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帅,朱佳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1]。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和筹办,国内冰雪运动氛围持续升温,冰雪运动进校园如火如荼,冰雪产业方兴未艾。此时,加速推进我国冰雪运动强国建设的实现进程,成为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十大”报告又提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2]。基于此,后冬奥时代要继续挖掘发展冰雪运动的战略价值内涵,深入研究战略规划的布局和行动方略,不断推动我国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二十大”报告赋予新时代背景下体育的新使命、新定位和新功能。在迈向体育强国之路,习总书记全面勾画了体育领域的发展蓝图,兼顾、平衡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让体育成为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部分。本研究正是基于“二十大”有关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探析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融入“五位一体”[3]总体布局,实现协调发展,为建设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体育的力量。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4](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作为指导性文件,对新时期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内涵、目标和路径都给出了明确规划。分别从竞技体育领域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群众体育领域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体育产业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体育文化领域成为体育强国软实力的需要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纲要在新时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开启了新征程。此外,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北京冬奥会我国取得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双丰收,后冬奥时代的冰雪运动也逐渐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期间,不但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还要让参与受众体验到发展的质量,这对冰雪赛事组织、冰雪装备器材、冰雪场馆场地、冰雪人才数量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认为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以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现实需求为目标,并以此促进冰雪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
(1)竞技冰雪实力显著提升,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5枚奖牌,9枚金牌实现了竞技成绩排名第三的历史性突破。奖牌榜的分布不仅彰显着实力的变化,还打破了一直以来“冰强雪弱”的传统格局,大大提升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整体实力。(2)群众冰雪受众不断扩大,北京冬奥会成功带动我国冰雪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完美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我国群众冰雪运动参与率达到了24.56%,“北京周期”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更是达到了3.46亿。(3)冰雪产业发展乘势而上,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基础上,2016年习总书记再次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冰天雪地从“冷资源”变成“热经济”,《2022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5]显示,仅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就达5 788亿元,较2020年增长51.88%,以冰雪休闲旅游为核心的大众冰雪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4)冰雪人才显现新动能,以北京冬奥会伟契机,同样实现冰雪人才几何式增长,哈尔滨体育学院趁势成功获批冰雪方向博士点,全国体育院校纷纷开设冰雪专业或冰雪方向,为冰雪运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对冰雪运动的发展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坚持辩证思维与战略思维,坚持统筹全局与兼顾差别,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方向和研判路径[6]。需要指出的是:习总书记关于冰雪运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均将人民对冰雪运动的需求纳入到发展的重心,人民是反复提及的词汇[4]。此外,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同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述讲话明确了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重心,为解决体育领域面临的时代课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即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为指导思想,以人民主体性为基本原则,以发展群众体育为工作重心。可见,冰雪运动的发展不仅仅是少数人参与的竞技运动,而是惠及广大普通群众参与的人民本体地位,这与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
党的“二十大”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总目标和任务,不仅为2035年迈向体育强国之路指明了方向,更为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现过程上既要在国际赛场争金夺银,为国争光,保持体育大国行列,也要落实全面健身计划,普及群众体育运动。可见,冬季项目的发展质量直接影响到竞技体育的总体格局。尤其是我国竞技体育长期处于夏强冬弱的局面,形成竞技体育的“木桶效应”[7]。也导致我国群众冰雪运动发展慢、受众小、活动单一、知名度低,长期走不出山海关。基于此,习总书记审时度势,以举办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并提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挥冷资源热经济效应。在实现过程上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指挥,“北京周期”5次视察冬奥会筹办工作,最终取得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双丰收,一举扭转了我国现阶段夏强冬弱的局面。但是后冬奥时代的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战略上,必须狠抓竞技体育不放松,持续保持稳定的国际竞争格局,并以此促进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提高参与人数受众。可见,冰雪运动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
