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辉斌 王敏 韩新宝 赵延治 马新成
[摘要] 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多主体协同长效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共性问题,探索建立多主体协同的“一三三五”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构建高校、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培养共同体,采用理论与实践三层递进式融合培养和全过程质量评价保障,通过共建实践育人平台、共同论证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探索教学方式、共建双师型导师团队五个重要举措,实现培养目标、培养主体、培养过程和培养环境协同,充分调动多主体参与实践能力培养全过程的积极性,形成多主体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多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23)06-0077-08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着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类别不断丰富,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仍存在实践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职业意识淡薄等问题,根源在于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培养主体各自为政,缺乏协同培养的长效机制,产教融合不深入,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无法达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因此,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为核心,探索政府、高校、企业多主体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立多主体协同培养长效机制已迫在眉睫。
1多主体协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内涵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就是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应该具备的环境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应用创新能力,具有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和外显性四个特征,主要包括一般实践能力(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专项实践能力(专业知识获取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领导管理能力、总结分析能力)等多个维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和显性特征。专业学位教育强调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学术性与职业性高度统一的复杂开放系统。职业性特征决定其必须以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核心目标的,必须有大量的真实情境实践过程,必须依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产业优质资源整合,才能更加高效、更具活力。
多主体协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通过特定机制将高校、企业、政府整合到培养体系中形成利益共同体,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原则,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构建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实现方式,具体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协同。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兼顾研究生未来的发展;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兼顾知识更新能力和职业升迁能力提升,满足行业企业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培养主体协同。专业学位教育是由高校、企业、政府等多个培养主体围绕实践能力提升这一共同目标实施的,必须充分发挥各主体的特点及优势,明确各主体的责权利,形成协调配合的主体关系,才能产生协同倍增效应,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3)培养过程协同。掌握先进理论的高校与提供高端实践的企业,在政府政策工具的协调引导下,以所学的专业理论为起点,以企业的实践探究为桥梁,以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研发为手段,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融合作为提升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共同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共同建立全过程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突出应用性评价,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4)培养环境协同。高校、企业、政府通过共建校内实践模块和校外实践基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政策,共同调整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培养要素,形成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长效协同机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设适宜的环境。
2多主体协同的“一三三五”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燕山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树立全局意识,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性地探索實践了“一个核心目标、三个培养主体、三层融合培养、五个共同举措”的多主体协同“一三三五”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充分调动高校、企业、政府参与实践能力培养全过程的积极性,形成多主体协同的育人长效机制。
2.1一个核心目标:培养目标协同
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能够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满足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诉求,契合各培养主体的共同利益,是促使多主体协同合作的核心目标。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更需要多主体协调配合,强化政府协调监督职能,完善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促进产教融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有效需求的对接。高校必须与企业共同设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包括基本目标和职业目标,将实践能力要素转化为具体的培养要求,培养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职业要求的应用型高技术人才。
基本目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专业素质结构上必须达到的、能够满足企业基本需要的最低能力,要求研究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撰写学术论文;掌握所从事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行业领域相关规范,掌握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职业目标是合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达到的职业胜任能力,能够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变化,体现高校的优势和专业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要求研究生在行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承担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等实践能力。
2.2三个培养主体:培养主体协同
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培养共同体,厘清多主体间的关系,保障多主体协同的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政府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充分协调解决培养过程中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提供实践能力培养所需的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充分发挥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導委员会的专家咨询和指导作用,成立课程建设、产教融合、质量标准等专项工作组,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探索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工作,实现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产业需求对接,完善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推动校企协同育人,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
