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平, 唐 凡,2,3, 郭新瑜,2, 陈虹举
(1. 中国科学院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 吉首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4. 兰州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冰雪旅游隶属于生态旅游范畴,是以冰雪资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而开展的所有旅游活动形式的总称[1]。人类滑雪最早于一两万年前起源于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随后传到北欧、俄罗斯等地区[2-3]。近代滑雪起源于19世纪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此后经过萌芽、起步、发展、扩张和升级五个发展阶段[4],由发端时的运动为主、旅游为辅,逐渐形成运动与旅游紧密融合的现代滑雪旅游产业化发展特征,滑雪旅游目的地也由挪威和瑞典扩展到全世界。目前,全球滑雪旅游业已形成五大集聚区:阿尔卑斯山区、北美地区、亚太地区、东欧及中亚地区、西欧地区[4]。其中,不论是滑雪场数量,还是滑雪胜地规模,阿尔卑斯山地区均位列世界首位。就冰川旅游而言,其起源于19 世纪40 年代,早期的旅游目的地主要是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落基山脉和新西兰南岛等地区[5-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可达性的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上升,冰川旅游逐渐从小众游发展到大众观光、休闲、体验等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也拓展到全球高山地区与高纬度地区。目前全球冰川旅游业基本形成六大区,分别为北美区、南美区、北欧区、阿尔卑斯山区、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地区以及新西兰地区,各区旅游目的地代表国家分别为美国和加拿大、智利、冰岛和挪威、瑞士和奥地利、中国和尼泊尔、新西兰。基于TripAdvisor 平台上游客对冰川旅游地的评论,北美区、南美区和阿尔卑斯山区冰川旅游最为火热,是全球主要冰川旅游地[7]。
无论是滑雪旅游,还是冰川旅游,尽管中国起步较晚,但在冰雪旅游扩张和多样化升级发展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冰雪旅游起点较高,加之2015 年7月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一系列政策的强劲推动,冰雪旅游迅速崛起,冰天雪地正在加快转变成“金山银山”。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8],2021—2022 年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达3.44亿,冰雪休闲旅游收入为4 740 亿元。基于超大规模的游客市场、火热的冰雪旅游项目投资以及政府层面打造冰雪经济的引领,中国冰雪旅游不仅正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而且也日渐成为国际冰雪旅游的热点区。
中国冰雪旅游的崛起大大促进了冰雪旅游的研究。第24 届冬奥会申办成功使2015 年成为中国冰雪旅游研究的一个分水岭。2015 年之前,研究主体主要是科研院校的科研工作者,研究内容一方面主要是对国外滑雪旅游演变、发展趋势、发展模式、主要经验等进行总结[4,9-13],以期为中国滑雪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另一方面主要聚焦国内冰雪旅游资源特征[14-17]、开发利用[15-22]、旅游形象[22-23]、市场营销[24-25]、发展模式[26-27]、可持续发展策略[12,17,28-30]、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冰雪旅游的影响与适应对策[31-32]等方面。就研究区而言,这个时期主要集中于东北黑龙江和吉林省、新疆阿勒泰[33]以及我国西南部这个“大三角”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和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研究主要关注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11-13,22-25,27-28,30,33],而西南地区聚焦于冰川旅游[14-21,26,29,31-32],区域差异性特征明显。上述研究中,尽管有少许涉及冰雪旅游发展模式,但主要关注具体景区冰川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省级冰雪经济发展模式,且处于初探阶段[26-27]。这期间,2009 年12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34],之后,2013 年厉新建等[35]首次提出全域旅游概念,将“全域旅游”定义为“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2017 年国家旅游局(现文化和旅游部)进一步将“全域旅游”概括为“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服务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发展新模式”[36]。2015 年以来,随着全域旅游发展,冰雪旅游研究出现视角多样化、研究主体多元化、研究全域化特征。就研究视角而言,除了对冰雪旅游资源价值[37]、适宜性[38-39]、创新发展及其策略[40-43]、游客满意度[44-46]等常规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之外,全域旅游背景下,冰雪产业发展,尤其是冰雪产业与互联网、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47-52]成为该时期研究的突出亮点,冰雪旅游研究由基础研究趋向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就研究主体而言,冰雪旅游研究不再是科研院校的研究者的专属,政府部门机构、企业、网络服务平台等亦成为冰雪旅游研究队伍中的生力军。譬如,隶属文化和旅游部的中国旅游研究院、深圳市中投顾问有限公司、奇创旅游集团、马蜂窝旅游、天猫滑雪、滑呗、乐冰雪、雪族科技、去滑雪吧(GOSKI)等。就研究区域而言,从东北、新疆和西南这些重点冰雪旅游地区发展到中国全域尺度[38,40,47,50,52-54]。
