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全滋 刘 琨 王洪波
(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 辽宁大连 116034)
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取得了可喜成就,但面临的困惑也不容忽视:活动单一,没有常态化;大学生参与意愿受活动质量、推广激励和心理因素影响;跨部门“协同不足”和“协同失灵”;群体定位不准,没有充分认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差别等,阅读推广工作乏力[1]。特别是推广阅读中“广”的阅读效果并不明显,大量的潜在读者依然在图书馆外徘徊。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对阅读推广的认识存在偏差,对图书馆传统业务的推广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推出的阅读活动或项目,对改进高校师生阅读作用不明显,与师生阅读需求之间存在偏差,二者之间契合度不高、师生参与意愿不强。第三,高校图书馆推出的阅读活动基本面向馆内现实读者,而这一人群往往就是阅读意愿强、阅读能力较强的人群[2],对大量的潜在读者吸引力不大。高校师生与其他社会读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把公共图书馆的宣传性阅读活动简单复制到高校图书馆并不合适,缺乏专业性、不具针对性的阅读活动对高校师生而言,不解决实际问题,现实意义不大。为了清晰阐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大连工业大学内做了师生阅读调查和分析工作。
本次阅读调查通过问卷星网络服务平台进行。涉及师生的基本概况、阅读状态、利用图书馆情况、参与阅读推广活动情况等多个方面。我们选取其中关联性较强的几个问题,了解师生阅读需求以及对阅读、对图书馆、对阅读推广工作的态度和看法,从数据中分析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师生阅读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从2021年11月1日开放问卷到2022年3月1日止,共回收有效问卷2 559份,占全校师生总数的16%左右。其中,教师占有效问卷的比例为3.91%,研究生占8.13%,大一学生占34.23%,大二学生占19.38%,大三学生占24.5%,大四学生占9.85%;女生占57.13%,男生占42.87%。为了客观反映师生的真实情况,调查问卷采取单选和多选混合方式进行。
调研数据显示,51.9%的师生认为阅读非常重要,37.36%的师生认为阅读很重要,二者之和达到89.26%。显然,高校师生对阅读的认识是积极、肯定的,态度也是明确的,说明高校师生阅读需求非常强烈,不存在师生阅读需求不足问题。当然,师生阅读渠道是多元的,图书馆只是其中一个,图书馆能否赢得师生关注,能否让师生回流,关键看图书馆推广方式和推广策略是否与师生需求对路,能否有效激发、提升师生的阅读需求。
网络环境下,师生可供选择的阅读方式更加多元,阅读成本更加低廉,阅读效能不断提升。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师生在阅读方式选择上,由高到低依次为手机阅读、纸质文献阅读、利用电脑或平板电脑阅读和听书,其所占比例分别为75.38%、56.7%、55.29%和20.24%。当然,这里所说的阅读方式选择并不是单一的,绝大多数师生的阅读方式是复合的,即选择手机阅读,同时,也会选择其他方式阅读。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要适应师生阅读特点和方式,紧扣师生阅读需求,千方百计满足师生多元化、个性化阅读需求。
大多数参与问卷的师生喜欢以视频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比例高达56.27%。在内容选择方面,67.88%的师生喜欢阅读与个人兴趣相关的文献信息,52.72%的师生喜欢浏览新闻资讯,查阅科技文献的师生占36.3%、浏览生活资讯占35.72%、阅读中外经典文学占33.8%,其他人文社科占32.12%。网络时代,各种媒体信息铺天盖地,师生获取文献信息日益方便快捷,微信、抖音、快手、喜马拉雅等流行广泛,深受网民欢迎,这是网络时代阅读的重要特征之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注重师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要关注推广内容的多元性和多媒体性。
利用图书馆完成作业占65.42%,丰富兴趣爱好占47.67%,喜欢图书馆环境占41.54%,考研复习占39.9%,科学研究占27.2%,消遣娱乐占20.52%,其他占14.97%。从调研结果看,尽管当前师生每年借阅传统纸质文献的数量不断减少,但师生对图书馆的阅读环境还是比较认可的。利用图书馆完成作业、考研复习都与图书馆阅读环境直接相关。虽然电子资源日见繁盛,深受师生欢迎,但图书馆阅读环境、人文环境建设在推广阅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要牢牢把握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和环境,发挥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独特优势。
网络时代,师生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日益多元化、便捷化。从师生答卷结果来看,师生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从高到低依次是手机、搜索引擎、图书馆电子资源和图书馆纸制文献,比例分别是77.41%、52.29%、28.84%和27.82%。大部分师生选择移动终端和互联网获取文献信息,选择通过图书馆查阅文献信息(包括纸质和电子)的比例相对偏低。一方面,这可能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相对有限,网络服务受限等有关;另一方面,网络OA(Open Access)资源越来越丰富,花钱买方便也是很多年轻人崇尚的生活准则。
只有12.58%的师生认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很好,会经常参与;32.83%的师生认为活动不错,也会偶尔参与;35.64%的师生主观上很想参与也愿意参与,但对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不够了解或得不到相关信息,错失参与机会。这些数据与图书馆平时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参与情况基本相符,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的师生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大多数参与到活动中来的师生是正好路过活动现场,专门奔着活动而来的师生更是寥寥无几。这说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内容和形式上也没有给师生带来眼前一亮的阅读体验,或许是高校师生对各种活动本身不感兴趣,或者认为这样的活动不解决实际问题,参与与否差别不大。
师生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会经常遇到阅读问题的比例占15.32%,偶尔会遇到阅读问题的师生占62.84%,基本没有遇到阅读问题的师生占21.84%。数据表明,即使高学历的高校师生同样会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阅读障碍和困难。可以说,不同层次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阅读困难和问题,而且,阅读层次越高,阅读障碍和困难也会越多、越复杂、专业性越强,更需要得到图书馆专业指导和帮助。
