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的价值意蕴、核心内容及实践路径

2024-01-18 08:47张丽娜
新西部 2023年11期
关键词:审美观共生马克思

张丽娜

树立生态审美观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关乎大学生能否成为审美生存时代新人,也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开展马克思唯物实践观教育、生态和谐为美的审美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追求诗意栖居生存状态,并从教师和学生审美素质“双重锻造”、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双向激越”、主体间性关系与环境审美“共同构筑”等方面推进高校生态审美观教育实践。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工具理性膨胀、精神疾患蔓延,促进人类深刻审思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并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以保护人类的绿色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学生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高素质人才,其能否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束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观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生态审美观作为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不仅是大学生正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前提,也是大学生追求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合一的诗意栖居生存状态的思想基础。如何有效地引导大学生以马克思唯物实践观和生态审美观作为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方法论,从“整体性”“生成性”“圆融性”的视域看待和体悟自然的美,并以生态和谐美作为人生的追寻,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

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生态审美观教育是培育审美生存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审美生存时代新人是“以审美的世界观作为生存的根本原则,摆脱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束缚,以亲和系统、普遍共生的态度同自然、社会、他人和自身处于一种协调一致的审美状态”。[1]培育审美生存时代新人是生态文明新时代育人的重要面向,更是为共产主义社会培育生活的艺术家。“生活的艺术家”是马克思曾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导致人的审美异化,“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2]并提出对人的异化的积极扬弃,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艺术家”体现了扬弃异化及绽放生命活动自由、自觉的本性,也即是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人成为以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对待自然的生活的艺术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教会我们的青年学生追求美好的生活,走向审美生存,成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处于协调一致的“艺术家”的使命。而生态审美观教育是通过美育教育的方式改变大学生的观念,帮助他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生存观念,促进他们以美的眼光看待世界,追求美好生存,从而走向审美生存。

(二)生态审美观教育是生态德性养成的情感底蕴

生态德性表现为人对自然、世界及个人的生态状态的追求和关系上升到一种自由自觉的境界。具有生态德性品质的“生态人”,对他们而言,自身来自自然。生态德性的养成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的诞生及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必由之路。生态德性的养成作为一种德性意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德性品质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简单地通过理论的灌输及理性的认知,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的体验,而内化为自身的体认。因为,人与人、人与事物建立链接的重要方式是情感。只有经过情感的体验才能使理性认识进入人的内心。而生态审美观教育是通过审美情景的创设和体验,使主体融入自然中,与自然实现浩然同流、生命共融、情感共振。当情感共融发生,个体才能与自然产生合一的体验,进而将爱护自然、关怀他人上升到一种自由自觉的内在状态,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体悟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来自自然,并从真正意义上关爱、亲和自然,使个体道德在经由生态美的濡养而升华至我与你的合和共生的生态德性品质。

(三)生态审美观教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对工业文明发展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割裂的扬弃和超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愿景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矛盾真正的解决、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合一。恩格斯强调,历史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是由社会中的无数个人思想素养、价值观念及行为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建造者和见证者,其思想素质、审美价值取向及行为习惯等合力共同影响着现代化的建设。而审美是一种不借助外力而发自内心的情感力量,是人自觉自愿的内在要求。为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审美观教育,帮助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价值观念及审美取向,进而影响其行为,从而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助力。

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的内容

(一)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构建的唯物实践观教育为基础

生态审美观教育作为引导大学生形成以亲和系统、普遍共生的态度同自然处于一种协调一致的审美观,与其他审美观教育的区别在于对美的认识上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美,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和情感。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之美的认知是以培育大学生的唯物实践观的认识为前提的。马克思强调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唯物实践观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无限掠夺的价值取向,从实践即活动的方面,把自然纳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认识自然界的独特方法论视角,找到了理解自然、人与社会整体关系的逻辑起点,体现了具有“系統-整体”论内涵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唯物实践观的确立,从理论方面为生态审美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为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审美观教育首要的是对其进行唯物实践观教育。大学生进行唯物实践观教育注重原理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习惯的有机统一,引导大学生在掌握马克思唯物实践观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生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及在现实的实践生活中体现爱护自然、亲和自然的行为,从而创造生态美的世界。