总之,随着冰雪旅游走向大众,其在冰雪经济中核心引擎作用的显现助推了中国冰雪旅游研究的热潮,使其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研究内容上更加关注冰雪产业及其发展。然而需要提及的是,不仅是科技界,还是企业、行业界,所研究的冰雪旅游实际上主要是滑雪旅游与冰雪运动,并未包括冰川旅游,冰川旅游及其研究仍属小众化。其次,尽管自2015年以来,出版、发布了冰雪蓝皮书[55-56]、冰雪产业白皮书[57-60]、《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8,61-64]、《中国冰雪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65-66]等系列报告,但这些报告主要聚焦产业发展动态、市场运营、经济效益、投资预测等,侧重经济、商业层面,鲜少研究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模式及其区域差异与体系构成。鉴于上述两点原因,论文秉承旅游系统与旅游地理学思想,在展现中国冰雪资源自然禀赋及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分析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过程,阐明中国“冰雪+”全域旅游模式的发展经纬,解析该发展模式的机制;通过分析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性,构建“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架构体系。文中全面呈现了包括冰川旅游在内的中国冰雪旅游的发展状况、面临问题、并提出应对建议,以期为地区与国家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何为冰雪旅游?总览当前学界研究,定义多种多样。表1 展示了6 种有代表性的概念,它们具有一个共性特征,均以冰雪气候资源为基础、依托或旅游吸引物,认为冰雪旅游具有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与刺激性等特点。已有这些研究中,定义是冰雪旅游,但其研究的只是雪旅游,不包含冰;其次,未考虑冰雪科技发展引发的冰雪资源延拓,即人造冰雪。同时,这些研究视角不同,致使概念在冰雪文化、冰雪运动、休闲度假、季节性、自然性方面有所侧重,从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中对冰雪旅游概念作较深入探讨。冰雪旅游,乃“旅游”名词前冠以“冰雪”二字限定词,其仍为一种旅游类型,具有旅游的一般性特征。相区别于其他旅游,冰雪旅游的独到之处在于其旅游目的地以冰雪资源为主要吸引物。根据冰与雪的来源,分为自然冰雪与人造冰雪;根据自然冰的形成,分为河冰、湖冰、冰川冰。这样将冰雪旅游定义为以自然与人造冰雪资源为基础,以冰、雪自然景观及其产生的所有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或项目,集游览观光、度假体验、运动健身、竞技赛事、休闲娱乐、科考探险、研学科普为一体,具有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刺激性、健身性等特点。根据吸引物的不同,可将冰雪旅游分为冰雪观光、冰雪运动、滑雪旅游、冰川旅游、冰雪艺术品欣赏、冰雪娱乐等形式。随着冰雪科技的日益发展,其已突破季节限制,成为一种全域、四季的旅游活动。
表1 已有冰雪旅游概念及其共性与差异Table 1 Existing concepts of ice and snow tourism and their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s
中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地区,是世界冰雪发育大国。基于1980—2010 年被动微波遥感的中国日雪深分布数据[68](图1),降雪主要发生在福州—广州—南宁一线以北地区[69],稳定积雪区(连续积雪日数超过60 d·a-1)广袤,范围达339×104km2。其中,青藏高原地区稳定积雪范围最大,东北、内蒙古地区次之,新疆稳定积雪范围最小[70]。就积雪深度而言,尽管中国大部分地区最大积雪深度极端值仅20 cm 左右,但西部的新疆阿尔泰和伊犁河谷地区最大积雪厚达80~90 cm,东北北部和东部地区为40~50 cm,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春大雪亦可形成厚40~50 cm的暂时积雪[69,71]。
图1 中国冰雪资源、滑雪场与冰川旅游景点分布Fig. 1 Map showing distributions of snow and glacier resources, ski resorts and glacier tourism attractions in China
中国滑雪场的位置信息数据至今未见诸公布或出版,故在滑雪相关研究中,学者们从百度在线地图中获取之。Deng 等[72]在研究中国滑雪适宜性时,收集了598 家滑雪场。根据百度地图坐标拾取系统,文中获取了2022 年中国室内外滑雪场合计754 家,其中室外滑雪场685 家,室内滑雪场69 家(图1),包括已经或暂时停业的滑雪场,而2021—2022 雪季中国实际处于对外营业状态的滑雪场总数为692家[60]。中国滑雪场的分布基本与积雪分布一致,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及其以北稳定积雪区、东北-内蒙古稳定积雪区、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稳定积雪区范围虽然最大,但因海拔高,滑雪场主要分布于东部边缘的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海拔较低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山地冰川最发育的国家,据《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共发育有现代冰川48 571 条,面积5.18×104km2,冰储量0.43×104~0.47×104km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西北的天山、阿尔泰山等高山区[73-74](图1)。总体上,中国冰雪资源具有北向南、西向东减少趋势。青藏高原及其周边以及西北地区高山区地势高,积雪、冰川、河湖冰共存;东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虽然有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山脉,但海拔相对较低,不发育冰川,主要富集积雪和河湖冰;东北地区以南、横断山脉以东与南岭以北地区,主要为季节性、暂时积雪。冰雪资源的这种分布特点使中国冰雪旅游亦具有地域特色,比较优势显著。
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多样化与快捷化,为冰雪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与便捷的交通条件。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表现得更加自信,追求独立、个性,在旅游方面,更热衷于刺激性与体验性强的产品,为冰雪旅游这个传统的“冷资源”热起来,并迅速崛起提供了强大的客源市场。纵观近几十年来中国冰雪旅游发展的漫漫历程,以2015年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成功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时间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5 年之前,为漫长探索期,中国冰雪旅游格局基本形成;2015 年及之后,为快速全面发展期,在国家全域旅游战略、北京冬奥会与一系列政策措施红利的多重契机下,形成了“冰雪+”全域旅游模式。
