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媛媛
《山海经》里神秘的金华猫在月光中若隐若现,栖息在夏夜荷塘中的白鹭俊逸宁静,云雾缭绕的山间瀑布胜似人间仙境……这一幕幕被雕刻在葫芦上的画面美轮美奂,透着一种静谧、深远的意境。而这些作品都是出自一个“80后”女匠人之手——她就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姚瑶。
在十几年的寂寞时光里,姚瑶一心一意地雕刻着美好,从最初单纯的好奇、喜爱,到如今,葫芦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她的葫芦雕刻作品中,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大都自然地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韵味。这个外表看似叛逆、内心却纯净简单的女子,在用作品真诚地表达自己对生命、对自然的感受和思考。她把自己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都刻进了这些葫芦里……
结缘葫芦,命中注定的偶然
姚瑶和葫芦的结缘十分偶然、却又似乎命中注定。
姚瑶自小就痴迷于各种手工艺术,在学校里她的绘画和手工作业总是出类拔萃。姚瑶说自己对艺术的感受力是遗传了妈妈。“妈妈是个很有艺术气质的人,却干了会计这一行,所以她非常期望我将来能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但姚瑶是个不那么听话的孩子,“妈妈让我课余时间学一门特长,比如音乐或者画画,可我偏不想学。”
在妈妈的反复劝说下,姚瑶终于在暑假跟着学油画的表哥画起了素描。短短一个月时间,姚瑶表现出了惊人的领悟力和艺术天分,初学者畫素描一般是从石膏像开始,可姚瑶在她的第一幅素描作品中就尝试了石膏像和静物小提琴的组合,这让大家对她刮目相看。
第二年暑假,妈妈送十来岁的姚瑶去山东的一个亲戚家小住了一段时间。山东是葫芦工艺大省,不仅出产葫芦,也培养了一大批葫芦工艺大师。“当时亲戚家的隔壁住着一个老大爷,天天在家雕葫芦,我第一次知道葫芦上原来也能画画,就经常跑去看,一坐大半天。”
光看还不满足,姚瑶也学着大爷的样子在葫芦上雕画。“当时啥都不懂,就是觉得好玩。我在葫芦上画出各种卡通人物,然后用刀刻出线条来。后来知道,那叫线雕。”
离开了山东,姚瑶仍然会在闲暇时琢磨雕刻,“当时没人教,就是自己琢磨。刚学的时候,一天手上划七八个口子,很正常。”从那时起,姚瑶人生中与葫芦的缘分便埋下了伏笔。
几年之后,只突击学了一年绘画的姚瑶便在当年的高考中以专业课地区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安徽建工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大学里,好奇心极强的姚瑶像是一块吸不饱水的海绵一般,广泛涉猎各个艺术门类。用姚瑶的话说,只要是有兴趣的,她就去“玩儿”,然而“玩儿”了一圈下来,她发觉自己更偏爱的还是雕刻。这段经历也为她后来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基础。
大学毕业后,姚瑶成了一名室内装饰设计师。每天见客户、画图、改设计稿的职场生活,让她身心俱疲,“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状态。”在反复思考后,姚瑶决定离开职场,重新拿起雕刻刀。
坚定内心,从妈妈离开的那一刻开始
姚瑶拜山东葫芦雕刻大师马友谊为师,开始正式接触非遗,学习葫芦雕刻。有了名师引路,当时的姚瑶凭着一股热情,从山东、山西、河北买了许多葫芦回来研究,还完成了自己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葫芦浮雕作品——“四兽图”。可是生性自由的姚瑶仍然只是把葫芦雕刻当成一种爱好。
然而,艺术创作这条路仅仅靠天赋和喜爱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倍的勤奋。最了解姚瑶的人,是她的妈妈。她知道孩子气的女儿只是把这门艺术当作玩儿,还远没有全情投入。“那时候,妈妈常常装作不经意地点我一句,‘你曾经的理想和抱负,你还记得吗,可我总是假装没听见。”
在即将迈入30岁的那年,姚瑶遭遇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变故。2014年年初,妈妈在一次常规体检中查出了晚期胃癌。在巨大的恐慌中,姚瑶还来不及消化这个残酷的消息,就要面对妈妈将要离去的现实,她想拼命抓住一切与妈妈相处的机会,每天在家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在很长的时间里,姚瑶与父亲的关系并不亲密,那段时间的陪伴让姚瑶愈发感到,原来妈妈一直就是自己情感世界的支撑。
乐观坚强的妈妈强撑了几个月,还是带着对女儿的万般不舍离开了。那一刻,一种深深的孤独感突然向姚瑶袭来,她知道,从此以后,她的世界里无依无靠了。收拾妈妈遗物的时候,姚瑶惊讶地发现,原来妈妈多年来都有收集自己作品的习惯。从小时候的绘画、手工到后来的素描、水粉、速写……自己所有的作品都被妈妈小心翼翼地保存在木箱里。
妈妈比自己更在乎……双眼早已被泪水模糊的姚瑶突然想起,一次,她和妈妈一起逛城隍庙,在一排非遗工坊前,妈妈曾羡慕地说:“如果将来你也能有一个这样的工作室,我可以来帮你照看,你就可以到处去学习。”想到这里,姚瑶坚定地告诉自己:我必须好好的,还要在专业上走得更远,妈妈在天上才会感到安慰。
为了妈妈的那句话,姚瑶果断把老房子重新设计装修成了个人工作室,一门心思地钻研起了葫芦雕刻。过去葫芦雕刻只是她的兴趣爱好,现在,葫芦雕刻成了她追求的事业,更是她精神世界里新的支柱。仿佛一夜长大的姚瑶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内心与艺术的方向,她开始对事业做规划,并悄悄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近期目标和一个远景目标。那以后,她把对妈妈无尽的思念刻进了一个个葫芦里,也刻在了心里……