发挥高校的核心主体作用。高校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充分发挥人才资源聚集效应的优势,主动对接行业产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基地共建,将企业实际问题融入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培养环节,成立由校长或者副校长任组长的培养工作组,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通畅的保障机制、科学的评估体系,确保实践能力培养工作落实落细。
发挥企业的支撑主体作用。企业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支撑主体,要转变观念,通过提供技术、资金和管理资源主动参与实践能力培养全过程,与高校协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研究生情境实践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校外导师,加强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将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难题转化为研究项目。双导师以项目为驱动协同培养研究生,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指导专业实践和课题研究、评价实践效果、解决企业生产难题,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的内驱动力。
2.3三层融合培养:培养过程协同
2.3.1协同加强培养过程管理
多主体协同配置培养资源,以高校专业理论为起点,以企业实践探究为桥梁,以专业知识学习与应用为依托,以企业来源项目研发为驱动,分校内课程学习、校外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3个阶段,采用“发现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演进模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三层递进式融合,以实践内容丰富理论学习、以理论学习指导专业实践、以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夯实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提升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第一阶段:校内课程学习阶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融入行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邀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承担教学任务,增设专业实践课,开展案例教学,增强课程体系的实践性和先进性。整合校内实验平台资源,以企业来源项目构建校内实践模块,安排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校内实践,实现校内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同步进行,用专业理论指导校内实践,在实践体验中验证专业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第一层融合。
第二阶段:校外专业实践阶段。研究生在学校组织下进入校外实践基地参加企业真实项目研发。部分专业背景较强的实践课和团队课可在基地现场教学,由双师型教师团队讲授,采用现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研究生在校外专业实践过程中遇到技术瓶颈,可向校内导师寻求专业理论指导,并根据实际需求选修校内相关专业理论课程,以先进理论指导专业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第二层融合。
第三阶段:学位论文撰写阶段。研究生通过归纳、研讨等方式,对专业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或解决的企业难题进行总结整理,在双师型导师团队的指导下,将解决问题的原理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概括升华,作为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双师型导师团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总结遴选,作为专业理论教学案例,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改善课程教学效果,以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第三层融合。
2.3.2协同建立全过程质量评价保障体系
采取多元化、多维度的质量评价手段,突出应用性评价,使评价结果能够反映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检查、网上评教、教改立项等方式,对课程教学实施质量监控;通过实践计划、实践总结、实践考核答辩等手段,对专业实践进行质量监控;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盲审等举措,对学位论文进行质量监控;论文选题与专业实践密切结合,论文评审着重其实用性、先进性和创新性。多主体深入参与全过程质量管理,通过更新理念、明晰权责、革新方式、突出重点等途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更新管理理念。采用“协商、协调、协同”原则,通过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促使多主体深入参与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管理。签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协议,明确多主体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权责范围,既协调一致又各有侧重。多主体以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共同目标,采取人性化、服务化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共同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
明晰权责范围。凸显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和服务职能,出台法律法规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明确高校与企业在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教学、学位论文阶段高校为主、企业为辅,专业实践阶段企业为主、高校为辅;引导校企专家根据行业用人标准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目标导向。高校是内部质量保障的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色制定实践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标准,规范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年度进展报告、论文答辩等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完善各环节的考核要求及分流措施;完善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着重评价其实用性、先进性和技术创新性,突出行业应用价值或经济社会效益,着重体现解决专业技术难题、组织技术研究开发的工作能力,提升研究生专项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企业是外部质量保障的主体,通过提供高校内部不同专业学位类别、高校校际同一专业学位类别实践能力的横向与纵向比较,促进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正常运行,增强高校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以评促教,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培养质量。
革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下产教联盟的积极作用,面向行业企业关键领域核心问题,从政府法律法规和多主体联合培养协议入手,完善教学管理及课程考核机制、校外实践基地准入机制、实践教学质量督导制度、校外导师评聘管理及培训等质量保障管理制度,推进实践能力培养的科学化质量管理进程。构建基于“质量控制—过程监督—效果反馈”的质量保障管理平台,涵盖学籍管理、培养管理、导师管理、专业实践管理、学位论文监控、学位论文网上评阅等环节,多主体实时监控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实践进展和发展动态,及时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全面接轨。
