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臻
2023年5月29日,在安达市任民镇中心小学校园的草坪上,音乐班的孩子在练习合唱时把丁香花别在音乐老师李平的耳朵上。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校园的草坪上,老师弹着吉他,学生唱着歌。音乐是老师给乡村孩子的礼物,孩子们的笑容是快乐成长最好的证明。孩子给老师别上一枝丁香花,“爱出者爱返”花香沁入心间。
这是我连续第三年来到黑龙江省安达市任民镇中心小学,采访“村里的孩儿”音乐班。2019年,两位热爱音乐的特岗教师李平、张雨一拍即合,成立这个音乐班,立志用音乐培养这群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孩子们的家国情怀,给他们打开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
两位老师以流行音乐为载体,把歌词改编成热爱家乡、家国情怀、中国传统文化等主题内容再教给孩子们。在短视频平台上,“村里的孩儿”演唱的歌曲获得很多点赞和评论,许多人从孩子们的歌声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开班4年多来,“村里的孩儿”从参加安达市春晚、去哈尔滨录制电视节目,到前往首都北京,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纯净动人的歌声中,“村里的孩儿”走出教室,用歌声编织他们的梦想。
如今,“村里的孩儿”音乐班已有4批孩子毕业。我感叹孩子们成长得真快,两年前镜头中那个缺了两颗门牙的小女孩牙齿已经长齐,在音乐班放声歌唱时,笑容灿烂。
“我们在,‘村里的孩儿’就在。”李平向我笃定,只要孩子们愿意唱,他和张雨就会一直把乡村音乐教育做下去。
(文/谢剑飞)
在你的耳畔别上一缕紫色丁香
用花瓣的温柔说一声“谢谢”
我们是“村里的孩儿”
站在大大的舞台
用励志的曲谱
唱出自信,唱响最初的梦想
总有人为偏远乡村打开世界的窗
总有人为孩子们的未来插上翅膀
音乐班的日子如诗如歌
每一粒音符如泉水润泽
每一朵笑容似春风拂过
温暖而灿烂
2023年10月28日,“时代楷模”苏和的老伴德力格坐在胡杨树下休息。苏和是内蒙古阿拉善盟退休干部,从2004年到2021年间,他和老伴德力格在额济纳旗黑城遗址边种下了十几万棵梭梭和胡杨,用数千亩树林为黑城遗址筑起了一道宽500米、长3公里的生态屏障,被誉为“沙漠愚公”“大漠胡杨”。2021年,苏和去世。德力格和他们的孩子依然坚守在这里,守护着苏和的绿色成果,并将其不断扩大。
新华社记者连振摄机型:NikonZ9,镜头:NIKKORZ24-70mmf/2.8s,焦距:24mm,ISO:100,光圈:f/5,快门速度:1/640秒。
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遗址边,退休老人苏和带着家人用10多年时间在这漫漫沙海中建造了一片绿洲。两年前,老人去世,老伴德力格和两个孩子还在这里坚守。
黃沙依然在吹,林子却在大漠里落地生根。采访途中,只见沙丘在车窗外绵延而过,一片金色的胡杨林映入眼帘,耀眼浓烈。
我们跟拍德力格和她的孩子修剪胡杨树枝,看似简单的劳作实际很费力气。德力格用锯子将多余的枝杈锯掉。老人家说,这样胡杨树能长得更高。剪了几枝,德力格老人累得坐在树下。我注意到这个场景,阳光穿过树叶洒在老人周身。我蹲在一侧的树下,用相机记录下这宁静的一刻。
(文/连振)
千年的烈日燃灼,千年的风沙扫荡,千年的寒流摧残。
矗立的胡杨,穿越多少世纪辉煌,有着大漠人一样的顽强。
几经磨砺,弯弯脊背,载满生命给养。
春天,它为荒漠的土地送来希望;夏天,它为炙烤的大漠披上绿洲;冬天,它为广袤的沙漠遮挡寒风;秋天,是它最耀眼的时节,给大地铺满绚丽的绸缎,叶子仿佛被镀上耀眼的金色。绿之希望,金之厚重。
“不让黑城在我们这代人手上消失”
这使命立之千钧,
广阔的梭梭林代代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