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1-15 10:12李小川刘梦麒
关键词:文科学科理论

李 果, 李小川, 张 祥, 刘梦麒

(1.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北京 100081; 2.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长沙 410082)

2020年11 月,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文科教育融合发展都需要新文科助力[1-2]。管理学科作为新文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有着巨大的价值增长空间。管理学科的学生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也面临着新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进行创新和变革[3]。因此,管理学科的教育模式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目前,国内外对于管理学科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例如,国外一些学者提出通过创新课程设置、实践课程和项目合作等方式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4-5]。在国内,一些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学科的教育模式,如开设多元化的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6-8]。立足于我国战略需求和产业实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是当下的研究热点[9-10]。但是,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层次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性、系统性研究亟待完善。为此,文章旨在探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创新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管理学科创新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本研究借鉴新文科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提出可行的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逻辑、培养路径、培养理念以及培养模式,为管理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理论和方向提供有效参考。同时,本研究也为推动新文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有助于新文科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一、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内涵

新文科以我国发展新阶段、新常态以及全球环境面临的新形势为背景,旨在培养具有多方面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文科人才[11]。管理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要有能够批判性思考、跨学科整合、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系统性思维和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目前的培养方式还很难适应培养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需要。首先,管理学科的培养模式缺乏沉浸式实践场景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限制了学生实践创新潜能的激发。其次,管理学科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很多学校对国际化和创新性的认识仅停留在“喊口号”层面,实际培养中仍保持固有思维习惯。此外,对学生的培养容易陷入科研内容的内卷化困境,研究主题过度细碎化,成果缺乏实践性与应用性[12]。因此,构建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要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矛盾为指导,加强资源配置与专业指导,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13-14],系统性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真正注重与国家战略需求、产业技术前沿的贯通,要从科研选题出发,构建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科研敏锐度、提高科研效率与科研质量,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15]。

鉴于此,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跨学科交叉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而是注重将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融入教育教学实践,鼓励学生跨学科交叉创新[16]。跨学科交叉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跨学科的知识融合,需要学生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同时能够把不同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形成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这要求学生具备多领域的学术背景知识,能够跨越不同领域的知识界限,进行信息的整合和提炼,形成跨学科创新能力。第二,转变跨学科思维模式,学生需要具备开放、包容、创新的思维方式,能够突破传统的学科边界,挖掘新的研究领域,发现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学生应该具备发散的思维模式,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联想和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将学科知识和思维模式的跨界交叉相结合,从而实现专业技能的互补和思维方式的转变。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只有具备跨学科交叉思维,才能高效整合创新资源,塑造新时代下管理学科人才的创新能力。

2.数智化实践能力

数智化实践能力是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赋予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新内涵和新要求,指在管理实践中,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科技,对数据要素进行挖掘分析,以辅助决策并提高管理效率,并帮助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以更好应对日益变化的管理实践需求[17]。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学科更加注重基础科学与先进技术的价值共创。通过对专业理论与信息科学等基础交叉课程的学习,以及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等多元化实践课程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分析、智能优化等前沿理论和方法,并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和技术运用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精度及准确性。培养数智化实践能力需要建立更加开放、多元和交叉的学科体系,促进不同学科方法技能之间的链接,同时加强产学研实践衔接,从而提升学生的前沿认知、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社会责任的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8]良好的品行以及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是新时代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精神内核。首先,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广泛的人文素养,关注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问题,把社会责任融入决策和创新全流程。其次,需要注重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应充分考虑企业或社会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既要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要关注社会整体利益。需要掌握创新经营思路和方式,注重企业或组织对社会和环境的贡献,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此外,需要注重全球视野。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下,需要培养学生对全球动态和发展趋势的关注度,塑造学生国际化思维以及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加强人文关怀、注重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关注全球视野等方面的培养,使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研究

管理学科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学生培养需要以时代性与社会性为指导,融合多元化理论基础,构建系统性培养逻辑,以更好地促进管理学科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1.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论基础

