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新
闲来无事的时候,我喜欢看日本老房子的改建视频。那些房子的所有者大都是高龄老人,房子也是动辄几十年以上的房龄,甚至有逾百年的。摇摇晃晃的地基,被白蚁啃得千疮百孔的木地板和房梁,歪歪扭扭的门窗,又狭又陡的楼梯,在室外的卫生间……面对诸多技术上的难题,设计师带着施工队一一克服。其中最打动我的,就是最后老人收房时的真情动容。改建后房子的很多细节——有物理上的贴心设计,有老物件的巧妙利用与温馨展示,都超乎老人们的想象。当他们一再对设计师致谢的时候,我也跟着体会到了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那些房屋改造师对老房子的很多设计都直抵人心,他们追求的不是把旧房子改造得多么华美,而是要适合住在房子里的人。可见,对于房屋改造师而言,他们更关注的是住在房屋的人的体验感。所有的设计都是基于人的需求,都表达出对人的关怀。
由此联想到,我们教师也该有房屋改造师这样的设计意识,一切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和终身发展出发,去设计教室环境、个案辅导、行为纠正和成长支持等。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很少有机会可以去设计一间教室的基本架构。但是,在不改变教室结构的前提下,在学生的成长需求面前,教师还是有余地去做一定的调整的,关键是要有心。
一般情况下,教室里的讲台都比学生课桌高。如果在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且教室里完全符合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2003 年1 月)规定的“最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 米”的话,讲台就不会太影响第一排正中间的学生看黑板的视线。但是如果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个子比较矮,或者最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于2 米,那么第一排正中间的学生看黑板的时候视线就会被讲台影响。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讲台的摆放做出一定的调整——也就是对教室空间的再设计。
我在带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会把比较高的讲台移到教室前面的北窗下,抽屉朝外,让讲台继续发挥收纳功能。同时继续在讲台上放置各种绿植,让它保持美观。与此同时,教室前面角落里那张教师用以批改作业的简易办公桌,被我挪到了原来讲台的位置。
这张新的“讲台”,高度与学生课桌持平,会让讲台前的教师显得更加容易亲近。课间的时候,新“讲台”可以容纳几个学生同时订正作业。我还在这张桌子上放置了绿植、餐巾纸、湿巾纸、笔筒、置物篮……这样,它不仅承载了“讲台”的功能,也让教室的前半部分具备了“师生会客厅”的功效。一下课,孩子们就爱围过来,跟我聊天。遇到特殊的日子——开学第一天、读完一本书、各种节日、拿到奖状时……这张桌子就成为孩子们小组合影、单独拍照的最佳摄影点。对于我们班学生来说,“到讲台这儿来”是老师发出的一个美好邀请,令人愉快。
每个班级都有个性特别的孩子。有的孩子幼年时候与父母分离时间较长、有的孩子幼年时候看护人变更较多……导致他们常常与同学处不好,动不动就生气,甚至会做出较为极端的事。
二年级的S 同学,从小留守老家,回苏州读书后跟爸爸妈妈的相处非常不和谐。上学期他就闹过离家出走,下学期已经几次威胁家人说“要跳楼”。他妈妈非常焦虑,向老师们求助。
我在英语课堂上特意选了绘本 《大卫,不可以》进行拓展教学,并组织学生讨论:“妈妈说了那么多‘不可以’,为什么最后妈妈又说‘我爱你’? ”小朋友们的答案全都是我希望说给S 小朋友听的:“因为妈妈在教David 遵守规则。”“因为妈妈在教David 做个好孩子。”“如果妈妈不管好David 的话,David 以后就会被警察叔叔抓到监狱里去的。”……来自小伙伴的回答,而非教师的说教,更容易打动S 同学,他最后也认真参与了讨论。
面对S 同学的敏感和叛逆,如果教师一开始就一本正经地去大讲道理,未必能够很好地说服他。而我拓展的绘本针对全班同学,却能够委婉地帮助S 同学理解那些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各种“不可以”后面的“我爱你”。后来他家长也证实,S 同学再也没有过激的表达和行为。
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就是孩子与更多同龄人的交往。现在很多孩子家里也有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但与家庭成员相处和与同龄伙伴相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教师要重视儿童的同伴交往,多关注、多指导。
我常常自称为“儿童陪伴者”,但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我只是他们成长途中众多的陪伴者之一。对于需要纠正错误行为的学生来说,不同的陪伴形式,就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结果。
