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超
“所有的磨难与挫折,终将会使我们更加强大!”这句话,是沙漠玫瑰最贴切的形容,更是陆云奋斗二十余年的最好写照。于2020年参加过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陆云,在谈及自己的过往时,几近哽咽失语。
是什么样的困局,迫使这样一位一无所有的农村妇女,成长为现今资产达几千万元的养殖场负责人?又是什么样的信念,让这样一个黑瘦小巧的身躯里滋长出无穷的动力,最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位“沙漠玫瑰”的故事吧。
1999年,陆云离开了贵州故土,以爱之名,凭借一腔孤勇嫁到砚山县盘龙乡白泥井村。面对着土墙漏瓦的家,真的只能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陆云总觉得这样的生活不是她想要的,于是与丈夫一商量,前往文山城去打工,与老板讲好了每人一个月150元。俩起早贪黑拼命干活,本想着可以拿到人生的第一笔工资,哪知在做了18天的工之后,因家中突发急事忙于回家,无良老板竟然以做工未满一月为由,克扣了夫妻俩的工钱。
人生的第一场打工以“两手空空”画上了句号,陆云心中十分不甘。就在陆云整天琢磨着怎样赚钱,憧憬的前景都还未清晰的时候,丈夫被查出患有胰腺病。人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尤其对农村女子而言,丈夫就是天,可是,现在丈夫倒下了,无法给出任何助力,还因为看病欠下了6万余元的外债,导致基本的家庭开支都维持不下去。
那时,陆云只觉得天都塌了。
病痛,得看;外债,得还;人,还得活下去继续向前走。本来“家”字之顶,就是两人撑起的一个顶棚,但现在,只有陆云一个人站着,顶着这个“家”字。没有了“主心骨”,无所依仗的陆云知道这次只能靠自己一个人了。
陆云咬着牙把脸上的眼泪抹干,用她瘦小的肩头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可是要怎样才能让自己手头上有点钱,还有余力还清外债?夜色如墨,陆云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一直在琢磨着这个事,思考了几天,她终于选定了一个项目——养鸡。农村人养鸡,简直是与生俱来的技能,但想要把鸡养好,养出规模赚到“大钱”,却不是件简单的事,更何况那时,她穷得连养鸡苗的钱都拿不出来。
陆云厚着脸皮向亲戚借了1000元买来了50余只鸡苗,在自家的院子里开始养殖。那些在院子里来回撒欢的小鸡,毛茸茸的羽毛在阳光下泛着金黄色的光芒,它们承载着陆云被逼到绝路上的所有希望。陆云悉心地照料着它们,就像是在照料着自己仅存的放手一搏的念想。而最悲凉的是,早已捉襟见肘的陆云,再无法拿出一分钱来为它们买粮买药。
生活已经坠到谷底,还有什么会比这样更糟糕呢?陆云想到去“赊”,一开始,她还会担心丢面子,可是思来想去觉得,人都快活不下去了,尊严面子还有多重要?她厚着脸皮到玉米店、药店去求人,这家不行就换下一家,一个一个求下去,其中一家店老板一开始不愿意,后来见她一次次往返,一次次地恳求,终于被眼前这个执拗倔强的小女子的诚心所打动,答应下来。就这样,陆云一边照顾生病的丈夫一边养鸡,又用空闲的时间借来各类书籍学习家禽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知识,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第一批鸡终于如愿长大,质量不错。卖掉了第一批鸡,还了鸡苗、粮药钱后,陆云像个疯子似的把钱捧在手里又哭又笑。
既然养鸡的这一条路行得通,能够解了家中的燃眉之急,又能攒得一点余钱为本,陆云就一直奔忙着养鸡赚钱,在第二个孩子刚满周岁后,她又开始琢磨起扩大养殖的事。
2005年,她東拼西凑了一点钱款,租用村上的80亩林地尝试规模性养殖土杂鸡,然而,在林地里养殖土杂鸡,比想象中还要艰难,陆云已然知道这对于一个带着孩子的母亲是件极其艰难的事,却没想到这段日子,成了她人生当中最灰暗、最劳累、最难以忘怀的时光。
孩子一岁多,还是无法脱离母亲的怀抱,陆云不得不一个人成天背着孩子,没日没夜地在林地中扎鸡舍、喂鸡,铲鸡粪,为了能够还清所有的外债,为了能让丈夫有一个更优质的医疗条件,也为了给孩子撑起一个安稳无忧的明天,她咬着牙熬着苦累,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
“很多时候,天还没亮我就起来去山上了,晚上12点多才回到家,饭都来不及煮,我姑娘在家饿得吃了锅里的冷饭后,就在床上睡着了。”当夜深人静,陆云背着儿子一身疲惫地回到家,看着床上熟睡的大女儿稚嫩的小脸,常常伤心地流泪。碰到必须守鸡的时间,陆云背着小儿子,用塑料布在山里搭了个简易的棚子,在棚里过夜,怀中是熟睡的孩子,山间是凄厉的寒风,她经常被半夜鸡爬到棚顶又滑掉下去的响声弄醒,无数次泪水打湿枕巾。
然而这样的拼命,却没有换来美好的回报,因为周边养殖户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养殖风险增大。几个月的努力,陆云好不容易把鸡养大,只盼着能够有个好价钱,却遇到鸡价突然下跌,加上自己的禽医技术不过关,鸡用错了针药,大批大批死去,到了最后只余下100多只,陆云亏得血本无归不说,欠下的外债也没能如数归还。
梦想与失败之间仅仅一步之差,却能让人坠入深渊。看着满地的鸡尸,想着自己的付出,陆云终于压不下心头的委屈与惨痛,跪在地上号啕大哭。
外债这根无形的鞭子依然每天都在抽打着陆云的心,仿佛是一条毒蛇,咬噬得她无法安宁。走到现在,她只有一个最拿得出手的字——诚。可现在无法偿还外债,如何叫她面对借钱给她的亲戚朋友?