(1)2015年之前:漫长探索期
从20 世纪60 年代伊始至2014 年,中国冰雪旅游从东北地区起源、南展东扩西进形成三足鼎立、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崛起与南方全面开花的基本格局,走过了漫长的探索之路。
东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寒冷,积雪期长达4个月以上,积雪较厚且雪质优良,得天独厚的冰雪气候资源、悠久的冰雪文化历史使东北地区成为中国冰雪旅游的发源地。1963 年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的举办开启了中国冰雪旅游的大门[27],也使黑龙江省成为实至名归的冰雪艺术的摇篮,1985 年在传统“冰灯游园会”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该节成为展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一个窗口。滑雪旅游方面,1982 年吉林松花湖滑雪场投入使用,1984年黑龙江省第一家旅游滑雪场桃山滑雪场建成,1986 年建成当时中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滑雪场——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从此中国大众滑雪旅游开始起步(图2)。1988年哈尔滨创办了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简称雪博会),此后每年举办一届,延续至今。在1990 年前,中国冰雪旅游主要集中于黑龙江省,该省拥有当时中国仅有7 家滑雪场中的6家,而且有“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加持,在东北冰雪旅游界一枝独秀。但这个时期,冰雪旅游主要是单个资源的各自开发利用,譬如雪雕、冰灯、滑雪等,各种冰雪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机整合,冰雪旅游产业融入当地经济发展程度有限。
图2 “冰雪+”全域旅游模式的形成过程Fig. 2 Map showing formation process of “ice and snow +” all-for-one tourism mode in China
20 世纪90 年代,黑龙江省在冰雪旅游方面“更上一层楼”,相继落成中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迪士尼冰雪游园会等一批冰雪主题公园[30],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内容,使冰雪节成为囊括艺术、文化、运动、美食、经贸洽谈、休闲观赏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冰雪盛会,也使冰雪活动开始融入大众日常生活。滑雪旅游方面,1996 年哈尔滨亚布力获得了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权[3],2009 年又承办了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雪上项目[70]。国际大型冰雪赛事的举办,既提升了黑龙江省滑雪场的声誉,又推动了滑雪从竞技运动进一步走向大众旅游。冰雪节与大型冰雪赛事举办极大促进了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发展,也使黑龙江成为当时中国冰雪经济大省。
在黑龙江冰雪旅游大放异彩的同时,20世纪90年代中国冰雪旅游开始向南、向西、向东发展。吉林省后来居上,1991 年吉林省创办了“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以雾凇冰雪为核心,在吉林形成了“冰雪+”(体育、文化、艺术、经贸、娱乐等)旅游活动。在滑雪旅游方面,1995 年建成规模较大的吉林北大壶滑雪场,2003 年瓦萨滑雪节落户长春净月潭,“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的举办逐渐使长春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滑雪运动的中心,2006 年以来陆续承办了越野滑雪世界杯短距离总决赛、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越野滑雪世界杯等国际性大型冰雪赛事,显著提升了吉林省冰雪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图2)。总之,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吉林省依托自身冰雪资源优势,通过打造富有特色的雾凇冰雪节和国际越野滑雪节,使东北地区以黑龙江省一枝独秀的冰雪旅游的地域范围向南扩展,并在黑龙江省雪雕、冰灯、滑雪等旅游项目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发了雾凇、滑野雪,丰富了东北地区冰雪旅游项目或活动的多样性。这样,东北地区形成了以冰雪为核心载体,以冰雪节为有效抓手,将冰雪艺术、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自然景观、温泉康养、地方民俗等资源整合为一体,融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并通过举办国际国内大型冰雪竞技赛事这一途径,提升了东北地区冰雪旅游品牌、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推动冰雪旅游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亦使东北地区成为中国冰雪旅游的“极核”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北京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泛京津冀地区,包括河北、天津、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古中部)与新疆地区成为继东北地区之外的中国冰雪旅游的后起之秀。泛京津冀地区冰雪旅游起步晚于东北地区,但依托燕山、太行山山地与适宜的冰雪气候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发达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庞大的近距离客源地市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首都经济圈经济政策的加持,一经兴起就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1996 年北京周边第一家滑雪场塞北滑雪场建成,之后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滑雪场,诸如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多乐美地滑雪场、万龙滑雪场、云顶滑雪场、长城岭滑雪场、太舞滑雪场,北京怀北国际滑雪场、北京军都山滑雪场,天津蓟州国际滑雪场等相继涌现,成为紧邻东北地区的中国滑雪旅游的重要集聚区、国际国内冰雪赛事举办的首选地,因而成为东北地区的有力竞争对手(图2)。为满足大众对冰雪旅游上涨的需求,推动滑雪旅游融合发展,2001年伊始,河北省创办了“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北京市创办了“北京怀柔国际滑雪节”等,将发展之初单纯的滑雪逐渐与生态、文化、体育、旅游相互融合,推动冰雪旅游向观光休闲、节庆赛事、运动体验等复合式方向发展。