突出重点环节。重视专业实践环节质量管理,多主体协同构建计划保障、安全保障、经费保障、过程保障和考核保障“五位一體”的保障体系。共同出台专业实践管理办法,明确经费保障、实践时间、内容、方式及考核办法等具体要求;共建双师型导师团队,选派政治素质过硬、工程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强的资深教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研究生制订专业实践计划,参与专业实践全过程管理,业务指导、生活关照与思想管理多措并举;高校通过开展专业实践安全教育、组织研究生签订安全须知、为研究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举措为专业实践提供安全保障,企业提供必需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和生活条件,提供必要的交通、住宿和医疗保障,支付研究生实践津贴等,保障专业实践有计划、有轨迹、有监督;校企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进行持续双向投入,共建专业实践长效运维机制,保障研究生专业实践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可持续性。
2.4五个共同举措:培养环境协同
掌握先进理论的高校与提供高端实践的企业,在政府政策工具的协调引导下,共建实践育人平台、共同论证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探索教学方式、共建双师型导师团队,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为实践能力培养搭建适宜环境。
2.4.1共建实践育人平台
提升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在于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融合。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参与,协同共建校内实训模块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实践育人平台,实现实践基地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多样化和差异化,以企业来源项目研发的方式培养具有行业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校企共同设计培养项目、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开展多元评价,着力解决校企合作中的松散化现象,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共建校内实训模块。校企深度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研平台、协同创新中心等校内实践平台,采用“统分结合、开放共享”的原则,有效整合大型仪器、先进设备及软件等校内优势资源,以工程项目、管理案例为载体,以企业来源项目为导向构建校内实训模块,解决行业企业面临的生产、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打造专业化实验指导教师队伍,为研究生校内实践提供专业化指导,提高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共建校外实践基地。通过校企、校政、校际和校内协同,共建省—校—院三级校外实践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研究生专业实践和联合培养提供科研场地、实验设备、实验设施以及经费支持;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纽带,探索产学研政深入合作新机制,高校每年向基地合作单位征集适合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的项目,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增强研究生职业胜任能力。(1)扩大院级基地覆盖面。学校与河北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政府、秦皇岛市人民检察院等332家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建院级校外实践基地,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纽带,以科研合作为基础,深入开展校企、校政合作,选派研究生到基地进行不少于半年的顶岗实践,深入生产一线参与技术研发项目,依据实践项目进行学位论文选题,邀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到实践基地开展研究生沙龙、讲座交流、实践指导等活动,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化、职业化和个性化。(2)提高校级基地质量。完善校企政合作共建校级基地新模式,地方政府充当媒介,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例如,学校与齐齐哈尔市政府合作共建的研究生实训基地,吸引了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富拉尔基区政府等企业和政府部门积极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为老工业区经济二次腾飞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撑。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遴选具有特色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校级基地,按照省级基地标准进行重点培育,利用重大工程项目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例如,学校与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校外实践基地,瞄准国家铁路、公路、桥梁等重大战略需求,利用高锰钢辙叉制造工艺、铸造缺陷改进等重大工程项目,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已获批省级校外实践基地。(3)凸显省级基地特色。依托河北省教育厅专项经费支持,建设各具特色的省级校外实践基地,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增强研究生职业胜任能力。例如,与康泰医学(秦皇岛)有限公司、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省级校外实践基地,通过指导研究生参与医疗器件加工测试和信号采集、港口物流运输、转运站溜槽优化改造等企业项目研究,帮助研究生了解专业领域迫切的技术和产品需求,利用物联网、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已获批省级示范性实践基地。
注重研究生联合培养。与唐山钢铁集团重机装备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等90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依托,实现合作双方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课题研究、产品研发、成果转让等方面更广泛的合作。
加强高校校际协同。密切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京津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推进研究生、教师与管理人员的互派互访,发挥特色高校的引领作用,推动校际实验室协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2.4.2共同论证培养方案
实行培养方案多主体联合论证制度。聚焦实践能力培养,立足经济社会和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参照各教指委关于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聘请教指委委员、行业专家和资深教授联合论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形成基础理论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的特色培养方案,既要加强专业知识、实践知识、工程伦理与敬业精神等基本素质培养,又要突出技术研发、探究精神等实践创新素质培养。以行业发展趋势为引领,以一线项目研发为驱动,将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紧密结合,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企业来源专业实践项目研究,实现企业最新实践成果与专业理论教学的充分融合,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效果。采用演进模型适时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4.3共同建设课程体系
课程学习是多主体间实现专业知识联结、兼容和演进的纽带,也是研究生顺利实现专业知识应用和技术创新升级的基础条件。来自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专家按照“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原则,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践能力培养需求、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和高校自身特色进行课程设置论证和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从目标定位、适用对象、课程内容、师资力量、教学设计、考核方式、预期效果等方面论证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保证课程开设质量。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推进,注重课程设置的专题化和体系化,提升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基本技能,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变化,调整实践课程比重和教学内容,保障课程的前沿性和实践性,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最优化。