我带过一个六年级班,当时班级里连续出现了与钱有关的不愉快事件。一件是,班上有女生的父亲因病去世了,同学们组织募捐,其中一个男孩截留了父母捐的200 元中的100 元,用来“请客”。另外一件是,班上有个学习成绩不好的男生特别受欢迎,很多男生放学后一定要等他同行,经过调查发现他经常在放学后请同学们吃喝,而他父母创业很辛苦。
这当然是明明白白的道德问题——未经父母允许,乱花他们的血汗钱。但青春期一些孩子对友谊的向往、对成为小团队的中心人物的渴望更加不能忽视。道德问题背后是儿童对友谊的定义问题,是同伴交往的认知问题,是对父母艰辛的无知现象。
我并没有批评这两个学生,先安抚了沮丧的家长,然后大张旗鼓地为此设计了一个活动:“我给爸爸(妈妈)写传记。”请学生利用马上到来的寒假时间,深入采访爸爸(妈妈)一次,了解他们的童年、最遗憾的事情、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家庭大致的财务情况(家庭的年收入、是否有房贷、是否有买房的规划)……然后有选择地写下来。
寒假过后,我收集了孩子们认真撰写的“爸爸(妈妈)的传记”。我并没有要求他们写感想,但孩子们基本都写了自己的感想。他们对父母的不易有了一定的体察,对自己这个家庭的来历和未来规划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和错误行为有了反思。
在交流完大家写的“传记”后,我提了一些问题:私自拿家里的钱请客,是否应该?接受这样的请客,是否有资格?为了接受这样的请客而做朋友,是否是一个有格调的人? 真正的友谊是否会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这些问题,都没有要求孩子们作答。有些答案,不用说出口,但或许可以深深地镌刻在孩子们的心头。
如果我在发现 “私自拿父母钱乱请客”之后,就严肃批评请客与被请客的学生,很大概率上学生会觉得受到了指责与羞辱。他们不会真正触动内心去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反而可能对教师以后的言行都产生抵触。所以,如何启动对学生错误行为的教育,需要好好设计。
孩子们总有一天要毕业,要离开学校,他们的未来人生是否幸福,当然与他们的家庭和个人有关,但也有可能与他们的童年有关。小学教师是站在童年边上的人,要意识到:我们现在的言行,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烙下深刻的痕迹,并影响到他们日后的人生观。
我在每一届的小学六年级班上,总能发现各种各样的“早恋”事件。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恋爱行为,只是对异性同学好奇与喜欢,加上心智不成熟,导致班级里各种流言传播以及各种友情的破裂或者好感幻灭后的郁闷。
为此,我设计了一次主题活动:讨论并交流“我最喜欢的异性同学”。第一个环节是讨论,话题如下:有时候,有的同学可能是通过一些不友好的方式去特别关注一个异性同学,有可能会去骂Ta、欺负Ta。你怎么看这个现象?喜欢一个同学,你会愿意多对Ta 笑笑吗? 你愿意多找Ta 玩吗?找Ta 玩要注意什么?你能不能不完成作业就去找Ta 玩? Ta 在写作业或者看书的时候你能不能去打扰Ta?第二个环节是写出自己最喜欢的异性同学,并讨论对老师组织这次活动有什么看法? 大家可以匿名完成这份讨论作业。
交流的环节由我主持,我逐一读出大家最喜欢的异性同学。有孩子在这个环节主动认领“这是我写的”。大家都用心听取了一个人被喜欢的理由,感觉“喜欢异性同学”和“被异性同学喜欢”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
时隔8 年,当时参加过这个活动的一个孩子现在正读大学三年级,前不久遭遇失恋,她打电话跟我哭诉。电话以悲伤难过开头,最后却以乐呵呵地挂断结束——我再次给她上了一节“爱情课”。这个学生为什么选择一个小学毕业后再没见面、很少联系的小学班主任求助呢? 也许她已经忘了六年级的那次“爱情课”,但我相信一定有些东西留了下来,留在一个儿童离开学校后的成长轨迹里。然后,在需要的时候,这些遗留下来的东西被重启,从而让人找到可以支持自己的力量。
在实际的教学现场,很多时候是来不及设计的。教师需要急中生智,去解决一些问题、创设一些情境或者达成一些目标。但是也有很多时候,是需要教师去主动进行设计的。设计的无论是教室、走廊等物理空间,还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与有意义的节点,都需要教师着眼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未成年的学生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是否感受到了关怀,但是他们会明确地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这也决定了教师跟学生的关系是否良好,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是教育能够真正发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