(1)期望理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需具备广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嵌入期望理论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期望,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增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19]。期望理论的应用与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相辅相成,需要有创新项目、创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作为支撑。在实践技能掌握及实际问题解决等方面,本着期望理论原则,不断修正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2)主观能动性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和决策受到自我效能、自我期望、目标设定等因素的影响[20]。在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主观能动性理论的运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身能力和潜力,提高自我效能和行为决策能力,进而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此外,主观能动性理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以及良好的自控力,进而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驱动和自我激励的主观能动循环。

(3)前景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关注未来,与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前瞻意识和规划思维相同。基于前景理论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全局视野,进而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及应变决策能力。良好的前景期望和规划能力,既可促进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是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助推剂。此外,该理论有助于学生发掘未来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更好地认识自身优势和潜力,增加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预见性。

期望理论和主观能动性理论相互促进,期望理论中的明确目标设定和乐观期望可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主观能动性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强化了期望理论的目标设定及达成。期望理论和前景理论相互补充,减少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因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主观能动性理论和前景理论相互影响,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信心可以影响其实践创新时的风险态度。综合运用期望理论、主观能动性理论和前景理论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积极乐观、勇于探索的创新人才。

2.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逻辑

以上述理论为指导,将管理学科培养逻辑理论化,构建正向循环的培养体系,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闭环框架,通过多层次细分的实践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闭环,实施多维的创新评价及激励制度保障学生创新价值闭环。

(1)正向循环的科研培养体系。将产学研协同教育、多维创新评价及激励体系、学术头脑风暴等多种培养方式构建正向循环的培养体系,是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逻辑。产学研协同教育有利于打破传统培养体系中科研、教育和实践的边界,提升实践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期望与投入动机,全面促进学生系统性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实施多维创新评价及激励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科研效率以及科研质量,缓解学生学术内卷的现状,为学术头脑风暴提供有利环境,从国际化和创新思维两个方面鼓励学生将学科方向与社会需求对接,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使科技成果转化更顺畅,促进产、学、研、教融合发展。产学研协同教育与多维创新评价激励体系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头脑风暴,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交互平台,有效激发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创新潜能。

(2)多层次细分的实践育人体系。本文从实践育人机制管理、师资配备、实践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成果评价等6 个方面提出管理学科实践育人逻辑。在机制管理上,明确考核指标和标准,对教学质量及效果进行全过程考核,建立健全教育教学激励体系[21]。师资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的主观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洞悉最新的实践前沿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教师的“领航”作用,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等产业实体的交流与合作。在实践内容上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立足专业,结合实践主题或研究课题,创新实践形式和内容[22]。在教学方式上,以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为抓手,以学科专业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际应用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专业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校内外实验中心、实习基地、产学研平台等资源,打造体系化、特色化的实践机会。在成绩考核上,主要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操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此外,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术品味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将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作为重点融入元素[2]。

(3)多维度的创新评价及激励制度。期望理论认为,主体动机来自于其对行动结果的期望,充分发挥对学生创新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是学生实践创新主观能动性提升的重要“助推剂”。对管理学科学生而言,其创新成果往往多学科交叉、具有较多人文因素且难以量化,增加了对其创新成果评价的复杂性[23]。传统的评估方法体系较为单一和片面。因此,在遵循全局性、科学性和激励性原则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个体思维发展,注重学生完整学习和实践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起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的综合系统的评价体系[24]。实践教学中,形成评价激励创新的良性循环,以增强学生创新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创新水平。

3.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基于上述理论和逻辑,构建分类施教的教学模式:从本科阶段抓起,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硕士阶段,深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博士阶段,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1)分类施教细化教学模式。该措施能对学生个性化培养、自我效能提升、专业潜力发掘和创新能力养成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丰富本科教学方式,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融入学识教育的各个环节,重点突出课上教学、课下自学以及多元化评估激励等教学方式的融合,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并不断启发学生通过专业知识解决国家和企业的重要现实需求。另外,借助数字化教学技术,充分拓展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根据课程特色,建立多种形式的虚拟课堂,学生可以体验逼真的实践运作场景,加深对学科及专业核心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在此基础上,注重竞赛促学,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专业认知,进一步树立学生在创新实践、寻求真理过程中的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创新科研思维模式。针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发展规划等自身特点,采取阶段式个性化培养方案。在探索发现阶段,注重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术思维,从实践需求出发,要广泛阅读国内外经典文献,提炼出目前某一领域的具体研究问题,不断进行交流、讨论。在初步适应阶段,学生要参与科研项目并培养创新思维,采取多个学科融合的方式,灵活选取并探究适用于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智能算法+数据分析、实证分析+统计分析以及运筹学+系统工程理论等,多学科方法融合能够从多角度解决研究问题,并找出研究问题背后反映的产业实践意义[25]。个性化培养阶段,基本确立科研定位和研究路径,能够进行创新性研究,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科研敏锐度以及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2)优化提升实践板块设计。旨在构建系统性实践板块联动体系,拓展专业理论与实践创新空间。