看着孩子充满希冀的双眼,望着日渐消瘦的丈夫的身影,思及身处的困境,陆云开始整夜整夜失眠,着了魔似的想着怎样才能重振起事业,才能还掉所有的外债,使生活过得富足。
机遇总是给准备好的人。就在2007年,一个机遇,改变了陆云的人生。
那时,她参加了县妇联组织的外出学习考察团,通过走访参观外地的好的项目,为陆云的视野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她惊奇地发现养鸡这个项目,不仅可以在鸡身上做文章,还可以在蛋上打主意!聪慧能干的她在查询大量的资料后,了解到黑羽乌鸡是中国极为稀少的独有鸡种,这种鸡的喙、冠、毛、皮、肉、骨、趾、内脏和血液均为黑色,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这种鸡产的绿壳蛋蛋壳厚,蛋黄比例大,胆固醇含量比其他乌骨鸡低40%左右,被称之为“东方神蛋”,而黑羽乌鸡的专业养殖在县里还是空白,发展前景广大。
找到好项目,陆云决定破釜沉舟地赌上最后一把,她积极地向相关单位打听惠农惠民政策,申请各项补贴和优惠贷款,在县妇联的帮助下,她贷款了24万元,又向自己的哥哥借了5万元,改建了鸡厩,添置了设备,购来黑羽乌鸡的鸡苗,一心一意饲养起黑羽乌鸡来。
虽然养鸡项目是精挑万选出来的,养殖的规模是扩大了,但背负着的欠款更多,陆云觉得自己的压力已经到达了她所能承受的极限,成败就在此一举。
陆云依然每天天不亮背着孩子上鸡场,凌晨两三点还在清理鸡粪,听着山间的风声查看鸡病,淋着雨为漏雨的鸡舍竖柱加膜。这段时间,她没有睡过一次好觉,没有吃过一顿好饭,甚至没有时间洗脸,欠款的压力让她的精神无时无刻都受着折磨,加之体力严重透支,她的体重从103斤锐减到80多斤,时常让她在睡梦中惊醒后就再也无法入睡,疲劳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她,她甚至到了只要一坐下来就会不自觉地打盹睡着的状态。
这样的苦难逼使她飞速成长强大,她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坚持下来,利用空闲时间拼命累积知识经验,让她的商机感知敏锐、思想提速,她发现想要养好鸡、出好蛋,遵循普通的通用饲料批量生产的老观念是行不通的,必须“绿色”“生态”才能走在家禽养殖的最前沿,她通过考察,引进了“EM”微生物技术,结合现代科学喂养的方式,以本地黄玉米和小麦为主料,配以蚯蚓无菌蝇蛆、黄粉虫等鲜活虫体为饲料,在鸡场里构建一个天然的绿色生态养殖系统,使黑羽乌鸡下的绿壳蛋达到无公害食品的标准。
然而,有金点子,有堅强的县委政府做后盾,前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养殖规模大,产蛋量大,但在此前的宣传力度不够,加之本地人对这种带颜色蛋的质疑,绿壳蛋卖不出去,囤得满屋子都是。陆云心急如焚,只得背着蛋去市场送人吃。
一开始没有人相信,觉得怎么可能有人白送蛋吃,甚至还反问“会不会吃死人”,陆云哭笑不得,只得一遍遍向群众宣传绿壳蛋的好处,还将自己的名片留下,称只要有任何问题,就只管来找。一来二去,吃过蛋的人发现这种奇异的绿壳蛋较之本地蛋更香口感更好,纷纷打电话找上门购买。
陆云以自己的“诚”打开了绿壳蛋最重要的第一步宣传,加之县委政府也后继发力,广而告之,黑羽乌鸡绿壳蛋相继在昆交会、泛亚博览会上一一亮相,被省城甚至外省人追捧,一摆上台就被抢购一空,一时间成为砚山炙手可热的标志性产品。
2010年7月,陆云以254.08万元注册成立了“砚山县云砚养殖专业合作社”,把乡亲们养鸡的“各自单干”转型为“合作社式运作”,她说:“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很多人给了我帮助,现在,我终于有能力回报他们了。”陆云的养殖路,终于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康庄大道,困扰了陆云数年的欠债之忧,也终于像一块沉重的大石落了地,她的养殖事业进入一种“贷款——赔偿——再贷款——再赔偿”的良性循环中,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2018年,合作社投入4000多万元在盘龙乡翁达村委会长箐村重新选址30余亩,建成全新的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截至目前,社员从创立之初的5户增加到917户,养殖规模从最初的2000多只鸡到如今的200000余只,年收入从最初的20万元到现在的2000多万元,10年间整整翻了100倍。“双学双比女能人”“三八红旗手”“创业就业致富先进个人”“文山最美母亲”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接踵而来,这些光芒四射的荣誉,是她历经千难万险跋涉奋进的最好表彰,她还获得了省级“劳动模范”的称号,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最高荣誉,实现了从一穷二白的农村妇女到脱贫致富“巾帼带头人”的华丽蜕变。
在沙漠里艰难生存的玫瑰,不惧荒漠戈壁,不惧炙烫干燥,因为它知道只要将根深深扎进地下,纵伸、再纵伸,努力汲取着大地的水分,蓄积、再蓄积,最终将会战胜那些打不倒她的困难和挫折,迎着青天白云伸长枝杈,在尖顶开出最美丽的花。陆云,正是那一朵历经酷热沙暴,铿锵绽放的沙漠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