构建以实践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秉承“重基础、拓素质、强实践”的理念,注重理论实践、内外师资、学科交叉、思政课程融合,以案例教学、实践应用、校企共建课程为引领,共同打造强实践、重应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按照不同专业类别、领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将实践能力要素细化为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等模块,重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拓展人文类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学习,强化校内课程实验、校内模块实训、校外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竞赛等专业实践环节,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知识应用、课题研究同步,实现理论知识传授、职业素养拓展与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机融合。
重视公共课程学习。在公共课程中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读”等思政课程,提升思想政治认同;推进“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开设“学术英语写作”“社会与法”“评价理论与方法”“文献检索”等职业素养课程,提升文化素养,为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重视专业课程学习。根据合作单位的实际需求,设置更加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个性化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包括专业理论课程、实践应用课程、案例课程、研究方法课程和学科交叉课程等。(1)专业理论课程:通过教学改革立项、特色实验平台建设等举措,及时将高校科学研究的新知识和企业生产实践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入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内容动态完善与更新,将前沿技术传授给学生,解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的问题。例如,面向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了“机械振动”“应用弹塑性力学(英语)”“先进制造技术”等专业理论课程,体现了该领域企业对研究生专业理论基础的要求。(2)实践应用课程:邀请专业技术方面的企业专家和具有行业实践背景的校内导师,开设专业实验课、工程应用课等实践应用课程,运用案例教学、现场研究和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研究生应用设计和创新实验能力。近年来,累计开设“CAD/CAE综合应用”“机械系统测试技术应用”等实践应用课程100余门次,其中校企联合授课30多门次,拓展了研究生的专业理论知识。(3)案例课程: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专业学位案例库建设项目,积极推进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将行业领域的真实案例纳入研究生课程,增强课程内容的真实性,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学校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7项,获批省级案例库建设项目63项,立项校级案例库建设项目10项,开设案例课程100余门次,提升了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4)研究方法课程:邀请国内外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到校,通过专业讲座、课堂教学、学术论坛等方式开设“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等研究方法课程120多门次,开拓研究生的专业视野,引导研究生在行业研发实践中吸收、借鉴和应用先进的研究方法。(5)学科交叉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专家论坛、网络教学等方式,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机器学习(英语)”“数据库与大数据新技术”等学科交叉课程,实现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知识交叉,增强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强化专业实践环节。将专业实践作为必修环节,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强化校内课程实验、校内模块实训、校外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段相结合两种方式开展专业实践。提高实践性课程比例、增加课程实验学时,将企业来源项目转化为校内模块实训和论文研究课题,保障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强化校外实践基地的条件保障,鼓励研究生扎根行业企业一线做好真实践。企业导师是实践环节的主要负责人,指导研究生进行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在真实情境中进行问题分析、技术研究和方案设计,培养研究生的应用设计能力和创新实验能力。
2.4.4共同探索教学方式
探索符合实践能力培养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倡导基于问题的教学,引入项目式、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合作式、采集式、情境模拟式等最新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相融合。聘请企业专家与校外导师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或模拟训练等方式,加强仿真训练、综合训练和创新训练,培养研究生创新实验和应用设计能力。鼓励研究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和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等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2.4.5共建双师型导师团队
高水平双师型导师团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力量,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有力保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策略,多渠道建设双师型导师团队,协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校现有专业学位校内导师1 127人、校外导师1 587人,满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完善双导师选聘制度。制定双导师遴選办法,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聘任同步进行。将实践教学能力作为重要的遴选标准,选拔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学术素养较高、实践能力突出的高校教师担任校内导师,选聘一批责任感强烈、富有浓厚爱心、实践经验丰富、行业领域认可度高的专家学者、企业骨干担任校外导师。
加强双导师岗位培训。高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双导师培训,通过岗位培训、教学论坛等活动,提升双导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强化立德树人职责。重视校内导师岗前集中培训,定期选派校内导师到对口企业挂职锻炼,为其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训条件,提升校内导师专业实践能力;通过现场培训、网络培训等方式对新任校外导师进行业务指导,帮助校外导师明确岗位职责,熟悉专业学位教育规律、现状和流程,提高校外导师的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
明确双导师责权利。将思想政治、社会责任、人文关怀等作为双导师育人职责,双方均为立德树人的第一责任人。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核心课程、前沿讲座等知识传授,科研方法、论文写作等学业指导。校外导师主要负责专业实践、技术攻关、课题选择和学位论文等环节的实践指导。
深化双导师协同育人。依托深度的项目合作、深入的情感沟通、完善的制度建设,实现双导师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共同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加强双导师合作激励机制,鼓励双导师依托项目联合申报课题、培养研究生,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校内导师到基地参加研究生论文开题、实践考核,校外导师到校内参加论文答辩,实现双导师定期交流,使双导师从联合培养工作中汲取合作动力。
完善双导师监督评价。完善双导师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依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双导师协同育人资质,提高双导师协同育人意识。校内导师若在实践能力培养中作出重大贡献,在招生指标、项目申报、岗位评聘、评奖评优等方面被给予优先倾斜。校外导师认真履职、培养成效突出的,可以从精神和物质层面加大对其工作的认可和褒奖,调动校外导师参与联合培养的主动性。建立双导师约束和退出机制,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导师,要求其在诫勉谈话基础上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予以限招或停招,严重失职者予以清退。
