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仙颖/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是新中国历史上意义深远的伟大转折。作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的排头兵,船舶工业是我国率先走向国际市场的装备制造业代表。1977年12月,邓小平提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船舶出口打进国际市场”的战略决策,由此开启我国船舶工业振兴之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经历了改革开放释放市场活力(1978—1998年),由小到大高速度发展(1999—2008年),由大到强高质量发展(2009—2019年)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实现了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由造船小国走向造船大国三个重大历史性跨越。
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整体规模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产业国际竞争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船舶工业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中国船舶工业当前正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实现造船强国之梦曙光已现。
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船舶工业振兴发展的有利政治保证。4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给予船舶工业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邓小平同志指出,“军工体制要改革”“国际市场有出路,我国造船工业要打进国际市场”“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船舶工业指明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江泽民同志为船舶工业题词:“开拓进取、再创辉煌”。2002年5月,朱镕基同志明确批示:“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发展船舶工业是很有条件的,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政策,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造船大国和造船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代船舶工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开放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等举措为我国的造船强国梦注入了力量、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抓住国际市场是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作为国家的支柱性战略产业之一,中国造船工业目前在全球的产业发展大格局中处于有利的发展态势。2010年以来,我国造船工业抓住了世界造船重心由欧洲到日本、韩国,再逐步向中国转移的历史机遇,使中国在规模和体量上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船舶工业出口水平是反映一国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中国当前与韩国、日本一起已是世界公认的三大船舶制造大国。中国船舶工业通过“引进来”在技术、标准、设施、管理、贸易等方面不断与国际全面接轨,逐步培育了自主设计开发能力,造船效率、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产品结构从常规船型逐步发展到了若干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如高端船舶和海工项目上,并成功建造交付了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超大型散货船、超大型集装箱和深水钻井平台等,手持出口订单比率长期处于80%以上高位,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位于世界前列。
同时,国内有利的资源优势和“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为船舶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上升发展空间。首先,中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国际制造产业转移和综合经济国力上升的黄金期,为船舶工业的发展上升创造了条件;其次,中国船舶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能大力促进船舶高新技术的发展研究;再者,相比日、韩等国家,我国劳动力人口庞大,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人才储备雄厚,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在国际船舶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发以来的奋勇前进,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随着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型产业转变,我国船舶企业的造船成本不断攀升,而生产效率提升缓慢,因而导致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渐渐失去竞争力,我国船舶工业大而不强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面临过去长时期持续低迷的世界航运市场和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船舶工业在外部市场环境、行业生存空间、内部经营管理、科技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有待解决,船舶工业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形势复杂严峻。
首先,随着我国各船舶企业加大对船型研发的投入,已经突破超大型气体运输船(VLGC)、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的自主开发设计并拥有一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但相比日、韩等国,我国在船型开发和船舶设计方面仍有待提高,特别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系列船舶,影响了我国船舶企业的接单能力,会造成国轮外造现象。日本、韩国船厂在船型开发方面非常出色,韩国的HD 现代、三星重工等每年向市场推出20 多种标准船型,引导着市场走向,掌握着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而中国船舶由于缺乏品牌产品,只能是经营跟着市场跑, 设计跟着订单走,略显被动。
其次,随着国际竞争愈加激烈,船舶工业内部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船舶企业经济效益同比大幅下滑,除外部环境影响外,面对市场竞争的变化,船舶企业内部管理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尽管骨干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部分企业仍难以有效降低研发、制造和人工成本;难以严格执行生产计划,提高管理效率;难以从设计、工艺、采购等方面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内外部质量风险;部分船舶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缺乏,导致资金总量缺口问题较为严重,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垫付资金显著增多,现金流日趋紧张。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船舶工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已成为行业共识,船舶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从船舶整体行业来看,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船用设备配套能力远远落后于造船能力。船舶配套设备价值占到整个船舶成交额的60%以上,船用配套设备技术水平将制约整个船舶工业的发展。中国虽然拥有各种船用配套设施的生产能力,但是关键船舶设备及配套设备中的关键部件仍依赖进口,对我国船舶工业产业链安全形成了较大威胁。特别是疫情暴发后,欧洲船配产品供应中断,船企关键船舶配套设备无法按期上船,严重制约船舶的生产建造及成功交付。我国船舶工业突破核心配套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的自主设计生产能力亟待快速提高。
船舶工业摆脱大而不强的局面,朝做大做强的产业方向发展,结合所在船舶企业的工作经历,做如下思考:
首先,船舶行业应该充分发挥国家政策支持和国际发展机遇双重优势,解放思想,实现全面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链和价值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有效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活力,鼓励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增强实力。因此,我国船舶工业应尽快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船舶工业管理体制, 全面改善行业管理,加强行业的规划、协调和监督,大力整治船舶工业发展中的“散、乱、差”现象,形成对内发展有序,对外竞争有力的格局。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必须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形成全行业专业化分工体系,做到协同发展、差异化竞争,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低价竞争。
其次,各造船企业应该抓住工业4.0 的契机,以科技创新为第一驱动力追求高质量发展,加大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研究投入,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取代传统的封闭性生产制造系统,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系统,实现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提高造船效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作为中国智能制造的重点推动领域,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船舶智能化已成为当今船舶制造与航运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目前船舶制造业的发展瓶颈,船舶行业各相关企业单位纷纷率先在“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服务化”方面作尝试,把握大数据时代下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脉络,探索适应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和新价值,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的“船舶工业4.0”之路,力争早日占据智能船舶高地。
最后,船舶行业应苦练内功,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打造船用核心配套设备工业链,要突破核心配套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的自主设计生产,打破核心配套设备受制于人的局面。当前我国船用配套能力跟不上造船能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整个船舶产业的发展。各配套企业要抓住船厂加大船型开发的有利时机,在船型开发阶段就主动跟进,有针对性地配套开发。加大对主要船用配套设备企业技改投资的力度,尽快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善配套产品的研制生产条件。同时重点引进影响造船的关键配套设备技术、配套设备制造中的关键配件技术,加强船舶配套引进项目的规划和论证工作,着重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研制出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提高船舶设备的国产化率。
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国际形势的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船舶工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站在历史机遇的转折点,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挺立潮头、把握未来。立足新时代,相信中国造船人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使命感,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全面开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实现中国船舶工业做优做强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