新疆地区是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又一个中国冰雪旅游集聚区。新疆位于亚洲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干旱区和多民族聚居区,又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要道。与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不同,新疆既拥有丰富的冰川资源,又拥有广泛深厚的积雪资源,还拥有以“古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和47个少数民族的多样民族文化,这为新疆绚烂的冰雪旅游奠定了多彩的底色。新疆阿勒泰地区虽是“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2-3],但新疆现代冰雪旅游起步晚。1996 年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第一家滑雪场新疆阳光滑雪场建成,之后新疆白云国际滑雪场、新疆丝绸之路滑雪场、新疆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新疆雪莲山高尔夫灯光滑雪场、维斯特滑雪场等一批著名滑雪场投入运营,成为继东北地区、泛京津冀地区之后的中国第三大滑雪旅游集聚区[50]。为激发冬季旅游,1997 年新疆首次提出了以冬季冰雪旅游产品与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冰雪旅游发展思路,设计推出“新疆冰雪风情游——一张机票游新疆”产品,此后相继推出了“冰雪旅游节”、“天山天池冰雪风情节”、“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冬季博览会”、“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阿勒泰国际冰雪节”等一系列文化节庆活动,大力推广和宣传新疆冰雪旅游及休闲娱乐项目。与此同时,新疆丝绸之路滑雪场、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新疆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通过承办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全国大众滑雪邀请赛、全国高山滑雪锦标赛等全国性冰雪竞技赛事,进一步提升了新疆冰雪旅游在中国冰雪旅游行业中的地位。在滑雪旅游高歌猛进之际,新疆凭借其境内的巍巍高山与冰川,加大冰川旅游开发。2009 年在新疆西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世界著名“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裙带下建成慕士塔格冰川公园,2013 年新疆阿克苏地区西天山托木尔峰冰川群与昌吉回族自治州东天山的博格达-天池景区又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新疆冰川旅游亦开始焕发勃勃生机(图2)。
相对而言,我国南方地区冰雪资源不足,但依托局部中高山地区较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巨大的冰雪旅游需求和市场潜力,20 世纪90 年代末以后,高山滑雪场零星出现在南方地区(图1)。1998 年,四川西岭雪山滑雪场建成,成为当时中国南方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设施最完善的大型高山滑雪场,2004年湖北建成神农架滑雪场,2010年浙江建成大明山万松岭滑雪场等。据已有数据[75],2015 年南方10 省市(浙江、江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东、福建)合计只有69 家滑雪场,约占当年全国滑雪场总数的12%。
不同于冰雪资源相对缺乏的南方地区,雄踞中国西南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国冰雪资源范围最大、类型最为齐全的地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500 m 以上,素有“雪域高原”之称,是除北极、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高原面及周边分布有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横断山、祁连山等高山,这些高山终年积雪,孕育了为数众多的冰川,成为藏文化的发源地与藏族同胞的精神寄托。自然景观与藏文化、茶马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等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使青藏高原成为吸引人们乐此不疲的旅游地。尽管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冰雪资源丰富,但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滑雪场主要分布于高原边缘海拔3 000 m 以下的地区。至2015 年西藏无滑雪场,青海省只有3家[75]。高亢地势导致的气候舒适度较差、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距离客源地市场远等使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在滑雪旅游方面缺乏优势。但其冰川旅游,令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1986 年甘肃省七一冰川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国首个以冰川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景点[16,54],随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泸定县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1987 年)、四川省岷山雪宝顶冰川(1993年)、梅里雪山明永冰川(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藏自治区念青唐古拉山东南米堆冰川(2007 年)、四川省达古雪山达古冰川(2007 年)、云南省玉龙雪山白水河1 号冰川(2009 年)相继得到开发与运营(图1和图2)。