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珊
语文群文阅读在高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真对待群文阅读。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参考课本上的知识,还要组织大规模的阅读,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整体实力的提升。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同类型的文章,将有关的知识扩展给学生,让学生的阅读领域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这样在群文的大背景中,最大程度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从而提高个人价值和综合素质。
一、传统阅读教学对群文阅读的影响
(一)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容易使学生养成思维惰性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其基本需求是“稳中求变”,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然而,大量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都很单一,这是教育僵化的表现。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仅仅关注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导致了目前学生的学习模式比较僵硬,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难以提升。其次,对于阅读的定义把握不当。阅读不是单纯地读书,由于在阅读活动中,学生持续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单一的读书活动中,认为阅读就是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无法在阅读中得到文学的滋润,只能机械地完成读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阅读不仅没有办法提升语文的整体素养,更会让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
(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容易忽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高中的阅读课程在很多情况下更注重“技术”,而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例如很多阅读教学都是从解题的角度来开展的,只注重答题模式的生搬硬套。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用例行公事的方式来完成阅读任务的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偏离阅读的初心,使学生沦为一台阅读“机器”。正是因为受传统阅读方式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推行群文阅读困难重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跳出传统的读书方式,才能从传统阅读的桎梏中挣脱,真正达到拓展学生的思考方度和深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建议
(一)树立整体观念,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用传统“灌输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应该从整体的主题出发,让学生树立整体阅读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切实落实“因材施教”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适时改变课堂模式,让学生可以就群文阅读问题进行探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水平。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史铁生的作品选读课中,教师可以避开传统教学模式,举行一次主题讨论会。引导学生以了解史铁生的生活经历为大前提,搜集史铁生的资料或者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作品,比如《命若琴弦》和《我与地坛》等。在主题研讨会上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分享,引导学生从所选的文章里,读出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对自我的救赎……这样的阅读,不仅对史铁生的经历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了解,更能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史铁生尽管身体上有瑕疵,却一样可以创造价值使人生更灿烂,这是传统单篇阅读不能企及的深度。开展全文阅读教学的前提是树立学生整体阅读的观念,把阅读主角的位置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重视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开展群文阅读的意味着学生所要接触和学习的篇目显著增多,对学生篇目阅读速度与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若没有正确地把握好自己的阅读方式,就无法充分地思考不同文章之間的联系,不能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这样的阅读显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阅读。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恰当的课堂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正确地阅读,从中体会到作者所包含的感情,然后再指导学生对群文阅读做全面思考。基于文章“同一性”的群体语文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同类”的文章中体会到作者的各种创作视角,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从而体会到“同中存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例如,李清照《声声慢》的重点在于体会词人的“愁”,这个时候可以指导学生联系词人的其它作品进行思考,也可以找其它词人的词作进行比较阅读,如柳永的《蝶恋花》也描写了“愁”,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也有“愁”……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群文阅读,不但能让学生体会到各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威力,而且能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作家的生活经验赋予诗词的感情变化,从鉴赏中促进学生语言鉴赏能力的全方位发展。又如戏剧《雷雨》包含着浓郁的封建色彩,展现出了大量的人性内容,其中包括爱情,亲情和罪恶。但由于课本节选部分只是简短的结局部分,所以很少学生能感受到作家想要表达的真实情绪。这时群文阅读的任务就不再是“求同存异”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羊脂球》《骆驼祥子》等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不同的读物中感受到人性、亲情、爱情等多种情绪。
(三)自主构建群文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在树立整体阅读观念,懂得群文阅读的方法之后,阅读的视野会更加开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群文阅读体系,将课外的读物与课本的内容结合起来,建立起教材与课外阅读之间的联系,激发其思考能力,进而服务于课内的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在赏析徐志摩《再别康桥》时,我欣喜地发现,在体会徐志摩热爱康桥、怀念康桥的感情之外,学生们已经可以自觉地去找寻各种创作环境下的诗词,思索其中的异同,并且大胆地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有的学生谈泰戈尔的《你一定要走吗?》,有的学生讲了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有的学生分享了苏伦的《三亚寻梦》,在交流讨论中,现代诗的特征已经植根于大脑中,不需要再死记硬背,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持之以恒,坚持群文教学,并引导学生将自主构建群文阅读模式变成阅读的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入手,借助群文阅读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能力以及综合思考能力,使学生乐于阅读,从而使高中语文阅读课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