首先,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以“基础知识传授—实际场景运用—管理逻辑总结”为纲,合理制定教学实践方案,整合实验中心、产学研基地、企业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宽教学实践范畴。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统筹好课程学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对教学实践环节的管理,掌控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和效果。在强调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基础上,带动和鼓励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赛事,为学生增强动手能力创造条件。同时,对学生的创新想法及成果进行实用性、经济性、实操性、可迁移性、应用前景等方面的价值评估与激励,做到创新思维开放、创新过程闭环。

其次,拓展实践育人平台。教学中进一步整合校内外资源,包括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产学研基地共建等措施。紧密结合专业技能提升计划、实践能力训练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学科竞赛、专业技能大练兵、实验室实践开放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实地体验企业日常运作,带领学生前往企业参观并指导其参与实践项目和实践课题。走进企业的实践模式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管理学科实践人才。丰富的课外实践体验,可以增强管理学科学生的专业应用与产业前沿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术加技能复合型培养模式。旨在拓宽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边界,提升学生创新成果期望,培养具备宏观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首先,加强学术交流合作。通过学术交流,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巩固其科研精神、科研思想及科研理念认知。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科高端学术论坛、学术讲座等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合作交流,共创知识成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定期举办由青年教师、硕士生、博士生参加的“青年学者沙龙”,具体包括教学、科研等模块,充分发挥学院优秀教师群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青年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追求卓越,形成反思、互助、引领、成长的良性循环。此外,经常开展形式新颖、氛围轻松的“文化午餐”,为同学们有效利用碎片时间,加强跨部门跨学科交流与沟通、分享科研经验与研究成果提供便利条件。

其次,培养产业实践技能。在日常科研中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出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管理学科全方位发展的高精尖人才,锻炼学生的产业实践能力。针对产业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邀请行业巨头、专精特新企业、校友创业企业等代表性企业负责人进行分享。此外,通过建立企业导师制,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管理运作部门,体验标准化的企业运作管理流程,掌握相关岗位的专业实操技能。通过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互动学习,有效提升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产业实践技能。

三、新文科背景下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案例研究

为贯彻落实“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和精品文科整体部署,北京理工大学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要务,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重点打造交叉平台,巩固优势领域,拓展新兴领域[26]。本研究结合北京理工大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以教改成果“一二三”教育理念和“六位一体”创新培养模式为例,对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见图1)。

图1 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一二三”教育理念

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二三”教育理念包括“一个导向”,即以国家和社会需求(如服务于“专精特新”企业的管理人才、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人才等)以及学科和产业发展趋势(如学科交叉创新、企业数智化转型等)为导向,该导向是本教育理念的主线,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两个平台”,就是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的平台教育资源,深度嵌入国际高水平研究团队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三个模块”,即德育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以此作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准则,旨在培养德行为先、专业突出、积极创新的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27]。德育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育人实践。德育理念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科研过程中深度融合,提炼出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的北京理工大学的红色基因,使之成为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28]。在专业知识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是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对所接触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探索性、批判性、创造性思考。素质拓展方面,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勇于担当的品格,全面提高学生的学术敏锐性、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六位一体”培养模式

“六位一体”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课程创新、科研创新、实践创新三个创新系统,并由此细化为“问题导向与学术思维”“虚实结合沉浸体验”“学术交流开拓视野”“多元化组会与头脑风暴”“促进产学研融合”“指导竞赛实践创新”六个子系统。