在面临的具体问题方面,27.71%的师生认为图书馆资源太少,35.17%的师生认为是找不到想看的文献,28.6%的师生不知道自己应该看什么书,34.58%的师生对图书馆不了解,31.11%的师生认为自己缺乏专业阅读指导,6.17%的师生认为自己在图书馆有过不愉快的阅读经历,22.7%的师生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到图书馆或利用图书馆资源。从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师生对图书馆并不十分了解,很多时候只是一知半解。师生在选择问题解决方案方面,由高到低依次是向身边师生救助、咨询服务台老师、在线咨询、咨询身边老师等,比例分别是36.11%、27.67%、12.86%和11.45%。解决师生阅读困难和障碍应该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内容。
55.84 %的师生希望图书馆提供个性化阅读指导,54.67%的师生希望图书馆能够深入院系了解师生需求并解决实际问题,50.21%的师生希望经常把图书馆资源推介给师生,32.79%的师生希望建立师生互动平台,28.88%的师生是希望图书馆开展有针对性阅读教育或培训。当然,师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受问卷提供选项的限制,可能并没有完全表达出真实想法。尽管如此,师生还是希望图书馆能够走近师生,了解师生现实需求,解决师生实实在在的阅读问题。
从前文的调研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高校师生的阅读状态是积极的、阅读需求是旺盛的,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期望值也是很高的,师生利用图书馆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图书馆帮助解决。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把阅读推广工作理解成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而大多数所谓的阅读推广活动只能起到宣传和引导阅读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寥寥无几,造成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与师生阅读需求之间的错位现象,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陷入尴尬境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阅读推广认识不到位突出表现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部门化或称局部化。在图书馆行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包括专家学者存在这样的认识,只有阅读推广部从事的工作属于阅读推广,其他部门业务工作则不属于阅读推广。这种认识的直接后果就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与大多数业务岗位无关,换句话说,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与大多数馆员无关。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蒋永福先生认为,阅读推广本来就是图书馆的核心服务[3]。言外之意,阅读推广并不是什么创新服务,更不应该成为图书馆的局部工作。笔者完全认同蒋先生的观点,图书馆从诞生到现在一直与阅读存在着某种特定关系,阅读孕育了图书馆,反哺阅读、推广阅读理所应当地成为图书馆永恒不变的根本宗旨。图书馆阅读推广是全体馆员共同参与的全过程推广,而且这种推广具有明显的图书馆学专业性质。也就是说,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一个完整的阅读推广与保障体系,每个馆员在这个体系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推广作用。正因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一个完整体系,图书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推广方式、推广内容等也不尽相同,用单一的“活动”形式来束缚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认识和做法显然是不妥的。
阅读推广概念最早来自教育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出版行业等[4],后来逐渐传到图书馆。与社会其他行业、组织、机构不同,图书馆本身是专业性学术机构,图书馆业务具有明显的专业属性。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作为专业推广主体,拥有一批专业馆员队伍,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要利用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师生阅读问题,从而实现推广阅读之目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要建立在自身专业人才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和文献资源优势等基础之上,可选用的推广方式也应不拘一格。
图书馆从阅读需求中诞生、在推广阅读中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图书馆传统业务是基于读者阅读需求而建立,并根据读者阅读发展不断完善起来。图书馆是从藏书楼演变而来,藏书楼以收藏为主,阅读为辅,不具推广性,它本身不希望更多读者利用藏书楼文献。随着读者阅读需求持续扩大,社会上的文献远远不能满足读者阅读需求,藏书楼不得不向社会读者开放,此时的藏书楼就是图书馆的雏形。在此基础上,馆藏规模、业务功能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尽最大可能满足广大读者阅读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和阅读问题也会如影随形、层出不穷,只要社会还需要阅读,图书馆的推广职能就不会消失。可见,读者的阅读需求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同时,图书馆在解决读者阅读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读者、推广了阅读、发展了自己,二者相辅相成、合作共赢,图书馆传统业务的推广性是不容质疑的。范并思教授曾指出,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应该是使不爱阅读的人爱上阅读,使不会阅读的人学会阅读,使阅读有困难的人跨越阅读的障碍[5]。
从前文调查与分析不难看出,高校图书馆存在一系列阅读推广认识问题,要提升高校阅读推广工作质量和效果,必须提高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认识,同时,把解决师生阅读问题作为推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阅读推广需要数据支撑,并依数据而开展活动……从而使得阅读推广活动目标定位更加精准,更具科学依据[6]。只有建立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的推广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国际图书馆协会与机构联合会下属的文化素养与阅读专业组于2011 年颁布了第125 号专业报告——《在图书馆中运用调查研究进行文化素养与阅读推广:图书馆员指南》。该报告指出,图书馆员在文化素养与阅读推广工作中如果运用一种系统的基于数据资料(Systemic Data-driven)的调查研究方法,则可以在该领域中做出更大的贡献[7]。循证图书馆学(Evidencebased Librarianship, EBL)作为图书情报领域的新兴概念,和阅读推广领域有着天然的相关性,馆员将可获得的最佳证据与用户的需要和取向有机结合以用于提高专业判断的可靠性[8]。