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怡霖
苏州人爱甜,是刻在骨子里的传统。看那曲径通幽,采莲月下,桃花楚楚,流水潺潺,一丝一毫,一点一滴,皆浸润着鱼米之乡的甜味儿。
清早,一边看着时间,一边干嚼着面包,越是焦急,反倒越是难以下咽,干涩的口中无香无味。这时,奶奶从厨房捧出了一碗桂花鸡头米——热气腾腾,平淡的汤面上飘着几点金黄,烟火袅袅,有种说不出的带着烟火气的安心。
轻舀一勺塞入口中,红糖味的酥酥的鸡头米迅速化开,夹着金桂的清香,甜意漫溢于齿间。在苏州,秋天的清晨,一碗甜食才足以治愈人心。
漫步于平江或山塘等古巷,总不会忘了小巷深处的海棠糕。酒香不怕巷子深,不过走进巷口几步,海棠糕的香味便已迎面袭来,朴素里带着几抹醇厚。卖糕的老奶奶,在日光的沐浴中,在摇椅上躺着,一曳一摇间皆是漫长的时光。收音机里还播着熟悉的评弹,吴侬软语,细腔低声,仿佛几十年没变过。端立的墙砖街石将这儿的随和生活与琐碎红尘隔阻,不愿这不多的清闲之地生出几株繁杂。一口咬下去,桂花糕的味道依旧,甜中带着点素雅,“安宁”得让人有些陶醉。
其实,在遥远的春秋时期,这里也曾是一块纷争之地。吴越之战,让苏州人民痛苦不堪。百亩良田,颗粒无收,从前辉煌的戏台,被烟火熏燎得只剩下绝望的灰烬。
要不是翻阅史料,我这个自小于苏州长大的人恐怕永远也不会知道,这样静谧宁和的地方,竟也燃起过连绵的战火,升起过茫茫的狼烟。谁也不知道,苏州的甜,是苏州人民大难后莞尔一笑的达观。
园林依然纤巧,桃花依然灿烂,生活也依然平静,战火就像灰烬,一缕春风拂过,湮没于时间的长河中,甜味依旧弥漫于姑蘇城。
苏州的甜味,是萧瑟秋天治愈人心恬适,是幽幽古巷的一丝恬静,亦是大苦后那一曲豪迈的旷达。
(指导教师 胡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