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轩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很多部门和单位都在探索建设自己的基层阵地,并挂上具有辨识度的标识牌子,努力把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然而,牌子挂多了,有时就产生了乱象。
有的行政村村委会就有各种“专室”“专牌”“专栏”竞相上墙的情况。心理咨询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幸福村志愿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众多牌子挂上墙,看似有不同的用途,但有些其实是同一个功能室的N种名称转化。有些地方是“谁来检查就挂谁的牌”,今天挂上,过几天再摘下来,群众早上来是“服务站”,过几天就成“工作室”了。
基层为什么这么爱“挂牌子”?问题可能还是出在思想认识和考核评价机制上。個别上级部门习惯于把自己管辖的区域有多少个阵地、挂了多少牌子,和基层荣誉、个人业绩画等号。其实这也是没有工作实招的“懒政行为”。
给基层减负、为基层松绑,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不得不谈的话题。基层阵地不该是“挂牌阵地”,挂牌多少更不能成为基层阵地建设的评判标准。不要让基层阵地充斥着牌子,更不要让群众看得见牌子,却看不见服务。把基层阵地还给基层,让基层干部少点应付工作、多点实事项目,也许才是给基层减负松绑的真正意义。
(摘自“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