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影响大众对宫颈癌认知的研究

2024-01-16 09:02黄睿彦王越王曼
今传媒 2024年1期
关键词:宫颈癌

黄睿彦 王越 王曼

摘 要:如今,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主要信息媒介,但是,社交平台存在的健康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面临一些质疑,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了社交平台中大众对宫颈癌的认知水平情况。综合研究发现,社交平台接触频率和信息卷入度与个体宫颈癌主观知识认知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对客观知识认知水平则无显著影响;社交平台接触频率与宫颈癌污名呈正相关,而信息卷入度与污名呈负相关。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相关部门要选择合适的媒介提高健康传播效果、提升内容质量纠正认知偏差、规范平台内容消弭疾病隐忧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大众对宫颈癌的认知和防治宣传工作,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健康传播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交平台;宫颈癌;疾病认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4)01-0109-04

基金项目:浙江传媒学院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媒介接触对癌症患者疾病认知的影响及干预研究”(2022B007)。

目前,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和分享健康保健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在与健康相关的话题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导性信息。尽管已有研究表明社交平台可以为人们提供关于宫颈癌的信息,但是目前学界尚未深入探讨社交平台的使用与大众宫颈癌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平台使用对个人宫颈癌认知水平的影响,包括主观知识认知水平、客观知识认知水平和宫颈癌污名情况,旨在为宫颈癌的科普宣传工作提出一些建议,提高全民对宫颈癌的认知水平。

一、文献回顾

(一)关于宫颈癌的研究

宫颈癌是可被预防的恶性肿瘤,目前,与宫颈癌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医学领域,传播学视角的文献相对较少,且研究多集中在媒体对宫颈癌以及HPV疫苗议题的框架建构内。此外,不少学者提出,提高女性对于宫颈癌的相关认知是抗击宫颈癌过程中最大的挑战之一[1]。

除了疾病知识层面的认知水平,笔者认为还需要关注污名认知水平情况。疾病污名是指对某些疾病的负面标签和刻板印象,这些标签和印象不仅会影响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还会影响社会对患者的看法和对待方式,因此,本研究将对宫颈癌污名纳入宫颈癌的认知水平范畴。在妇科疾病中,受刻板印象的影响,宫颈癌与HPV病毒的关联会导致人们对宫颈癌的认知与评价偏向负面,性传播的感染途径则导致其面临各种形式的污名化。

(二)关于社交平台使用与疾病认知水平的研究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社交平台获取健康信息[2]。已有研究指出,社交平台不仅能够协助大众提升对病症的认知水平,还有助于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善慢性病状况[3-4]。通过社交平台,用户可以获取更加全面、及时的疾病信息,从而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社交平台的使用显著正向影响大众对宫颈癌的认知水平

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技術的传播优势使得污名易于形成却很难消除,正如李卫东等学者所说,社交平台已然成为污名传播的重要场域[5]。因此,探讨疾病污名问题时将其纳入社交语境中非常必要。

社交平台的使用对于疾病污名的作用机制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社交平台中的信息接触是消除疾病污名的有效途径[6][7],然而,也有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有文章指出,网络中存在过多的负面报道,会增加污名化程度[8],强调瘦和身体吸引力的内容也会加重肥胖污名化[9]。还有研究指出,不同的信息接收渠道对污名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人们借助健康网站接触信息的频率越高,对疾病的污名越低,而视频应用的接触结果相反[10]。

总之,社交平台中的信息在加剧和减轻污名方面都有潜在的作用。本研究认为,社交平台中虽然有很多科普类信息,但因其已成为污名传播的重要场域,与污名有关的信息体量大、传播范围广,当人们在社交平台中频繁接触相关信息时,对污名的强化作用不容小觑。由此,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社交平台的使用频率显著负向影响宫颈癌污名程度

卷入度这一概念多用在广告领域。1985年Zaichkowsky完善了卷入度的释义,将其定义为基于不同需求、价值观和兴趣的个体对对象的感知相关性[11]。简单来说,卷入度即个体所察觉到的与目标事物之间的相关程度。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在接收信息后的信息加工过程受卷入度影响[12]。当卷入度高时,用户会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对信息内容进行处理和精细加工;当卷入度低时,由于缺乏深入思考和加工信息的动机,多对信息进行简单判断[13]。由此可见,个体的卷入度越高,对信息的处理深度也越高。在疾病认知水平方面,卷入度的提高意味着个体更加深入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也会有更全面且理性的认知。由此,本研究将信息卷入度作为社交平台使用的维度之一,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信息卷入度显著正向影响大众对宫颈癌的认知水平

