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玉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并由教师全面指导,带领学生深入探究,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阶段,写作被视为公认的教学难点。提高写作教学质量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表达思想情感,锻炼书写能力,还能强化其思维能力。因此,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写作教学中,已成为许多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高中写作教学现状
第一,教学理念滞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仍有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仍然盲目采取以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写作形式过于刻板,思路缺乏创新。第二,写作教学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教师未能科学地设计写作教学计划,片面地认为只需按照备课组教研的内容进行教学即可,忽视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欲望的重要性,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足,对学生多维度深层次的写作引导亦存在缺陷,从而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第三,写作评价不够全面。由于班级学生众多,写作批改量大,语文教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逐一审核评价。为了提升批改效率,部分教师可能仅给习作打分并附上简单的评语,缺乏有针对性的面批指导,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高中写作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与特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当前全球许多国家普遍采取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由于该教学方法的显著成效,被誉为过去十几年中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内容之一。经过实践调查,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具备以下五个基本特点:第一,实践活动性。该方法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能力的提升。第二,亲历参与性。顾名思义,学生需要亲自参与其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第三,教师指导性。小组合作学习同样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第四,形式开放性。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小组合作的课堂形式更加开放,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方法综合性。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以往单一化、机械化的教学模式,而是运用更综合多样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当前,许多高中写作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产生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能突出学生在写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学习,紧紧抓住学习的主动权。第二,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沟通和思维碰撞,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相互沟通中还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打破瓶颈。第三,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往往能更容易发现其他学生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能够及时改进并互相勉励,实现均衡发展。第四,小组合作模式还能改变传统的写作评改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它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形式,促进教学改革。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措施
1.做好课前准备,为小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学领域已经深入人心,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仍然存在“重形式,轻质量”的现象。为确保小組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我们需要从课前准备的角度出发,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沟通交流。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需要确认一些关键点,帮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方法,激发学生对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期待。第二,空间物料。即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需要准备合适的空间环境和各种“道具”,包括教师的教具和学生的学具。合理布置教室,存放可能需要用到的工具,并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中心”,以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第三,小组构成。主要涉及分组的相关标准,如小组的规模、人员具体组成名单等,都应提前做好准备,以提升课堂写作教学的效率。第四,课堂支持。指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包括为学生讲解具体的写作任务是什么,确保学习任务的结构尽量清晰明了,并为组内每名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计时员等)。第五,管理策略。如教师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
2.科学合理分组,遵循基本的小组划分原则
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问题就是学生的分组,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否达到理想效果的前提条件。为了让学生得到较好的锻炼机会,实现个性化的发展,语文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分组,并遵循分组的基本原则。
首先,同组异质原则。在提前了解班级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后,进行搭配分组。尽量确保每个小组中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以便于相互协作,实现共同提高。分组后,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职责,以降低实际写作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其次,异组同质原则。在划分小组时,教师应尽量保持各小组之间的均衡性,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益的组间竞争和教师评价。为了调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主动性,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科学的激励制度,有助于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
最后,优势互补原则。合作学习小组可以保持动态性,定期进行组间互换和人员流动,或者根据写作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自由调整。通过及时调整,可以实现各组员间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在小组合作的成果展示环节,教师要确保给小组内所有学生都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3.营造学习氛围,确保小组合作温馨且开放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学习成效,教师需要努力营造一个开放且温馨的学习氛围,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参与。以高一语文统编教材的《祝福》为例,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课本中“祥林嫂”这一人物的悲剧,让学生分析是残酷现实还是祥林嫂自身的性格所致,在学习小组中讨论。在小组内辩论结束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祥林嫂为主题写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展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遵循“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以情动人,真诚鼓励”“以诚待人,放手互动”的基本原则。通过营造温馨、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更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更主动地写作,培养写作兴趣并产生持续的写作动力。
4.强化组内讨论,培养写作兴趣并发散思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活动的倾向”。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分支,兴趣无疑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下,可以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该教学方法还能活跃学生写作写作思维,全面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例如,当教师提出以“点燃信仰的明灯”为题写作时,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从而获得丰富的成果。譬如,在小组讨论中,有学生提出可以通过描绘拉萨虔诚的朝圣者来表现信仰的内涵;另一位学生则认为,信仰也可以是普通人的精神寄托或梦想,这点可以作为写作的切入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兴趣得到激发,从而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逐步开阔写作视野。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他人的优点,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讨论结束,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意见互换,并采用打分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写作方案。引导学生将投票出的最佳方案与自己的写作想法进行对比,有助于突破固有思维的限制。总之,组内讨论的教学方式结合了“群体效应”的沟通原则,既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5.运用专题教学,扩充学生写作素材储备量
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独特优势,开展更多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写作学习中。写作离不开丰富素材的支持,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搜集素材,以扩充素材储备量。这样,学生在面对写作难题时,就能拥有强大的“后盾”,从而创作出高质量的习作。例如,教师可以围绕“人生的台阶”这个题目来开展专题教学。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几分钟的讨论,分享他们对该题目的想法。接下来,要求各小组的学生在课后搜集关于“人生”“成长”“进步”等关键词的素材。有的学生可能会搜集一些名言名句,如钱学森提出:“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搜集素材后,再组织学生进行组内的分享会,分别提出对写作内容的想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厘清写作的方向和思路,完善写作架构。
6.小组互动评价,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持续提高
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着眼于写作方法和技巧的传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有效指导。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应完善当前的评价机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写作的评价中。首先,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思维,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评价中。其次,要改变以往写作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在评价时,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写作成果予以鼓励和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写作态度、进步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最后,需要健全当前的评价工作体系。在以往的评价体系基础上,可以增加小组间的互评、组员互评等模式,让合作学习的各小组间相互评价。例如,教师可以选取数篇习作,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接着,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习作进行评价,并邀请学生上讲台来谈谈他们对这几篇习作的看法,找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该方法不仅能够减轻语文教师批改量大的压力,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对语文教学的规划设计中,还能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良性竞争中自我提升,持续地提升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是高中階段教学工作中的值得关注的重点内容。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在具体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第一,做好课前准备,为小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科学合理地分组,遵循基本的小组划分原则。第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小组合作温馨且开放。第四,强化组内讨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激活他们的思维。第五,运用专题教学,扩充学生的写作素材储备量。第六,小组间互动评价,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