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常春 汪永祝
西畴绿水青山,自然风光壮美无比,而西畴人民也正怀揣豪情,顾盼未来,不断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他们没有让生于大山成为束缚,而将之化为前进的动力。这片土地蕴含的时光如此悠长,让人敬畏。
养出一山火红
深秋的柏林乡四丘田村,阳光普照,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沿着宽敞的水泥路一直往下走,就看到了一间挂着“西畴县柏林友彬养殖家庭农场”牌子的房子。和其他人家的房屋不一样的是,这所房子左边是居住的房屋,正面是厨房,右边则是圈舍,一楼养牛,负一楼养猪,负二楼养鸡,一切都围绕养殖和种植来布置。这里,是汤安友夫妻俩的勤劳致富之地,也是他们的家。
初见汤安友,个头不高,背脊挺拔,皮肤黝黑,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总是满脸笑容,非常健谈。汤安友说:“我们生在这片山里,我们没有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生活,农村人不去苦,就过不上好日子,要想过好日子就必须要动脑子去苦。”
说起汤安友回归大山,还要从2017年说起。那时,汤安友主要从事建筑材料运输,妻子李昌琼经营着一家小餐馆,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一家人虽不算富裕但幸福美满。
“后来,怎么想起了回家开展种植业了?”随着我的提问,汤安友目光幽幽,陷入了回忆中。
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呀?家里有什么呢?除了这连绵起伏的大山,一眼望不到底的沟壑,还有什么呀。
“一个是父母年迈、孙子没人带、家里土地没人种等等一系列家庭琐事的出现,还有一个就是觉得对这里很依赖,总想着回到这里才安心,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汤安友讪笑着说。
我知道那种感觉。
那是一种回到家,就从骨子里都散发着舒服的感觉,我认识这里的每块石头,这里的每块石头也认识我,我知道这里的每个角落,怎么被岁月堆积成现在这样的光景,这里的每个角落也知道我,如何被时间滋长出这样的模样。回到家,放眼过去,青翠的石板路,被雨水润湿而越发鲜艳的红砖房,以及晚归的老人,跑闹的孩子,其实我的内心、我的灵魂也是这些构成的。或许不应该说这片土地物化了我的内心,而应该说,是这里的土地,用这样的生活捏出了这样的我。
汤安友就是四丘田村的山山水水捏成了这样朴实又挺拔的样子。2017年,他回到了四丘田村,这里大山埋没着他,更滋养着他。
在农村,人们都说“老母猪是小银行”,这句话也给了汤安友启发。汤安友从饲养10头母猪做起,开启了养殖致富的生涯。
人生就是这样,只要你积极进取,“咬住青山不放松”,前进再前进,坚持再坚持,任何艰难险阻都会被你踩在脚下。
每天,汤安友像呵护孩子一样精心照料这群母猪,通过自繁自养,逐渐发展到现在的12头母猪,108头肥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坚定了汤安友发展养殖致富的信心。
“只要脚步不停,每天就可以做好多事”是汤安友的口头禅,秉持着这样的理念,2019年在亲戚家看到通过机器孵化出小鸡,觉得养鸡大有可为后,汤安友又马不停蹄地开展起他的养鸡致富大计。购买机器、研究孵化小鸡的秘诀……一年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不分白天黑夜地摸索坚持,他研究出了一套“汤式孵鸡法”,能根据鸡蛋大小、长短、不同的形状来判断鸡蛋的好坏和适合孵化小鸡的鸡蛋。2020年技术成熟后,汤安友每年孵化各类本地小鸡2000只以上,出售本地鸡3000只以上,最高达到8000只。
2021年,养猪养鸡走上正轨后,汤安友又开始尝试着养牛。“什么牛比较好养?”“养什么牛效益比较好?”这成了他当时网页霸屏热搜。当得知山东有合适的牛品种,他立刻动身前往山东实地调研考察,并当即运回10头能繁母牛开展养殖。他说:“对于我来说,养牛是我的兴趣爱好。今年7月份已经有20头牛了,我想发展到40头,这样我最开心。”
