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心间的墨香

2024-01-14 00:00:00刘诗颖
初中生学习指导·作文评改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习书墨香心性

时而如剑起锋芒,时而又像是裙带飘舞。它变化万千,能与天上丝丝流云媲美,也可和地上滔滔江河匹敌。它是人们挽发的簪,也是比武场上乱舞的枪。它站立碑上,流淌纸间,也留痕于丝帛……纵贯历史,穿越古今,所到之处,皆用黑墨留一缕幽香——书法。(爱书法的姑娘,是真的爱。一起笔,就是连串比喻,写尽书法之美。)

学习间隙,我喜欢写写字。每当拿起毛笔,心中溢满豪情,饱蘸的浓墨沁入笔端,用力一笔下去,犹如铺下胸中壮美山河,笔锋险而稳,笔画利落,收笔干脆。看那字,有力、笃定、感情饱满。(对书法的爱,表现在习书时的胸有成竹,表现在对自己作品的喜欢认可。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书法是一项技术和情感叠加的艺术。)

不过,习书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的。 (转折过渡,写习书之路的曲折。事有曲折才有味,正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我临的碑帖,常常是被拆分成一张张卡片排版,字只有两颗山楂大小,须静下心来,把卡片放得端端正正,才有利于观察模仿。可卡片,不太愿意被我摆弄,喜欢偏偏倒倒,观察不时受到影响。还有,墨碟里总是结着小小的墨块,宣纸永远散发着一股草浆味,笔肚一添饱浓墨,在泛黄的纸上轻轻一点,便是一个墨团。(开始习书法,自然会面临很多问题,但年少的“我”急于求成,不能理解。)每当这时,我便沉不住气,心里大为恼火:为什么字卡总喜欢和我作对?为什么帖上尖锋分明的点不肯在我的手下绽放?为什么本该层次分明的墨色到了我这里只能是一坨可恶的黑团?愤怒驱使着我不停折磨毛笔——把它柔软的毛在墨碟中乱戳,甚至撬起墨碟底部的墨块。(三个问句加动作细节描写,表达内心的愤怒和自我怀疑。)唉,我可怜的毛笔呀。(对笔的爱怜显示内心的懊恼、后悔。)

老师对此见怪不怪,只是轻轻取走那张纸,领我到一幅牡丹图前:“你看,你这一点便是一片花瓣哦。”我呆愣原地,过一会儿,手不自觉接过纸,默默回到座位上,重新拿起笔。(老师的淡然从容让“我”内心触动,重新静下心来,专注练习。)

日复一日,每天与字帖相生,一笔一痕,流畅又洒脱,字越来越灵动,仿佛水中的游鱼般有了灵魂。

慢慢地,只要练习书法,我的心就能安静成一口井。我能看到白发苍苍的颜真卿面对敌人送来的侄儿首级,悲愤交加、满怀仇恨,一口气挥墨写下《祭侄文稿》的道道墨痕,每一笔都力透纸背,含着惋惜与沉痛,这是为乱世的悲歌和不屈;我也看到,黄庭坚醉酒后内心盈满宏图大志,要与百年前的李白同醉一场,于是他挥毫泼墨,《李白忆旧游诗卷》满篇长枪大戟,好不豪爽;我更看到,苏轼被贬黄州倍感悲凉,在昏暗的茅屋里、在寒食的阵阵凉风中写下《黄州寒食帖》……(习书时间越长,对书法的认识越深刻,“我”和书法有了默契和共鸣;想象三位大师创作代表作品的场景,表达对他们的崇敬和景仰。)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学习书法,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炼,是感受古人思想、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愿这股清流墨香永远流存于我的心间。(认识深刻:习书就是磨心性,就是传承文化和精神。)

总评 字帖、习字、运笔,这些有关“书法”元素构建的,是浓浓的中国味,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和传承,显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练字时对古代三位名家写代表作时的场景联想想象,与结尾“学习书法,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炼,是感受古人思想、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这句点睛之笔相应。语言精美干净,无论是描写场景,还是叙写感受,都有书法的利落干脆,神气意韵。中间写自己习字中的浮躁,让事件波澜顿生,让人读来欲罢不能。

(讲评教师" 谭" 怡)

猜你喜欢
习书墨香心性
在研字习书中提升小学生的书法文化素养
孕出墨香乐育人
知是荷香慢墨香 从「青藤白阳」到海上画派
紫禁城(2020年6期)2020-07-24 09:24:24
心性与现实
现代装饰(2020年3期)2020-04-13 12:53:10
SUMMARIES OF ARTICLES
情注翰墨 书法写就晚年
老年教育(2018年7期)2018-08-02 06:34:04
郑建国书法作品欣赏
记者观察(2018年4期)2018-05-14 03:06:58
墨香
中国农资(2015年47期)2015-08-09 10:24:36
胡宏心性观中的“儒佛之辨”
两行文字书心迹 数载春秋伴墨香
对联(2011年16期)2011-09-18 02: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