出模型,结合系统韧性模型与脆弱性模型,对包括交通、电力、建设、食物供应、建筑等11种相互关联的基础设施网络进行了灾害韧性的计算,其公式为:

Rs=g(R1,…,Ri,…,Rn);

(3)

X=AX+c。

(4)

式中:Rs表示各基础设施灾害韧性之间的关系;Ri为不同基础设施的灾害韧性;X表示基础设施网络中子系统失效的向量;A表示子系统的关系矩阵;c表示由系统脆弱性求得的干扰向量。

此方法考虑到不同基础设施间关系对整体系统灾害韧性的影响,是具有开创性的探索与尝试,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但其计算过程比较理想化,应用于实际还存在较大困难。

近年来,基于灾害的时空特征以及强度变化的基础设施灾害韧性研究逐渐增多。NING等[77]考虑到暴雨或洪涝对城市径流的动态影响,构建了针对长期潜在气候风险的基础设施韧性计算模型;唐文虎等[78]提出一种基于气象灾害时空特征的输电系统韧性评估模型,该方法从灾害持续时间和强度的角度量化其对输电系统韧性的影响,并以IEEE RTS-79系统为例进行计算,验证了其可行性。但该方法模型参数的取值依靠人工经验,评估结果较为保守,仍需要进一步的数据积累与改进完善。

2)指标体系构建。从灾害韧性的内涵出发,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基础设施韧性进行评价。郝媛等[79]通过构建路网灾害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对路网灾前抗毁性能和灾后恢复性能进行定量评价,以了解城市路网吸收扰动的能力并指导恢复阶段的施力方向。YU等[80]结合了城市水系统本身和降水等外部环境,提出了水系统灾害韧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选取是该方法的关键,应选取有意义并便于计算的指标,必要时可做一定的简化设计。

3.3 社会-生态系统灾害韧性研究方法

社会-生态系统灾害韧性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定性方法主要是对韧性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取出核心与内涵;亦或是通过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区域灾害韧性进行评估。DESSAI等[81]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系统动力学,深入分析了灾害韧性的内涵,提出了韧性的六个性质,并以此分析了城市灾害韧性特征;MUSTAFA等[82]对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洪水受灾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灾后统计,提出承灾体的脆弱性与灾害韧性相互关联,认为性别问题与贫富差距是提升灾害韧性需关注的重点。定性方法多为对灾害韧性的概念、内涵以及重要性、必要性进行分析,近年来对影响灾害韧性的因素与提升策略等方面也有所涉及,为灾害韧性的定量计算与实践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计算韧性指数、建立灾害韧性评估框架是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灾害韧性常用的定量方法。

1)韧性指数。研究者在深刻剖析灾害韧性概念的基础上,选定出能够反映某个主体灾害韧性水平的衡量标准,将其纳入韧性指数的计算中。ALI等[83]采用涵盖模糊德尔菲研究的多准则决策分析和AHP分析,开发了克拉拉市城市洪灾易发区(CRIF)的社区恢复力指数。PARSONS等[84]利用灾害韧性指数,评估了澳大利亚全国范围内三个层面的韧性水平,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对应的提升策略。GERGES等[85]提出社区内在韧性指数(CIRI),反映了四个关键部门的灾害韧性水平。韧性指数计算过程较简单且易操作,因此成为衡量韧性水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研究者往往会忽视各项指标要素间的关联性,并且在指标的选取与权重确定上容易受主观影响。

2)韧性评估框架。研究者同时考虑组成灾害韧性各个方面和层次阶段,提出的评估方法,相对于韧性指数,它更侧重于构成韧性系统各个要素间的联系以及系统的整体性。常见的评估框架有DROP[33]、RCPF[86]和CRI[87]等,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DROP框架重点关注灾害风险治理;而RCPF和CRI框架则重点关注系统自身管理规划。评估框架为社会-生态系统灾害韧性的等级评定与提升策略提供了良好的范本,但多数评估框架对灾害的时空动态特性把握不足,而且仅仅针对单一灾害进行研究,未能完全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随着灾害韧性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兴技术与方法也被应用到其中,多学科交叉、多方法叠加研究将成为未来灾害韧性研究的趋势。

4 未来灾害韧性的多维度研究

未来对灾害韧性的研究将在充分考虑灾害特征的前提下,基于先进技术方法与创新角度,对灾害韧性进行时空维度的动态化研究(图3)。另外,灾害韧性的研究将更多地面向实践与应用,更好地为构筑防灾减灾相关工作服务。

