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起义领导人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背后的历史佳话

2024-01-17 15:25:18张崇发张子申
党史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绥远傅先生傅作义

张崇发 张子申

摆在笔者面前的这本珍贵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刊》,存世已近75年了。

1949年9月21日,全國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前两天,刚刚参与了绥远和平起义的重要人物傅作义、董其武、孙兰峰、周北峰、邓宝珊5人,全部受到中共中央邀请,其中4人光荣地参加了这次会议。

周北峰作为参会代表,会后收藏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刊》。《纪念刊》扉页上盖上了他的红色印章,还写了年、月、日。1989年周北峰去世后,儿子周仿伯又在扉页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了自己的名章。两代人,一直珍藏至今。

翻阅《纪念刊》,看着傅作义等5位重要人物的照片,笔者的脑海里就涌现出绥远和平起义前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历史佳话。

董其武将军和周北峰先生都是晋南人。董将军比周北峰先生年长4岁,二人一直以兄弟相称。这一文一武又都供职于同是晋南人的傅作义将军麾下,成为傅作义将军坚持抗战、决策北平和平解放乃至“绥远方式”等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人。从而,他们成为傅作义将军军事、政治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董其武将军义愤填膺,立即向傅作义将军送达了一份催人泪下的请战书,请缨消灭日军。1933年,董将军在北平怀柔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曾血战15个小时,军帽被炮火炸飞,仍率部击退敌人10余次疯狂进攻。1936年冬,绥远成为全国“抗日的先声”。在绥东红格尔图战役中,傅作义命令董将军部,出其不意突袭日伪军指挥部巢穴。此役从凌晨2时激战到7时,日伪军全线溃退,董将军被誉为“五位民族英雄”之一。接着,董将军参加了收复百灵庙的战役。捷报传来,全国为之震动,军民无不扬眉吐气。此后,忻口会战、太原保卫战,都显示出董将军的卓越军事才干。返绥远后,董将军更是再接再厉,参与了绥西战役和收复五原战役,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从此,日军的铁蹄无力再向西扩。

周北峰先生在青少年时代就反对军阀统治、追求民主自由。曾被推选为山西省学生代表,参加过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生临时代表大会。其间,他与共产党人张友渔、李大钊等有所接触,受到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并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白色恐怖中失掉组织联系,于1927年冬赴法国图鲁兹大学留学。在法期间,与廖承志、杨秀峰等共产党人交往密切。1931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国,在哈尔滨法学院、山西大学任教授,积极传播社会经济学和《资本论》等革命学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接受中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建议,到傅将军部工作。傅将军委托他到全国各地考察,并以山西教育界代表身份参加了蒋介石举办的“庐山茶话会”。回去后,向傅将军汇报了全国的抗战动态。1937年,在晋西北离石县(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周北峰与董其武将军相识。

此后,周北峰代表傅作义将军到延安学习考察,荣幸地见到了毛泽东,并拜会了贺龙、萧克、罗瑞卿、成仿吾等中共领导人。按傅将军的意见,周北峰向中共领导人提出,派一批政工人员到傅作义部工作。傅作义将军要效仿八路军,在部队内建立政治工作制度。这次,周北峰顺利从延安带回100多名八路军政工干部。从此,傅部军、师、旅设政治部和政治主任,团派政治主任,下设干事若干;营派政治教导员,连派政治指导员。在延安,毛泽东让周北峰转告傅先生:“要有持久作战准备”,“劝傅先生不要性急”。

董其武将军对毛泽东“持久战”的思想十分欣赏。在晋西,董其武拜会贺龙等中共领导人,系统聆听了贺龙的讲解,懂得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和游击战术理论,打破了过去一味追求正规战的保守思想。他向贺龙表示感谢,说:“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那时,在董其武将军的队伍里,可以悬挂朱德总司令的画像,战士可以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此后,董将军在绥西的一系列战役里,运用学到的新战术,取得重大战果,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直接受益者。

后来,为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周北峰受傅作义将军委托,参与了和谈全过程,为北平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听到北平和谈,时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的董其武将军,立即飞往北平向傅作义将军表态:“您怎样走,我就怎样走!”于是,周北峰被傅将军委任为绥远和谈代表,遵照毛泽东说的“绥远方式”,“让董将军慢慢做好他的内部工作”,相机和平起义。