从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来看,体育在宏观上是为国争光的载体,是全民健身的媒介,是展现国家综合实力的窗口,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来看,我国已全面实现脱贫攻坚任务,下一步努力方向就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冰雪运动速度快、难度高、观赏性强、很容易带动观众的激情和共鸣。“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让冰雪运动走出山海关成为现实,一大批冰雪顶级赛事落户长江以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冰雪盛宴,极大满足了南方地区人民群众的冰雪享受。冰雪运动进校园更是在南方地区出现开展热潮,并衍生出了“轮转冰”“轮转雪”等陆地冰雪项目[8]。相比于夏季项目,冬季项目更容易锻炼到儿童青少年的心肺功能和激发参与热情,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实施不仅丰富了体育活动内容,更是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可见,体育强国建设和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都是在于确保人民群众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和精神需求。
回顾中国奥运健儿参赛史,从1984到2022年,我国运动员累计获得287枚金牌,其中夏季项目265枚,冬季项目仅22枚。可见,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格局存在着明显的夏强冬弱局面[9]。这种不平衡的现状使得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如同“木桶理论”[10]一样存在明显的短板,更难与公认的体育强国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相抗衡。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中关于“出台背景”所指出的:与建设世界体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冬季和夏季项目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全面、客观地看待我国体育发展的现状,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纵观全球冰雪运动的主要开展国,冰雪强国也多为体育强国,且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和韩国的冬季运动成绩也均优于我国。可见,新时代背景下开启体育强国建设,首先要解决冬季和夏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全方位提升我国冰雪运动的群众参与人数与综合竞技水平,方能平衡发展冬夏项目,全面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
2018年平昌冬奥会我国仅排在奖牌榜的第16位,从女子3 000米短道速滑接力的不公正判罚,到2019年短道速滑世锦赛武大靖的成绩被取消。可以看出比赛的失利既有自身硬实力的差距,也有对于规则的理解不到位和国际话语权乏力,难以更好地捍卫自身权利等问题[11]。而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和筹办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扩大了我国冰雪运动在世界体坛的影响力,联合国也首次发行了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的邮票。巴赫在接受采访时更表示:全项目参赛和三亿中国人的参与为冬季运动带来了积极改变,并且这种改变是多方面的:(1)中国代表团完成了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任务”,参赛项目和人数均历史新高。(2)1992—2018年,8届奥运会我国累计仅有22人次担任裁判,而北京冬奥会则为我国冰雪运动培养了大批国际级裁判,更是涵盖冰雪104个小项,极大的壮大了冰雪人才的数量。(3)中国代表团中有来自19个国家的51名外籍教练,这些教练在后冬奥时代依然在执教或宣传中国冰雪故事,让世界冰雪体坛更加了解中国。(4)“米兰周期”将有一系列冰雪国际赛事密集落户中国,体现了各国际单项协会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影响力不断扩大。(5)后冬奥时代,各冰雪强国纷纷注重与我国冰雪项目展开合作,邀请外训外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体育运动的本质及其基本形式,决定了体育强国的建设目标既要切实提高竞技体育的综合水平,也要大力推动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冰雪运动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普及和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对促进体育强国建设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仅指物质基础,更需要一定的精神追求,冰雪运动正是精神追求的有效载体之一[12]。冰雪运动是一种在冰雪环境下开展的冬季奥林匹克项目,相比于夏季项目更容易锻炼人民的意志品质;其次在寒冷的环境中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肺功能,较高的应激性来应对各种动作;同时冰雪运动项目难度大,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极其锻炼参与者的平衡能力和全身肌肉控制协调能力。最后从观赏者的角度来看,冰雪运动速度快、难度大,比赛过程精彩刺激、跌宕起伏,不到最后一刻分钟难以分出胜负。运动员不断挑战极限、战胜自我的过程让观众看的如痴如醉,争相叫好。观赛者通过观看高水平的冰雪赛事,在为运动员拍手叫好的同时,在心灵上的精神认同与情感抒发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随着“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等相关冰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气膜馆、造雪机、制冰车、可拆装滑冰场等冰雪基础实施均实现了国产化,中国冰雪企业还成功将民族品牌拓展到海外市场。此外,自冬奥会成功申办以来,南方人前往北方滑冰踏雪成为一种新时尚,从2015—2022年,8年时间冰雪旅游行业全面升级,从北到南、从冬季到四季、冰雪旅游的快速发展强势贡献着来自振兴东北的冰雪力量。此外,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还积极发挥着推动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作用[13]。调研发现,在具有丰富冰雪资源的地区依托乡村自然资源优势,将冰雪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融合旅游、商务、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冰雪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乡村冰雪品牌,不断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激活乡村发展潜力。