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24-01-16 05:44:40杨来康
甘肃畜牧兽医 2023年5期
关键词:张家粪污肉牛

杨来康

(张家川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张家川 741500)

张家川县是陇东南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具有明显的传统优势、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优势。近年来,张家川县紧紧抓住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养殖业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为目标,坚持扩量增群、延链强链、种养结合、融合发展,有力推动着现代畜牧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

1 发展成效

截至2022年底,张家川县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07.64万头(只、匹),其中牛17.83万头、羊18.26万只、猪3.90万头、家禽67.65万只;存栏各类畜禽58.62万头(只、匹),其中牛12.40万头(能繁母牛6.35万头)、羊11.75万只(能繁母羊9.56万只)、猪1.73万头(能繁母猪0.17万头)、家禽32.74万只(蛋鸡11.80万只、肉鸡22.50万只);出栏各类畜禽49.03万头(只、匹),其中牛5.43万头、羊6.51万只、猪2.71万头、家禽34.38万只(肉鸡16.3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12 145.74 t,其中牛肉7 450 t、羊肉1 314 t、猪肉1 518 t、禽肉718 t、禽蛋产量1 003.74 t、奶类产量142 t。畜牧业总产值6.04亿元,其中畜牧业增加值3.48亿元。

2 发展举措

2.1 坚持高位推动,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张家川县从政策制定、项目实施、土地保障、技术服务等方面综合发力,全力破解畜牧产业发展瓶颈。编制了《张家川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了《张家川县加快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张家川县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明确畜牧产业发展思路、奋斗目标、重点任务,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2.2 坚持政策撬动,激活产业发展活力

产业振兴,政策先行。近年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始终将畜牧产业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进行扶持,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张家川县2023年农业产业项目奖补实施方案》,着力构建“4+2”现代产业体系,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强力推动畜牧养殖、现代饲草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通过政策扶持和项目带动,吸引了一大批经营主体、县内外客商和社会资本参与畜牧业发展,形成了农户繁育、大户育肥、企业加工、协会流通的良性循环。2023年投入各类财政资金1.445 2亿元扶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县畜牧产业规模、发展质量、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牧业收入逐年增高。

2.3 坚持龙头带动,壮大产业发展规模

按照“扶强龙头、集群发展、标准生产”的工作主线,坚持外引内联培育相结合,扶持一批大中小相辅并存、产业链环优势互促的畜牧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川恒农业、禾牧昌、德顺康、恒泽源等4家肉牛养殖龙头企业,关山基业、牧谷等2家草畜产品加工企业,联民公司、“伊味思”清真食品、艾奈斯等3家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发展规模养殖场134个,规模养殖户13 850户,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2%。

2.4 坚持科技驱动,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动甘肃川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签约8名畜牧产业领域专家教授,立足企业,着眼全县,在肉牛育种扩繁、精准营养、疾病防控、生物安全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加强与省市畜牧专家对接,开展牛羊良种繁育技术指导服务,建成牛冻配改良点51个,牛人工授精点15个,年均改良肉牛2.5万头以上,改良羊1万只以上,牛羊良种化率达90%以上。积极开展与国家畜牧科技特派团合作,组织实施畜牧养殖示范工程,开展“五良”技术配套、技术人员“三包”服务,创建省级示范场3个,市级示范场14个。坚持草畜同步发展,大力引进推广紫花苜蓿、燕麦草、饲用甜高粱等优质牧草,与甘肃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合作,市县畜牧技术人员配合,建立4类64个牧草品种试验基地8 hm2,紫花苜蓿与饲料玉米套种试验示范基地33.33 hm2;全县年推广种植饲料玉米0.67万hm2以上,年青贮饲草40万t。2022年全县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78%。

2.5 坚持生态优先,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坚持一手抓保供给、促增收,一手抓保环境、护生态,实现了产业提质和环境良好双赢。通过“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将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等作为主攻方向,建成张家川县贝尔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有机肥生产线1条。指导全县规模养殖场(户)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推行畜禽粪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综合利用的粪污处理技术,鼓励发展种养循环农业,提高农业绿色发展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2022年,全县畜禽粪污产生总量61.44万t,资源化利用量49.12万t,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左右。

2.6 坚持服务促动,筑牢产业保障基础

张家川县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现共有技术人员130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41人、初级职称67人。紧扣畜牧技术推广主题,以规模养殖场规划建设、良种引进推广、饲草青贮、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为重点,充分发挥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大力开展实用技术普及和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升养殖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养殖水平。2023年以来,共深入镇村现场指导35次,举办各类培训班9场次,培训养殖场户500余人,发放科普资料2 000余份,有力推动了产业健康发展。

3 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3.1 生产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

目前张家川县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还不高,一家一户的小规模饲养方式仍是全县畜牧业生产的主体[1]。养殖业生产方式落后,传统养殖方式与加工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龙头企业少且带动能力不强;散养户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大多为留守老人,对新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理念接受能力较差;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畜产品的销售仍以鲜活产品为主,深加工龙头企业严重不足,辐射带动力不强。

3.2 饲草料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草产业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巩固草原保护利用成效,先后实行了封山育林、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张家川县1.25万hm2天然连片草原及林间草地全面禁牧。发展草食畜牧业只能依靠人工草地和农作物秸秆,需要增加种草面积、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但受种植业结构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的影响,大面积推广难度较大。饲草短缺严重影响着草食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3.3 基础母牛保护力度不大