据已有研究,云南省丽江玉龙雪山景区2007 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90 万人次,成为整个丽江地区旅游业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另一部分是丽江古城景区)[19],支撑旅游业成为丽江地区的主导产业。相较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海螺沟冰川、达古冰川、梅里雪山冰川、米堆冰川景区接待游客量较小,分别为63.49 万人次(2013 年)、9.05 万人次(2013年)[76]、5 万人次(2002 年)[77]、4.5 万人次(2013年)[78],这些景区在当地增加就业、提高生计收入、脱贫致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冰川资源丰富,开发冰川旅游不仅可发挥冰川资源的旅游价值,而且可极大促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然而,冰川旅游起步晚,开发有限,发展进程缓慢,模式相对单一,在青海、西藏主要为观光游;在海洋型冰川开发较好的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因融合了温泉、森林、少数民族文化,形成观光+度假游。
综上所述,自20世纪60年代至2014年,中国冰雪旅游经历了50余年漫长的探索发展。地域上,由东北起源,逐渐扩展至全国各地,形成三足鼎立(东北地区、泛京津冀地区和新疆地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崛起(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与南方全面开花的基本格局。在冰雪资源的开发上,由雪、冰、河湖冰至雾凇、冰川,类型多样化;就冰雪旅游形式而言,由赏冰灯、观雪雕、溜冰场到看雾凇、滑雪、观赛事、览冰川,产品多元化。冰雪旅游开始或已经融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
(2)2015年以来:快速全面发展期
2015 年7 月,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 年第24 届冬奥会主办权后,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 年)》《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等与冰雪有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冰雪旅游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供给侧方面,滑雪场数量大幅增加,空间分布上呈现一横(“三北”:西北、华北和东北)三纵(华东、华中和西南)。根据《中国滑雪产业核心数据报告(2015—2019)》[74],2015 年全国新增滑雪场108 家,是有史以来滑雪场建设增加最多的一年,2019年滑雪场数量达到历史最多,为770家。在省级层面,相较于2015 年,2019 年河北滑雪场增加最多,达到21 家,其次为山西,17 家,山东和内蒙古并列为16家。在大区尺度上,西北地区增加最多,达到50家,新疆继续稳坐头把交椅,陕西与甘肃发展比较亮眼,宁夏与青海稍逊;华北地区增幅位列第二,为41 家;在东北地区,漫长探索期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滑雪旅游已相对成熟,2019年滑雪场增幅小,三省合计为19家,但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仍稳居各大区之首,滑雪场数量总计为249 家,整个三北地区2019 年滑雪场数量高居541家,占比超过70%;纵向空间上,不论是增加幅度,还是拥有的滑雪场数量自华东、华中向西南依次减少,分别为29、26、17 家(增幅),111、70、43 家(滑雪场总数量)。就冰川旅游而言,这个阶段新增景点仅有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内的来古冰川(2017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内的奥依塔克冰川(2018年)两处,原七一冰川、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祁连山西段的透明梦柯冰川、八一冰川景点因水源地保护与生态建设而停止营业。在需求侧方面,冰雪旅游热情空前高涨,2015 年总滑雪人次为1 250 万,到2019 年达到2 202 万,5 年增加约76%。大香格里拉地区(包括藏东南、滇西北和川西)冰川旅游火热,以四川省甘孜州海螺沟冰川景区为例,2015—2021 年,旅游人次从125.98 万跃升至242.49万,增加约92%,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6.67亿元,增加了100.7%。冰雪旅游的发展不仅为旅游目的地地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亦带动了国产冰雪装备制造业、冰雪赛事服务业、冰雪运动培训服务业、冰雪市场预测与投资咨询业等相关行业从无到有,日益壮大。
在北京冬奥会一系列政策措施助推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2015 年国家层面提出全域旅游,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引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着力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在这一《意见》的推动下,各地区发挥各自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挖掘、重组、优化、整合冰雪旅游要素与其他经济社会资源,推进冰雪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逐步形成“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不论是东北地区、泛京津冀地区、新疆地区,还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冰雪旅游都有一条清晰的发展主线,那就是从单一产品向多产品有机组合,从单一模式趋向复合模式。冰雪全域旅游的雏形在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已初步出现,2015 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及其一系列政策措施红利与全域旅游国家政策的提出,从宏观战略引领与实操政策经济两方面叠加驱动,形成“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中国冰雪旅游不仅实现了“量”的跃升,带动了冰雪产业的发展,而且与其他旅游资源、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衍生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是一种涵盖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元目标,政府、企业、居民多元主体参与,交通、住建、电信等多部门协调,食住行游购娱学观多产业融合,适应市场、创新开发、注重保护、穏速高质、尊重文化特色的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中,冰雪及其衍生资源是旅游核心吸引物。