1949年2月,周恩来、傅作义(右三)、邓宝珊(右四) 等在西柏坡的合影

当时,南京政府听到董将军的动向,先是下令部队西撤,继之又停发其军饷。董将军力挽狂澜,下令参谋部门对于部队西撤一事,“没有我的命令,就地歼灭!”董将军一身正气,遏制了小部分顽固分子破坏和平起义的企图。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又派飞机接董其武将军去广州,被董将军严词拒绝。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前两天即9月19日,董将军率部实现了“绥远方式”的和平起义。起义部队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很快实现了“解放军化”。毛泽东给傅作义将军写信说:“二十三兵团进步如此之大且快,可为庆贺。”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董其武、周北峰这对老友都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每年到北京开会总能见上一面。董将军每次都是迫不及待地要见周北峰。听说内蒙古自治区的代表就要来京了,董将军总是提前到北京饭店大厅里等候,一旦见面,简直亲热得不得了,马上拉着周北峰先到晋阳饭庄吃上一顿家乡的饭菜,有时也去全聚德吃北京烤鸭。老友重逢,他们有说不完的心里话,谈得最多的还是晋南老家的事:何时去关帝庙拜关老爷,去秋风楼览胜,去普救寺访古,也谈转战黄河两岸的战事、故人。谈话间,两人不时拊掌大笑,流露出无比欢畅的心情,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真诚拥护和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董其武将军和周北峰这对同舟共济、患難与共的挚友,焕发出欢呼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活力。他们相互鼓励,共同要求进步,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12月,董将军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庆幸自己终于有了光荣的归宿。1984年4月,周北峰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都是年过八旬,才加入党组织。他们又相互鼓励,扶携着走完人生全程。二人同在1989年去世。

孙兰峰原为国民党军第11兵团司令,1948年12月兵败张家口后,溃退到绥远,此后便以国民党军第9兵团司令的身份驻防包头。

1949年9月,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决定站在人民方面,孙兰峰将军态度不坚决。在9月19日参加《绥远和平起义通电》签字的39个人中,孙兰峰是最后一个表明参加起义的,也是最后一个签名的。

为了使国民党军第9兵团不分裂出去,为了使孙兰峰能有一个好的归宿,傅作义和董其武将军为此付出了近8个月的努力。

6月18日,傅作义派王克俊等20人到绥远宣讲“和平协议”。王克俊找孙兰峰传达了傅作义的指令,孙兰峰坚持要见到傅作义才能决定方向。

8月底,傅作义来到包头后,董其武与孙兰峰谈过两三次,孙既不表示反对起义,也不表示参加起义。

傅作义只好亲自出马,在10天时间里,找孙兰峰长谈了3次。但孙兰峰仍不为所动,气得傅作义对董其武说:“半年多过去了,18名中将、上将,160多名少将均已表明态度,没想到只有他一人却让你我如此费力劳神。”

9月16日,《绥远和平起义通电》用电台发北平中南海,请毛泽东审阅。毛泽东同意原文照发,只让周恩来告诉傅作义和董其武:在通电里,把蒋介石、李宗仁、阎锡山的全名写出来。

1949年9月19日, 董其武在《绥远和平起义通电》上签名

董其武收到北平的复电后,马上作了改正,并让手下人员用虎皮宣纸将电文缮写好,准备签字时用。

9月18日上午10时,绥远军政各界、各民族代表,以及邓宝珊部驻包头附近的第22军代表,在包头银行礼堂举行《绥远和平起义通电》签字仪式。董其武首先签字,按顺序第二个是孙兰峰,可此时他称病住在医院里,思想还没有完全想通。为了最后再给他一次机会,董其武拿起一只小茶碗,扣在自己名字后面,留待孙兰峰补签。随后,其他37人依次在《绥远和平起义通电》上签了名。

签字仪式上,有人提出“九一八”是国耻日,建议把起义日期推迟一天。董其武则有另一层考虑:推迟一天,再给孙兰峰一个机会。

当天下午,董其武来到医院再次劝孙兰峰。孙兰峰流着泪告诉董其武:“我想不通啊,打了几十年仗,胜多败少,怎么这一年多却老吃败仗,最后还要签字,把自己的生死也交给共产党……”

走出医院,董其武不想放弃,就去找傅作义,希望傅作义将军最后再找一次孙兰峰。

这天深夜,傅作义来到孙兰峰的病房,再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做通了孙兰峰的工作。董其武立即让手下人带着《绥远和平起义通电》赶往医院。

9月19日凌晨3时许,在病房里,孙兰峰在董其武扣小茶碗的空白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董其武即将宣布绥远和平起义前夕,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便开始安排绥远起义人员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有关事宜。

1949年9月14日,毛泽东说:“在绥远军政人员表明态度后,董其武、孙兰峰可能被邀参加政协。”他还说:周北峰参加政协是可以的。

9月18日,周北峰在北平接到傅作义的电报。傅要周北峰立即向周恩来报告,他完全同意毛泽东提出的傅(作义)、邓(宝珊)、董(其武)、孙(兰峰)、周(北峰)5人参加政协。

周恩来让周北峰电告傅作义:“此次列为代表的,都必须出席,不能请假。”傅作义接电后,立即复电:“董其武因公恐不能随我到北平,要请假;孙兰峰还是拒不签名起义,我意可改另一人。”

9月19日凌晨1时,周北峰到中南海向周恩来报告。周恩来说:“孙不签名,就4个人吧!”