冰雪运动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冰雪产业实现了从冷资源到热经济的蜕变,完美践行了习总书记在2016年提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有效地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经验表明:奖牌榜上傲人成绩,观众见证的“飘”“升”“奏”是促进冰雪运动快速推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后冬奥时代必须坚持和主导竞技冰雪先行之路。基于此,建议:(1)毫不犹豫继续坚持举国体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冰雪运动之路。(2)优化冰雪项目发展布局,调整划分“米兰周期”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落后项目,并进行科化学备战。例如: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优势项目加大人才储备力度,巩固优势。速度滑冰、冰壶、钢架雪车等潜优势项目主动寻求新理念、新方法,坚持运动员走出去,优秀外教请进来,学习先进国家发展经验,从广义制胜因素[14]上下功夫,做文章。对于目前暂时落后项目,如高山滑雪、跳台滑雪、越野滑雪、冰球等,从狭义制胜因素[14]上寻求突破,从项目本身出发,客观剖析项目特征,竞技能力特征,运动员选材特征,训练备战特征,参赛特征等,在全面、客观评估项目发展的基础上,制定训练计划,迎难而上,实现弯道超车。(3)动态调整训练参赛计划,运动员的训练效果需要参赛来检验,更需要参赛来提高,积极承办国内各类各项冰雪赛事,提供运动员参赛机会,保持状态。积极举办和参加各项目冰雪国际赛事,提高运动员参赛能力,对比不足,及时调整,迎头赶上。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群众体育工作,从毛泽东时期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2008年提出的“全民健身,健康中国行”,再到习总书记提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代代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始终把人民群众所需放在第一位。北京冬奥会成功把“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理想变为现实。后冬奥时代的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战略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把人民对冰雪运动的向往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基于此,建议:(1)各级体育部门和相关冰雪协会要把人民群众的冰雪需求作为工作的核心出发点,以政府牵头协调各相关协会,冰雪企业、冰雪俱乐部等共同参与和推广冰雪运动,持续释放“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综合效应。(2)充分利用好冬奥遗产[15],对场馆设施等有形资产进行市场化运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滑冰、滑雪需求。无形资产则做好品牌宣传,项目合作等,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冰雪运动价值观。(3)建立丰富多彩的赛事体系,根据地区不同、年龄差异、资源差异等设置不同级别的冰雪赛事。同时积极鼓励人民群众成立冰雪体育组织,扩大冰雪会员人数,形成赛事和体育组织双发展的格局。
冰雪运动是校园体育活动的有效补充,自“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实施以来,冰雪进校园活动如破竹之势走向长江以南,并衍生出了“轮转冰”“轮转雪”等陆地冰雪项目。习总书记在视察五棵松冰球训练时也曾勉励小运动员们“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因此,在校园里推广和普及冰雪运动不仅是促进群众冰雪运动的重要一环,更是在“体教融合”“双减”落地等一系列政策背景下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的有力践行。基于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开展,建议:(1)校长对体育工作的认可对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至关重要,校长对体育工作的认可是多方面的,一是体育理念的认可,需认真统筹谋划,做好、做精、做优;其次是对体育价值观的认可,即认可冰雪运动的内涵、特点、对青少年的影响等等。(2)做好相关保障措施是冰雪运动进校园顺利开展的基础,配齐配强冰雪师资,并组织教研活动与培训,落实体育教师在冰雪方面的待遇,明确奖励政策。(3)开足开齐冰雪课,保证冰雪运动的时间和质量是重点,可根据年级安排设置不同课程,外聘专业教师和本校教师合作完成相关教学和训练任务。(4)相关群体协同配合是冰雪进校园活动开展成功的关键,政府、社会、家庭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成功是一个多方协作、多方促进、多方共赢的结果。
习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冬奥会筹办时曾表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通过群众冰雪运动的开展带动冰雪旅游和冰雪产业的发展,让冰雪运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让冷资源成为热经济。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冰雪旅游和冰雪产业打响了经济复苏的保卫战。但是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应客观总结存在的不足,如:冰雪产业宏观政策较多,具体改革政策较少;国营冰雪场馆缺乏市场化,私人冰雪场馆运营压力大;冰雪旅游体系不够现代化,冰雪产业链竞争力不强;冰雪文化挖掘和宣传不足等。基于此,建议:(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举国体制的巨大优势,通过政府的顶层设计,规划好冰雪旅游及产业近期、中期及远期的宏伟蓝图,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2)学习借鉴国内外成熟、先进的市场开发及运营经验,尤其是冰雪旅游主要开展国,融入世界冰雪产业格局。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吉林等地区的冰雪旅游同样也做出了一定的品牌,已成为当地冰雪旅游的特色,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具有较为成熟的借鉴经验。(3)结合区域资源特点,利用自身优势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面,形成冰雪产业集群。发挥市场主导和科技力量支撑作用,做大做好冰雪旅游服务保障和数字化冰雪旅游体验。
北京冬奥运已落下帷幕,我国成功实现了“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双目标。取得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双丰收。全面彰显了我国举国体制和科学谋划,动态防疫等治理体系的多方面优势[16],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展望后冬奥时代的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在党的“二十大”全面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应毫不犹豫的继续坚持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有效利用宝贵冬奥遗产,持续保持我国冬季项目现有的竞技实力,做大做强群众冰雪和冰雪产业的规模,形成冰雪运动兼顾发展,平衡发展,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为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贡献坚实的冰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