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平
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模式被改变。为了在未来发展中强化自身运行水平,因此经济效益成为建筑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基于此,以风险导向为基础,对建筑施工企业内控体系构建有关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明确未来工作开展方向。
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投资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尤其是现阶段,在疫情的影响下,各类业务量大幅度降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些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选择压低单价,通过低价竞争的方式来得到更多的项目。尽管这种方式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但是通过数量维持企业发展。不过这种低价竞争、低价中标的情况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有着严重的影响,许多企业由于无法承担压力,逐渐退出市场。建筑施工企业对于项目的依赖性很强,如果在市场竞争中没有把控投资风险,将会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如果在投资决策阶段没有对后续工作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会给企业造成生存危机。
在竞标过程中,一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盲目压低价格。尽管在后续竞争中得到了项目。但是在施工阶段,由于预算的限制,导致成本投入存在严重的不足。大量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材料和设备被使用在工程施工中,尽管可以完成施工任务,但是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违反合同的规定。这种情况导致建筑施工企业面临赔偿问题,同时不断返工也会出现大量的损失。
合同风险 合同不仅关系着企业的合法效益,还影响到后续各项工作开展。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合同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并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来正确开展工作。现阶段,由于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不能正确掌握合同中的内容,导致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使自身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情况可以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出现较大的工作压力,并且工作要求也无法有效地落实。除此之外,建筑行业整体环境较为恶劣,国家及行业许多标准规范无法有效地施行。在工程施工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经常出现违规施工问题,这种情况会导致建筑行业未来发展受到影响。对于合同签订来说,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对支付工程款方式、结算方法、材料价格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对自身不利,防止盲目签订合同给建筑施工企业造成潜在的风险。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没有按时得到工程款、材料价格出现异常波动、到货不及时以及工程变更设计不到位等,都会造成严重的风险问题。
成本风险 现在的建筑市场越来越活跃,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多,但是整体市场资源有限,因此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会通过压缩成本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便得到工程项目。尽管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会导致某一些工程项目标价偏低,使建筑行业难以稳定的发展,而通过这种盲目压低经营成本的方式来提升竞争力,也会使建筑施工企业经营风险增加,要想达到真正的稳定发展,就要从金融层面进行调整,而这种情况也造成了更大的经营风险。
体系意义
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其管理方法与其他类型企業具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区域较为分散,而建筑施工周期过长,这种情况导致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回流速度缓慢,很容易受到危险因素的影响出现生产经营问题。而建筑企业在参与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严重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损失,使企业出现亏损问题。不过构建完善、有效的内控体系可以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对各项工作进行严格的管控,使工作要求能够落实到位。建筑施工企业以稳定、安全的状态生产经营,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资金流动等进行管控,也是内控体系的关键内容,同时工程量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结算的重要依据,也需要内控体系来提供保障。
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工程项目的前期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这种情况会造成严重的财务风险,并且对后期工作埋下隐患。尤其是结算违规问题会使建筑施工企业出现亏损。建立科学、有效的内控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预防和规避资金风险,同时通过内控体系建设,还可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来使其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占据优势。内控体系是建筑施工企业日常管理的核心,所以要明确各类影响因素,从而保证利用体系建设的全面和科学,为工作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通过权利、责任的划分,来使相关工作人员履行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重点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风险类型以及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权责分配,并且优化组织架构建设,使内部审计、财务审计、报告分析等工作达到更准确、更科学的水平。
内控体系构建问题
缺乏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 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规避风险。这种情况也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并且阻碍了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和完善。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风险机制,建筑施工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就会使其出现严重的损失。与此同时,这种情况也会对有关财务审计等工作受到的各类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例如在财务工作人员进行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盲目性、随机性的问题,而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投入,相关领导忽略了对财务工作流程的规范和梳理。这种问题增加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而财务风险预防机制建设无从开展。尤其是在参与工程项目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并且没有开展市场调查,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成本投入缺乏相应的支撑依据。这种随意性的问题也导致投资风险较大,在以往的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建筑施工企业在结算完成后发现亏损的问题。
缺乏高效的信息管理体系 在科技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应用非常关键,而对于内控体系建设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内控工作水平,不过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参与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依旧使用传统的垂直管理方法,信息共享水平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这种情况也影响了风险防控以及内控要求的落实,尤其是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增加了财务信息收集管理的难度,财务工作人员在数据获取方面遇到的严重的问题,普遍存在滞后性的情况。例如在进行合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导致合同的执行和现场出现偏差,因此无法按规定履行合同。这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决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对于财务内控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对财务有关的数据信息,监督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并且无法有效地规范财务管理工作,阻碍财务内控体系的建设与优化。
缺乏全面的监管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内控管控的过程当中,整体表现出来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绩效评估指标制定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科学、合理性不足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对绩效评估的重视程度较低,降低评价管理机制的指导作用。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庞大的资金投入,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对资金流动实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不完善,使账户、资金使用存在的混乱问题,尤其是在材料采购各方面等方面,预算执行和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使建筑施工企业出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内控体系构建与完善对策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风险管控的过程中,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相应的研究,明确其来源以及涉及范围,以此为基础建立内部管控制度才具备更好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要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风险管理主体以及主要工作开展方向。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将风险意识融入企业所有内控管理过程中,并且使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进行风险管理宣传,使各岗位工作人员都具备相应的思想认识,从而使各项工作开展更加顺利;第二,建筑施工企业要面对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和剖析,从而明确问题的成因,找到风险源头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避免在后续生产经营过程中这些问题造成损失;第三,加强对内控管理各个环节的梳理,规范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管理水平;第四,提升专项工作制度建设。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明确面临的风险类型,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并将其形成工作制度。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内控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支持,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对工作所需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分析、管理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要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一些管理流程的重组,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发生排斥。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内控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内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在推行过程中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第二,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来重新组建工作流程,构建简单、清晰、实用的框架,以此来对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融合,为未来发展建设提供保障;第三,合理选择信息化管理软件,在这个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和供应商进行深入沟通,对软件要全面了解,只有符合自身需求的软件才能被引入,避免盲目引入软件,而使生产经营出现问题。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各类风险,为了使其处于可控状态,还要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结合自身遇到的风险编制应急处理预案,以此来对风险管控提供指导。在工程项目施工开始前,还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预测后续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财务风险,然后调整处理预案,做好防范机制建设;另一方面,做好风险转移。建筑施工企业在前期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要对各项内容进行梳理,通过强化与技术方承建方,供应商以及保险公司等相关单位签订协议,将部分风险转移至合作方。
建立完善的内控风险监督反馈机制 建立全面且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是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控风险保障的关键,所以企业必须实现对财务管理全过程控制。第一,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正确地选择项目承接,并且強化合同管理,明确工程项目的材料价格浮动等;第二,提高对采购风险管控能力。这项工作要以市场调查为基础,明确市场环境、资金资产以及相关政策,对这些外界因素进行动态监控,在出现变化的时候要及时调整工作开展方向,以便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评估的风险管控模式;第三,以财务风险客观、全面性为基础,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科学的战略发展目标,配合财务风险识别机制来找到自身问题,从而进行优化;第四,合理设置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明确权责划分,提升其权威性,以此来对整体生产经营提供监督和管理。
(作者单位: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