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俊
青年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见到王正学时,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世上有竟人能把这话演绎得如此深刻。
在丘北县锦屏镇祥启村委会小嘎勒高新寨村有这样一个人:顶着“80后”的帽子,却从来没有外出打过工。在其他年轻人安逸享受的时光,他低头奔波在红土地里劳作。在时代的狂躁中,不屑于花花世界的诱惑,长年累月与庄稼一起活成最纯朴的样子。他,叫王正学。
出生于1981年的王正学虽是家里的独子,但却没有受父母的过度宠溺。高新寨村位于城乡接合部,王正学从出生起,就和父母滚爬在田地里,从春播到秋收到冬种,田地在他心里成了一块魔术空间,一家老小的全部生计饱含在里头。
岁月流长,田地在他心里种下的深情种子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而是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他对田地的喜爱或者说依赖年盛一年。从小到大目睹了农民生活的不易,初中毕业后,身边像他一样没有上学的小伙伴都相约着外出打工。对田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他,围着自家12亩田地转了一圈后,跟着父母踏踏实实下地干活,空余时间,又跟着父亲用自家的农产品做起小本生意来。
在王家,王父王母保持着农民纯朴的种植习惯。每年春播时,把12亩田地认真分配,确保水稻、玉米的种植面积后,采用套种或者分片单独种的方式,使瓜、豆、红薯等作物每年都有收成。春种秋收后,麦子、豌豆等反差季庄稼又重新在田地里长了一遍。他们家的田地,一年四季都没有闲着,所有农民应当种植的品种,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一种。用王父的话说,就是要保证“一样不成一样成”。
跟着父母种田种地的日子,王正学勤学苦干,俨然成了这个家的劳动力支撑,他把自家的田和地种得越来越顺手。每天,田地在他眼里,他奔忙在田地心上,他与土地已经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和父辈们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过着日出而作孜孜不倦的平静生活。
焦虑往往最能打破人的安逸和沉寂。王正学也不例外。
不知从哪天起,村里建起的几幢浇灌楼房撞破了王正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这个有思想有行动的小伙子在新农村建设的潮流中一天天焦虑起来。眼见外出打工的村民们返乡建盖起楼房,他开始琢磨起致富门路。认真分析了家里的现状:种好这12亩土地,解决温饱不成问题,余钱供一家老小吃吃穿穿也就不剩几个,更何况父母还要存着点给他结婚娶媳妇呢。每当大脑里崩出外出打工的念头,王正学就第一个否定自己。一方面,父母逐漸年迈无人照顾,外出打工始终不是办法。另一方面,他认为,家里没有余钱,一定是他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土地的问题。
与此同时,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撂荒的土地也越来越多。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看着那些本应该长出庄稼的土地却长满了荒草,这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眼里装满了惋惜,他恨不得自己生出三头六臂,在那些上好的庄稼田地里种下种子,等待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收获!这时的王正学,他怕的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比这个更苦更可怕的,是幢幢楼房衬出的家庭贫困和那些被撂荒的搁在心里的土地。
2001年,这个憨厚的壮族小伙子遇到了他的爱人——邻村的壮家姑娘张芬,并喜结连理。两个年轻人一合计,作出了大胆的决定——流转撂荒的土地大规模种庄稼,先从本村做起,条件不适合再延伸到邻近的其他村。小两口商量着,家里的12亩田地由父母帮补着,该种啥还种啥。先租几十亩,就种政府倡导的烤烟吧。说干就干,他和妻子一边向撂荒土地的村民谈流转事宜,一边双双学起烤烟种植技术。很快,他种出的烤烟长势良好,成了县烟草公司的样板田。然而,烤烟的生产技术环环相扣,种植不成问题,在烤焙环节出了问题,长势好的烤烟最终没有达到预期质量。连续种了四年烤烟的王正学意识到烤烟并不是他最擅长的种植品种后,果断放弃。把眼光放到了父辈们一直种植的玉米、水稻、瓜豆等传统作物上来。
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决定放手一搏,将农作物的种植的规模扩大到百亩以上。
田地不够,租。人力不够,请。
作出决定后,王正学跑遍了周边的村子,重点了解哪些人家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即将撂荒的土地有没有流转意愿。第一年就在小嘎勒高寨、小嘎勒、龙尾等本村和邻村流转了一百余亩田地。他满怀壮志却又不失清醒,一番深思熟虑后,沿袭了父辈的种植经验,有计划地将租来的田地分类,视土地的品质和连片的大小选择种植品种。对于玉米、水稻、豆子、小麦等常规粮食作物,他和妻子都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只是规模大了,需要考虑科学管理的问题。
面对自己花了血本流转过来的一百多亩田地,王正学心里万分踏实。深知自己技术上的短板,他白天奔跑在田地里,夜里拿起书本或是跑到镇上找农业科普人员学习规模种植和管理技术。他把父辈们的“套种”舍弃,采取了分类大规模种植,把豆类、瓜类从玉米的套种中撤出来,每一片庄稼都纯品种种植,方便科学管理。每年种植的品种多到十个,少到五六个。
他和妻子每天都奔忙在田地里,播种的季节,要么在种水稻,要么在播玉米,要么在栽红薯;收获的时候,割完谷子又马不停蹄的收玉米,同一时令,甚至是两人各带一队人马奔忙在不同的收割现场。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正学终于尝到了他深爱的土地回馈给他的“甜头”,一年算下来,除去成本,还有7万多元的纯收入。
王正学并不满足于每年的收成。在日积月累的辛苦中,他琢磨出自己的一套种植经验和销售模式。种植品种上,他坚持多品种发展,防止某个农产品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种植技术上,他积极尝试科学方法,黄瓜、早南瓜、生姜、山药、红薯等蔬菜种植中,采取滴灌、地膜等高效灌溉、保水方式,运用科学技术降低了种植成本,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在销售上,一方面与县城各农贸市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自己将产品带到市场批发销售,另一方面积极与蔬菜中间商达成订单,实现高质量产品地里打包外销。
过去的十年,王正学每年从村民们的手中流转的土地逐渐增加,平均每年达到了200亩左右。农忙时节,每天聘请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多达25人。土地流转加灵活性务工,他每年至少带动群众增加收入20余万元。部分村民们看到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赚钱,也放弃外出务工的念头,成了他的常年员工。
2023年,他从邻村群众手中流转的土地达到了290多亩,加上自家的12亩,一共种了300余亩的田地。当问及品种时,他和妻子有说不完的话,他的妻子骄傲地说:我什么都种过、什么都会种,水稻、玉米、烤烟、辣椒、莲藕、山药、黄瓜、红薯、生姜、豌豆、麦子……当问及跨行业的技术问题时,迈入中年的他略显羞涩,说:“都是一个理,种好管好就行了。”
今年,王正学和妻子一共种了100亩红薯,红薯产业占了他们三分之一的土地。望着躺在地里的那些胖乎乎的红薯,他和爱人笑得腼腆而幸福。他说:“这100亩红薯挖完就可以种麦子和豌豆。现在除去生产成本和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我一年至少也有15万以上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