于良芝等人也认为,EBL和图书馆阅读推广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点[9]。图书馆推广工作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将适当的文献信息推送给有阅读需要的读者,二是将潜在读者培养成适合阅读并愿意阅读的现实读者,提升现实读者的阅读质量和水平。毫不夸张地说,阅读调查和研究是做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调研数据显示,高校师生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会遇到阅读困难的比例高达78.16%,而且,需要图书馆帮助解决的阅读问题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要基于师生阅读问题展开,把解决师生阅读问题作为推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图书馆不仅是文献信息中心,更多的是高校的阅读推广中心。图书馆要时刻把握阅读这个核心问题,去研究、去发现并去解决阻隔师生与文献信息之间的各种障碍和问题。馆员要经常走到师生中间去,因为很多阅读问题不完全发生在图书馆内,很多前端阅读问题发生在馆外,在大量的潜在读者中间。
图书馆属于专业阅读推广机构[10],高校图书馆更是如此。高校图书馆不应舍弃自身的专业优势去模仿、附和社会其他阅读推广活动,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刘彩娥也认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陷入了服务对象定位错位的误区[11],这是高校图书馆近年来阅读推广工作举步维艰的根源所在。图书馆以其完备的推广体系、专业的馆员队伍等先天优势,成为全民阅读的中坚力量。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主导作用凭借的不是阅读推广活动,而是图书馆传统业务的专业性和推广性。通过阅读实现科技创新,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和水平。当然,在中、高级阅读阶段,面临的阅读问题也是复杂的、专业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就是利用馆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师生面临的复杂问题,为教学科研活动保驾护航。杨莉等人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运用专业的手段开展阅读推广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推动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不断深化,使图书馆人的阅读服务更加专业化,吸引师生走进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走专业阅读推广之路是提升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必然趋势[12]。随着阅读推广工作的深化,基于用户需求的阅读推广服务内容越来越个性化和专业化[13]。常青等人认为,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和实施专业阅读推广,为师生提供更加专业的阅读服务[14]。专业推广是高校图书馆立世之本,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社会其他阅读推广根本区别所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一个完整的推广体系。图书馆阅读推广具有全员性,即分布在图书馆不同部门、岗位的人员均在从事阅读推广工作,没有例外。馆员队伍基本可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从事文献信息推广的馆员队伍、从事读者推广的馆员队伍和为推广关系、阅读关系提供全程全方位保障的馆员队伍[15]。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不仅是全员性的,而且是全过程的。一篇文献从入馆到读者阅读,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多个岗位人员齐心协力方能完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阅读结果和效果。图书馆因阅读而诞生,为推广阅读而发展,其推广阅读能力与生俱来。图书馆自产生以来一直在从事阅读推广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16]。高校图书馆以其推广的专业性、权威性和系统性成为读书活动的一个主要阵地,也是倡导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等阅读基本理念的中坚[17]。高校图书馆要充分认识推广工作的全员性和全过程性,让每个馆员都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使每个馆员的小推广集合成图书馆的大推广,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大阅读。
与社会其他组织、媒体、机构的阅读推广不同,高校图书馆通常利用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帮助师生提升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意愿,解决师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阅读困难,提高师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阅读数量、阅读质量和文献信息利用率,进而达到推广阅读之目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不能依赖简单的阅读推广活动,而是依靠图书馆传统业务各个环节构成的阅读推广与保障体系。岳修志认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和资源建设、基本服务、日常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密切相关,管理是基础,阅读推广不是图书馆单独的活动[18]。孙鹏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开展研究,他认为,阅读推广工作最能体现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同时也彰显着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使命和历史责任,因而不应作为一种主题活动间歇性开展,而是作为常态化的业务工作持续开展[19]。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专业性始终是其立馆之本、发展之基、动力之源,无论图书馆发展到何种程度,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都不能丢掉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和专业人才优势。高校图书馆长期致力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对推广对象之一的师生读者和馆员队伍自身建设研究不深、关注不够、投入不足,在网络环境下应该适时做出调整。读者群体阅读状态、阅读与否、阅读什么属于社会问题,属于图书馆的职责范围。高校图书馆只有深刻认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从更深层次理解把握阅读推广的真正含义,才有可能重新找回自己的“阅读”初心和“推广”使命,推动高校图书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