除了自己探索出养殖技术外,为了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汤安友还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技术。“2021年我到山东运10头牛时,在运输过程中,我什么也没有给他们吃,只是喂水,回来后灌了一个星期的红糖水和姜汤,现在那些牛都活得很好。”看着我满脸疑问,他解释说道:“因为这样能克服这批牛的水土不服。”他还自豪地告诉我,“我能根据猪、牛外观就能看出来猪、牛哪里不舒服,然后对症下药”,正是因为多年的经验积累,让他从一个“门外汉”成了周边村寨家喻户晓的养殖“专家”,也大大提高了发展养殖的信心和决心。
2023年汤安友被县委、县政府评选为“农村党员实训户”。人们口中的“村大哥”摇身一变,成为担起带头致富“使命”的“培训村老师”。“有幸被评为‘农村党员实训户’,是党委、政府信任我,是父老乡亲信任我,我有责任也愿意带动大家一同发展产业。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会将自己知道的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带着大家共同致富!”挂牌亮户当天,汤安友看到门外墙上悬挂的“农村党员实训户”光荣牌,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从家庭农场到“农村讲台”,在自家养殖场里,汤安友从如何挑选孵化种蛋到猪疫苗的配置比例、如何打牛鼻环等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养鸡养猪养牛以及种畜牧草的经验教给附近村落前來学习的群众。“青贮桶里的草料要压紧。”“鸡病可以根据鸡死亡的姿势、解剖部位来判断,再对症配药”面对面、手把手、接地气的现场讲解,让不少群众直呼学到了东西。
西畴县柏林乡中寨村村民杨朝红说:“以前我也出去学习参观过,都没有今天的实训来得实在,回去以后我会对自己的养牛技术加以改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农民教农民,手把手培训”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不少养殖方法“水土不服”的难题。实训中,参训群众人人动手熟练技术操作,既是“学员”又是“工人”的“打工式”实训让想致富的农民群众有师傅、有学处、学得会、记得牢、用得好。柏林乡下栗山下村村民陆德菊高兴地说:“今天向我们讲课的是我们本地人,他讲得很实用,回去后我们会做更多的宣传,让我们的养殖业继续发展壮大下去。”
“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想到今天还能和群众交流一些养殖经验,既然大家都相信我,以后我会不保守地传授经验给他们,带着大家共同致富。”汤安友笑着说。
在创业风光的背后,是无限的焦虑和无尽的孤独。它更像是一种刻骨砥砺,一场赤脚穿越熊熊烈火的似乎永远看不到终点的苦修,而在这条路上,只有他自己。汤安友在创业这条路上经历了起起落落,他从鸡死亡的姿势就能看到病灶的经验来自于他饲养的鸡出现过各种病变而总结的经验。饲养的猪也因为市场变动时而赔、时而赚。6年的种植养殖时光,汤安友见过夜晚的星光,也见过清晨的朝霞。汤安友坚定且执着,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汤安友算着他的“经济账”,而他的创业故事仍在续写。1968年出生的他已经55岁了,但他认为奋斗正当时,未来的规划已做好:继续和妻子一起管好这个简单又大的家。他说:“我们对未来的生活还是抱着很大的希望,我们夫妻俩只要勤劳就会有好日子,养殖和种植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相信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种出一方青绿
种子从发芽生根,到开花结果,整个生长的过程是非常自在放松的。这一股蓬勃的生命力,也是我们在自身成长过程中要去挖掘感受的来自生命的力量。
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是杏黄麦熟的时候,是一个忙碌的季节。在北方,农民们忙着收麦子。在南方,农民们忙着插稻秧。从南到北,都在栽秧割麦两头忙。知名作家林清玄这样描绘节气芒种:“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传承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种,在西畴这个大山里,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这里石旮旯里,唯有“种”下,才有收获。西畴县鸡街乡兔龙村大山深处,剪枝、去叶、摘椒……花椒林里,村民们正头顶烈日,有条不紊地忙活着。只见村民们小心翼翼地用液压剪把枝丫上的青花椒采摘下来放进篮子,椒地里时不时传来村民们的欢声笑语。这是退役军人彭寿斌的花椒种植基地,他所种植的耀红一号青花椒果实产量高,口感麻香味十足。
