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2024-01-10 02:09肖鲜珍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35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阻塞性气道

肖鲜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主要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常因吸烟、环境污染、生物燃料等引起,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1-2]。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咳痰、慢性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肺部功能出现严重损伤或障碍,甚至是引起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等情况,危及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在临床中寻找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救治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4]。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属于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方式,虽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通气情况,但对于肺功能改善等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故整体治疗效果有效,无法满足患者治疗需求。肺康复疗法主要是运用呼吸仪器及不同呼吸法等进行肺部功能训练,以积极增强呼吸肌功能、提高气道外口阻力,最终达到改善肺部功能及呼吸能力的目的[5]。因此有学者指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治疗,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6]。基于此,本研究将选取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8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对象,就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治疗价值进行对比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8 月—2022 年8 月本院收治的8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治疗时间进行分组,其中2020 年8 月—2021 年7 月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2021 年8 月—2022 年8 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每组42 例。(1)纳入标准:①与文献[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相符合,并伴有慢性呼吸衰竭;②入院前1 个月内未使用抗病毒、免疫及激素药物进行治疗。(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咳血、肺血栓、肺动脉高压;②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③合并心功能Ⅳ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④严重肝脏功能、肾脏功能障碍或损伤;⑤患有精神疾病,或存在认知障碍、沟通障碍;⑥临床资料不完善;⑦对本研究不耐受,治疗依从性低。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主要步骤:对患者采用全自动双水平呼吸机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实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合理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指标,并选择S/T 模式,将呼气压设置为4~6 cmH2O,吸氧浓度设置为30%~50%,呼吸频次设置为15 次/min。同时在通气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指标,以确保血氧饱和度为90%以上。患者共需治疗1 周。

研究组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治疗,其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方式方法同参照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肺康复治疗,主要包括:(1)气道廓清。结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指导患者采用腹式呼吸方式进行深呼吸,并在深呼吸时维持声门处于一个打开状态,再进行收缩胸部及腹部,完成2 个连续呵气动作;随后叩击背部,指导患者取侧卧位,根据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顺序叩击背部,每分钟叩击次数约为120 次,每次叩击5 min。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自然放松身体进行深呼吸,深呼吸后屏住呼吸3~5 s,同时身体稍微前倾,在吸气时收缩腹部,并使用手腹按压上腹部位置,以诱导短促有力咳嗽,每天进行2、3 次。(2)缩唇式呼吸训练。帮助患者取坐卧位接受治疗,让其两手分别放置于腹部及胸部,双唇轻缩后,经鼻部吸入外界气体,放置于胸部的手随着气体的吸入缓慢抬起,随后缓慢呼出气体,随着气体的呼出置于腹部的手随之轻抬,并在距离患者口唇20 cm 左右处放置1 支点燃的蜡烛,指导患者呼气时让烛火轻微倾斜,但不吹灭;呼气、吸气之间的比值尽量保持在2∶1,总的呼吸频率尽量保持在每分钟8~10 次,每次训练时长为5 min 左右。(3)腹式呼吸训练。协助患者取坐位及平卧位接受治疗,自然放松肢体及腹肌,双膝半屈将一只手自然放置于腹部,随后进行深呼吸,吸气时,保持胸部不变,使腹部最大限度向外扩张;呼气时使腹部最大限度向内收缩,呈自然凹进趋势,直至气体全部排出。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需循序渐进,患者吸气时用鼻腔、呼气时用口腔,呼、吸之间的频率为15 s左右,每次训练20~40 组,时间为5~15 min,同时可根据患者实际肺功能情况等调整训练时长,如对于身体状况、肺功能较好患者,可适当增加训练时长,对于身体状况、肺功能欠佳者,可只进行深吸气,无须进行屏息。患者需每天进行两次缩唇式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共训练2 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临床治疗效果:根据临床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其中显效为患者喘息减轻、痰量减少,胸闷、气促等症状基本消失,肺部功能为Ⅰ级;有效为患者喘息稍减轻,咳嗽咳痰情况好转,胸闷、气促等症状稍好转,肺部功能为Ⅱ级;无效为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及呼吸困难症状均未有所好转,肺部功能为Ⅲ、Ⅳ级[8]。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肺功能:采用肺部功能测试仪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两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呼气流量(PEF)。(3)相关血气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取两组患者2 mL 动脉血,并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呼吸困难程度: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量表进行评估,量表总分为0~40 分,分值越高表示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7]。(5)6 min 步行距离: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开展6 分钟步行试验,让患者以徒步运动的形式进行测试,详细记录两组患者6 min 内最大限度行走的距离,其中6 min步行距离<150 m 为重度心肺功能不全,150~425 m为中度心肺功能不全,>425 m 距离为轻度心肺功能不全。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使用χ2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参照组:男25 例,女17 例;年龄56~79 岁,平均(64.23±3.84)岁;肺功能分级:Ⅱ级15 例,Ⅲ级27 例。研究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54~81 岁,平均(64.04±4.13)岁;肺功能分级:Ⅱ级14 例,Ⅲ级2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4,P=0.029),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参照组与研究组FEV1、FVC 及P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 及PEF 均升高,且研究组FEV1、FVC 及PEF 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s)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FEV1(L)FVC(L)PEF(L/mi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参照组(n=42)1.36±0.411.64±0.57*1.78±0.512.67±0.74*250.26±29.37379.81±40.03*研究组(n=42)1.41±0.392.03±0.61*1.84±0.563.06±0.86*249.17±30.09398.54±42.12*t 值0.5733.0270.5132.2280.1682.089 P 值0.5690.0030.6090.0290.8670.04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参照组与研究组PaO2、SaO2及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S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且研究组PaO2、SaO2均高于参照组,PaCO2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气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气指标对比(±s)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PaO2(mmHg)SaO2(%)PaCO2(mmHg)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参照组(n=42)57.48±5.4365.97±6.03*87.03±5.6491.07±8.12*78.37±5.1270.07±5.03*研究组(n=42)57.16±5.1970.11±6.13*86.94±5.7193.48±3.17*78.46±5.3365.98±4.86*t 值0.2763.1200.0733.4460.079 3.790 P 值0.7830.0030.9420.0010.937<0.001