母牛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但由于基础母牛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比较效益低,致使群众养殖积极性不高,成为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3.4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难度较大

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在治污配套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偏小,多数散养户和小型规模户不愿也无能力投入治污设备,养殖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3.5 畜牧产业发展存在安全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口蹄疫、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狂犬病、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发生的隐患长期存在。张家川县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简陋,防疫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不强,养殖安全环境不容乐观。

3.6 基层畜牧兽医力量薄弱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张家川县撤销了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组建成立了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对动物防疫工作警惕性放松,畜牧产业技术服务明显弱化,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相差较远。

3.7 畜牧业全产业链配套还不够健全

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全产业链开发、全链条增值助推产业范围扩大、产业功能拓展和农民就业增效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还不够显著。尤其在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培育方面还存在能力不足、技术欠缺、产品转化率和附加值低、仓储物流和冷链运输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品牌培育缓慢、品牌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没有形成十分完整的产、购、销一体化产业链[1]。

4 发展建议

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作为张家川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张家川县现代畜牧业发展要围绕一个目标(千方百计努力确保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一个定位(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加快一个调整(继续大力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强化两个支撑(强化项目支撑和科技支撑),突出五个推进(推进畜牧业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法制化、服务信息化),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2]。

4.1 提升大型养殖企业集约化水平

畜牧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培育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迫在眉睫。要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措施,按照“扶优、扶大、扶强”原则,招引培育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健全与养殖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提升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

4.2 建设肉牛全产业链现代畜牧业产业园

现代畜牧产业示范园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者、探索者和示范者,也是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应聚焦肉牛产业增量、提质、增效的“三同步”和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速的“三增”目标,加快张家川县省级肉牛产业园建设,建立健全质量效益明显、融合发展水平高、发展内生动力强的肉牛全产业链条,形成优质高效、产销配套的产业体系,将其打造成为甘肃省肉牛产业示范中心、肉牛精深加工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肉牛产业创新中心、肉牛产业交易中心。

4.3 推动养殖场标准化提升改造

围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智能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目标,支持畜禽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提升改造,提高自动环境控制系统、饲料储存和加工设施、自动饲喂、节水等设施设备水平,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利用各级财政资金,建设现代智慧牧场,支持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养殖[3],加大数智化设备、信息化采集设备和智慧牧场管理平台推广应用,择优支持家庭牧场和合作社升级改造,推广节水、节料、节能等工艺,完善自动化环境控制设备,提升养殖设施化、自动化水平。

4.4 注重基础母畜保护

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必须要牢牢牵住母畜扩繁这个“牛鼻子”。扩大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实施范围,对基础母牛存栏5头以上的养殖场、养殖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实“母牛存栏定主体,新增犊牛定资金”的补贴政策,每年对农户及养殖场(合作社)的产犊母牛发放补贴,每产1头犊牛补贴1 000元,切实调动群众饲养基础母牛的积极性。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4]。

4.5 提高饲草料研发应用水平

树立大食物观,组织实施粮改饲项目,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户)以及专业化饲草收贮服务组织收贮使用优质饲草,加快饲草料种植和畜牧养殖配套衔接,提高优质饲草自给率。支持开展非常规饲料资源研发应用,探索绿色营养健康肉蛋奶产品。支持推广饲料精准配置技术、高效低蛋白日粮配置技术和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引导饲料配方多元化,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加快中草药添加剂开发应用,研发推广抗生素替代品。

4.6 推动种养循环发展

用好中央财政资金,争取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探索科学有效、衔接顺畅、全程可追溯的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支持规模以下养殖户采取“四个一批”措施,开展畜禽粪污治理。支持在田间地头配套建设管网和储粪(液)池等,配套使用相应规模的粪污消纳用地,提高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能力。推广粪污无害化处理新技术,减少畜禽粪污收储、使用环节的甲烷等气体的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5]。鼓励第三方开展专业治理,推动建立粪污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

4.7 聚焦产业融合发展全产业链

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养殖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与中小养殖场(户)形成稳定利益共同体。鼓励畜产品加工及营销企业与养殖场(户)建立联结紧密、互利互惠的运营机制,发展订单畜牧业。鼓励兽药、饲料、屠宰、畜牧养殖业上中下游企业以参股入股、联农带农等多种形式,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产业链有机衔接的产业化联合体,关联带动中央厨房预制菜、网上电商、物流等产业发展。

4.8 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一要强化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风险管理意识,政府部门要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设计预案,树立长远目标和底线思维。二要丰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风险管理手段,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强化优先防治病种监测预警,综合防治重点人畜共患病,防范境外疫情传入风险。三要严格兽医卫生监督执法,深入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四要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5],完善政策性保险政策。五要定期发布畜产品产销变化和价格波动信息,引导各环节市场主体调整生产经营决策,加强预期管理和调节,引导养殖企业及时调整养殖规模,防止生产和价格大起大落。

猜你喜欢
张家粪污肉牛
说话算话的我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7:58
“霸王”不在家
肉牛口炎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6
给张家源的信
少先队活动(2018年8期)2018-12-29 12:16:02
肉牛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