(1)课程创新。首先,是问题导向与学术思维,管理学科与最新产业实践高度融合,在课程设计上增加了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课时比例,学生针对现实问题的内外部因素、解决方法、预防措施及优化迭代等问题进行推演和探讨,不仅能更好地巩固专业理论知识,还可加深对相关产业实践的认知。同时,主动性、参与性学习模式也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进而树立并锻炼其学术思维能力,增加其学术前沿认知。此外,问题导向的课程设置可以促进学生的协作和全局意识,提升其产业实践和学术科研工作的软实力。其次,是“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虚”指虚拟课堂,“实”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通过虚拟课堂等新型教学形式,通过沉浸式场景体验,让学生形成立体化、系统性的专业认知体系,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其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目前,笔者依托主讲课程《物流管理》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开发了基于VR(虚拟现实)的仓储物流虚拟仿真实验软件,预计该软件将进一步升级为MR(混合现实)技术。届时,通过感知先进的混合现实交互技术,学生可以直接在真实世界中投射出虚拟的货架和货物规置场景,进行“实操实练”,加深对各个步骤的理解。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依托创新竞赛、科研项目、产学研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在课堂上讨论分享实践成果。由此,实践经验总结为实践心得,并进一步内化为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2)科研创新。一是多元化组会头脑风暴,以笔者科研团队为例,目前建立了以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分的“大小”组会制度,即实证组和模型组单独讨论的小组会,实证组和模型组共同参加的大组会,还定期邀请领域内高水平专家学者共同参加的扩大组会、跨校共建组会(与其他院校科研团队定期开展组会共建学术活动,打破闭门造车式科研,开阔学术视野),多元化组会模式如图2 所示。二是进行学术交流开拓视野,主要借助学校和学院提供的良好学术交流机会,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术讲座,提高学术品位。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并汇报成果,在提升学生科研水平的同时也有效提升其思维创新能力。组会讨论与学术交流互相补充,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与水平,加深学生对学科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全面提升科研素质。

图2 多元化组会

(3)实践创新。一是要促进产学研融合,目前依托学院实验中心及笔者主持的“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产学研创新平台,初步形成最新实践模式和方法。在实践数据、理论方法、技术技能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水平,还使学生更加关心社会和产业需求,增强其面向供应链安全、供应链数智化转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科研实践的学术追求[29-30]。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竞赛,为其提供团队搭建、实践选题、研究理论、技术方法等全方位、精细化指导。依托科研项目和实习基地,让学生将竞赛选题落到实处。该模式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软技能。

四、结 语

在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教学实践面临着新元素、新要求、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从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内涵出发,提出培养逻辑和培养路径。结合笔者教学改革实践案例提出“一个导向、两个平台、三个模块”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德行为先、专业突出、积极创新的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基于此,以课程创新、科研创新、实践创新为核心深入细化教学改革内容,构建相互指导、互为促进的“六位一体”培养模式。总体来说,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在培养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方面,需要注重知识结构的创新和深度挖掘,提高学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维度、系统性提升管理学科人才的价值创造空间。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是一项涉及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模式探索与人才培养工作互相交织又彼此促进。以本研究为例,总结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会经历迷茫摸索的“初试期”、修正完善的“成熟期”、继续探索的“转型期”。

(1)“初试期”。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工作的起始会充满期待与激情,但同时也伴随着迷茫和不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不仅仅是简单的躬身入局,而是需要不断探索科学的培养模式。只有明确方向,围绕方向不断努力,才可能产生良好的成效。以本研究为例,在开始从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时更多是作为一个“倡导者”,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实践、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但这样会让学生更多地把实践创新作为一个口号对待,模糊了培养方向。实际上,创新实践只是手段,培养创新型人才并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最终目标。

(2)“成熟期”。本阶段是不断尝试新方法新模式、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总结完善培养体系的过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本身是一个慢变量,需要构建产学研协同教育、多维创新评价及激励体系、创新创业实践等多种方式互相促进的培养体系。只有不断尝试、总结、改进和完善,才能逐渐感受到人才培养的显著效果。

(3)“转型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的当下,在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仔细论证,更需要与时俱进,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勇于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具体举措固然重要,但将善于思考问题本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维内化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才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中最需要关注的焦点。

猜你喜欢
文科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