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莉,程晓伟
常州市肿瘤医院妇产科,江苏常州 213001
子宫肌瘤是指发生在女性子宫内壁的良性肿瘤,也被称为子宫肌腺症、子宫纤维瘤或子宫平滑肌瘤。它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通常生长在子宫壁的肌层中。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和生长速度可以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1-2]。子宫肌瘤很常见,大多数女性在生育期间会出现这种病变,尤其是>40 岁的女性。虽然多数子宫肌瘤是良性的,但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发展为恶性肿瘤。子宫肌瘤的症状通常包括月经不规则、异常和过长的经期、异常阴道出血、盆腔疼痛、压迫膀胱和直肠引起排尿频繁或便秘等[3-4]。有些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是通过妇科检查或超声波扫描等方法被发现。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药物治疗、手术切除肌瘤或子宫摘除等。目前,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已经提供了更先进、更温和的治疗选择,如腹腔镜手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这些治疗方法相对创伤小、恢复快,被广泛应用[5-6]。本研究选取2020 年1 月—2023 年8 月常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 例子宫肌瘤为研究对象,就运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案与传统开腹术方案实施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情况加以对比,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80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0 例。观察组年龄23~41 岁,平均(34.22±2.93)岁;肌瘤直径4~11 cm,平均(6.03±1.03)cm。对照组年龄24~43 岁,平均(34.17±2.85)岁;肌瘤直径4~12 cm,平均(6.05±1.11)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开展超声影像学检查对病情确诊,具手术指征;②具自主沟通条件;③知情同意,临床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①合并生殖系统感染者;②合并出血性疾病者。
对照组:本组针对所涉患者运用传统开腹术式。术前安排3 h 禁食,协助以平卧位,开展连续硬膜外麻木,结合实际状况于下腹区域取正中切口,或在耻骨联合上区域取横切口,切口8~10 cm,盆腔有效暴露后,肉眼对子宫肌瘤数量、大小、部位、血液供应情况加以探查,在肌壁和肿瘤交界值,结合患者情况,取适量缩宫素运用,后剔除子宫肌瘤,止血,逐层完成缝合操作。
观察组:本组运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案。在开展手术前,施以气管插管麻醉,选取膀胱截石位,于肚脐正中位置,选取一10 cm 创口,注入二氧化碳,构建人工气腹,压力在12~14 mmHg,后放置套管针。于左右可取一小孔,分别置入直径为5 mm、20 mm 套管针。同时,于脐左下方2 cm 区域取一小孔,放置5 mm 套管针。将3~5 U 垂体后叶素注入肌瘤、肌壁相交处,应用单机电凝钩对肌瘤假包膜行切开操作,至有效暴露肌瘤表层。应用无菌消毒钳牵拉、旋转肌瘤,切断蒂部,将旋切器置入子宫肌瘤内,行粉碎操作,并经套管取出,愈合创口,关闭腹腔,结束手术,术后常规行感染预防。
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对比两组卵巢功能检测值。即在治疗工作开展前后,对尿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雌二醇(estradiol, 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测定并比较。
对比两组炎性因子、疼痛应激指标SP(pain score, SP)。即在治疗前后,对两组炎性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和SP 检测并比较。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即在治疗工作开展前后,依托SF-36 量表(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 SF-36)对生活质量加以评估,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 个项目。
对比两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肠梗阻、盆腔粘连等。
依托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组间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述,进行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述,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
两组在术前,经对卵巢功能指标即FSH、E2、LH开展测定工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 个月,FSH、LH 均呈上升趋势,E2 均呈降低趋势,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FSH、LH 水平升高、E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
两组在术前,经对炎性因子及S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炎性因子均有降低,SP 均有上升,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SP 对比()
表3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SP 对比()
?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分值均上升,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
续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传统开腹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方法,但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创伤大,传统开腹手术需要进行较大的剖腹切口,导致创面较大,可能会引起术后疤痕增生和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恢复慢,传统开腹手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患者需要住院观察,术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康复,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疼痛程度高,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疼痛程度相对较高,需要使用较强的镇痛药物。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技术实施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使用腹腔镜等微创工具通过小的腹部切口或腹腔内的自然孔道进入腹腔,从而剔除或切除子宫内的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①需要给予患者全身麻醉;②在腹部或脐部进行小切口,导入气体扩张腹腔提供更好的可视化空间[7-8]:③医生将腹腔镜插入切口,利用其高清摄像系统观察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量:④通过其他小切口或腹腔内的自然孔道导入手术器械,通过剔除、切割或离断的方式,将子宫内的肌瘤进行处理并取出:⑤将切口或孔道进行缝合或处理,术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微创性质使得患者受伤和疼痛较小,术后康复较快,并利于保留子宫功能[9-10]。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以下优势,具体为:①减少创伤。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通过小的腹部切口进行操作减少了患者的创伤,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恢复时间缩短,更快出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1-12]。结合本研究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前,对炎性因子及S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炎性因子均有降低,SP 均有上升,观察组值均居于更低水平(P<0.05)。②保留子宫功能。腹腔镜手术可以精确地切除子宫肌瘤,又尽量保留子宫,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患者,对于年轻女性而言尤为重要,故对生殖系统构成的干扰较小[13-14]。本研究中,两组在术前,经对卵巢功能指标即FSH、E2、L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 个月,FSH、LH 均呈上升显示,E2 均呈降低显示,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所呈现的上升、降低程度更小(P<0.05)。③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手术具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率,如感染、出血等,并且能够减少术后粘连形成的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0,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孙静[15]在其研究中显示,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不良反应率为7.25%,相较对照组的28.00%更低(P<0.05)。④精确和全面的治疗。腹腔镜手术通过高清摄像系统实现了显微视野和立体视觉,医生能够精确地观察和操作,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保证了治疗的全面性和有效性[16]。⑤麻醉风险较低。手术相比开腹手术所需的麻醉量较小,麻醉的风险也较低,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⑥较高的患者满意度。腹腔镜手术恢复较快,创伤小,出院早,较低的发病率以及完整的子宫保留给患者带来了较高的满意,为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17-18]。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诸多优势,但具体的治疗方法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意见决策。此外,手术后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帮助身体恢复。术后应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有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运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案,相较传统开腹术式,可提高手术实施质量,促进卵巢功能恢复,降低炎性反应程度,减轻疼痛应激水平,提升生活质量,确保临床安全性,开展价值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