在全域旅游理念下,以冰雪资源为核心,通过对地方自然(森林、草地、湖泊、温泉、气象、地质地貌等)、社会(文化、健康养生、体育、特色村落、历史遗址、民族风俗、节庆等)、经济(农业、水利、商贸、科教等)资源要素进行深度挖掘、有机整合、优化提升,形成冰雪+景观观赏、冰雪+文化、冰雪+体育赛事、冰雪+康养、冰雪+研学、冰雪+娱乐活动等多种旅游发展模式,衍生形成以冰雪为载体的观光、休闲度假、冰雪运动、体育竞技、科普研学、科学探险等多门类跨界旅游产品,提高冰雪旅游吸引能力,赋予冰雪旅游额外附加价值,并以“冰雪+”旅游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多部门协调,优化管理与服务,带动地方多产业融合发展,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实现多目标、效益优化(图3)。
图3 “冰雪+”全域旅游内生-外衍机制Fig. 3 Endogenous-external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ice and snow +” all-for-one tourism
冰雪资源禀赋、人文底蕴、冰雪旅游发展历史、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等的异同导致中国“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
相较其他地区,东北地区冰雪旅游起步早,发展历时较长,以冰雪为核心的相关产业更为成熟,形成了冰雪+艺术产业、冰雪+体育产业、冰雪+康养产业、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冰雪+美食产业、冰雪+研学/素拓等冰雪旅游发展模式。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度假区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区内以滑雪为核心吸引物,同时开发出雪雕、冰雕等艺术产业,森林温泉、度假村等康养产业,熊猫馆、雪山水世界等主题公园,同时滑雪装备器械产业也纷纷入驻,从而在冰雪旅游带动下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
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与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京津冀地区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冰雪体育赛事中心,2018—2019 年举办了国际、国内不同级别赛事,并协办了京津冀青少年滑雪比赛与京津冀越野滑雪挑战赛,2020 年在翠云山银河、万龙、富龙、长城岭、云顶、太舞、多乐美地等滑雪场举办了多项冰雪赛事,2022 年更是承办了第24 届冬奥会的各种冰上、雪上项目(图4)。而且在北京冬奥会影响下,在休闲度假游方面,通过建设冰雪小镇,形成赛事型、度假养生型、运动休闲型特色模式;通过开展世界公园冰雪嘉年华、建设冰雪乐园,并与自然森林生态公园相结合,形成冰雪+景观观赏+娱乐活动模式;在文化方面,挖掘已有古都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等,并与奥运会带动形成的双奥文化结合,形成冰雪+文化模式;近年来研学游兴起,京津冀地区凭借冬奥遗产与日益开展的冰雪运动教育,形成了冰雪+研学模式;冰雪装备方面从无到有,陆续建成了北方军民融合山地冰雪装备产业园、京张奥卡宾冰雪产业园、张家口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等,形成了冰雪+装备器械服装制造业模式。京津冀地区冰雪旅游虽然具有与其他地区共性的发展模式,如冰雪+体育、冰雪+自然景观、冰雪+研学、冰雪+装备制造等,但其冰雪体育赛事及其相关旅游产品尤具特色(图4)。张家口崇礼区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该区是闻名遐迩的冰雪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多次举办国际顶级滑雪赛事及国内外大众滑雪赛事,围绕着冰雪体育赛事,崇礼区形成了冰雪+体育赛事、冰雪+装备器械、冰雪+度假休闲、冰雪+冬奥研学等冰雪体育赛事发展模式。
图4 京津冀地区以冰雪体育赛事为核心的“冰雪+”发展模式Fig. 4 “Ice and snow +” development mode of ice and snow sport events taken as the core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与中国其他地区不同,高山冰雪+绿洲+荒漠的这种景观格局构成了西北地区冰雪旅游的基调,自古丝绸之路要道形成的丝路文化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67],成为冰雪旅游的“魂”。在此基础上,西北地区冰雪旅游形成了冰雪+民族体育、冰雪+文物古迹、冰雪+民族风俗、冰雪+大漠风光、冰雪+西域风情、冰雪+文化节庆等发展模式,概言之为陕甘宁新冰雪-丝绸之路文化发展模式。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度大,其西部不论是生态景观,还是文化,更贴近西北地区,故将其归入陕甘宁新冰雪-丝绸之路文化发展模式。该模式突出了丝绸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与冰雪旅游的有机融合,赋予了冰雪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了冰雪旅游文化价值,从而使之区别于东北、华北、西南等地的冰雪旅游发展模式。乌鲁木齐市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乌鲁木齐自身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加之其本身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有着浓郁的丝绸文化和民族文化,现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冰雪旅游+民族风情”特色旅游产品组合,并推出“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等文化节庆,同时联动周边吐鲁番、石河子、五家渠、阜康、奎屯、昌吉,形成城市旅游圈协作联动、共同发展的态势。
青藏高原地势高亢,气候寒冷,高山终年积雪,山地冰川广布,冻土生境孕育了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适应高寒环境为恶劣环境增添灵动与生机的野生动物,与古已有之自然崇拜的藏文化,使其充满神秘色彩。因此,以冰雪为核心,在高原形成了冰雪+天气气象、冰雪+草甸+湖泊+河流+野生动植物自然景观、冰雪+经幡+玛尼堆人文景观、冰雪+藏文化、冰雪+科考等自驾探险、观光游览模式。
