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永国,关国清,黄成聪
莆田华侨医院外科,福建莆田 351100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下肢浅表静脉功能障碍疾病,长时间站立、下肢活动较少、长时间参与重体力劳动等导致该病出现的主要诱发因素[1]。患病后因下肢浅表静脉的瓣膜功能出现障碍,静脉血液出现不同程度返流,静脉内血液瘀滞,进而升高静脉内压力,诱发静脉壁膨出、扩张,呈现团块状、条索状迂曲。在发病早期可见双腿酸胀、患肢乏力水肿,长时间站立后症状加重,平躺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硬结或诱发血栓性静脉炎等[2]。对于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临床多建议其行手术治疗,优化预后。常用术式如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伴剥脱术,该术式具有良好的效果[3]。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进步,人们发现该术式的创伤性较大,对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因此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得到应用。但不同术式的临床优势仍然存在争议,基于此,本文随机选取2022 年5 月—2023 年5 月于莆田华侨医院就诊的60 例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本院就诊的60 例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8~75 岁,平均(57.45±3.16)岁;观察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32~73 岁,平均(57.61±3.2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年龄>18 岁;同意手术治疗方案;知情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孕妇或者处于哺乳期的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肿瘤患者。
对照组为传统术式。采取常规麻醉处理,对局部位置予以消毒铺巾,于腹股沟韧带下侧,股动脉搏动的内侧1 cm 位置斜向下建立2.5 cm 切口,术中对大隐静脉、股内侧、股外侧的分支进行结扎切断处理,在主干最近的保留分支0.5 cm 位置进行夹闭切断,对近断端予以缝合结扎。
观察组为改良术式。麻醉方法同对照组,常规建立切口对大隐静脉的各分支进行结扎,将股静脉1.2 cm 位置做切断结扎处理,切除大隐静脉6~8 cm部分。若患者存在小腿静脉曲张且伴有血栓,则先定位标记血栓位置,切开血栓两侧远端,分离无血栓的位置,结扎已经分离的曲张血管,对血栓段予以剥离。若患者无血栓,则实施常规剥离,同时抽出大隐静脉主干,缝合后实施绷带加压。
①临床疗效标准。显效,即经过治疗静脉曲张症状完全消失,疼痛缓解,血液循环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即经过治疗静脉曲张症状有所改善,疼痛及血液循环情况有所好转;无效,即经过治疗各项症状及血液循环均无好转改变,甚至有所加重;总临床疗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记录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③记录临床指标评分。其中疼痛情况由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该量表最高分是10 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即0 分为无疼痛,10 分为剧烈疼痛。病情严重程度利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量表(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 VCSS)评估,该量表的总分值区间为0~30 分,分数高则代表存在严重的病情。生活质量利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Questionnaire, CIVIQ-14)评定,该量表共包含14 个问题,每题0~5 分,总分最高70 分,分数越高则提示生活质量越好。④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包括:隐神经损伤、皮下瘀斑、皮下硬结。
使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
?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VCSS 评分、CIVIQ-14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VCSS 评分低于对照组,CIVIQ-14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评分对比[(),分]
?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2/30),其中包含1 例皮下瘀斑(3.33%)、1 例皮下硬结(3.33%)、0 例隐神经损伤;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67%(8/30),其中包含2 例皮下瘀斑(6.67%)、2 例皮下硬结(6.67%)、4 例隐神经损伤(13.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由于大隐静脉瓣膜无法完全关闭,静脉内血液出现倒流情况,静脉远端的血流出现停滞,静脉内压力升高,导致静脉壁出现扩张、膨出,在直视下可见下肢静脉血管迂曲[4-5]。长期重体力劳作、长时间站立等不良的生活工作方式可增加静脉瓣膜压力,导致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在长时间重体力劳作下,静脉血管受到不同程度的牵拉和损伤,导致血流不畅,也可导致静脉曲张发病[6-7]。患病后的各项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使其生活质量大打折扣,须予以高度重视,尽早治疗。
临床主要以手术方式治疗静脉曲张,传统术式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治疗静脉疾病方面确实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该术式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8]。①该手术会造成较多的伤口和较长的伤口长度,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和康复困难。②术中剥离血管范围较大,因此易引发较多的出血量,对机体造成较大的创伤。③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皮下瘀斑、皮下硬结、隐神经受损等,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9-10]。因此,根据传统手术经验,为提高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效果,在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应当以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切入点,对股隐静脉瓣膜及相应的属支予以合理的结扎和离断处理[11]。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术式为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观察组术式为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分析两组治疗优势,在临床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说明改良术式治疗静脉曲张的效果更好,这一结果和丁术旺[12]的研究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观察对象为80 例静脉曲张患者,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传统手术方式和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后两组总有效性分别为77.50% 和97.50%,两组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明了改良术式的可靠性。对其中原因予以分析: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与传统术式相比,术中创伤相对较小,对患者的伤害小,术后疼痛感轻微,恢复更快,有利于改善因静脉曲张所致的疼痛、肿胀等症状,优化预后结局,提高临床疗效[13]。
在围术期指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在临床指标评分方面,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与VC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IVIQ-14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可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手术创伤,更利于缓解术后疼痛等症状,促进病情好转,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原因: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在常规术式基础上对剥脱术进行了改进,传统手术方式中,常见的操作是直接剥离血管,并且剥离过程中易造成血栓的机化、愈合延迟以及皮下瘀斑等并发症。而改良手术采用了血栓远端先行结扎的方法,在剥离血管之前先将血栓远端结扎,然后再进行血管的剥离,减少对血管的挤压,减少术中损伤,优化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表明该术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这一结果和陈爱国[15]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5.88%、38.23%,观察组发生率更低(P<0.05)。隐神经损伤等是静脉曲张手术的常见并发症类型,患者表现为踝关节以及小腿前内侧的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麻木感。究其原因在于传统术式手术创伤大,在剥离血管时范围较广,易损伤隐神经而增加并发症风险。
综上所述,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静脉曲张的效果较为理想,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效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更有利于各项症状缓解及病情好转,提高生活质量,适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