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打耳洞钻了双重漏洞

2024-01-18 01:45张淳艺
保健与生活 2024年1期
关键词:耳洞漏洞美容

张淳艺

近年来,“颜值经济”不断升温,医疗美容市场快速发展,然而相关问题也日益凸显。多地检察机关切实履行检察公益诉讼职责,就非法开展打耳洞等医疗美容项目并发布医疗广告等违法行为,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依法督促协同履职。

在不少爱美人士看来,打耳洞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到街邊的饰品店或者美容院,轻松就能搞定。殊不知,打耳洞远没有人们想得那么简单。据医生介绍,打耳洞风险很大,若消毒不彻底、创面出现感染,进一步发展会出现高热等,严重者或将危及爱美人士的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美容机构为追求高额利润,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从业人员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情况下,非法开展打耳洞等医疗美容业务。这些诊疗场所不规范、消毒杀菌不到位,极易造成伤口感染,不仅损害正常的医疗管理秩序,还直接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媒体报道,一名18岁女性在商场打耳洞后,其耳部感染,反复发炎红肿,几天后出现高热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其肝、肾均受到损害,并伴有颅内感染。

打耳洞之所以险象环生,是部分商家钻了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双重漏洞。

首先,消费者存在认知不足的漏洞。一些美容场所宣称,打耳洞属于生活美容,没有任何安全风险。不少消费者也认为只有和整形相关的“动刀、动手术”才属于医疗美容,才会有风险。事实上,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非侵入性”,后者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打耳洞虽然过程不复杂,但需要在耳垂上形成永久性孔隙,对人体具有创伤性和侵入性,因此属于医疗美容范畴。《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明确规定,穿耳孔术属于美容外科一级项目,应当在设有医疗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一级综合医院和门诊部,或者设有医疗美容科的诊所进行。

其次,有关部门存在监管漏洞。眼下,随便走进一家商场,或者逛逛路边的商铺,不少饰品店、美甲店、美容院、理发店,都提供所谓“无菌穿耳”“安全穿耳”等服务项目。理发店也能打耳洞,这明显属于超范围经营,涉嫌非法行医。然而,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对此熟视无睹,任由打耳洞服务招摇过市,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商家的侥幸心理。

“解铃还须系铃人”,规范医疗美容、净化市场秩序,需要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相向而行,填堵漏洞。一方面,消费者要提高健康意识,正确看待打耳洞等项目的医疗属性。2023年4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医疗美容领域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揭示了医疗美容的主要犯罪方式和常见风险隐患,警示消费者理性选择。有关方面应加大法律宣传和科普力度,帮助消费者有效区分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做好甄别,防范风险。

同时,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健全完善执法监管机制,合力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通过线上暗访、现场核查、监督执法,对涉嫌开展非法行医的店铺,依法立案并给予行政处罚。只有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才能引导市场主体树立守法经营意识,自觉规范经营行为,防止以生活美容之名行医疗美容之实。

猜你喜欢
耳洞漏洞美容
漏洞
透视环保美容热
耳洞二三事
美容
戴耳饰前要掌握的护理方法
耳洞
耳洞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三明:“两票制”堵住加价漏洞
漏洞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