假设4:信息卷入度显著负向影响宫颈癌污名程度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建构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平台使用对宫颈癌污名的影响。具体而言,笔者从社交平台使用频率和信息卷入度两个维度对社交平台的使用进行测量,宫颈癌认知水平部分包含被试者关于宫颈癌的主观知识认知水平、客观知识认知水平以及宫颈癌污名程度三个维度。基于此维度划分,本研究假设模型如下:

(二)问卷设计与发放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以上的研究假设将线上线下发放的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被试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第二部分主要为研究变量问卷。人口统计学部分的题项包含性别、年龄、专业、教育背景、生源地等,考虑到被试者的患病经历、患病风险与周围人的关系或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本研究中,风险背景被作为控制变量。

信息卷入度的测量借鉴了郭小安的信息卷入度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共3个题项;宫颈癌主观知识认知水平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共3个题项,旨在调查被试者对宫颈癌的了解情况;宫颈癌客观知识认知水平通过7道是非题进行检测,考察了被试者对宫颈癌致病因素、预防方法、典型症状的了解情况;宫颈癌污名程度的测量改编自Ongtengco等人编制的宫颈癌污名量表,共8个题项[14]。

本研究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79份。经过数据筛选,剔除答题时间少于1分钟以及测谎题回答错误的样本,最终收回有效样本157份,回收率为89.5%,有效率为87.7%,且问卷的科隆巴赫系数均大于0.7,问卷质量较好。

三、数据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收集的问卷数据显示,被试群体对宫颈癌的客观知识认知水平(M=3.90,SD=0.62)、主观知识认知水平(M=3.22,SD=0.90)和信息卷入度(M=3.32,SD=0.88)均显著高于中值3,对宫颈癌污名程度(M=2.51,SD=0.95)较低,说明被试群体对宫颈癌有较好的认知度。笔者认为,这可能与近年来HPV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普及和社交平台上引起的“疫苗热”有关。

此外,本研究发现,在获取宫颈癌相关信息时,大众最常使用的社交平台为微信(M=3.27,SD=1.140),其次为视频app(M=3.20,SD=1.148)和微博(M=3.18,SD=1.120),传统媒体和健康网站的接触频率较低。微信、微博、网络论坛和视频app,这些媒介已成为宫颈癌等健康信息话题构建和传播的重要平台,影响着大众对健康信息的接收与认知。

(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研究通过使用spss26,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分析社交平台的使用对宫颈癌认知水平的影响,共建立两个回归模型,模型1分析性别、教育程度、个体风险背景、婚姻情况等控制变量对大众宫颈癌认知水平的影响,模型2分析所有变量对大众宫颈癌认知水平的影响。

表1是媒介接触行为情况以及对疾病客观知识认知水平的影响。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大众对社交平台的使用对疾病的客观知识认知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受教育程度(β=.264,p<0.01)以及被试者的风险背景(β=.234,p<0.01)会显著正向影响其宫颈癌客观知识认知水平。对于有宫颈癌风险背景的群体而言,他们可能对宫颈癌有更高的关注度,可能会对其有更加深刻的客观知识认知。但客观知识认知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信息质量、个体认知能力等是重要因素。因此,仅仅增加信息接触率和信息卷入程度并不能保证客观知识认知水平的提高。

表2是媒介接触情况与疾病主观知识认知水平的影響。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大众对社交平台的使用对疾病的主观知识认知水平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社交平台接触频率(β=.323,p<0.001)以及信息卷入度(β=.369,p<0.001)与主观知识认知水平呈正相关。高频率的接触和高信息卷入度可以提高个体对特定对象或现象的主观知识认知水平。

表3是媒介接触情况对宫颈癌污名程度的影响。通过表格可知,大众对社交平台的使用对疾病的污名程度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社交平台接触频率(β=.535,p<0.001)越高,宫颈癌污名程度越高;信息卷入度(β=-.235,p<0.05)越高,宫颈癌污名程度越低。此外,风险背景、婚姻情况、教育程度与宫颈癌污名程度呈负相关,这或与大众对宫颈癌患者群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情与理解有关,这些情感也有助于消除部分大众对宫颈癌的迷思和误解。