图3 未来灾害韧性的多维度研究

1)灾害韧性的时间维--时效性、动态性的研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损害性,时间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显得尤为宝贵。过去的研究大多以静态的思维来测度和评估灾害韧性,但一个系统所具有的灾害韧性是随着各种影响因素不断变化的,如何克服静态思维、以动态的视角去研究灾害韧性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议题。近两年,已有研究者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尝试,YABE等[88]认为,使用静态指标来测度灾后复原力难以捕捉到灾害的复合与累积冲击的影响,提出利用大数据驱动构建动态灾害韧性复杂系统模型以及通过前沿数学方法模拟系统恢复动态轨迹,此方法能够更好模拟未来情景、预测灾后恢复的过程;HAO等[89]开发了基于地理可视化平台的灾害影响实时评估系统(ADIR),用来处理各系统数据集并输出多尺度灾害对人类与建筑的影响,为灾害过程中多主体的协调提供了平台。注重对灾害韧性时效性、动态性的研究,能够使系统更好应对灾害,灾后恢复的时间缩短,造成的损失也会大大降低。

2)灾害韧性的空间维--多尺度研究与地域特色显现。在灾害韧性研究初期,研究者大多在普适层面进行研究,但世界各个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灾害也具有地区差异性。在灾害韧性实践研究中,仅将单一的框架模型应用于不同尺度的主体显然不合适。过去的研究将重点放在较大尺度的系统中,而要实现更为精准的防灾减灾,研究尺度范围需要进一步缩小。未来灾害韧性的研究应更加具有综合性和多面性,不仅要从多学科进行多灾种复合韧性研究,还要将不同系统、系统中的各个层面、各层面的不同要素联系起来研究。KURNIO等[90]提出土著知识在避免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灾害管理中应包括土著传统知识、基于社区的行动、地方做法以及历史事件的经验。可见,区域的传统文化与习俗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灾害 韧性研究提供创新性的思路与策略。将本地信仰、行动与地区认同感加入灾害韧性的相关研究,提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韧性提升方案,构建适合该地区的防灾减灾体系,是未来灾害韧性的研究趋势。

3)灾害韧性的系统转化。建立灾害韧性的系统需要将风险管理和恢复的方式从被动转为主动。梁珺濡等[41]提出提升灾害韧性需要将“被动韧性”发展为“转型韧性”(表2),即从升级与更新的角度来提升系统的基本结构与整体功能。

表2 被动韧性与转型韧性

基于转型韧性的视角研究系统的灾害韧性,需要将研究重点放在系统的自我更新以及适应性的提升方面。若要成功转型,必须在灾害发生的三个阶段做好部署安排。许多学者在转型韧性的含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但实用性的提升策略研究还较少,未来如何实现转型韧性?还需要大量的案例与实证研究。

4)灾害韧性的实践化应用。随着灾害韧性理论研究的深入,将韧性的思维纳入防灾减灾规划,重视实地考察、推进研究成果应用转化以及探索提升系统灾害韧性的多样化路径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今后对灾害韧性的研究应更加注实际案例的研究、兼顾灾害防御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以论证理论的正确性,促进灾害韧性的实践化发展,让其更好地为现实服务。首先,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运用“3S”技术、大数据网络、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对灾害情境下不同系统的韧性水平进行评估与模拟预测,有助于多灾种的救灾与决策。BA等[91]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设备获取灾害现场的实时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灾害情景进行模拟,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进行应急组织、人群疏散、物资运输等场景模拟实验,以期为多种灾害的发展与演进提供准确的预测与应急管理上的指导。其次,建立完善灾害前中后的防灾减灾实施体系,制定灾害韧性评估技术方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灾害韧性等级体系,为多主体灾害韧性的提升提供科学指导。最后,要将灾害韧性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中来。增加应对多种灾害,以及次生灾害引发的灾害链所造成毁坏损失的总体目标,坚持防-抗-救相结合。编制多灾种灾害韧性专项规划,从国家各个层级与不同主体去制定具有可实施性的灾害韧性建设方案,形成有效的多主体-多层级联动机制。

5 结语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导致灾害频发,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近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与人口频繁流动更是加大了潜在灾害风险,严重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在联合国的呼吁下,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防灾减灾工作。如何提升灾害韧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韧性概念的演变进行梳理,并聚焦于灾害韧性,从灾前、灾中、灾后三个阶段提出了灾害韧性的定义;由定义延伸出了灾害韧性的内涵;总结了灾害韧性的主要研究主体,包括个人(心理)、基础设施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三方面。随着韧性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新兴科学技术的支撑,未来灾害韧性的研究也将呈现出新特点。结合灾害的突发性、区域性等特点,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出了灾害韧性动态化、多尺度的研究趋势,系统应对灾害的方式也将从“被动”转为“主动”。另外,灾害韧性未来的研究会更多面向实际应用,更好服务于防灾减灾工作。

猜你喜欢
韧性灾害系统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WJ-700无人机系统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