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强
抑郁患者可能是近年来国内心理健康领域的最常客。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抑郁患病率高达15%-20%,五成抑郁患者为在校生。如此高的发生率不禁令人咋舌。与此同时,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大众对抑郁的认识越来越多。
然而,我们也需要提防抑郁症诊断扩大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们是否需要发问:只有顺着精神卫生这一条路径去认识抑郁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从“抑郁”汉字本身出发寻找线索以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路径。
“抑”的古字为“印”,会意字,小纂体“”的上方像一只手指张开的人手,下方像一个半跪着的人形,两部分合起来表示一个人在用手按压另一个人,其本义与按压有关,故有印刷、印泥等常见组词。
在近代为突出动词之意才加上“扌”做偏旁,得到今天的“抑”字,并引申出“压抑”“抑制”的含义。相对应的英语是“press”,當加上代表“向下”的“de”前缀组成“depress”,强调“向下压制”。看到这儿,读者可以初步理解为何抑郁症的英文是depression,它是depress的名词形式。
那和“郁”有什么关系呢?郁,异体字为“鬱”,《说文解字》中解“木丛生者”,草木茂盛之意,做动词时亦有阻滞、积聚之意,也就是多或满则堵,所以中医里有“郁结”一词。“郁”一字本身与情志无关,常与“忧”组成“忧郁”一词。忧的繁体字是“㥑”或“憂”,愁也,会意字,表示心中的所虑和所愁反映在脸上。合起来后,“憂鬱”的本意就是心中的苦闷太多堵在心里、显在脸上。
据以上简要分析,“抑郁”实则是“抑忧郁”,郁是忧的形容词,抑是忧的动词,具体是指心中满满的苦闷被压制在心里,有时还要把显在脸上的那部分苦闷也压抑住。
诚然,无论是depression,还是抑郁,都省略了最核心的客体部分,即心中的不快或苦闷。既然是心里的苦闷,那再正常不过。人食五谷杂粮,生活中有苦闷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时无处诉说,只能藏在心里,又或者有时碍于处境只能暂时地压抑,这也是很正常的。
因此,抑郁本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短期的抑郁是生活的常态。然而,如果堵在心中的苦闷被长期压抑,则容易憋出问题,进而恶化出消极自我、绝望、生无可恋等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现代心理科学中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诸如家庭矛盾、童年创伤、校园霸凌、学业压力等消极外因是儿童青少年出现抑郁问题的常见原因。因为这些经历对于成长期的儿童青少年而言是极为痛苦的。
而家庭和学校是儿童青少年绕不过的成长环境,这些痛苦经历很容易堵在他们幼小心灵中,如果长期得不到理解、支持和帮助,那他们出现抑郁问题的风险更高。尤其是对于一些性格敏感、爱反刍的儿童青少年而言,他们心中所感受到的苦闷以及堵在心里的情况更为严重。
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儿童青少年选择逃避,通过忽视或麻痹的方式让自己转向网络世界,殊不知网络世界只是一时的避风港,心中的郁结还在那儿,有时甚至还会招来其他类型的苦闷。所以现代心理科学发现沉迷网络的儿童青少年有更大概率出现抑郁问题。
据上述解析,我们可以很容易认识到,预防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工作思路之一是减少他们心中出现强烈的苦闷,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对于一些性格敏感的儿童青少年。当然,我们需要承认的是,每个人都会有成长的烦恼,都需要经历一些生活的苦闷。减少他们经历苦闷绝非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无菌”的环境。
工作思路之二是在营造良好成长环境的基础上,让他们能充分发挥青春阳光、能量满满的天性,接触自然,培养各种兴趣爱好,有要好的伙伴。更重要的是,父母和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教会儿童青少年正确看待心中苦闷,以及采取常见的疏通心结的方式。
否则,当他们面对未来人生的转换期(如高考、升学、初入职场等)时,他们仍有可能再次经历苦闷积压而出现抑郁的风险。古人吟诗作对、游山玩水、观花赏月就是非常好的例子,这些方式能帮助他们排解自己离乡、郁郁不得志时的忧愁和苦闷。
对于大多数的儿童青少年而言,他们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苦闷长期积压在心中。即使有,如果父母、老师能帮助他们更早、更快、更好地疏通心结,那他们出现抑郁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类似的,现代心理科学发现来自父母、老师和同伴的支持是减弱抑郁风险的主要积极因素。来自重要他人的情感支持本质上是“心连心”,唯有“心连心”才能疏通心结。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忌讳“心病却只找西药医”。
在大众对抑郁的科学认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可能有一些儿童青少年在经历抑郁时只会寻求精神卫生医疗的帮助,但如果堵在他们心中的苦闷长期不通或者苦难的源头不改变,这些医疗帮助可能是治标而不治本。
因此,笔者鼓励大众既接受现代医学体系下对抑郁的科学认识,亦可以从一些朴实的视角来看待抑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大众对抑郁的害怕和羞耻感,在现实生活中直面抑郁。
以上内容虽围绕儿童青少年展开,但其背后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成年人乃至老年人,有时成年人的苦难比未成年人还要多且复杂,但成年人可能比儿童青少年有更多的用心照顾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