四、研究结论

(一)选择合适媒介提高健康信息传播效果

从大众了解宫颈癌相关信息的平台来看,不同渠道接触信息对认知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健康传播中,新媒体的传播渠道相较于传统的媒体网站更加多元化,能带来更高的接触度,进而影响到大众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对此,要根据不同的传播目标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信息投放。传统媒体要积极转型,对信息内容和呈现形式进行创新,减少对健康信息的单一呈现或简单化叙述。此外,考虑到大众的教育程度会显著影响其疾病认知水平,因此在媒介传播过程中要注重运用通俗化的表达方式,以确保健康信息内容能够被大众广泛理解。

(二)提升内容质量纠正认知偏差

随着信息接触频率和信息卷入度的提高,个体通常会形成更为积极的主观认知,即认为已经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实际上,个体的主观知识认知水平往往与客观知识认知水平不一致,这种差异在社交平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社交平台存在信息过载和信息质量不高等情况,可能导致个体接收和传播不准确、误导性或虚假信息,严重影响其对特定领域的真实理解和判断。所以,掌握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提高信息筛选和评估能力对于提升个体客观知识认知水平至关重要。同时,社交平台有责任提高信息质量,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和评估,确保用户能够接收到准确、有用的信息,以纠正认知偏差。

(三)规范平台内容消弭疾病隐喻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媒介接触频率与宫颈癌污名呈显著正相关,即媒介接触越频繁,公众对疾病的污名也越强。根据前文,相对于更为专业的健康网站,大众更易通过微信、微博、视频app等渠道接触到宫颈癌信息,然而,这些社交平台上信息呈现的去中心化和公众话语权的回归,都难以确保信息的专业性和可信度。因此,网络中不乏充斥着有误导性质的内容与观点,其中就包括对宫颈癌的污名化言论。对此,社交平台应当加强网络空间的信息监管与治理,增强信息发布者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养,规范媒介平台信息内容,并鼓励公众选择可靠的健康信息来源。

参考文献:

[1] HyacinthHI,AdekeyeOA,IbehJN,etal.Cervicalcancerandpapsmearawarenessandutilizationof papsmeartestamongFederalcivilservantsinNorth CentralNigeria[J].PLoSONE,2012,7(10).

[2] 唐魁玉,杨静.特殊群体污名化及其隐性后果———以乳腺癌和宫颈癌患者为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176(5):91-7.

[3] GoughA,HunterRF,AjaoO,etal.TweetforBehaviorChange:UsingSocialMediafortheDisseminationofPublicHealthMessages[J].JMIRPublic HealthSurveill,2017,3(1):e14.

[4] SILVACV,JAYASINGHED,JANDAM.What canTwittertellusaboutskincancerCommunication andpreventiononsocialmedia?[J].Dermatology,2020,236(2):81-9.

[5] 李卫东,李宁.社交网络平台中传染性疾病污名信息傳播机理研究[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5):153-76.

[6] 郭怡静.社交媒体使用对公众抑郁认知及求助行为的影响[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1.

[7] AGHAEIA,MOHRAZM,SHAMSHIRBANDS. Effectsofmedia,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and religiousattitudesonHIV-relatedstigmainTehran,Iran[J].InformaticsinMedicineUnlocked,2020,18:100291.

[8] ROSSAM,MORGANAJ,JORMAF,etal.A systematicreviewoftheimpactofmediareportsof severementalillnessonstigmaanddiscrimination,andinterventionsthataimtomitigateanyadverseimpact[J].SocialPsychiatryandPsychiatricEpidemiology,2019(54):11-31.

[9] LIMY,ANS.Effectsofattributionsandsocial mediaexposureonobesitystigmaamongKoreanadolescents[J].SocialBehaviorand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journal,2018.46(12):2049-2061.

[10] 巴羽婷.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对抑郁症认知和态度的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1.

[11] ZAICHKOWSKYJL.Measuringtheinvolvement construct[J].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1985,12(3):341-52.

[12] 张泉.真人密室逃脱游戏中的卷入度及文化倾向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13] 付宏,罗湘莹,杜智涛等.社会化媒体信息再传播的影响因素:内容、信源与卷入度[J].现代情报,2021,41(11):31-42.

[14] ONGTENGCON,THIAMH,COLLINSZ,etal. Roleofgenderinperspectivesofdiscrimination,stigma,andattitudesrelativetocervicalcancerin ruralSénégal[J].PLOSONE,2020,15(4).

[责任编辑:李慕荷]

猜你喜欢
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也许梅艳芳可以继续歌唱——谈宫颈癌预防
34岁月经异常,一年后确诊宫颈癌晚期
也许梅艳芳可以继续歌唱——谈宫颈癌预防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