(二)以生态和谐为美的审美观教育为核心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重建”“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同一”“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等观点体现了丰富的生态审美观。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社会所具有的“关系论”“生成性”“整体性”“圆融性”及“审美性”,体现了一种人、自然、社会整体系统和谐圆融美的生态审美观。马克思生态审美观“绝非是一般艺术学意义或在形式审美方面的理论判断和界定,也不是囿于个体审美的狭义表达,而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文化发展所做出的深层生态学思索,是在恢宏历史洞察和深邃哲学思考基础上所体现的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4]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生态审美观,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感性,使其拥有能感受音乐美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看待生活中的生态整体美;也要促进大学生对生态系统和谐、有序、共生的认识,使其认识和感悟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有序的美,并以情感的方式融入自然。

(三)以追求诗意栖居生存状态教育为目标

诗意栖居是海德格尔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栖居,提出“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的生存理想。马克思深恶痛斥资本主义社会致使“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5]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穷人还是资本家,他们的审美感性被摧残,当他们面对美时是没有感觉的。马克思进一步提出到共产主义社会扬弃异化,复归感性,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获得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即是人的诗意栖居的生存状态,一方面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人们像爱护眼睛一种守护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的精神自由、感性丰盈,人的本真性、全面性绽放彰显诗意的状态,人们追求一种极简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精神的富足和自由。任何人可以由兴趣选择自己的工作,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发挥潜能。进行生态审美观教育的目标是教育青年学生学会审美的生存,学会追求诗意栖居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使自身回归自然、拥抱自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同时在生活上简约适度,量入为出,在极简的物质中感悟心灵的自足。

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的现实路径

(一)生态审美观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审美素质“双重锻造”

教育的显现过程是一个灵魂滋养和温润另外一个灵魂的过程。大学生正处在审美观塑造的关键期,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性,既涵养德行、又濡养审美素养,锻造能力,以美之涵养滋润学生的灵魂。同时,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彰显教学的生命力和美感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正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培养其审美感性,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为时代滋育审美生存新人。

首先,教师内修外达,要以美之修养滋育美之灵魂。一方面,陶养情操,濡养感性。费尔巴哈说,“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6]教师的生态审美感知力决定着主体生态审美修养的发展程度,也影响学生生态审美素养的发展和提升。教师在生態审美鉴赏体验中通过与对象的情感联系,体会和领悟与对象融合的美,丰富自身对生态的观察力、想象力,提升生态美的鉴赏力和判断力。另一方面,以内在审美素养滋养另一个“完整人格”。思政课教师要以自身的审美素养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学生生态审美价值观的养成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扣好的第一粒扣子,而如何去滋养学生的美感,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决定着教师的美育教育教学水平。生态美育教育水平与教师审美理论知识的积淀及生态美的艺术的展现相关,而教师生态审美素养通过教学的艺术得以呈现,并通过教育教学工作得以进一步提升。

其次,正视学生审美需要,培育感性。人的需要的永恒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持久性。人天生具有一种对自然亲和热爱并由此获得美好生存的愿望。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看作具体的、自身完整的、独立的人,从完整的人的视域看待学生内在的本性需求,正视学生的需求,并激发学生内在具有的亲和、热爱自然的本性和愿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然感性。所谓自然感性是对自然超功利的态度,对自然的温情与敬畏;与自然建立的原初的联结;对自然的亲和热爱的情感。培育学生的自然感性意味着培养学生对自然天生的热爱的情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敬意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建立一种情感的联系。教师通过情景教学为学生创造自然的体验,使学生在对自然的美的意境中体悟自然的生命活性,培养学生的自然感性,保障感性的丰富性和灵动性。更要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当今社会审美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的审美取向不仅直接关涉到自己的审美标准及审美兴趣,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审美发展趋势。帮助大学生加强内在的涵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功能的彰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的审美知识的融入、审美理念灌注及教学环境的审美创设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审美观。

(二)生态审美观教育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双向激越”

马克思生态审美观是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的根本理论依据,主渠道思政课是生态审美观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实践教学中的美感体验也是塑造其生态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因此,开展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应以马克思生态审美观作为理论指导,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的同时,增强实践体悟,实现“双向激越”。