2.5 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6 min 步行距离对比

治疗前,参照组与研究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及6 min 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均降低,6 min 步行距离均延长,且研究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6 min 步行距离长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6 min步行距离对比(±s)

表4 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6 min步行距离对比(±s)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呼吸困难程度(分)6 min 步行距离(m)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参照组(n=42)29.03±2.3720.34±1.26*253.42±23.37367.42±32.48*研究组(n=42)28.97±2.4519.47±1.08*254.12±22.48390.04±34.57*t 值0.1143.3980.1403.090 P 值0.9100.0010.8890.00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主要由气流受限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肺部疾病,具有病程周期长、发病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点[9-10]。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约为11.7%[11],每年约有350 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在逐年提升,据统计40 岁以上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为13.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等,若不及时治疗、控制,随着病情变化加重,可引起患者出现喘息急促或是呼吸急促、困难,甚至是呼吸衰竭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0]。目前,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实施氧疗及药物治疗等,其中实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虽能够为患者提供双相压力支持,维持呼吸通道的平滑性及提高呼吸效率,改善呼吸衰竭症状,但临床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对于肺功能改善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局限性,无法满足患者治疗需求[12-13]。因此,还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方式,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肺功能等。

肺康复治疗主要针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干预的一种手段,能通过运用呼吸仪器、呼吸法等进行肺部功能训练,积极改善呼吸肌功能、肺部功能及呼吸能力等[14]。在本次研究中,经过相应的治疗干预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高,FEV1、FVC 及PEF 均高于参照组,PaO2、SaO2均高于参照组,PaCO2低于参照组;这结果提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治疗,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积极改善肺功能及相关血气指标。主要原因为:对患者实施肺康复治疗,通过具体的呼吸功能训练,能在训练过程中逐渐使患者胸廓得到最大限度扩张,进而增强肺部中肺泡的伸缩力,使得更多氧气得以进入到肺部,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心功能[15-16]。同时,实施肺康复治疗还能改善患者机体肺泡通气情况,提高肺部通气量及确保机体内血流能正常循环,进而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血氧状态,减缓呼吸衰竭情况,故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17-19]。

此外,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且6 min 步行距离长于参照组。这一结果提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治疗,疗效确切,可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提升患者活动耐力。主要原因为:实施缩唇式呼吸锻炼能有效提升气道内压,避免气道过早发生陷闭情况,利于排除残气,呼入新鲜气体,积极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同时,对患者实施缩唇、腹式呼吸训练能大气道-小气道-肺泡的压力呈现阶梯差缩小,有效降低气道气流阻力及改善肺泡气体分布,避免呼吸肌大量做功,减少氧耗,进而有效缓解缺血缺氧症状,提升患者活动耐受力。缓解其呼吸困难等症状[6]。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康复治疗,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积极改善肺功能及相关血气指标,进而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提升患者活动耐力。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阻塞性气道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