3时许,傅作义又致电周北峰:“孙已签名了,代表名单上还是添上孙兰峰。”傅作义特别嘱咐周北峰:无论如何必须立即呈报周副主席。

此时,天已经快亮了,周恩来刚刚休息。周北峰只好与薄一波通电话,说明要立即面见周副主席。一个多小时后,周北峰接到回电:“已请示周副主席,你可于5时前去向周副主席报告。”

于是,周北峰立即动身赶往中南海。周恩来问周北峰:“傅作义又来电报了?”

周北峰说:“是的。傅作义来急电说,孙兰峰已经签名起义,政协代表还是加上孙的名字。起义人员名单今日即可发出,他也于此电文发出后,由包头启程返回北平。”

周恩来问:“孙兰峰是否随傅先生一同来?”

周北峰说:“电报没有说明。此时电台已关闭,不能与傅先生联系了。”

周恩来说:“那不行,孙兰峰既是那种情况,他名列全国政协代表,要是没有来,那就很不好。明天上午就要开全国政协筹备会最后一次会议,通过代表名单,这样就不好决定他的代表资格。”

周北峰说:“我判断傅先生一定要偕孙兰峰同车来。他在起义前闹得那个样子,起义了,董其武必须留下来安排善后的。孙兰峰留在绥远,傅是不放心的。”

周恩来说:“最好是由华北局与绥远省人民政府联系一下,令他们于傅先生的车过丰镇时,到车站欢迎傅先生,并看同车来的有没有孙兰峰,即来电话报告。以便明天筹备会通过出席代表名单时决定。”

9月20日10时许,丰镇打来电话,说傅先生的铁甲列车已经过了丰镇,车上同坐的有孙兰峰。薄一波当即打电话向周恩来报告。

孙兰峰

1949年9月22日早晨,傅作义乘坐的列车徐徐驶进北平西直门车站。傅作义、邓宝珊、孙兰峰一同走下列车时,受到聂荣臻、薄一波等人的热烈欢迎。聂、薄紧紧握住傅和邓的手,說:“你们辛苦了,你们辛苦了!毛主席、周副主席和朱总司令让我们代表他们来欢迎你们!”

傅作义说:“感谢领导的关心!”随即向聂、薄介绍了孙兰峰。

聂荣臻、薄一波愉快地握着孙兰峰的手,说:“欢迎您,孙将军!”

孙兰峰高兴地说:“谢谢,谢谢!”

当天下午,傅作义和邓宝珊、孙兰峰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出席了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他们在庄严隆重的会场里,面对主席台上高悬的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感慨万千……

会议期间,毛泽东接见国民党部分起义人员时,说:“程潜先生、陈明仁将军在起义时把部队搞散了。你看傅宜生、董其武,完整起义。傅宜生一开始就对董其武说,要完整起义。为此,董其武吃了不少苦。”

程潜说:“我怎么能比傅宜生。我们是朋友班子,人家是兄弟班子。董其武、孙兰峰与傅宜生亲如手足啊!”

傅作义说:“一是毛主席‘绥远方式’的宽厚所致,二是董其武伸张正义,顾全大局所致……”

“哈哈,这就是他们能成为兄弟的原因所在。”毛泽东爽朗地笑了。

当时,董其武不在现场,也没有来参会。因为绥远刚刚起义,有许多善后工作要做,他请假留绥。他要确保起义后部队不乱,社会秩序稳定。

傅作义一行离开包头赴北平参会时,董其武率领起义签字代表30余人,来到包头火车站,为傅作义、邓宝珊和孙兰峰送行。当专列徐徐启动的时候,董其武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自己一生中做得最大的一件事,也是最成功的一件事终于完成了!

封面说明: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出城接受改编的傅作义部队受到热烈欢迎

猜你喜欢
绥远傅先生傅作义
民国时期绥远改省时间小考
傅先生
钢琴艺术(2021年2期)2021-04-13 09:35:44
平津战役前傅作义为什么不撤退
宽厚的“绥远方式”
一个白求恩式的人
——在傅炯业先生李梅英女士金婚庆典上的讲话
文学教育(2018年29期)2018-09-27 09:20:08
软笔的硬度
散文百家(2017年12期)2017-12-08 19:27:27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
晚报文萃(2015年4期)2015-08-24 08:00:43
傅作义一生最敬重的人
幸福·悦读(2015年4期)2010-11-18 05:49:52
傅庚生先生
美文(2009年15期)2009-10-24 05:49:04
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
党史博览(2009年1期)2009-02-13 05: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