首先,思政课教学中凸显生态审美教育。一方面,目标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目标的设定决定着思政课要为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如何培养人取决于教学过程中具体、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因此,思政课要将大学生生态审美观的教育作为思政课教学的目标。目标的设定重在强调培育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倾情热爱,且日常生活中自觉美化环境的时代新人。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审美认知实际水平,因势利导,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从传统单一的理论说服和课堂教学向面向未来的审美化教学转变,在教学中逐步提升学生生态美鉴赏力。另一方面,思想性与美感性相结合。思政课教学中的生态审美教育是通过生态审美观的教育,引导学生从生态理念的树立,匡正时弊,进行生态审美,渐次抵达审美人生的高度。教学过程中以马克思唯物实践观、生态审美观作为教育重要内容,教学由理论到情感,由理性抽象到感性直观,由深文奥义到清晰易懂,体现思想性和美感性相融合。如在教学中观看一部生态内容的电影、欣赏一首富有生态美韵的诗歌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真理的魅力、道德的崇高、艺术的唯美,让学生沉静在生态美的情景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愉悦学生的身心。

其次,实践活动中的生态审美体悟。生态审美体悟是在与对象构筑的主体间性关系中,主体用无感融入对象,从而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思政课实踐活动中的生态审美体悟,是借助生态之景,丰富学生的灵魂,促使学生“反思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探究生活的真谛与感悟,进而在能动性的催进中,不断改变自身的生存状态与空间。”[7]生态审美实践体验的目的主要是从自然美景和社会胜景中唤醒内在的本真情感,重拾已渐行渐远的直觉——那种与原初的自然力量共生的精神秉赋。一是在自然美景中,融入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融入自然才能责由心生,行由责起,真正与自然和谐共生,投入到建设现代化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教育学生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去亲近自然,理解自然,敬重自然,探寻生命的真谛,朝向人类共同精神家园——人的本真回归。二是在社会胜景中,关怀他人。“人们在不同程度上超越了世俗的、实用的、功利的关系,从而浑然往我,快乐,陶醉,充满自由感和快乐感。”[8]从社会美维度切入,使师生真切感受人生的生态特性,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原则,突显审美性。教会学生在社会关系中,乐善好施,以善意帮扶他人,升华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建构一个丰富的、深刻的精神世界。

(三)生态审美观教育需要主体间性关系与环境审美“共同构筑”

生态审美观的塑造和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师生关系是影响生态审美观养成的重要因素,而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无不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此,生态审美观教育需要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构筑提供情感滋养,环境美以稳定的影响方式陶冶心灵。

首先,师生生态审美主体间性关系的构筑。生态审美关系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达到动态平衡、完整统一、和谐一致的关系。思政课教学生态审美关系是师生和谐融洽、自由愉悦的亲密关系,以无功利的态度对待自身及他人,本质上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原初关系诉求和人性的表现,“回到人自身”,领悟自身作为本真存在,感受与世界中的他人的亲密关系。生态审美关系中师生构成共生体,彼此成为审美对象,相互肯定、相互欣赏,相互悦纳。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倡教育中主体间性关系的建立,他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的对话,任何中断这种你我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思政课教学中师生主体间性关系是生态审美意义上的关系,是学生与教师和谐共在,彼此肯定赏识。生态审美主体间性关系构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关心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共享情感体验,并以主体间性关系促发学生审美精神的生长。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生态审美创设。大学生生态审美观教育是帮助其改变内在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而环境在人的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创设生态美的环境,使环境呈现生态美特性,能够滋养感受美、向往美、追求美的灵魂。教育环境的生态审美创设是教师和学生审美意愿的显现过程,也是环境显现审美和教育价值的过程。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师生能够将自身对生态美的认知和体验融入到环境的创设中,而创设后的环境又能够使学生获得生态美感体验,进而认同教育内容并进一步践行生态创美实践。校园环境的生态美的特性对学生的心灵起到浸润的作用。诗意教育氛围的营造能够让学生在感受教育真理性的同时体悟教育内含的生命力之美,进而激越学生内在对生命和生活的热情,对生态美的热爱和追求。

结 语

马克思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现实的诉求。美好生活既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水青山的生态美,也是在物质极简中所体验到的和谐宁静的美。人民是寻美、创美、达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为此,新时代生态审美观的教育尤为重要,它是开创美好生活的观念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美育教育,强调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生的生态审美观和生态审美素养的提升是生态文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培育真善美统一的时代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重要的是要做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理性观念与艺术精神的和谐统一,学会审美的生存,努力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贡献者和主力军。

参考文献

[1]曾繁仁:《审美教育:一个关系到未来人类素质和生存质量的重大课题》,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2][3][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李西建:《马克思生态审美观的理论意蕴与启示》,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9)。

[6]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万光侠、张九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范式转换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8]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作者简介

张丽娜 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

猜你喜欢
审美观共生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额日德木特古斯以《春》为题诗的审美观
浅谈日本传统建筑中的日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