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肖彬 赵国鹏 马家伟 陆柯江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已广泛被应用于物流行业。“智慧物流”已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政治环境的不断改善,物流互联网的逐渐形成,大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国智能物流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智慧物流”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政治环境的不断改善,物流互联网的逐步形成,大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国智慧物流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本文主要根据近年来的各种文献,对“智慧物流”的概念、价值与意义、发展现况、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和综述。
1.1智慧物流的概念与发展特点
1.1.1概念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和应用,提升物流系统的智能化决策分析和运作能力,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水平。
1.1.2发展特点
(一)政策环境持续改善。2018年1月18日,商务部等10个部门联合宣布了“推广托盘标准化、发展综合物流的想法”。《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物流质量水平显著提高。标准托盘在全国总量中的占比从目前的27%上升到32%,而二手网络的份额从目前的65%上升到70%。在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物流质量水平显著提高。标准托盘在全国总量中的占比从目前的27%上升32%,在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二)物流互联网逐步形成。物联网再一次发挥到了她革命性的作用,加了制造业、餐饮业、服务业,唯一一个巨大的行业物流,待整合。下一个风口,就是物流业的大崛起。(三)人工智能正在蓬勃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流传并发展了半个多世纪。这引起了人类生产以及生活的革命性变化和前所未有的改变,并提高了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在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优化产品和服务,创造新的市场和就业机会方面。
1.2智慧物流的价值
(一)智慧物流将促使企业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是指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发生的各种费用,也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物质资源的货币表达。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意识的提高,降低物流成本已然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二)智慧物流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智慧物流的实施有利于加快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与产业链协同效率。竞争力越强的企业,在供应商那里越是有话语权。
1.3智慧物流基本框架及运作模式流程
1.3.1基本框架
具体的应用框架如下图所示:
1.3.2运作模式
具体运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2.1关于“智慧物流”概念的研究
基于现有理解智能物流的概念,章合杰认为,智能物流是信息技术一种的支持方式,在运输、仓储管理、加载和卸载、分配、信息和其它后勤能够连接的感知系统、深入分析,及时处理和适合功能实现一体化物流。章合杰基于现有的智能物流的概念理解,认为智能物流是一种信息技术支持在运输、储存、加载和卸载、物流配送、信息及其他链接可感知系统、深入分析,及时处理和autoajuste功能,实现物流一体化、研究现代综合物流体系[1]。王之泰从需求的角度将智慧物流定义为一个系统综合的概念,智慧物流是“将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应用于物流业,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一种新的形态”[2]。Pauline和张贵伟在物流领域应用的现代信息化和智能技术方面提出,智慧物流是基于“互联网加”,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智能技术,对物流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测、定位和跟踪,实施基于智慧城市框架的实时优化、高性能智能决策、绿色物流服务体系,认为智慧物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并从社会发展、经济形态等方面出发,正在探索云计算在物流中的应用。宝林和张桂辉对智能应用、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领域,提出了由基础物流智慧“互联网+”,利用人工智能数据、云计算和这些智能现代化技术,对物流服务的发展进行预警、识别、监控,实现实时优化的智能决策、高效的物流服务,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3]。
3.1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
虽然国内许多大厂已经开始大规模布局智慧物流,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物流企业在智慧物流的发展上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物流企业规模小,布局散,管理乱。目前,许多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物联网技术来构建智能物流系统。然而,这些公司的规模通常不大,与外国不同,已经形成了一些大型物流公司,在全国分布不平衡,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没有驾驶问题,尤其是缺乏龙头企业,很难形成产业集群。(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物流信息标准制定落后甚至缺失。主要是智慧物流。但是智慧物流的同时没有失去人性化。中国物流以人力为主,所以人性化方面也会优势一点。(三)信息技术落后,缺乏完善的信息化平台。由于传统的物流信息平,少了技术支撑,应用功能可能只是局限于信息发布,且发布的信息缺少合适的平台审核、监管等,平台作用有局限。(四)缺乏物流专业人才。目前,许多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物联网技术来构建智能物流系统。然而,这些公司的规模通常不大,与外国不同,已经形成了一些大型物流公司,在全国分布不平衡,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尤其是缺乏龙头企业,很难形成产业集群。
3.2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
“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国智慧物流迎来发展机遇期,智慧物流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一是连接升级。预测未来5到9年,物联网、云计算、大为新一代数据信息技术,即母、人、设施设备为物流一体化的上网、呈指数级增长的良好趋势,物流广覆盖、互联互通、生物驱动智慧发展。二是数据升级。随着信息系统的建设,数据互联和手持终端的普及,物流数据将完全可收集、可验证、可转移、可分析。三是体验升级。预计未来分布式,这种新兴的互联网物流将更贴近社会消费者,成为集中式运营模式的综合替代方案。四是绿色升级。这种智慧物流的实践充分利用社会可用资源,根据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降低能耗。
3.3推进我国智慧物流发展建议
3.3.1政策层面
(一)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由于在中国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资源分布不均、物流企业规模小,相对落后和管理方法,为物流业发展计划及其实行造成困扰。(二)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智慧物流将通过信息手段,将整个供应链上的许多个环节联结成一个整体,这意味着标准化活动,一种根据确定的程序以协商一致方式建立的文件,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共同使用和重用的规则、指导方针或特征。
3.3.2企业层面
(一)提升物流信息化服务能力。提升物流信息化服务能力,应当提高对各类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而传统的物流管理越来越成为企[5];应面向行业、企业内外部的公开信息的界面更合适,面向行业来说,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用户界面更合适的公开信息,实现信息交互和实现信息共享[6]。(二)突破核心信息技术,建立物流信息化平台。近年来,尽管政府和企业,都同时加大了对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但从总体效果来看,信息化平台建设已经成为智慧物流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要集中资源与力量安排一批技术研发的重大专项。
3.3.3高校层面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应对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行业岗位需求变化进行专项调研和分析论证,根据智慧物流人才岗位特征,与物流行业专家、企业高管联合制定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多元化培养。(二)改革高校物流课程体系。部分高校对物流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例如我们大学增设了《m atlab工程应用》《智慧物流》等课程,但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缺少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配套的课程和体系。高校应根据企业调研,梳理出智慧物流岗位群,以岗位核心能力为中心重构满足多元化需求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三)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由于受实训设备陈旧、教学资源不足、教师智慧物流知识体系薄弱、实践能力不足等因素的限制,目前高校物流专业课程内容多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很少将物流企业真实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学生缺乏对智慧物流的认知,不具备智慧物流应用技能。一方面,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和老师到智慧物流企业、无人仓库进行认知实践和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提升智能设备操作能力,智慧物流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智慧物流企业技术骨干来校开展讲座或授课。
引用出处
[1]章合杰.智慧物流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框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23):44-46.
[2]王之泰.城镇化需要“智慧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03):4-8
[3]何黎明.中国智慧物流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06):37.
[4]张贵炜,马丽艳,谷凯萱.河北省智慧城市与智慧物流发展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0):57-58.
[5]陈玉兰,张灵.长三角城市智慧产业发展比较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6):6-11.
[6]张春霞,彭东华.我国智慧物流发展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10):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