就地理位置而言,四川、云南属于南方地区,但四川西部与云南西北部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的岭谷地区,该地区与藏东南一起被称为大香格里拉地区[15-16],四川和云南两省的野外滑雪场主要位于该区,故下文的南方地区不包括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在大香格里拉地区,虽然有诸如西岭雪山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胜地,但冰川资源具有“四季常青”的特点,赋予了该地区具有其他冰雪旅游地无可比拟的吸引力。以冰川资源为核心,大香格里拉地区形成了冰川+古城、冰川+温泉+康养、冰川+宗教景观、冰川+科考+科普+研学等休闲度假模式。四川省甘孜州海螺沟冰川景区是我国典型的冰川旅游地,通过挖掘和组合区内森林、温泉、地质地貌、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同时衍生出观光、科考、科普、研学、康养、度假等多种功能,并积极创办国家级度假区,从而形成以冰川为核心打造的多资源多功能的观光度假模式。
南方地区缺冰少雪,又无冰雪文化基础,但受益于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举办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政策指引,以及人工造雪、造冰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依托局部中高山地区较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打造了诸如湖北神农架国际滑雪场、浙江安吉云上草原滑雪场、安徽大别山滑雪场等室外滑雪场;另一方面,在巨大市场、强大资金和科技支撑下,涌现了大批如上海梦幻冰雪乐园、无锡融创雪世界、广州融创雪世界、长沙湘江欢乐城冰雪世界等室内滑雪场、滑冰场与冰雪主题乐园。切中游客猎奇、体验、休闲度假需求,通过与科技、创意融合,南方地区走出了一条山地室外与大都市室内相结合的冰雪旅游发展道路,形成冰雪+赏雪、冰雪+运动、冰雪+科技、冰雪+民宿、冰雪+创意等休闲体验模式。神农架位于湖北西北部,冬天雪质蓬松、少风少雾,有利于滑雪,是华中地区最大规模滑雪场集群,依托机场与高铁打造“两小时冰雪旅游圈”,成为南方冰雪休闲体验发展模式的示范“高地”。
可见,中国冰雪旅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图5),东北地区冰雪资源得天独厚,冰雪文化源远流长,冰雪旅游形成内涵丰富的冰雪产业发展模式;以京津冀都市圈为内核,以内蒙古中部、山西、河南和山东为外环构成的泛京津冀地区,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形成以冰雪体育赛事为核心的“冰雪+”发展模式;西北地区的陕甘宁新与内蒙古西部依托悠久的丝路文化,形成冰雪-丝绸之路文化发展模式;青藏雪域高原,海拔高,景观具有原真性、多样性与稀缺性,形成自驾探险与观光模式;大香格里拉地区发育众多海洋型冰川,是中国最佳冰川旅游目的地,形成冰川观光度假模式;南方地区依托资金、科技、创意,形成室内外互补的冰雪休闲体验发展模式(图5)。这六种发展模式组成了中国“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架构体系。
图5 中国“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区域差异性与体系构成Fig. 5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system composition of “ice and snow +” all-for-on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in China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面临气候变化、市场竞争等多重冲击。
冰、雪是天气气候的产物,其存在、分布极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具有高度敏感性与脆弱性。过去20年,中国稳定积雪区面积无显著变化趋势,但受气温上升影响,青藏高原、新疆、东北-内蒙古三大主要积雪区积雪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70,79],而且随着气候持续变暖,未来中国大部分地区积雪开始的时间推迟,积雪结束的时间将提前[80],融雪时间有所提前[79]。积雪日数显著减少的同时,近几十年中国平均年降雪量总体也呈弱的减少趋势,但新疆北部和东北北部地区降雪量在增加,且发生了由少雪到多雪的突变[71],表明这两地区将可能进入多雪期。就冰川而言,过去几十年中国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西北诸高山区的山地冰川均表现出加速消融的失衡状态[81-84],且这种变化具有不可逆性[85]。由于亚洲高山区温升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致使在SSP2-4.5 和SSP5-8.5 两种情景下至21 世纪末冰川积累区面积显著减少,届时除天山、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高山区外,其他地区冰川积累区都将消失[86]。积累区消失,冰川得不到物质补充而处于完全融化状态,并加速消融直至消亡。
除了气候变化之外,市场竞争、冰雪科技是冰雪旅游发展面临的新的冲击。以黑龙江滑雪旅游为例,黑龙江省是中国冰雪旅游的发源地,2019 年该省拥有124 家滑雪场,在中国滑雪旅游界独占鳌头,但是到2021—2022雪季财年黑龙江处于营业或间歇性营业的滑雪场只有79 家,45 家停业,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究其原因有四:①在冬奥会红利下滑雪场数量扩张过快;②泛京津冀地区、南方地区滑雪旅游兴起,成为黑龙江滑雪旅游的竞争对手,滑雪勿需再去黑龙江;③冰雪科技的发展、冰雪创意的融合,使室内滑雪、冰雪娱乐蔚然成风,游客既勿需受室外寒冷,又能尽情享受冰雪游玩的乐趣;④新冠疫情的影响。以上诸因素既减少了远距离游客,又减少了近距离游客,致使滑雪场经营难以为继。对于中国总体冰雪旅游而言,冰雪科技发展极大消解了冰雪旅游的地区性与季节性,增加了冰雪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与游客的个性化选择机会,提升了冰雪旅游的科技感与体验感,有利于中国冰雪旅游的提档升级,但对诸如黑龙江省等局部地区而言,冰雪科技可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合而言,近几十年积雪日数减少,积雪开始时间推迟,结束日期提前,雪季(9 月至翌年5 月)缩短,降雪量减少,加之气温变暖,对滑雪场造雪和雪道维护造成很大困扰,增加了其维护运营成本,加之中国冰雪旅游“遍地开花”,加大相互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冰雪科技与冰雪创意发展,室内滑雪馆、冰雪乐园等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致使传统地区的冰雪旅游受到很大冲击。气候持续变暖,山地冰川加速消融,面积<1.0 km2的小冰川(约占冰川总条数的80%)[72]将在数十年后消亡,依托这些小冰川资源的冰川旅游未来将成为历史,而在21世纪乃至下个世纪有可能存在的大冰川是重要的潜在旅游资源,未来随着大冰川消融,冰川旅游的稀缺性将进一步凸显。