学艺不倦,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
姚瑶说,葫芦雕刻是一门特别需要“心静”的艺术。在一个个看似浑然天成的葫芦雕刻作品背后,是她对艺术的执着。“好作品,都离不开时间的雕琢。”
葫芦雕刻工艺流程复杂,包括选材、抛光、绘图、雕轮廓、精雕等8道工序,没有多年的积累,很难做出精品。跟木雕、玉雕不同,葫芦雕刻最大的难点在于葫芦的密度不均。葫芦外皮坚硬、内瓤松软,葫芦表皮上可以雕刻的部分,大多只有1到1.5毫米之间,最多也只有4到5毫米的厚度,而随着每一层密度的变化,需要变换不同的刀具,稍不留心,就可能毁掉作品。
“其实在创作中,我往往要用比雕刻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雕刻是做减法的艺术。下刀前,要先把雕刻的内容画在葫芦表面。”为了创作出好的作品,姚瑶经常抱着葫芦一坐七八个小时,琢磨如何设计图案,从何处下刀。
姚瑶形容自己的创作状态,是一种类似“入定”的精神状态。每次创作,她都会闭门谢客,手机静音。“做雕刻必须心静,否则雕刻出的线条不自然、还易出错。所以下刀的时候我常常连呼吸都要屏住,起刀时才敢呼出去。一旦进入了状态,我就不想停下来,忘记了时间,甚至不想喝水也不吃饭,停下时才发现,天已经黑了。”
姚瑶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寻求突破,将竹木雕、玉雕、版画、素描、彩绘、烙刻、砑花、镶嵌、编织等多种艺术技法巧妙融入了葫芦雕刻。为了在葫芦雕刻中表现出国画的幽远意境,姚瑶在颜料上进行了很多大胆尝试,最终发现用油画颜料上色可以最理想地展现国画的淡彩效果;而在《一鹭莲升》中,除了借鉴木雕的“至高点留皮”技法,她还独创性地运用了反雕手法,在上好色的作品上对需要突显的局部——白鹭和白莲进行强化雕刻,使得画面更加清晰立体,栩栩如生。
她的作品不拘一格,极富艺术表现力——版画的苍劲,木刻的古拙,玉雕的圆润,国画的意境……这些技法的特点在她的作品中结合得自然默契,天衣无缝。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是真正的热爱。经过多年的努力,姚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开始获得行内专家及市场的认可。2017年,姚瑶的葫芦雕刻作品《山海经·金华猫》获得安徽省第七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徽工奖”金奖。这是她人生中第一个具有高含金量的大奖,姚瑶克制住激动的心情,轻轻捧起获奖证书……她要让天上的妈妈跟自己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这以后,姚瑶的人生似乎进入了“开挂”模式,各种荣誉纷至沓来——2018年,姚瑶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2021年,她凭借葫芦雕刻作品《一鹭莲升》再次获得“徽工奖”金奖(安徽省第十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同年,她被授予“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22年,姚瑶成功将葫芦雕刻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技艺传承,留一块艺术的净土
在众多的非遗传人中,姚瑶是少有的年轻面孔,这让她感到自己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
传统技艺要传承,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姚瑶发挥创意制作出各类葫芦文创作品,将非遺融入生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热爱这门技艺。在各种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活动中,也常常看见她的身影。
尽管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越来越重视,但葫芦雕刻的技艺传承依然没能走出自己的困境。姚瑶遗憾地说:“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能耐得住寂寞来雕琢精品的人越来越少,懂得慢下来欣赏精品的人也不多了。”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葫芦工艺也正走向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道路。“工业化生产加速,传统葫芦雕刻艺术会慢慢丧失它在艺术上的独特韵味。长此以往,这门技艺必将被人们遗忘。”
在姚瑶看来,坚持打磨精品——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和雕刻技艺,丰富葫芦雕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是对传统技艺最好的传承。然而要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本心,不为外物所扰,并非易事。她用忘我的工作刻意与世俗生活保持着一段距离,保持着内心的敏感与纯净。
多年来姚瑶有个习惯,那就是不吝时间去观察自然。对她来说,从大自然中获得的那份真实的初印象,才是艺术美之所在,也是创作的灵感源泉。“夏天的傍晚,市图书馆前的荷塘里荷花盛放,我便常常在路过时停下脚步静静欣赏。特别是夜深人静后的荷塘,瞬间能让烦躁的心情归于平静。月色朦胧的荷塘静谧清幽,与这喧嚣的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大自然为我们留下了一块艺术的净土……”
采访结束时,我问姚瑶:“你当年定下的两个目标是什么,都实现了吗?”她爽朗大笑:“现在那都不重要了,当下我又有了新的目标(撰写非遗葫芦雕刻的教学书籍,计划明年出版)。我只能告诉你,当年的目标我都已经提前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