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青蟹

2024-01-11 13:52
农家书屋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三门县养殖面积青蟹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的岳井村已开始养殖三门青蟹,后时断时续。公元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就有记载:“宪舌札汾,对沿海天涨沙涂(宜养蛏、蟹涂地),会委勘丈,着令各户认垦,给照营业。”1946年,猫头村曾设立“中央政府养殖办事处”,从事蛏和青蟹的养殖,三门县流传着“若要富,靠海涂;要造房,养蟹王”的渔谚。1949年以后,滩涂养捕逐渐发展,沿海渔民采用多种方法提高青蟹捕养产量,当地人称“放蟹拎”,也采用“放蟹洞”,引诱青蟹入洞蜕壳捕之。由于资源丰富,渔民食用不完,就想办法养下来。开始用“空酒坛子”埋在滩涂中,把青蟹放在坛内进行养殖,但产量较低。后来,在滩涂上挖坑,再在坑上盖石板供青蟹蜕壳,人称“石板舱”養殖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青蟹人工养殖迅速发展,养殖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养殖塘建设,养殖模式采用单养、混养、轮养、套养等多种方法,三门县养殖面积迅速扩大。2000年,三门县被浙江省和渔业局命名为“中国青蟹之乡”。2003年,三门县全县共有6个青蟹主要产地(1.5万余亩面积),获得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书。

三门青蟹的产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产区内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无明显严寒酷暑,产区主要为半封闭型港湾,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湾内风平浪静,滩涂辽阔,盐度适中,沿岸溪流众多,淡水丰盈充沛,饵料生物丰富。三门县全县海岸线长达227公里,浅海面积59万亩,滩涂面积21万亩,海水微生物含量居中国海域前列,适宜发展海水养殖。全县共有水产养殖面积23.9万亩,其中青蟹养殖面积9.5万亩,产量约占浙江全省的三分之一,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

三门湾青蟹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富含18种氨基酸。除了可食用价值,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蟹肉和内脏可缓解疥癣、皮炎、漆疮、湿热、产后血闭,长期食用具有利水消肿、祛斑美容、滋阴壮阳的功效,也是适合美容保健的食物。

(来源:台州市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三门县养殖面积青蟹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出苗量增长30%仍畅销!养殖面积、饲料容量再增!这条“网红鱼”开年拿下第一局
千舟竞发
三门县“五老” 引领文明用餐新风尚
1斤鲫鱼能卖10元!现鱼苗紧缺,养殖面积和产量锐减!对这条鱼,养殖户是忍痛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膨化配合饲料和天然饵料对拟穴青蟹育肥的影响
35元/尾却还是一苗难求!台山养殖面积锐减80%,这个品种还有未来吗?
家乡的青蟹
餐桌上的“厮杀”
以三门县为例探讨海岸基干林带、平原农田林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