冰雪旅游是冰雪经济的核心引擎,其目前受到长期气候变化、市场竞争、冰雪科技等的多重冲击,如何降低不利影响,同时遵循市场规律,助推冰雪旅游发展,最大化发挥冰雪旅游在国家近中期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冰雪旅游到了“忍痛割肉”做出大调整的时候,文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规划决策机制。不同于其他生态景观,冰雪景观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冰雪的消融期,由此会影响其美学形态(的维持),雪道和冰场等的可使用时间。因此,应建立由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等主体参与的中国冰雪资源利用委员会,从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市场投资、运营管理等多视角、全方位、系统化对冰雪旅游进行不同空间尺度、不同上下层级的设计、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冰雪旅游项目。
(2)平衡利用冰、雪资源,适度开发冰川旅游资源,挖掘冰雪文化资源,发掘冰雪科技类资源。尽管自然雪资源的利用期只有3~5 个月,但人工造雪技术进一步延长了雪资源的利用时间,而且雪资源的开发,尤其是滑雪旅游的发展形成了更长产业链。然而,室外滑雪场的高投资、滑雪旅游的高消费性使大多数滑雪场难有高收益。因此,在后北京冬奥会时代,滑雪旅游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北京冬奥会红利衰减、气候变化、市场竞争、冰雪创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另外,尽管冰川资源的利用期长,但目前开发运营的冰川景区屈指可数,仅为十多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即使人类不利用冰川的旅游资源价值,其也会自然消亡掉。因此,在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国家要重视、鼓励、引导冰川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再者,要深入挖掘冰雪文化资源与科技资源,增加传统冰雪旅游的文化内涵与科技感,提升旅游档次与品位。
(3)走综合发展道路,增强冰雪旅游业抗风险的韧性。从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冰雪旅游的影响可见,中国冰雪旅游的抗风险能力较低。鉴于中国国土广袤,空间回旋余地大,因此要兼顾发展滑雪旅游与冰川旅游,科学布局室内游与室外游,做到“东边不亮西边亮,北边不亮南边亮,室外不亮室内亮”,反之亦然。此外,应整合商业、地产、娱乐、休闲度假等多要素和多行业,发展冰雪小镇、大型旅游度假区,做大做强冰雪旅游,使中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冰雪旅游胜地。
在北京冬奥会举办与带动三亿人上冰雪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契机下,“冰天雪地”正在转化成“金山银山”,成为地区与国家绿色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冰雪旅游为核心的冰雪经济日益凸显其作用。然而,在发展层面上,目前的冰雪旅游偏重滑雪旅游与冰雪运动,对冰川旅游重视不够;在研究层面上,日益侧重市场、产业、经济效益等。因此,文中基于旅游系统思想与旅游地理学思想,探究了冰雪旅游的概念,详细分析了中国冰雪旅游发展的历史经纬,阐明了中国“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解析了“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机制、区域差异性及构成体系,剖析了中国冰雪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建议。得出以下结论:
(1)冰雪旅游是以自然与人造冰雪资源为基础,以冰、雪自然景观及其产生的所有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或项目。根据吸引物的不同,可将冰雪旅游分为冰雪观光、冰雪运动、滑雪旅游、冰川旅游、冰雪艺术品欣赏、冰雪娱乐等形式。
(2)50 余载长期探索,北京冬奥会申办、举办,一系列政策措施红利,全域旅游发展政策的叠加驱动,使中国冰雪旅游形成“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它以冰雪资源为核心,政府、企业、居民多元主体参与,交通、科技、住建、电信等多部门协调,通过深度挖掘自然、社会、经济等资源要素,有机整合、优化提升,并与食、住、行、游、购、娱、学、观、造多产业融合,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元目标。
(3)中国“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地区差异显著。东北地区冰雪文化根基深厚,冰雪旅游形成内涵丰富的冰雪产业发展模式;泛京津冀地区在北京冬奥会的带动下形成以冰雪体育赛事为核心的“冰雪+”发展模式;陕甘宁新蒙西形成以丝路文化为特色的冰雪-丝绸之路文化发展模式;青藏高原景观具有原真性、多样性与稀缺性,形成自驾探险与观光模式;依托海洋型冰川与“中国最美地方”的口碑,大香格里拉地区形成冰川观光度假模式;南方地区依托资金、科技、创意,形成室内外互补的冰雪休闲体验发展模式。这六种发展模式组成了中国“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体系。
(4)中国冰雪旅游发展面临气候变化、市场竞争等多重冲击,建议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规划决策机制;平衡利用冰、雪资源,适度开发冰川旅游资源,挖掘冰雪文化资源,发掘冰雪科技类资源;走综合发展道路,增强冰雪旅游业抗风险的韧性,做大做强冰雪旅游,使中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冰雪旅游胜地。
文中在阐述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模式形成过程的基础上,解析了“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内生-外衍机制,并建立了“冰雪+”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体系,疏漏不足部分在所难免。因笔者知识所限,文中分析只是抛砖引玉,希望与对中国冰雪旅游研究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共勉,一起深入研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