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国情怀教育,多次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积极培育家国情怀。研究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時代要求。当前,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存在学生本身家国意识不够深厚、家庭培育家国情怀缺位、高职院校对家国情怀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结合发现的问题,从加强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自我教育、强化家庭培育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力量、提升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实效等方面出发,提出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实践路径。
家国情怀是一种珍惜家庭、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愫,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美好向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已经深深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血脉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这为我们将家国情怀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国外各类思潮通过各种新媒体渠道渗透到国内,家国情怀的培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进入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时期,高职学生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培养其爱国爱党、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高职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是补充未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的主力军,肩负重要历史使命。同时,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多次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作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基本原则。因此,提高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其家国情怀是一项极端重要的任务。
(一)有助于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党和国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放在了重要位置,对于培养时代新人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诠释了新时代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其中的“爱国”价值取向更是引领着家国情怀的培育,保障了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工作持续稳定的进行。同时,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家国情怀的培育,使得高职学生充分认识到“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深刻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这个同心圆的关系,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相对应,从而推进了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有助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是一种个人发自内心的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热爱的情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有助于坚定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可以使高职学生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高职学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很高,但是对其中蕴含的家国文化重视程度还不够,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和鼓励高职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悟家国情怀,从而使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比如:我们可以引导高职学生感悟和继承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使高职学生了解我们从哪里来,进而了解今后要到哪里去,让新时代高职学生自觉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三)有助于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培养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形势下各国的竞争本质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有助于提升政治素养、政治本领,有助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精神面貌饱满、综合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年寄语,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展望,提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新时代高职学生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承担着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任务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培育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家国情怀、厚植家国意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责任与使命。当前,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意识不够深厚
当前,新时代高职学生正处于最好的年代,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受到网络、周边环境等影响,不少高职学生仍然漫无目标、精神空虚,过于追求物质享受,攀比之风兴起,导致理想信念缺失、家国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一是高职学生生理成熟但心智尚未成熟,现在的高职学生多是00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普遍比较优渥,缺少挫折、困境的磨炼,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较强且比较重视个人得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抗心理,从而导致对家国情怀的认同感不强。二是社会对个体的评价趋于功利化,这使得高职学生在学习观、就业观等方面展现出了浓厚的功利色彩,产生了只学有用的、只做有益于自身的情况,这与家国情怀的培育产生了冲突。三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流通变得更快,抖音、小红书等社交软件的兴起,使得短视频替代了原本的深度阅读,导致高职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下降、系统学习的意愿减弱,对于国内外大事和历史发展脉络仅仅只是一知半解,缺乏系统的理解,削弱了高职学生主动接受家国情怀教育的意识。
(二)家庭培育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缺位
培养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必须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力,家庭作为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主阵地之一,其教育力量略显薄弱。一是家长对高职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意识薄弱,高职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出生于改革开放前后,这一代人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解决子女的温饱问题、如何提高子女的成绩、如何给予子女更好的生活,但是对于家国情怀的教育不多。二是家风建设不到位,部分高职学生的家长本身没有树立好的榜样,没有真正将“小家”与“大家”联系在一起,没有真正将家庭建设成为家教好、家风正的健康细胞,给子女灌输了金钱至上、成绩至上等错误的观念,导致学生的功利心增强,家国意识淡薄。三是家庭沟通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家长在子女小的时候将精力放于各类学习、考试以及培训,上大学后只能通过偶尔的电话、放假时间进行沟通,这使得高职学生对家庭的归属感不强,进而难以产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甘于奉献的情感。
(三)高職院校对家国情怀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作为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主阵地,其教育效果对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有直接影响。但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功利性的现象,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而高职院校大多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重视专业课程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在人文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导致学生的家国意识不够强。二是高职院校未形成浓厚的家国情怀教育的氛围,所有高校都非常重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但是真正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的较少,真正将家国情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也不多,且部分高职院校举办家国情怀相关的文化活动仅仅只是满足于做过了而不是做好了,导致家国情怀培育成效不明显。三是部分教师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不足,部分教师仅仅满足于上好自己的课程,其本身对于家国情怀的意义还不甚了解,且少有高职院校围绕家国情怀培育对教师进行常态化教育,使得教师没有从心里引起重视。
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注重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自我教育
培育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应该首先使高职学生这个主体重视起来,自觉提高家国情怀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一方面,要引导高职学生强化家国情怀相关理论学习,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要守好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鼓励学生自觉利用图书馆、网上资源学习党史、中国史和传统文化等知识,深刻了解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要鼓励高职学生利用学习强国、半月谈等新媒体平台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了解国家时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其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要引导高职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家国情怀,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参与主动性和能力,鼓励其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处理社会突发公共事件,从而提升其建设祖国的责任感。比如,近两年不少高职学生主动担任抗疫志愿者、冬奥会志愿者、亚运会志愿者等,这体现了高职学生的责任担当。
(二)强化家庭培育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力量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对其起到补充和延伸的作用,值得我们引起重视。一方面,要强化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家长是子女最好的榜样,其言行举止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孩子,这需要家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率先垂范、做好表率,面对国家、民族利益相关的大事要积极主动参与,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对子女做出有利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激发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将家国情怀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有心人”,抓住每一个重大事件节点,做好教育引导,例如与子女共同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等,让子女感受爱国之情,同时,要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教导孩子遵守中华传统美德、遵守法律法规,将家国情怀教育的点滴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三)提升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实效
高职院校是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提高高职院校对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视程度,是培育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关键一招。一方面,丰富家国情怀教育内容,适当增设、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特别是有关家国情怀的内容;适时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开展讲座、座谈会,让高职学生在交流中直观感受革命史;要用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另一方面,要办好家国情怀主题活动,组织师生大合唱、校园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抓好抓实社会志愿服务,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踏入基层、贴近人民,充实高职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感悟家国情怀,使其明白只有心系国家发展的创业项目才能真正落地,让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体会党和国家带领我们走向新时代的艰辛与不易,从而更深刻地感悟家国情怀。
结 语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职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筑基石,是学生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动力。当前,国家提出了要建设“制造强国”,这迫切需要我们培养更多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综合素质能力突出的能工巧匠,而高职学生正是填补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的最大资源。因此,积极探索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路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是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载《人民日报》,2023-01-01(01)。
[2]李奕娉、应晓燕:《新时代家国情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载《老区建设》,2022(19):76-80页。
[3]朱敏姬、彭玉颖、王尔熙:《新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现状调研及教育路径探索》,载《现代职业教育》,2022(27):1-3页。
[4]张宏伟、程果:《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三维审视》,载《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2):129-134页。
[5]刘有升、李倩雯:《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价值及实现》,载《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71-76页。
[6]邹娟、范蓉蓉:《高职院校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探析》,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3):25-28页。
作者简介
姜力波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