3多主體协同的“一三三五”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自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燕山大学在企业和政府的全程参与与支持下,以实践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纽带,探索实践了多主体协同的“一三三五”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3.1实践基地建设日臻完善
依托大型企业集团、高新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协同构建了“内外结合、层级丰富、特色引领”的专业实践平台,为产学政融合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企业来源项目为导向,建成校内实践基地22个、校内实训模块96个;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建校际协同实验室;建成省—校—院三级校外实践基地332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90家;近5年参加专业实践的研究生7 000余人,其中参加校外实践的有4 500余人。
3.2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荣获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竞赛一、二、三等奖共计180项,河北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大赛等省级竞赛一、二、三等奖共计183项;获批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129项,创新研究助手项目40项;荣获河北省优秀专业学位硕士论文89篇;累计发表论文16 5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入9 338篇、ESI高被引1 658篇次,充分展示了学校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3毕业生质量显著提高
麦可思报告显示,实践经历增强了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在被录用影响因素中占比68.73%,在起薪影响因素中占比53.32%,因考核优秀留在实践单位工作的研究生占比为64.12%。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组织的评优活动中,学校毕业生获评“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7名、“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3名。
3.4服务社会发展成果丰硕
多个科研团队指导研究生参与“天眼”工程、大型客机C919、港珠澳大桥、北斗导航卫星、神舟飞船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技术攻关,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政府签订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协议13份,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派遣导师和研究生到基地进行生产实践,帮助合作单位解决技术难题600余项,累计签订横向科研合同1 696项,其中专利实施、转让合同312项,授权专利3 09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20项,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5社会认同度明显提升
2011年,燕山大学被授予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2012~2014年,公共管理(MPA)、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获批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2015~2017年,燕山大学连续3年被列为国家级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改革经验被河北省工学研究生教指委宣讲和推广,在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实践教学中借鉴使用。育人成果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参考文献
[1] 申利民,王敏,王红毅,等.基于强内核、柔外壳的工程教育柔性模式研究——以燕山大学为例[J].教学研究,2018(5): 94-101.
[2] 姚志友,董维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路径探索——一个整体性教育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1):7-13.
[3] 刘延东.刘延东副总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3): 1-6.
[4] 魏红梅.“新常态”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3):15-20.
[5] 许劲.导师责任制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4):146-148.
[6] 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1(2):1-5.
[7] 吴志华,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及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9):23-25.
[8] 孟兆娟,刘彦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系统化培育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05-109.
[9] 刘亚敏,姜秀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6):80-85.
[10] 赵丁选,王敏,卢辉斌.多主体协同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12):9-19.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with multi-agent cooperation
LU Hui-bin1,WANG Min1,HAN Xin-bao2,ZHAO Yan-zhi1,MA Xin-cheng1
(1. Graduate School,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4,China;
2. Liren College,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4,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such as inaccurate orienta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imperfect long-term mechanism of multi-agent collaboration,imperfect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and imperfec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the "1335" practical ability cultivation mode of multi-agent collaboration was established. With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as the core,a "Trinity" training agent of the government,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was built.The "three-layer progressiv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whole process quality evaluation guarantee was adopted.Five important measures were taken to build a practice education platform,demonstrate the training program,build a curriculum system,explore teaching methods,and build a team of double qualified tutors jointly.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training subjects,training process and training environment,the enthusiasm of multi-ag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was fully mobilized.In this way,the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was promoted comprehensively.
Keywords multi-agent;professional degree;graduat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責任编辑 刘冰]
[收稿日期]2022-07-05
[基金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20年度重点研究课题(2020ZDB88);河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2023152)
[作者简介]卢辉斌(1964—),男,吉林蛟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与改革。
*[通信作者]王敏(1974—),女,黑龙江伊春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