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唱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对策建议

2024-01-12 07:41魏鲁佳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内涵思政融合

魏鲁佳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合唱艺术作为一种教育载体,因集艺术性、大众性和社会性、兼容性为一体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辐射力。合唱课是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且已面向多数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选修课程,丰富美育教学内涵。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合唱课选修人数都已成为人数最多的艺术类课程。通常意义上,合唱教学是以合唱为基础的艺术类课程,可以衍生并发展专业或业余的校园合唱团,承担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

1 高校合唱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1 高校合唱课程蕴涵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合唱是启迪人心灵的艺术,也是一种教育载体,其排演过程中蕴含着价值观教育,其作品蕴涵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高校合唱课程作为承载合唱的重要形式,蕴涵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兼具艺术教育的思想政治引领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重作用。因此通过课程中融合思政教学内容,能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对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建设的认同感。在思政教学中,以史为鉴,提升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以今日荣光激励学生长远发展。思政教学本质上是学生的学习必修课,通过课程思政的模式,能将思政教学常态化,从而优化教学内涵,提升整体教学的全面性和协同性。

1.2 思政教育升华了合唱课程的教学内涵。合唱课程通过思政教育的融合,能丰富课程的内涵,提升课程价值。在整体的工作优化中,通过合唱教学打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教学链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乐教本质上自古以来就具有强大的育人职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教育教学所推崇的教学思想。音乐教育会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音乐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是在当下的合唱课程教学中,却往往存在着合唱教学和思政教育不契合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是教学的功利性导致的。换言之,当下很多学校的合唱教学存在教学本质偏移的情况,其关键在于没有挖掘出合唱课程的内涵,导致了实际的教学思政价值不高。

1.3 合唱的人文价值能与思政产生互动。近年来,合唱教学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慷慨激昂、富有人文情怀的合唱曲目学习中,丰富了学生的人文体验,提升了学生的自身涵养,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和信仰,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合唱教学的汇报演出也能展现出学生最好的一面,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理念,帮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合唱教学是具有人文价值的教学内容,在合唱教学中,能和思政教育的人文性产生融合和交织,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教育价值。

1.4 思政教育激发了青年学生的建设祖国热情。合唱是具有激励作用的声乐表现形式,合唱作为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思政、美育、智育角度都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合唱展现的是群众的呼声,从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中看,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的曲目始终占据合唱教学主流,一首首富有韵律、刚毅豪迈的合唱曲目给人以精神和震撼,激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激昂的旋律中激发报国之志,凝结报效祖国的意识和行动,达到塑造大学生完整人格、提高学生建设祖国热情的作用[1]。

2 高校合唱课程发展现状

2.1 合唱教材缺乏全面性。目前市场上的合唱教材大都缺乏全面的考虑,且合唱教材内容较为单一,不利于合唱教学的长远发展。合唱课程除了声乐专业学生必修之外,还有很大比重的学生是自主选修,声乐专业学生对合唱课程的技巧和内容掌握比较扎实,但是选修课学生是否能得到全面协同的合唱教育不能确定。因为每个学校对选修课的规定不同,一些学校合唱教学选修课甚至没有课本,实际教学过程比较单一,而合唱教材的选择也是各不相同,这样显然不能达到规范化教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2 课程思政活动组织欠缺。目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尽管很多教师已经有了这种意识,希望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丰富合唱教学的内涵,但还是存在教学活动组织力度不足的问题。教师在课上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顺利融合课程思政的内容,很多教师要兼顾技巧教学和思政引导都是有心无力。而一般情况下合唱教学彰显思政内涵更多是以活动的形式呈现,这就涉及到活动组织的问题,而当下高校合唱活动局限在合唱比赛的情况居多。

2.3 师资力量不足。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在招生人数不断增长、学生学习需求愈来愈大的背景下更需要敬业、专业的合唱教师作为支撑。但是无论是合唱学、音乐美学、合唱与指挥等等课程,一般都是由1~2 名教师统筹开展,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素质结构,而这一目标实现依然任重而道远[2]。

2.4 合唱教学范例单一。在合唱教学的作品应用上,教师选择较为单一,一般就是建立在技巧之上,选择符合技巧练习的曲目,而这些曲目也比较单一,这样能降低教师的备课强度。但是单一的曲目练习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程度,导致学生对合唱练习提不起兴趣。更何况很多合唱曲目都是耳熟能详的,学生在系统学习合唱技巧的时候,也会存在马马虎虎、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2.5 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不同专业学生对合唱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同,如果不是声乐类学生,其对合唱课程学习更多是依赖兴趣,一些选修合唱课程、业余合唱队练习更是如此,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课程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3 高校合唱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的对策建议

3.1 制定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建设方案。合唱教学中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音乐是具有育人功能和意识形态属性的重要课程,任课教师做课程思政中的有心人,挖掘合唱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才能传递合唱教学中的美育功能。从课程的实践中看,合唱训练本质上就是思想教育融合美育的课程,能向学生传递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构建学生良好审美心理。通过对学生精神世界的熏陶,丰富了学生的教学体验,挖掘了丰富的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在课程设计中可以打破专业教学的壁垒,适当在教学中增加社会美育、科学美育的内容,重视合唱教学和其他学科交织融合的课程体系,淡化教学边界。比如,在课程内容上,可以结合合唱曲目在网络上检索相关的资源,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合唱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展示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意图,挖掘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合唱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更具专业特色[3]。

3.2 在第二课堂中加强思政融合。教师需要关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大趋势,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合唱教学在第二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让学生建立在信息集成的学习系统之上,建立在大小舞台演出之上,丰富合唱中思政信息交流的形式,通过学生自身的感想和体会优化教学,促进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应当逐渐改进“我唱你听”、“我教你唱”的教学模式,重视在第二课堂中学生的传承式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认知能力安排好合唱教学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多设计一些合唱改编活动,让更多学生爱上合唱这种艺术实践。

3.3 加强合唱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教师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教育涵养,在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之下,才能更好地将合唱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发掘出来。而事实上,教师在合唱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不限于此,尤其是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曲目介绍和曲目教学中都可以融合思政教学的内涵[4]。

3.4 选择富有思政内涵的合唱作品。深入融合专业技能和思政引领课程,力争将课程思政与合唱教学有效融合,教师在选择合唱曲目的时候可以建立在此目标之上,丰富曲目筛选。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经典的合唱曲目,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可能不高,教师可以选择近年新曲目,比如,《百年守望》是一首混声四部合唱作品,它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所传承下来的伟大红色精神,与2020 年建党百年的历史事件相契合,也更具有时代性。教师可以多选择此类作品,一是让学生耳目一新,二是达到丰富思政内涵提升思政价值的目的,对合唱教学的优化具有较为深远的作用。

3.5 建立健全音乐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教师要抓住课改的关键时期,有效组织“互听互学”教学评价活动,可达到加强课堂质量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从学生思想、社会热点、国际国内形势、专业问题等方面导入思想政治内容,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无缝衔接。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通过综合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等方式,制定详细、系统的评价指标,比如合唱过程评分、表现力评分、日常表现评分等等,充分且及时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程中知识教学与价值导向的整合程度,提升音乐学专业思想政治建设课程的科学评价效果[5]。

猜你喜欢
内涵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出精致内涵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挖掘习题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