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P(v-a)CO2/C(a-v)O2]在脓毒性休克早期的预测价值

2024-01-17 12:14胡庆兵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4期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病死率

周 刚,李 敏,胡庆兵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南 郴州 423000)

脓毒症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据国内外研究[1]显示,全世界每年有上百万人罹患此病,病死率高达25% ~74%。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根据Sepsis3.0 定义[2]脓毒性休克起病急,存在严重微循环障碍,导致细胞组织功能失调。2001 年Rivers 等[3]提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使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从46.5% 降至30.5%,但在临床实践中,达到目标可能引起肺水肿。有研究指出,即使患者MAP 得以纠正,其病死率仍未改善[4]。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P(v-a)CO2/C(a-v)O2是反映无氧代谢的敏感指标,较乳酸具有更快的治疗反应性[5]。本研究通过分析乳酸、中心静脉压、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及P(v-a)CO2/C(a-v)O2在脓毒性休克早期的预测价值,来找出更合适的监测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9 年5 月—2022 年12 月ICU 脓毒症休克患者(诊断标准参照Sepsis3.0)[6]。纳入标准为:存在循环衰竭,收缩压≤90 mmHg 或已知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下降超过50 mmHg ;患者需要进行液体复苏。排除标准:年龄<18 岁;妊娠期;合并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合并严重肝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处于疾病终末期不可恢复逆转。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备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伦理K2022-011-01 号文件),属于回顾性研究,不需要知情同意书。

共收集患者44 名,其中24 名患者经过6 h 治疗后根据Lac 变化分成Lac 升高组(20 人),Lac 未升高组(24 人)。Lac 未升高组男性13 人,女性11 人。Lac升高组男性11 人,女性9 人。所有脓毒性休克因腹腔感染有8 人,肺部感染11 人,泌尿系感染20 人,其他原因感染5 人,共死亡10 人(Lac 升高组8 人,Lac未升高组2 人),Lac 升高组病死率更高,见表1。

表1 Lac 未升高组与升高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根据2021 年国际ssc 脓毒症治疗指南[2]对所有患者进行规范治疗。根据治疗6 h 后患者乳酸是否升高分成2 组,Lac 未升高组,Lac 升高组。

1.3 数据收集

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感染部位、入院时CVP、MAP、乳酸、P(v-a)CO2、C(a-v)O2、P(v-a)CO2/C(a-v)O2,6 h 后上述指标,其中动脉血氧含量(CaO2)计算公式如下:CaO2=1.34×SaO2×Hb+0.003×PaO2(SaO2是动脉血氧饱和度,Hb 是血红蛋白,PaO2是动脉血氧分压)。静脉血氧含量CvO2的计算公式相同,只是采用了来自静脉血的Hb 和PvO2。C(a-v)O2=CaO2-CvO2,P(v-a)CO2=PvCO2-PaCO2(计算得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 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分类变量采用绝对数值(%)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²)检验;预测死亡采用ROC 曲线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将患者分成Lac 未升高组与Lac 升高组,两组入院时性别、年龄、病因(腹腔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的死亡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Lac 未升高组死亡率8.3%,Lac 升高组死亡率40%,两组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33 <0.05),经过6 h 治疗后,乳酸无好转者病死率较高。Lac 未升高组与Lac 升高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2.2 监测指标比较

入院时,Lac 未升高组与 Lac 升高组的监测的CVP 、 MAP 、Lac 、P( v-a )CO2、C( a-v )O2、P( v-a )CO2/ C( a-v )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均衡, 具有可比性,Lac 未升高组与未达标组入院时监测指标比 较,见表2。

表2 Lac 未升高组与升高组入院时监测指标比较

两组在经过治疗 6h 再次监测各项指标(见表3)。统计结果提示,Lac 升高组 CVP 高于Lac 未升高组,MAP 低于Lac 未升高组,Lac 升高组 P( v-a )CO2/C( a-v )O2高于Lac 未升高组。两组CVP、MAP、P( v-a )CO2/C( a-v )O2有统计学差异(P< 0.05 )。

表3 Lac 未升高组与升高组各项指标在6h 比较

2.3 将上述指标预测死亡做ROC 曲线

提 示P(v-a)CO2/C(a-v)O2ROC 曲 线 下面 积 最 大(AUC=0.85), 明 显 高 于 乳 酸(0.69),APACHE Ⅱ评 分(0.68),P(v-a)CO2(0.68)。结果见图1、表4。P(v-a)CO2/C(a-v)O2预测死亡敏感性87.5%,特异性80.6%,阈值2.67。

图1 比较各项指标预测死亡的 ROC 曲线图

表4 6 h 各项指标预测死亡 ROC 曲线下面积汇总

3 讨论

随着对脓毒性休克的认识越来越深,人们对复苏指标的认识随之改变。单一指标来反映脓毒性休克灌注改善及预后并不理想,比如乳酸,当灌注不足时,乳酸可能出现升高[8],患者存在乳酸代谢功能障碍时,虽然灌注改善,但乳酸仍有可能升高。比如EGDT、ScvO2能够体现患者机体氧气代谢状态,但在脓毒性休克早期,其ScvO2已经开始降低,早期治疗目标无法作为复苏治疗的敏感指标和终点[9-10]。P(v-a)CO2/C(a-v)O2比值作为反映呼吸商的指标,有氧代谢时,氧消耗(VO2)和CO2的产生成一定比例;当出现无氧代谢时,P(v-a)CO2/C(a-v)O2比值即会异常升高。近年来研究表明P(v-a)CO2/C(a-v)O2能够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情况,且与预后相关[11]。

研究显示,乳酸能够反映组织缺氧状态,乳酸持续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本研究显示乳酸升高组病死率较未升高组高,且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显示经过液体复苏后,P(v-a)CO2/C(a-v)O2在Lac 升高组上升,在Lac 未升高组下降,与乳酸变化趋势相近,而ROC曲线分析提示该指标的预测效果比乳酸、P(v-a)CO2、APACHE Ⅱ评分均要好。P(v-a)CO2/C(a-v)O2比乳酸和APACHE Ⅱ评分等指标更加灵敏地反映预后,这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类似[11]。Mekontso-Dessap 等[12]的研究表明,在重症患者中P(v-a)CO2/C(a-v)O2比值对无氧代谢的早期发现和预测能力明显优于ScvO2、P(v-a)CO2,且 与Lac 相 比,P(v-a)CO2/C(a-v)O2比值的变化对组织低灌注更加敏感。

另外,在本研究中,P(v-a)CO2/C(a-v)O2预测死亡,在ROC 曲线分析上,比其他指标表现更好。Tascón 等[13]的研究发现,在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时,复苏起始时和6 h 结束时的P(v-a)CO2/C(a-v)O2是28 d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倪主昂[14]的研究显示,液体复苏前到开始复苏后24 h 的P(v-a)CO2/C(a-v)O2变化率可以有效预测高乳酸脓毒症患者的器官功能改善情况,也能有效预测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发生。

综上所述,P(v-a)CO2/C(a-v)O2能够准确反映出组织灌注情况,对液体复苏有一定指导意义,另外P(v-a)CO2/C(a-v)O2在预测死亡上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未来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上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脓毒性休克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集束化容量反应监测治疗高龄重症肺炎致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血清NGAL联合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创伤性休克的安全输血与中医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