今年6月,我在鸡街乡海子村委会兔龙村的花椒种植基地里看到了彭寿斌,1981年出生于云南西畴,1999年参军入伍并服役,2001年退伍,一身正气,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在基地里放眼看去是一片片、一棵棵枝繁叶茂的花椒树,虽然花椒果实已经被摘下,浓浓的椒香还是扑面而来,麻香醉人。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再到江南鱼米之乡,新农机、新技术扎根田间,希望的田野发生着深刻变革: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事实证明,五谷丰登,不仅仅来自风调雨顺的自然馈赠,更离不开以农业科技为支撑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彭寿斌退伍后,先后涉足餐饮、建筑等行业。但是,这片石旮旯土地深深吸引着他,在多方了解调研下,彭寿斌发现花椒在石漠化地区发展的巨大潜力,于是决定在西畴县鸡街乡海子村发展花椒种植产业。
“刚种花椒时得到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多次组织我到省内外学习花椒种植技术,回来我也有了信心带领村民一起把产业做起来,把花椒和丹参做成我们村的特色产业。”工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种下的10亩花椒,经过彭寿斌一年的精心管护,第二年便结出硕果卖了个好价钱,花椒叶和花椒尖也是供不应求。彭寿斌算了一下账,“一棵花椒树今年已经收成有三斤左右的花椒籽,预计到明年的6月份每棵花椒树就不会低于25斤的产量,按照6元一市斤的市场价,一棵树产的花椒都能卖100多元钱。”
在尝到花椒种植的“甜头”后,彭寿斌越发坚定了继续发展花椒产业的信心和决心,2022年,他又流转了400亩土地种植花椒。
青花椒品质不错,销路不愁,在彭寿斌的带动下,部分村民种植青花椒的热情被点燃,开始尝试种植青花椒。彭寿斌也计划扩大产能,逐步完善青花椒种植产业链,为兔龙村铺就一条明晰的产业振兴路。
彭壽斌的花椒产业带动农户就近务工100余人,实现户均增收3万余元,培养致富带头人9名、种植技术管理人员5名。除了发展花椒产业外,彭寿斌还探索发展丹参试种,在西畴县鸡街乡海子村以“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天津天士力集团合作发展丹参种植1500余亩,预计产量1400余吨,带动农户产业发展200余户,实现户均增收6万余元,并力争将此产业打造成为“一村一品”特色农业。
彭寿斌以花椒产业为支撑,培养了一大批花椒种植技术能手,带动了更多群众就业,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花椒产业中来,让花椒成为群众稳定增收致富的又一棵“摇钱树”。目前,他种植的花椒亩产值超过8000元,利润超过3000元,预计到2025年将带动就业超过1000人。
“做正确的事并把正确的事做好,我觉得这是在创业中最重要的。”彭寿斌说道。在发展产业过程中,他身体力行、真抓实干,常年飞往全国各地,特别是农业发达地区,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大赛,先后获得云南跃宏椒业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度先进个人、云南省乡村振兴“头雁”项目优秀学员,2023年参加文山州高素质农民培训,同年被推荐为云南省科技推广特派员,还被推荐参加云南省第四届退伍军人创业创新大赛。
彭寿斌说:“从下半年开始,我准备种植1200亩丹参,并预计在明年将花椒种植规模扩大至1000亩。”目前已经对接好收购的公司,并着手建一个初加工厂,帮助老百姓收购花椒,打开销路。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彭寿斌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军人的光荣传统,争做退役军人自主创业排头兵,以特色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用最本真、最质朴却也最耀眼的行动彰显着一名退役军人的光辉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